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李开周:为何宋朝皇宫有猪圈

2017-05-04 李开周 郑莉 中国烹饪杂志

2017.5.4

为何宋朝皇宫有猪圈

文|李开周 

插画|郑莉

专栏


宋神宗曾经要改建城墙,鉴于宫里有养猪和造兵器的老传统,最终放弃了改建计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岳飞的孙子《桯史·卷1·汴京故城》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宋太祖登基以后,嫌开封城小,要扩建,吩咐宰相好好规划一下。宰相召集工匠画图,“初取方直,四面皆有门,坊市经纬其间,井井绳列”。都城设计得横平竖直,四面有门,居住区和交易区分布得井井有条。


这张图纸交上去,太祖只瞄了一眼,一把抓起朱笔,沿着城墙的边界一阵涂抹,将所有直线都改成了曲里拐弯的折线,远看像锯齿,近瞧像蚯蚓,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宰相彻底蒙圈了,搞不懂皇上为啥要这样做,只见太祖在图纸上写了四个字:“依此修筑。”就照我画的轮廓去筑城墙,一道弯都不能少,不许改动!


遵照太祖的意思,城墙筑好了,坚固归坚固,雄伟归雄伟,就是忒难看——谁见过曲里拐弯的城墙啊?“时人咸罔测,多病其不宜于观美。”那可是开封城,是大宋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城墙弯成了狗腿,就跟抽象派画家喝大了以后乱涂出来的作品似的。不过呢,它毕竟是皇帝的作品,谁也不敢说个不字,只能在背地里发发牢骚。


熙宁乙卯年,北宋第六任皇帝宋神宗实在忍不下去了。神宗是改革派,不太看重祖宗家法,他想把太祖时代留下的奇丑城墙给整整容,“鉴苑中牧豚及内作坊之事,卒不敢更,第增陴而已”。鉴于皇宫里有养猪和造兵器的老传统,最终没敢改建城墙,只是增加了矮墙。


一直到了宋徽宗政和年间,蔡京当宰相,提议重建城墙,跟宋徽宗一拍即合。于是乎,“凡周旋数十里,一撤而方之如矩”。方圆几十里的旧城墙统统推倒,重新修造了横平竖直的新城墙。


新城墙修好不到二十年,金兵南下,打到了开封,领军大将扬鞭城下,指着四四方方的城墙笑道:“是易攻下。”这种城墙太容易攻破了。随即命令士兵在四个角各安一门大炮,轰隆轰隆一顿炸,将外城炸开了几道缺口,金兵如潮水般涌入,就此攻下了开封。


岳珂总结道:


“城既引直,一炮所望,一壁皆不可立,竟以此失守。沉几远睹,至是始验。宸笔所定图,承平时藏秘阁,今不复存。”


原来当年宋太祖将城墙弄得弯弯曲曲是有原因的:每道弯都是一道绝佳的屏障,可以安放守城的大炮,可以改成射箭的碉堡。不论敌人想从哪个位置爬城墙,碉堡上的士兵都可以用滚木、擂石、火球、钉板等守城武器将其轻松秒杀。而宋徽宗和蔡京等人不明白太祖皇帝的深谋远虑,将城墙弄直了,防守的便利也失去了。


故事讲完了,我们的问题也来了。前文说了,宋神宗曾经要改建城墙,鉴于宫里有养猪和造兵器的老传统,最终放弃了改建计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啊,宋太祖曾经给后世子孙留下两条家法:第一,宫里要保留一个猪圈,用来养猪;第二,宫里要设置一个内作坊,用来造兵器。


内作坊造兵器比较容易理解,肯定是为了让皇储们受到军事的熏陶,避免他们将来变成不敢打仗的软蛋皇帝。


宫里养猪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要把养肥的猪送到御厨房宰杀?还是想让皇储养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好习惯?又或许宋太祖天纵英才,提前一千年就认识到市面上的猪肉都有生长激素,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只吃自家饲养的放心猪肉?


岳珂没有给出解释,我们来看看其他宋朝人的解释。


苏东坡的学生陈师道在《后山谈丛》中记载:


“御厨不登彘肉,太祖尝畜两彘,谓之神猪。熙宁初罢之,后有妖人登大庆殿,据鸱尾,既获,索彘血不得。始悟祖意,使复畜之,盖彘血解妖术云。”


御膳房里不用猪肉作为食材,但是宋太祖仍然养了两头猪,并美其名曰“神猪”。这两头神猪可不是用来宰杀吃肉的,要一直养下去,养到老死,再养两头新猪。后来宋神宗即位,就不养了。


有一天,某个会法术的居心叵测之徒闯进大内,施展飞檐走壁神功,登上宫里最大最雄伟的正殿大庆殿(可容纳万人,是宋朝皇帝会集群臣召开最大型典礼的地方),御前侍卫无法近前。懂行的人献计道:“快用猪血泼他,猪血可以破他的法术!”众人赶紧去杀猪取血,可是猪圈里已经没有猪了,宋神宗这才如梦方醒,体悟到了太祖皇帝要求在宫里养猪的真谛。


