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节日】原来清明节对中国人这么重要!

2016-04-01 孟雅琴 人民教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一首耳熟能详的小诗,便把我们带到清明的氛围中。清明节究竟有什么样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过清明节呢?

清明节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518项,“清明节”和包括清明的“农历二十四节气”赫然在列,足以看出国家对清明节的重视。
清明节本身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节日。首先,慎终追远,这种情怀不仅仅是对一个家族血脉传承的认可和依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血脉的延伸。中国人对于祖先的重视,正是来自于对历史和过去的重视,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在这样一个节日中,通过祭祀等仪式让人们能够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这些厚重的历史和鲜活的传统,正是节日最重要的作用之一。
其次,四月是暮春时分,大自然的节奏恰好到了这样一个生命发端、万物生长的时间,因此,传统的清明节活动中又有踏青、秋千、蹴鞠等亲近大自然的活动。


清明可能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节日之一,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也是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本身和时令、季节有关,是中国人最初认识大自然的一个智慧结晶,和几千年中国农业社会基本的文化息息相关。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加入了很多文化因素,最典型的就是慎终追远,表达对于历史、对于祖先的感情。此外,它还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等等节日的内容,让它变得更加丰富和厚重。

社会对清明节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自2008年起,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后,也成了一年中重要的“小长假”,可见清明节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很多年,我们对于这个节日不够重视。当前,整个社会对于清明节确实越来越重视,这是好现象,但是还远远不够。虽然相关的活动也渐渐地多了,但是年轻人能够切身体会的并不多,也就是说,它和年轻人的生活仍有一定的距离,这恐怕是人们觉得气氛不足的重要原因。”
随着传统大家族被小家庭取而代之,家庭祭祀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就越来越远。当农业化社会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大都市聚集了更多的人,高速、高压的生活下,人们与大自然的距离也随之越来越远。因此,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现代化的今天,怎样让年轻人能够更多地去了解、感受和体会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要过清明节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才能让传统节日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几个看起来好玩的表演或者活动,这是传统节日能否在现代社会重新活化的关键。张颐武说:“活化节日,更重要的在于社区,在于公共活动的丰富。假如公共生活匮乏,社会一片涣散,邻居老死不相往来,那么节日自然就难以真正活过来,就只剩下一个吃喝玩乐的假期了”。

清明节由来已久,中国古人历来也很重视清明节,为了能更好地说明社会对清明节的重视程度,小编采取古今对比的方式。古代清明节放假几天呢?让我们从古代休假制度看古人对清明节的重视程度吧~~

唐朝廷的节假日是这么安排的:“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到清明四日,八月十五、夏至及腊日各三日。”用现代语解释一下就是:元旦和冬至两个节日,各放假七天,清明和寒食节连在一起放假四天,夏至、中秋节和腊日(腊八)各放假三天。期间,也曾有过几次变化的。到李亨(唐肃宗)当皇帝时,或许觉得“小长假”不够长,不能体现清明节的重要程度,又增加了寒食清明节的假期天数,将寒食清明假期由四天增加到七天——在中国节假日史上,清明节首次成为了真正意义的“黄金周”。除了唐朝的记载之外,宋代也明确规定每逢清明节须放假七天。

清明节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之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在这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1
祭奠先人是为了对活着的人产生意义

中国自古就有祭拜先人的孝道传统,对于中国人“入土为安”的生死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教授认为清明祭奠对活着的人存在更大意义,“进行对后代孝道的教育;与家人有个团圆的机会,比如家庭成员不和睦的,看在先人的面也能稍微冰释前嫌”。人们并不是真的相信去世的人还有知觉,能感受到我们的情意,而更多的是一种中华民族的孝道传统,所以祭奠死去的人是为了对活着的人产生更大的意义。


