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 | “身为母亲,我时常感到羞愧。”一位老师这样说
学生成长很多是在老师的陪伴下完成的。作为老师,我们在接受师范教育的时候就知道,我们的目标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的生涯中,老师们是努力的践行者。同时,老师也是一个个的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也犯错误,也一日三餐,也有教育自家孩子的烦恼……同学们如果能认清这一点,他们会悦纳自己,悦纳自己的亲人。
老师的生活和学生是很难分开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可以成就老师的成长,是老师教育自己子女的镜子;同时,老师与自己孩子的交流,也常常唤起其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就深受其益。
羞愧——我人生成长的另一笔财富
儿子刚过九岁,在陪伴他成长的过程中,我常常有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或未尽到责任而不安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惭愧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日益加深,我想应该选取几个典型的事件写出来,勇敢地面对自己,反省一下,并与其他爸爸妈妈们分享。写什么题目呢?为了表达我的情绪,我选择了自责程度更大一点儿的“羞愧”。能够让年近不惑又有着近二十年重点中学教育教学经验的我感到羞愧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呢?
事件一:老师“告状”之后
儿子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比较调皮。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到教室去接他,老师当着他和其他一些小朋友及家长的面向我讲述他一天做出的错事,听着听着,我的脸变得热辣辣的。终于说完了。我带儿子离开了幼儿园。在回家的路上,我开始批评儿子,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激动,话语一句接一句,4 岁的儿子只有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落泪的份儿。
到家了,儿子蔫头耷脑的,一句话也没说,静静地躺在他的小床上。我也懒得理他。过了半个多小时,我气消了一些,情绪平静多了,忽然想起来去看看他。
走到小床边,儿子已经蜷缩着睡着了,怀里牢牢地抱着自己的枕头,脸颊上布满了泪痕……我的心痛了,过去的几个小时我对儿子做了些什么呀?儿子是在幼儿园做错了事情,可是谁从小没犯过错呢?我一路的批评有什么用呢?帮助他改正自己的做法了吗?毫无疑问,那些批评只宣泄了我的情绪,对他没有任何的帮助。既然这样,我为什么那样做?回想起我脸上那热辣辣的感觉,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老师的“告状”让我觉得自己很丢脸!我把儿子做事情的对错好坏与自己的荣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当我听到他做了错事时,我第一感觉是丢人了,我也就不能平静理智地去分析发生的事,去帮助他改错。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试错中提升长大,我必须把我和他分离成两个独立的个体,包容他出错,真心地指导他如何改错,这样才是爱他,这才是陪伴成长,而不是替代成长。想明白了,我内心平和多了。值得庆幸的是,后来再也没出现过类似的事情。我也是在试错中成长吧。
事件二:保管玩具
儿子上幼儿园时,每天老师都不让自带玩具。一天,儿子又把他心爱的奥特曼带上了。到了幼儿园门口,我向他要玩具,承诺替他保管,下班接他时给他带来。他忽闪了几下细长的眼睛,奶声奶气地问:“妈妈,你能带来吗?你忘了好几次了。”“能,你再给妈妈一次机会好不好?”我信誓旦旦。儿子把玩具给了我,快快乐乐地进教室了。
到了办公室,我把玩具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下午,接儿子的时间到了,可我手头的事情还没干完,只好匆匆关掉电脑,冲出办公室。快到幼儿园了,看到有的小朋友已经被接了出来,听到一个小朋友问妈妈:“妈妈,六一儿童节你可以给我买个玩具作为礼物吗?”玩具,这个词进入了我的大脑。呀,答应给儿子带的玩具!只能选择回去拿了。我快速回到单位,还没进办公室,就遇到一位同学在干违反学校纪律的事情,我赶忙制止他,并尽量耐心解释教育了一会儿。学生离开了,我扭头冲向幼儿园去接儿子。
好在这次不是最后一个接,儿子蹦蹦跳跳地出了教室,拥抱了我一下,然后说:“妈妈,给我奥特曼。”奥特曼?哦,对了,我答应过儿子,我还专门回办公室取,可是,忘了取!我能说什么呢?我无语了。聪明的儿子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哇,”他大声地哭了出来,“妈妈,我再也不相信你了!”