宋太祖之所以养猪,并要求后世子孙也养猪,并不是为了吃放心肉,而是为了以防万一,用猪血破除妖人的法术。


上述说法靠谱吗?当然不靠谱。在座各位都是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三好学生,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法术,用猪血破法术纯属扯淡。不过呢,宋太祖并没有受过唯物主义教育,兴许他相信这个,这也保不齐。


按照级别,宋朝官员可分三等。第一等是朝官,位高权重,有资格参加皇帝经常主持的小规模朝会;第二等是京官(宋朝的京官并不一定在京城上班,绝大多数京官其实都是地方官),有资格参加皇帝偶尔主持的大规模朝会;第三等是选人,完全没有参加朝会的资格,除了参加殿试,否则一辈子也没有一次机会能见到皇帝。陈师道就属于第三等官员,他没有见过皇帝,也没有进过皇宫,他对太祖养猪的解释很可能是根据谣传。


类似的谣传在清朝也出现过,例如《清代野记》一书说清朝皇帝遵循祖制,每天凌晨让太监往宫里运两头活猪,去紫禁城东北角祭祀一个死去多年的明朝老太后,原因是那个老太后曾经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性命。这个说法其实是清朝末年一个从来没进过皇宫的宗室子弟讲出来的“掌故”,并不符合史实。


据我看,宋太祖和此后的几任皇帝之所以一直在宫里养猪,很可能就像他们一直要求嫔妃在后宫空地上开荒种菜一样,是重视农业的表现,是保持艰苦朴素传统的象征。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宋太祖生于丁亥年,属猪,所以将猪当作自己的吉祥物,所以让子孙一直养下去。


查《中国文化史年表》,女皇帝武则天因为信佛,曾禁止天下屠宰及捕捞鱼虾,前后共八年。宋人方勺在《泊宅编》中记载,唐德宗李适因为姓李,曾经禁止臣下吃鲤鱼,“违者杖六十”。


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杂录》云:“钱镠之据钱塘也,子跛,镠钟爱之。谚谓‘跛’为‘瘸’,杭人为讳之,乃称‘茄’为‘落苏’。


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国初,江岸善崩,土人谓有水兽曰猪婆龙者,搜抉其下而然。适朝廷访求其故,人以猪与国姓同音,讳之,乃嫁祸于鼋。上以鼋与元同音,益恶之,于是下令捕鼋。大江中,鼋无大小,索捕殆尽。”明太祖朱元璋姓朱,朱与猪谐音,当长江里猪婆龙(扬子鳄)肆虐的时候,臣子害怕触犯他的忌讳,只敢说祸害长江的不是猪婆龙,而是大鼋。


专制统治者就是这样变态,凡是他们喜爱的东西,你也要跟着喜爱;凡是他们忌讳的东西,你也要跟着忌讳。一人有病,全国吃药,想不吃都不行。


从宋朝宫廷食谱来看,极可能由于宋太祖属猪,所以宋朝皇帝们不大吃猪肉,或者说完全不吃猪肉。


现在我们看到的宋朝宫廷食谱并不多,有《武林旧事》中清河郡王张俊招待宋高宗的宴席清单,有宋孝宗赐给太子的膳食清单《玉食批》,有陆游在集英殿参加国宴时记录的几道菜,也有岳珂参加宋宁宗生日宴会时记录的几道菜,其中的肉食均为羊肉与水产,都不见猪肉。


《宋会要辑稿·方域》中收录了一个清单,是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宫廷消耗的食材数量,其中“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猪、羊头蹄等只副不具”。您瞧,一年消耗羊肉四十多万斤,猪肉才四千多斤,两种肉类的比例是100:1,可见大宋宫廷的饮食偏好。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 48 31733 48 15289 0 0 3277 0 0:00:09 0:00:04 0:00:05 3276朝皇帝不吃猪肉,怎么还能造掉四千多斤猪肉呢?”没别的,宫廷厨师不只给皇帝一个人提供饭菜,也给参加宫廷宴会的文武百官提供饭菜,四十万斤羊肉的大半和四千斤猪肉的全部应该都是被文武百官造掉了,否则皇帝哪里吃得了这么多?


作者往期文章

专栏|李开周:为什么宋朝牛肉便宜

专栏|李开周:碾破绿珠,撒成银缕

专栏|李开周:送客汤

专栏|李开周:宋朝皇帝如何过圣诞节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一键下单新刊

▼▼▼




好消息


我们已经开通了“号内搜”功能,只要在公众号后台的菜单栏,选择“知识库》号内搜”,输入你关心的关键词(如牛肉)进行搜索,即可精准获取历史消息中的精彩内容



扫扫获取更多美味!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餐饮杂志,创刊于1980年,发行遍及海内外。


微信号:ChineseCuisine1980
商务合作:010-63044739

邮箱:zgpr1980@163.com



本微信号所有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提前沟通,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