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央视心理专家:烦请开着你的六十万跑车从社工领域离开

ka233 社工学生小卡 2020-08-25

事情经过:北京中道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理事长、心理博主季潇华被邀请到北京立德社工做讲座,对场地不满意,怒斥现场工作者。近日,现场音频被自媒体“社工有画说”曝光(曝光者为川外社工讲师肖彦,其笔下生动有趣的社工漫画在社工业内很知名),引起行业热议。季潇华本人在微博做出回应,回应内容包括:

  1. 强调场地差,是“储物间”
  2. 表示当时现场工作人员有过冷嘲热讽
  3. 表示自己曾提议愿意报销换场地的打车费
  4. 对被录音表示愤怒,指责曝光者有意“制造北京社会矛盾”,指责曝光者肖彦行为和社工专业要求背离


那么事情的经过到底是怎样呢?我们先来听听这段被曝光的录音:这段音频,请社工同仁们听完


我也手动做了一份整理,有的地方听不清楚,可能有细微出入。现场录音原文如下:


——工作人员:老师,换了好几个场地。您看到的这个二层楼,是三间房地区专门给我们来用的。


——季:听我讲,听我讲。第一,我可以给你们免费提供场地,如果我的公司不提供,我可以找附近最好的社区提供。你们一定要记住,我不可能降低我的自我价值感去迎合这种自我价值感很低的……大家记住了吗?我再讲一遍,我开着跑车来的!我的公司的地是八亩地,你让我在这种地方讲课,我愿意在这种地方讲吗,我是一天一万起的讲课费,我愿意在这种地方讲吗?我是央视的心理专家,我是北京来的心理专家!我愿意在这种地方讲课吗?你们觉得我可以开着六十万的跑车在这个地方给你们讲免费的公益课吗?你们觉得能吗?你们说老师这么有社会价值感你们就别来干社会工作,干社会工作一定得让我这种人进来!什么叫公益啊,连自己的饭都吃不上,什么公益啊?自己在这个社会连房子都住不上你做什么公益啊?大家出来都是穷公益。你真的要做公益你首先要自己富足,精神上富足,你传达出来的爱那是真正的富足,希望我对你们今天的课就是这样上的而不是讲什么心理!你们自己的心理成长全都未完成,你怎么向这个社会付出健康的爱?


我知道你们难,做社工都难,我也难,会根据这个社区不断的调整,非常理解,因为我们也在做项目,但是不管怎么调整,不要降低自我价值。你们可以有多种渠道解决,张总可以联系我,因为ta到我们那儿去过。我是昨天参加朝阳区一个会,我必须得参加,所以我昨天又推了,本来是昨天。又推到今天。以后碰到这种情况,你们可以想,心理学叫更多可能性。更多可能性去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降低自我价值去迎合别人,没有自尊地去迎合别人。这就是我今天课的开始,如果今天的课不能继续下去,我希望你们记住这一课。如果要能继续下去,四个人一辆车,打车,现在打车去那个定位,叫高碑店北京古典家具商会,你们现在打车去,打车的话很近。你们集体商量一下。我已经给你们张总说了。


还有一个,我提醒你们,你们要听我的课,我的心理课。如果听完我的心理课,你们没有任何的改变,我就是一笨蛋!你就别听了,听谁都是听,看书你都行。如果你听我的课对你的人生没有改变的话,我就不是专家。今天开始到现在,这一小段课,对你有冲击,对你的三观有冲击,对你的人生有新的窗口,或者砸碎了,或者特别讨厌,我就告诉你我是专家!只有专家才能深入到你生命里面你自己未觉察的那部分。


——工作人员:好,我们感谢季老师。(鼓掌)


这段录音我听了两遍,让我来复述一下季潇华发言的大概意思:对场地状况差表示愤怒,理由是这会降低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指责社工自己没有安排好。认为现场社工也在降低自我价值。劝诫社工不能做穷公益。要求参与者集体打车去自己的场地。告诉社工自己今天说的话是重要的一课,表示只有好的心理专家才会说这样的话。


针对上述发言,我有以下六个问题想和季女士聊聊:


1. 客观来说,场地破吗?

