读新刊 | 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综合高中发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第12期杂志来了
民小编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如果拔尖创新人才是硕果,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强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就是播种、浇花、植根、培土……本期封面主题聚焦创新人才培养,邀请专家学者、一线校长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以期厘清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为学校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期杂志还关注综合高中发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只等您打开杂志,细细品读。
社评
《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跑好强国复兴接力棒》(本刊评论员)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回信,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少年儿童的深情厚爱,对党的少年儿童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这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教育强国建设大家谈
《综合高中发展如何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朱益明)
综合高中是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发展的产物,旨在为高中学生提供综合化教育,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积极发展综合高中必须遵循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之中,成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个方面,作为促进高中学校转型变革的切入点。在实践中积极发展综合高中,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推进育人方式改革为抓手,以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为重要内容,建立正确的综合高中观。
封面主题
厚植创新人才培养沃土
如果拔尖创新人才是硕果,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强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就是播种、浇花、植根、培土……每所学校都应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因为拔尖创新人才就诞生于其中。
《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支点》(周海涛、林思雨)
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支点,需要统筹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格局,一体化贯彻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深度整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多维度优化涵盖理念、模式、制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需要高质量汇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合力,高水平发挥学校的主导角色,有效突出家庭的浸润功能,持续加强社会的协同作用。需要系统性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能,多元探索跨学科的培养内容,健全完善大中小衔接的组织方式,开展有效的课内外培养活动。
《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特征与培育:创新品格的视角》(师保国、单宏宇)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使命,完成这一使命的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或创新素养。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创造性不仅体现在创新成果上,更根植于他们早期的创新品格之中,如对世界的好奇探索、想象力的发挥和面对挑战的坚韧不拔。培养这些创新品格,学校教育需要采取多元化策略:首先,深化“双减”政策落实,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其次,推动学科间的融合,鼓励学生跨越知识的边界;最后,利用科技的整合与平台的创新,为学生搭建实验与协作的舞台。通过这些综合性措施,能够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奠定坚实基础,帮助学生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挑战、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以书院制为依托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北京一零一中学的探索与实践》(熊永昌)
作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北京一零一中学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英才学院实现“向上对接”,联合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多领域高端实验室和特色实验班,构建大中小贯通的课程体系,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学习方案,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基础培育“贯通式”课程体系构建》(张绪儒、董丽丽)
构建贯通式创新人才基础培育课程体系,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度与精准度,对于破解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现实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以“做完整人教育”为办学目标,践行“让每一个孩子无限接近真实的自我”,在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以“十五年一贯制学校创新人才基础培育课程体系构建”为研究主题,探索守正与创新结合、通识教育与个性长板教育结合、科技创新素养与多元创新素养结合的创新人才基础培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现机制与路径。
《基于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学校项目化学习实践》(沈建英)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人格、思维、实践能力等持续积累与成长的过程,很难在高中、大学一蹴而就。因此,在儿童的幼年时期、基础教育阶段介入创新素养的培育,可以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提升效能。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在真实情境下以创造性解决问题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具有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作用。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以项目化学习的行动研究方式,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与教材,探索可操作、普适化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路径。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驱力提升策略》(吴军)
内驱力是有机体在自我与环境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基于需要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心理学研究认为,学校情境中学生成长的内驱力可以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种。认知内驱力是内部学习动机,其他两种为外部学习动机。鉴于此,浙江省温州中学创新型人才内驱力提升策略由“外”及“内”,开发了“温中学子成长自画像”电子评估系统,形成了“三线共通”的内驱力提升体系,努力达成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构建了一个由“信息赋能”到“自觉认知”的立体培育体系。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厅长笔谈
《锚定基点聚焦关键 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钱桂仑)
安徽省深刻领悟党中央决策部署,着眼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立足省情实际,全力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发展。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精准把握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内涵要义,二是立足全省实际,有力夯实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发展根基,三是聚焦关键领域,推深做实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实施路径。
《牢记殷殷嘱托 争做西部示范》(王树声)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努力打造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陕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特别报道
《传好学生成长的第一棒——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思考》(窦桂梅、梁营章)
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始终牢牢把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其系统性嵌入到学校的成志教育育人体系中进行校本化落地。遵循基础教育的育人规律,立足小学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机制,从构建大思政课内部工作体系到打造一批具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能力的教师队伍,对困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两个重点问题作出学校层面的探索。
全球
《全球15岁学生创造力发展水平及培养路径——基于PISA2022学生创造性思维表现结果的洞察》(徐瑾劼、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
2024年6月18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PISA2022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结果。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对学生创造力进行测量,64个国家及经济体的15岁学生参加了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测评,74个国家及经济体完成了相关问卷调查。本文旨在通过对数据结果的分析和阐释,梳理重要结果发现,概括和提炼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参考和借鉴的理念、思路与方法。
【精彩目录】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