2
“敬天祭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宗教传统

祭祖是由于祖先崇拜而产生的一种仪式。祖先崇拜是鬼神崇拜的发展,也是鬼神崇拜的一种形式。祖先崇拜和一般的鬼神崇拜不同的是它有长期固定的崇拜对象,并且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人们尊崇祖先的亡灵,定期举行祭祀,认为祖先的亡灵会保佑子孙后代,赐予他们幸福。后来人们又用这种民间信仰来维护宗法制度,因此,中国古代特别重视祖先崇拜。从商周开始,丧葬、祭祀便成为重要的礼仪系统。重丧,所以尽哀;重祭,所以致敬。
中国古时的祭祖活动都是在宗庙里举行的,祭祀时所用的器具、摆设、祭者的服饰、仪仗与祭祀的程序,都依主祭人的身分等级及祭祀名目的不同而有着详细、严格的规定。祭祖成了维持统治秩序与道德关系的一种伦理手段,其目的在于增加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所谓「报本反始,民德归原也」。因而,祭祖以及由此而形户的一系列宗庙制度,就成了中国伦理文化的中心。

3
中国文化是把死亡当作生者世界的延伸

虽然死后世界在中国文化中模糊不清,死亡在儒家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含义同样是意味深长的。搞清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认识到:在以此岸为导向的中国文化中,对于死和死者的祭祀也是以此岸为导向的。具体说来,中国人是把死者当作了生者世界的一部分或延伸(“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中庸》),从未将二者分开;对于死者的祭祀,其主要功能也在于更好地认识“生”。
具体地说,祭祀的功能包括:通过祭祀强化自己与死者的感情联结,认识自己的人生职责和使命;通过祭礼认识每个人的位置和角色,重构合理的人间秩序;通过祭悼来反省人生的终极归宿,确立新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对于死者的祭祀,同样达到了改造生者、重塑此世的效果。


4
祭祀踏青目的在于追求旺盛生命力

著名民俗学专家萧放表示,清明节祭祀亡人的根本目的在于求旺盛的生命力,很多习俗因此展开,并非仅仅表达纪念之情,这堪称中国人生命观的一种体现。比如插柳,古人认为这样能够辟邪;也有一种说法指向生命力,即“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时节:追古思今的绝佳时期

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正是外出踏春的大好时光。作为传统节日的清明节,祭祖扫墓是清明节沿袭下来的固定风俗。在祭拜祖先之余,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妨利用清明节假期,寻访古迹、名人故里,缅怀古人先贤。

1曲阜“三孔”

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的圣人降临在了山东曲阜,他周游列国将思想传播到大江南北,“仁义礼智”的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趁着清明假期前来曲阜“三孔”,走进历代衍圣公读书习礼、吟诗作赋的地方,定会被浓郁的文化气息所感染。
深入仅次于北京故宫的贵族府邸—孔府。这里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邸,环境优雅,官衙与内宅合一,来到大堂,公案、仪仗整齐的摆放着,威严肃穆,象征着一代代公正廉洁的衍圣公。
沿着青石前行,旁边各式各样的壁照、书画蔚为大观,你还可以走进历代衍圣公读书习礼、吟诗作赋的地方亲自去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从孔府出来,前往孔子下葬的孔林,这里树木林立,墓碑纵横,来到圣人的墓前,诚心诚意的为他扫扫墓,祭奠他伟大的贡献。

2绍兴鲁迅故居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其生前居住的地方现已成为重要的人文博物馆,对于研究和传播20世纪前期的人文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鲁迅的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事业竭尽心力,辗转流离,因此其居住地也不断变换。鲁迅先生的一生居住的地方主要有四个:北京鲁迅故居,上海鲁迅故居,绍兴鲁迅故居,广州鲁迅故居。其中鲁迅童年、少年时期都在绍兴故居度过,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新建的鲁迅纪念馆陈列大厅的东首,就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它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走进去,你可以真切地感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写的内容,感受鲁迅的心境。

除上述提到的曲阜“三孔“、绍兴鲁迅故居之外,北京的李大钊故居、西安的古城墙、古寺院,杭州胡雪岩的故居、山东泰山等,都是追古思今的绝佳去处。清明时期,这样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看看世界,相信你会有别样的收获。

素材来源:凤凰网、人民网、中华读书报等微信编辑:孟雅琴


【关注】清明节还可以怎么过?

【微管理】如何预防校园踩踏事故?

【关注】教育体制机制如何创新?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二波主题演讲来袭

【元宵节】辛弃疾、沈从文、冰心、老舍等文化名人眼中的元宵节模样,一起读读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