我首先找到了季潇华微博里面发出来的图,


季潇华形容该场地为“简陋凌乱的二楼储物室”


季潇华表示“楼道里黑洞洞的,很吓人”


我在网上找到了三间房邻里之家日常活动照,根据桌子形状定位到的这个房间,如果不对欢迎工作人员留言链接让网友自行查看。



可以看到,该场地的确并非高大上,但是从我的社工行业经验来说,这是一个正常的活动场地。至于投影和扩音设备,社工机构一般会在事先沟通后准备,部分机构是常年备着,部分机构则因为活动较多设备有限会有借出借入的情况存在。如果原本明确要求的设备机构没有提供,那属于社工准备不足、如果原本没有明确要求,到了现场发现没有,那则属于社工不够主动和双方对于硬件的基本要求有差别,双方都需要改善。但是说“楼道吓人”“装修斑驳”,我觉得季女士可能的确出入高端场合久了,已经不熟悉社区本来的样子。我走访过北京、上海、南京、香港、新疆的多家社工机构,类似的情况我遇到的并不少。楼道黑一般是因为背光而且没开灯,而装修斑驳我在图片里没办法看清楚不做评价。我拜访过的香港知名社工机构就存在着入口过道暗、建筑老旧、蚊虫多的情况,如果季女士看到的话估计会被吓走,但是他们的实务做的非常出色。社会工作需要扎根社区,多数使用的都是街道办或者公益孵化提供的免费或廉价场地,也有自行租赁的,但是社工机构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项目或基金会,往往是勉强维持生存,多少机构量入为出,在场地上面的投入不可能很多。如果用的是官家借来的场地,装修或改动也并非那么容易。我和国内外的知名学者都有过接触,也有请做免费公益讲座的经验,他们都没有如季女士一般挑剔。如果季女士想不那么生气,前提是季老师你必须事先让别人知道你对场地的要求极高,这是一个合作的常识。我不知道双方是否有这样事先沟通,如果没有,到了现场发火,可能会让工作人员感到无所适从。


2. 好的场地多大程度上是必须?场地情况真的会影响到专家讲师的自我价值感吗?

一场公益讲座,第一目的是什么?如果第一目的是把讲课内容带给听众,那么除非听众特别多(需要扩音等),除非讲者有特殊要求(比如无障碍要求等),否则硬件条件并不能构成显著区别。季女士在言辞中反复说到“我愿意在这种地方讲吗?”,是把以传道受业为目的的讲座当成了个人的秀场,把场地的条件优劣和自己的脸面挂钩。这很难不让人联想起部分明星耍大牌的行为,60分可以的情况下非要120分,看起来是自我要求高不能退让,实际上只不过是无聊的炫耀和自我价值虚无的逞能。季女士反复提到自我价值感,我认为最大的自我价值感来源于听众满意、主办方满意、同行满意,能够为行业进步提供动力,能够为学科提供先进经验并且创造知识。在和其他专业前辈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多专家学者关心的是:“听众的诉求是什么?事后能不能给到活动反馈?我怎么安排内容更好?”,而对于硬件从未有特别要求。实际上,如果以社工的工作日常去看,村头的露天场地、学校里的教室、街道办的办公室……都可以去开展活动,外展社工更是需要走到游民聚集的地方和各式各样的流浪者打交道。这并非可怜,也并非苦情,这本来就是社工的工作要求,是日常。社工需要和民众在一起,去需要自己的地方。所以有时候社工可能看起来很土,看起来很不体面,但这可能恰恰是专业所在。习惯了这种工作日常的社工不见得能够迅速对接服务对象主要是都市中产的季女士,未免太娇气了些。另一个角度说,我以为季女士的这种怒斥也会伤害社工的情感,你眼里的储物间就是别人日常工作的场所。到底是场地伤了你的自尊还是你的傲慢伤害了社工的自尊?我并非为主办方开脱,如果后续有消息曝出主办方的失职,照批不误。好的主办方应该尽力提供良好条件,但是这里的“尽力”也是量力而行,而并非一味顺从。


3. 社工是不是一帮没有脑子只会用爱发电的穷光蛋?

季女士的怒斥里面似乎恨铁不成钢地在指出社工连物质条件都保障不好更难做好公益。这是一个非常粗暴的结论。把一次场地安排不足延伸为“社工降低自我价值”“物质不富足”并且扩展到对公益本质的讨论,我觉得非常的有趣。这种观点隐藏着一个经典的刻板社工印象:穷且蠢。


不仅仅是季女士,不少没有亲自干过社工没有脏过手的热心人士总爱说社工头脑简单、一腔热血、不能适应商业文明、用爱发电,等等。从整个行业来看,这样的人有没有,当然有。但如果把它当成一个真理那就是非常狭隘的想象。社工行业的困境不能简单归纳到社工自己不争气上,实际上,这与社会背景、文化基础、政治环境紧密相关。这个大锅,社工不背。


