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咦,迪士尼终于把皮克斯“玩”坏了?

导演帮 烹小鲜 2022-08-03



  喵族码字员:小明


随着票房口碑的再度失利,恐怕下一部皮克斯作品又会重新流媒体独家上线。


6月17日,《玩具总动员》系列的第一部衍生外传电影《光年正传》在全球多个国家陆续上映。本片聚焦于《玩具总动员》系列的第二主角——巴斯光年玩具人设中的起源故事。


尽管《光年正传》情怀满满,但本片在北美上映之前的首周末票房预测,仅在7千万至8千万美元之间,比上一部《玩具总动员4》1.2亿美元的首周开局低了4至5千万。



而本片的全球票房收益也不太乐观。因片中有大约几秒钟的女女亲吻镜头,而遭到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内的14个国家禁映。今年早些时候,迪士尼想要在成片中删除这个颇具争议的镜头,但是却遭到皮克斯内部的大量员工反对。


最终迪士尼选择保留这个镜头,代价是不在这些国家上映。巴斯光年的配音演员“美队”克里斯·埃文斯称他非常高兴电影没有删除那一个镜头。并且他希望在未来的好莱坞,这样的事不应该成为“新闻”。


随着《光年正传》的上映,除了“同性争议”之外,美国影评网站IMDB5.2分的低评分也让人为这部皮克斯新作的后续表现捏了把汗,也让影迷们为皮克斯的未来担忧。





《玩具总动员》系列起始于1995年,故事创意源于皮克斯前掌门人约翰·拉赛特的一个脑洞——如果孩子们身边的玩具会动、会说话、会思考会怎样?


有了创意的骨架,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丰满它的肉体,皮克斯的创意部门在调试了当时小孩喜爱的各种玩具之后,选出了牛仔、宇航员、恐龙、弹簧狗、玩具小兵等具有代表性和视觉表现力的玩具。


汤姆·汉克斯和蒂姆·艾伦分别为主角牛仔伍迪和宇航员巴斯光年配音,他们贡献出的精彩的声音演绎为这套系列电影增色不少。《玩具总动员》不仅视觉华丽、故事编排紧凑,而且还颇具开创性:本片是影史上第一部完全由电脑合成的动画长片。



《玩具总动员》第一部的幕后大佬们


《玩具总动员》当年一经上映便大获成功,全球获得超过3亿美元的票房,并在隔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斩获特别成就奖,以及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原创音乐两项大奖的提名。


《玩具总动员》第一部票房大卖之后,迪士尼和皮克斯分别在1999年、2010年和2019年开发了第二部到第四部续集。除了正传四部曲,该系列还包括还有《星际总动员巴斯光年:冒险开始》(2000),以及电视剧集《巴斯光年任务日志》(2010)、《巴斯光年的星际使命》(2000-2001)、《玩具总动员总动员》(2011-2012),以及《玩具总动员之惊魂夜》(2013)和《被时间遗忘的玩具》(2014)等衍生影视剧。


从这些番外影视的取材不难看出,巴斯光年的出镜率明显是高于伍迪的。虽然说《玩具总动员》系列的绝对主角是伍迪,但是从人气来看,他过于正派和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不敌憨憨的巴斯光年,或许这也是这回巴斯光年被皮克斯挑中贩卖情怀的原因之一。


被迪士尼青睐的巴斯光年


但是皮克斯这次做情怀却“没做全套”。《光年正传》中的巴斯光年是“美队”克里斯·埃文斯配音的,《玩具总动员》的老粉丝们心里不禁会犯嘀咕:蒂姆·艾伦发生什么事了,怎么他的声音没有回归?答案或许是因为埃文斯如今风头正盛,又或许是蒂姆·艾伦的声音已经不适合为正值壮年的巴斯配音了。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原版动画中配音演员的缺席都是一种遗憾。


拍摄受欢迎的系列电影中受欢迎的人物solo电影或剧,似乎是迪士尼最近几年屡试不爽的做法。除了开创了“连宇宙”模式的漫威电影,迪士尼榨取人气人物剩余价值最狠的系列便是《星球大战》系列。


