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策展笔记07|医生,盗贼,小红花

ka233 社工学生小卡 2022-07-17


01


我现在担心,最后策展笔记能写出来一本书,展却没个着落。


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可能你会问,上海文化氛围那么好,怎么会找不到场地呢?理由有这么几个,其一是希望免费,这就筛掉了一大半;其二是希望场地条件至少要还凑合,因为我们希望布展和放映,所以并非毫无要求;其三是时间上得能到两周左右,同时给予较大的自由度。


其实如果有经费的话,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虽然年年都是自费,但是,如果场地也要自费,就真的吃不消了。有的地方一天的场地费就能抵一个月的房租。现在是上海的伙伴在奔走这件事情,我想他压力应该也不小。我们甚至还想过精卫是否愿意合作,但是了解后发现我们缺少说的上话的人。这个时候可能会后悔自己没有读博或者没去什么基金会工作吧,缺少大树的背书,做事是很难的。


那天我跨越杭州城去见无锡对接的朋友们,路上从上海伙伴得知场地还没着落的消息,突然感觉到焦虑和烦躁起来。

-你觉得我们国庆前能开幕吗?

-时间其实我无所谓。但没场地就没法做展品。

-做展品的材料需要预留时间给商家发货,还要预留时间给设计师做宣传物料。

-所以还是尽快就好。


在嘈杂的地铁上,我又有点想哭了,但是突然觉得这样的焦虑会影响小伙伴的状态。赶紧加了一句:

-但是你也不用焦虑。不行就跳过这一站。


故作轻松,故作轻松。


去年我是在开展前一天进去布置的,可以说是争分夺秒了。今年给自己的要求提高了,没有这个自信能几个小时变出一个展。去年我有快绷不住的时候,伙伴察觉了,他想至少两个人里面得有一个人不能崩。刚刚连珠炮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一点,把情绪给收回来了。办不了就办不了,我们自己的精神健康也很重要。


紧接着我们讨论了一些关于无锡站的设想,我也没那么难受了。面对失控而焦虑的时候,就去看看那些尚且能控制的事情吧。





02


夜里睡不着。去搜了一下刺鸟栖息地这个关键词,意外地又发现了未授权的搬运,和一个贪我们劳动成果为己有的组织。有时候糟糕的事情太多,你甚至不知道先对谁生气。


先说推文吧,许多原创推文,并非资料粘粘贴贴就出来的。前期调研,文献查找,梳理逻辑,再加上最重要的,把学术话语或者业内术语转化为大众看得懂的语言。最后,还要评估读者阅读后可能产生的误解,或者传播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文章中酌情调整,这涉及到我们的价值观和专业信念。有好几篇阅读量尚可的,都是花了很大力气的。比如b站抑郁那一篇,断断续续做了几个月,最后有一天觉得再拖也拖不出新东西的时候,就下笔了。这些东西被人洗稿抄袭搬运,不可能不心痛。另外,举报抄袭和洗稿对时间精力的消耗是巨大的,所以可以说作恶无成本,维权成本没有上限。


再说说活动。一个活动,可能钱是你出的,人是你出的,台子是你搭的,方案是你设计的,最后主办方却不是你。这种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了。其实联合主办,或者只是想挂名,跟我说就好了,厌恶的是没有告知却贪他人之功为己有。


这些事情也不是今天才遇到,但怎么说呢,不可能因为吃苍蝇变得熟练就觉得苍蝇美味,对吧?


骂一骂,叹叹气,胡乱地睡下了。

知道为什么我做独立公益吗?因为至少还能多骂两句想骂的。我的一些老师看到这里大概会觉得我至今还不成器,没办法,暂时还能接受需要付出的代价。





03


好消息也并非没有,有个医生愿意来我们活动分享分享做艺术治疗相关的经验,非常感谢他的热心和善意。长期以来,我和医院没有建立特别的联系,身边能聊这块的医生也不多。如果有机会,能让他们看到我们,也能让我们自己重新发现他们,未必不是好事。





04


报名参加了99公益日,花了一下午听关于配捐规则的种种说明。头大。


所谓的配捐,就是让一块钱变成一块五或者两块钱或者三块钱。中间的差额是腾讯给的。


比如说呢,现在你想捐钱给我的组织。首先得在789三天内,捐早了捐晚了,我都拿不到配捐。然后呢,你得捐1块钱以上,腾讯才愿意配捐。


好了,现在你决定捐10块钱给我。你得等到每天上午9点活动开始,给我捐。别拖得太晚,因为每天腾讯拨出去的钱是有限的,拨完了就没了,所以咱们赶早不赶晚。


现在你捐完了10块钱,但是腾讯是随机配捐的,也就是可能有配捐,可能没有配捐。

那么这个时候,更好的策略就是,你分批捐,你把10块钱分成两个5块钱或者三个3.3,这样得到配捐的可能性更大。


好的,假设刚刚的10块钱很好运得到了腾讯的【基础配捐】,记住哦,是基础配捐。比如说配成了10.5块钱,也就是给我配了0.5元。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邀请好友点赞【送小红花】,这个意思呢和拼多多砍价和双十一集优惠差不多。点赞和捐赠小红花的朵数也是随机的。


总之,我们疯狂地集到了299朵小红花,获得了腾讯的随机配捐翻5倍,0.5变成了2.5,那么加上之前的基础配捐,我就得到了10+0.5+0.5*5=13元。


恭喜恭喜,大功告成。


要牢记,

当天获得的基础配捐去收集小红花才管用哦!