那么社工到底有没有能力盘活自己呢?并非没有。我们看到不少社工机构积极申请各渠道资金支持、积极去设立社会企业部分。社工也要吃饭,社工也是人,社工了解物质基础是人的基本需求。只是,一方面市场逻辑和社工价值观存在客观冲突,另一方面多数机构的精力有限。关于前者,可以举个例子。目前市场上盛行的高价“心理课”“疗愈工作坊”所教授的工具和技巧,对于成熟的社工来说是非常基础的且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为什么那么多社工没有去做这件事情呢?因为这个事情本质上是利用信息不对等的暴利行为,也是社工所反对的将服务使用者问题个人化的表社工是去减少不平等的,而不是制造不平等。关于精力有限,深入到一线后你会发现,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了,也有太多的行政工作需要应付了,多到你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回到季女士,季女士本人在这个行业的富裕,和入行早、市场环境混乱、行业标准不清晰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会详细讨论。另外,想提醒一下季女士,公益不等于社工,公益是一个外延和内涵并不明确的大概念,而社工则是一个行业。一些给人留下“富公益”的机构可能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部门或者公募基金会,请问季女士,如何凭空要求一个社工机构做富的公益?


总之,反对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社会工作,更反对不了解行业脉络的人站在利益既得者的位置高谈阔论。社工是需要成长,但还轮不到季女士来教做人。


4.何为专业?上过央视,微博大V?

季女士的微博认证是北京中道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理事长、知名心理博主。其公众号“安妮玫瑰”末尾,则说自己为“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心理咨询与治疗师”“知名电视心理专家”“新浪微博千万点击金V”。在搜索了季女士的资料以后,我觉得以下几个事情可以侧面说明其专业水平:


·专业资质存疑

围观一下百度百科对季女士的描述:安妮玫瑰,济南,心理专家,作家,文风犀利残酷。曾三历生死更珍爱生活,曾是资深卫视节目主持人、导演、策划人、制片人、节目部主任、专栏作家、大赛评委、青年志愿者,曾是股市房市骁勇小卒,曾客串热播电视剧龙套,曾是快男快女等电视选秀的评委,2009年世界小姐大赛评委,2009年亚裔小姐全球总决赛总导演。现为媒体情感评论员、四美居机构董事、总裁。


又在其公众号里面好不容易找到了和资质有关的一点点信息:第十届中德班催眠治疗连续培训项目成员,第一届国际复杂型PTSD辩证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项目成员,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生,已接受伦理培训,每月接受专业督导治疗方向:催眠治疗、正念治疗、行为治疗、创伤治疗、家庭治疗、沙盘治疗。在央视《心理访谈》北京台《生活广角》干预500个以上电视心理案例。


评论资质容易引战。大家自己看。自己体会。


·缺少性别多元视角

季女士(安妮玫瑰)曾经担任过《快乐男声》的评委,对一名叫刘著的选手反复刁难,因为刘著的性别气质女性化,季女士甚至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验明正身。

“你选择男朋友验还是女朋友验?”

“我希望网友对你进行人肉搜索。你可以用你的人格保证吗?”



这件事情当年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波澜。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一直到今天,季女士还在网络上孜孜不倦地就刘著事件发表议论。并且挂出了各路因为此事来讨伐她的网友。都9012年了……



·原创文章质量堪忧(懒得分析,实在无力吐槽了)

说实话,光是复制粘贴我都反胃。大家自己去“安妮玫瑰”看吧。



·央视节目饱受批评

季女士上的节目叫做《心理访谈》,关于这档节目的批评集中在真实性存疑、专业伦理堪忧、所谓专家良莠不齐……此处不赘述,大家可以看公众号Lacan心理的详解为什么说《心理访谈》的消失是必然?! 除了节目水平堪忧外,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一个咨询师,把媒体曝光率当成自己的炫耀资本,这本身就非常的诡异。


5.别自大了,你的课改变不了别人的人生

季女士说听完她的这通训斥没有任何改变她就是笨蛋。我想再有能耐的咨询师或者社会工作者都不敢夸下如此海口。如果所谓的“对人产生冲击的话”就是专业的表现,那么冒犯也是专业?侮辱也是专业?如果这样,恐怕季女士最喜欢挂的网友每一个都可以当专家。不管你有什么反应,这种反应都会被季女士当做“有效”的证明,这种自圆其说式的逻辑是非常可笑的。还想给季女士科普的是,人的改变是长期的和复杂的。被言语所刺激到的往往也就到认知层面,从认知到行为到生活的真实改变,有漫长的道路。社会工作者对此深有体会,我们还知道决定生活的不仅仅有认知,还有复杂的人际网络、社会环境、文化因素等等。季女士的这种自大,外行看到的是自恋,内行看到的则是严重的专业不足。


6.心理专家可以指导社会工作吗?