自从《星球大战》的版权被迪士尼买下之后,便陆续开发了《侠盗一号》《游侠索罗》《曼达洛人》《欧比旺》等一系列游离于系列主线故事之外的高人气角色影视剧。


今年上线的星战衍生剧《欧比旺》


虽然这些影视剧的口碑时好时坏,但是每次都能带来巨大的衍生品售卖收益,迪士尼如今已经了解到,从一个(看似)新的角度重新榨干一个熟悉故事的剩余价值,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影迷们通常对看到心爱的、熟悉的角色回到屏幕上感到兴奋。尽管影迷可能会因为与熟悉的角色在银幕上重逢,而包裹在情怀的“温柔乡”中品味个中感动,但是一旦这股感情消退,他们就会意识到这些以贩卖情怀为主的电影,在叙事上和视觉风格上大多都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这种招数只能玩一次,如果一直玩下去,只会透支整个系列电影的影响力和观众信任度。


比如2015年的《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只是把1977年的《星球大战:新希望》的主线剧情换个主角和背景重新拍了一遍。虽然本片靠着情怀的力量卖出了北美影史最高票房,但是似曾相识的剧情与过于复古的拍摄方法,还是让本片在口碑上毁誉参半。新三部曲的头炮没有打正位置,也为后面两部星战电影的全面失败埋下了伏笔。


《星战7》中汉索罗回归的“情怀时刻”




《光年正传》是皮克斯自2020年3月6日上映《1/2的魔法》以来的第一部在北美院线大规模上映的电影。20年3月正值疫情席卷全球,影院受到极大冲击,很快便空无一人。迪士尼迅速调整策略,在当月底将《1/2的魔法》火速上线旗下的流媒体平台Disney+。就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院线电影变成了“美国网大”。


后来,由于疫情的持续冲击,皮克斯制作的《心灵奇旅》《夏日友晴天》和《青春变形记》等片都绕过了影院,直接进入了上线Disney+。


迪士尼一直拒绝皮克斯的电影在院线上映,除了疫情原因的推动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布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皮克斯出品的《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美食总动员》《飞屋环游记》《寻梦环游记》等片在全球各地都广受好评,并将“皮克斯”这一动画厂牌与“高品质作品”画上了等号。


皮克斯公司创造的经典作品


不过因为流媒体发展的大趋势,眼见着Netflix、HBO等平台做得越来越风声水起,迪士尼更需要更多的作品来提高自家平台Disney+的订阅户数量。2020年,华纳兄弟率先宣布当年上映的所有电影会“院网同步”发行,即在电影院与流媒体平台HBO无时差同步放送。


面对老对手华纳大手笔的引流计划,迪士尼自己也蠢蠢欲动。翻看自己旗下的IP阵营,漫威和星战这两个“票房巨兽”产出的电影一定要院线先发行,只有剧集才会转到流媒体平台。那么电影方面,独家上线Disney+的重任,就落在了皮克斯的肩上。


迪士尼看到了皮克斯的价值,因为它具有跨越世代的吸引力。它不仅适用于陪伴孩子看电影的父母,更会吸引年轻人: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是在受胡迪、巴斯光年、尼莫和多莉冒险故事的陪伴长大的。


《怪兽大学》(2013)


迪士尼从来不会透露单个影片的流媒体数据,所以尚不清楚《心灵奇旅》《夏日友晴天》等流媒体单发的电影是否会对Disney+产生怎样的影响。但迪士尼显然已经在院线独家发行、“院网同步”发行和Disney+独家发行之间进行了足够多的试验,找到了如何在扩大用户基础的同时实现收入最大化的方法。


这意味着独家流媒体播放的皮克斯电影除了要完成增加订阅户数量的“KPI”之外,还必须要减少订阅户的流失(用户流失指的是服务订户取消月度会员的比例),压力可想而知。


曾经的皮克斯既可以保证票房收入,也能进行艺术探索。《机器人总动员》开场13分钟的无台词表演和《飞屋环游记》开场的“人生跑马灯”MV都让影迷们念念不忘。


诚然,它曾经为迪士尼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极佳的口碑,但皮克斯近几年在《1/2的魔法》和《恐龙当家》等影片上损失惨重,并一直在用《海底总动员》《怪兽公司》和《超人总动员》的续集来平衡自己的票房收益。


在动画方面,它也面临着迪士尼自己的动画部门、环球影业的照明娱乐公司和梦工厂动画公司的竞争,并且派拉蒙和索尼也在动画领域大举投资,以儿童为中心的电影市场可能会过度饱和,这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这次《光年正传》虽然能够在院线上映,但是随着票房口碑的再度失利,恐怕下一部皮克斯作品又会重新流媒体独家上线。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