必须要先捐款才能开始集小红花哦!

每一笔配捐都要单独为它集小红花哦!

每天捐款助力次数只有5次,点赞助力次数只有5次哦!


现在请想一想,如果我想完成我的筹款目标,需要怎么做?

如果你是我的朋友,你怎么看待我需要麻烦你帮我做的一切?





05


对我来说,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我根本没有那么大的社交圈,和那么多可以动员的人。本身我做的事情偏倡导为主,平时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运营社群。后台的粉丝也很少,不具有充足的转化能力。


第二,即便我的朋友愿意给我捐钱,他们也没有时间精力跟我去组团搞什么一起捐。


第三,大多数的捐款可能都是十几块钱二十块的小额,每一笔都去折腾一番得到一点配捐,真的很浪费时间。除非,像许多人那样,自己给自己先捐个大的,比如每天捐一千,拿这一千再去集小红花,那还能从腾讯那儿得到一点配来的钱。


有同行吐槽,

是叫我们捐款还是捐款给我们?

我在社会上做公益,家人在为我做公益。


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传播为导向的事情。这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对小微机构来说,特别是平时不做自我营销推广的机构来说,是比较吃力不讨好的,除了你的亲朋好友,你还能动员到谁?比如说对于玩不转新媒体和微信的机构来说,也有客观上的困难。哪些机构可能玩不转呢,你可能先想到偏远地区一类的,其实不仅仅是这样,可能还有视障群体用屏幕阅读软件读取不了捐款页面错过配捐的情况。


提抛出几个问题:

做公众号的是不是比做实务的更有优势?

人多的是不是比人少的更有优势?

会不会导致富的机构更富穷的机构更穷?


有的机构是服务水,但是水花响,会宣传,有的机构光是忙具体服务就焦头烂额了。但这里也不是要制造对立,的确存在,做得事情也靠谱,宣传推广上也有亮点的机构,但是他们要么就是本身有更大的资源方在依托,要么就是团队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能够分出一部分精力去专门对付99公益日,要么就是压榨自己的身体健康……


现在我已经报名参加了,只能硬着头皮上。多年来除了帮朋友忙从来没有作为发起方自己和社会要过钱,这并不是因为我很富裕(相反我经常在钻研街头露宿大法),而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做得事情还需要沉淀和积淀。今年我觉得到时候了,可以做这件事情了。另外就是做的东西太多,需要帮忙的事情也不少,但是人能向社会要钱的机会是有限的(说白了也就是身边的这些亲朋好友),把他们反复消耗,并非明智之举。


如果要花三天的时间疯狂叨扰朋友和家人,让他们为我出钱出力,还不如打工接活儿肝两个月自己挣一笔钱回来,毕竟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独立组织,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钱。如果你和我一样,每年看着朋友圈大规模的刷屏,接受着各家公益组织的轰炸群发,就知道这件事情,真的不那么可爱。搞笑的就是,经常自己还缺钱,然后过完了99公益日,自己没筹到几分钱,反而看人家机构不容易捐出去了一波。


我之前拿过基金会的钱,也在参与过公益创投,那些是需要提交详细服务方案,然后接受评估的一套流程,对我而言相对公平。但99公益日不是,99公益日的逻辑就是一个流量的逻辑。谁会吆喝,谁沾光。自媒体我也做,本身我做过企业品牌公关也明白一些营销的逻辑,但是我并没有这样的热情来参与其中。所谓的全民公益,对于多少人来说,是机构的年度最重要活动,对于多少人来说,是身心疲惫和一地鸡毛。


我觉得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公益组织作为参与者所需要面对的挑战,更重要的是,99公益日是不是正在重塑一种新的公益想象?陈耕书(2017)在文章里写道,腾讯作为具有帝国级资产国家级垄断力、世界级影响力的企业,其旗下的“99公益日”,聚集资源之巨、影响人数之广、关注度之高,已经足以左右中国公益届的生态格局和公众对“公益”的认知。


matters作者火鸟(2019)则提出了99公益日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

1、压缩捐款时间,打乱公益机构募款的步调

2、同台竞争,马太效应,公益变成一场厮杀

3、贩卖,公益只剩下慈善

4、谁获利?腾讯笑嘻嘻

5、政府登场(有地方利用公权力动员路人扫码)


好了,不忧国忧民了,只说我自己,

对于我自己来说,组织的情况变好了吗?

总之最近就一边要忙展览,

一边分身乏力地忙公益日,

很累,很累,至于结果,拭目以待吧。




参考阅读

《欢迎通过99公益日参与腾讯》

https://matters.news/@phoenix000/%E6%AD%A1%E8%BF%8E%E9%80%9A%E9%81%8E-99%E5%85%AC%E7%9B%8A%E6%97%A5-%E5%8F%83%E8%88%87%E9%A8%B0%E8%A8%8A-zdpuAz7TZ5HbitjgAfJeoybsVQgHg7xgE8caghHvbbAz2pby6

《再谈99公益日,远远不只技术问题》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ews-20344.html



END



策展笔记06|羽毛,镜头,坏消息

策展笔记05|山风,电驴,公益日

策展笔记04|茶,眼泪,沙发床

策展笔记03|筹款,失眠,资源角

策展笔记02|壁垒,暴雨,first

策展笔记01|影像,死亡,钱

想像一个空间,你可以在里面畅谈关于抑郁症的一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