鉴于季女士都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心理从业者,这个问题我们原本可以不讨论。但是看到季女士顶着专家头衔处处活动,又有个社工协会的名头,就不得不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当下不少一线社工迷恋且迷信心理咨询,社工教学也向个人化角度倾斜。这本身就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巨大问题。香港社工何芝君(2005)对此早有反思:社会工作最早同时关注个人和社会,此后业界急于建立专业地位而引进心理分析学派理论。时至今日,主流社工在理论层面、工作模式及实务技巧上仍是以心理诊断、个人治疗和行为改变的微观介入为主,将服务使用者的问题构成原因个人化,是倒果为因。一方面令社工忽略个人及问题的社会属性,只能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同时,将问题责任归咎于个人也容易变成“责备受害者”。忽略社会环境对个人问题的成因往往导致错误的评估和介入,服务因而缺乏成效,甚至沦为社会控制的工具, 使当事人顺应环境要求,接受钳制。


朱志强(2005)则指出,大部分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对自己体系内隐而不宣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不作正面展示和探索,且透过某些概念和技术,把需要处理的问题心理学化或者家庭化,殊不知问题往往涉及两性秩序和权力安排、父权意识形态、阶级秩序、族裔文化等等多项因素。倘若治疗理论和方法只把自己包装成中性的科技理论,则欺骗性甚大。这些治疗回避或压缩了人在困境中所面对的道德、伦理、存在意义和灵性上的考虑与挣扎。


如果追求合法性和专业地位而一味内化心理学知识,反而有可能造成专业无能。如何在实务当中增加社会正义的观点?如何打破宏观和微观的界限?如何在社会对心理治疗的需求如此强烈之时制定出优先顺序,以免心理治疗的诱惑造成临床社工任务的转向(万心蕊,2011)?


社工,何以为社工?这是每一位社工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说到这里,答案也就很清楚了。社工行业和心理咨询/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合作探索关系。作为一个在精神健康行业打转的社工我明白即便是在精神健康这么一个医疗化的领域,社工和心理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更不要说其他社会工作领域。说了这么多,并非说心理一无是处,实际上,进步的心理学也越来越多地吸收其他学科的视角。因此,实在没必要遇到心理专家就觉得对方高自己一等,要么共同进步,要么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其他想说的点还有很多,比如挂出川外学生信息、比如不去正面回应录音内容而强调川外师生“制造社会矛盾”(这锅可不小)。大家自己去微博看吧。季女士每条评论都反击也是蛮辛苦的。


感谢季女士。让不温不火一团和气的社工界喧闹起来。吵一吵,暴露问题,挺好。社工的朋友也别老是理客中了,愤怒不等于失控,有时候,需要愤怒。为什么要写这个六千字呢,也是希望社工同行知道,社工自己也是弱势,在压迫情境产生的时候,亦要为自己争取一份公义。


总的来说,季女士的傲慢的态度、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生存信念、混乱的逻辑、对社工的无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您就是用心理二字装点门面,搭了市场快车,贩卖知性人设,在社会工作领域投机倒把,实则既缺乏社会常识又没有专业素养的我们这个浮躁时代的必然产物。如果您认清自己的定位,安安静静忽悠,快快乐乐捞钱,也不见得有人理您,但是您非要觉得自己是专家,是名人,跑到我们热爱的行业来捣乱,那我们这些平时挺少发火的和气社工也只能放下手头的事情和您絮叨絮叨了。不管是心理行业从业者,还是社会工作行业从业者,如果我们首先还认同自己有那么一点点的专业性,就最好能与诸如此类的专家划清界限。特别是社工,那么多苦不是白吃的,尊重一下自己,受这种气,不值。


也希望类似的正在和打算来社工行业一展身手的专家们明白:要么低调做人,要么赶紧走人。



参考文献

何芝君, & 麦萍施. (2005). 本质与典范:社会工作的反思. 八方文化创作室.

万心蕊, & 刘蓉台. (2011). 后现代思潮中精神医疗社会工作发展的另类可能.


相关阅读

您这样真没必要——致那位咄咄逼人的心理咨询师
我想对六年前那个社会学院的大一新生说……
误打误撞学了社工这个原本都不知道存在的专业
社会工作的想象力


感谢打赏,守望相助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