我为什么忘了?我为什么又忘了?工作太忙了?以前我多次用这个理由轻易地原谅了自己,于是我就又忘了。我一方面告诉自己的学生和儿子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自己却让同样的错误再三上演。究其根源,是我根本没有足够重视我对儿子的承诺,没有足够尊重儿子!记住类似对儿子承诺的事并不需要多大脑内存,实现也并不需付出多少的时间,只需要我把儿子置于与我同样独立的对等的重要的个体地位,把他真正地放在心上。充分反思之后,这件事为我重复错误画上了圆圆的句号!
事件三:等着我
儿子上小学了,学校与我工作的单位仅隔一条马路。通常我没有时间接他放学,他自己过马路到办公室等我。
一年级秋季的一个雨天,下午四点,窗外还下着小雨,我在办公室,心中暗想:按往常儿子三点半就来办公室了,怎么现在还不见踪影呢?自己去哪儿玩了?再等等吧。我又埋头干自己的事情了。快六点了,儿子还没回来。我着急了。找遍了整个我工作的校园,没有儿子!我冲进小学校园,一眼看到了在等候区擎着一把小伞孤独地立在凉雨中的儿子。迅速地一边把儿子拥进怀里,一边问:“儿子,你为什么不到办公室等妈妈呢?”儿子带着哭腔撇着嘴说:“今天早晨,是你说让我在这儿等的呀。”我忽然想起来,是的,早上天空灰蒙蒙的,天气越来越凉了。送儿子到学校门口,我想想自己今天没有特别的事情要做,可以早点儿带孩子回家,于是对儿子说:“儿子,今天妈妈早些接你回家。你跟路队出来。万一妈妈还没来,你就在等候区等着我。”
我的一句话,让儿子在冰凉的雨中立了两个多小时!面对常规事情的改变,一个七岁的男孩认真地听进去了,认真地做到了。一个妈妈呢?依然惯性地循着原来的节奏和轨迹,当期待的事情没有出现时,甚至没有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一个妈妈、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吗?“身正为范”,做到真的那么难吗?我都不如一个七岁的孩子吗?
事件四:揭穿真相
上个月有几天,我的情绪非常低落,不想说话。我努力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无济于事。也许是因为教了三年的学生高考完了?还是又一个生理周期?
一天晚上,儿子常规地练琴。儿子三年级了,尽管钢琴已经考过了五级,练起琴来有时还是不自觉。只练了不到二十分钟,他就要收琴了。一旁沉默的我立即制止他,并指出他弹琴的不足。一说竟说了二十分钟!
儿子哭着躲到了自己的小屋。静下心来,我想了想,唉,我这是何必呢?一个孩子练琴被我说成这样,于是,我到儿子的小屋里向他当面道歉。
儿子擦擦脸上的泪水,尽量保持平静地说:“我知道你这几天情绪都不好,不爱说话。刚才正好赶上我练琴不认真,你就把火一股脑儿地撒到我身上了。”说到这儿,他又委屈地忍不住哭起来。
我呆住了。儿子几句话,点在了事情的关键上。我仿佛做了错事被人当面揭穿了,尴尬至极。转而,我又感觉像卸掉了面具一样轻松了一下,老老实实地向儿子承认他说对了,我应该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希望他监督我,同时也尽量控制好他的情绪。我成了儿子成长的反面典型。
事件五:踩死它
前几天,和儿子出去玩,见到了一只很小的蜘蛛在地上爬,儿子毫不犹豫地抬脚踩死了它。我想起了不久前和儿子一起看的电影《夏洛的网》,就问他:“儿子,你为什么踩死那只蜘蛛呢?你忘了,夏洛(一只蜘蛛的名字)帮助了一头春天的猪能活着见到冬天的雪呢。”我的用意很明显,想培养儿子对弱小生命的爱护。
昨天,儿子在他的小屋里玩,我在别的屋子打扫卫生,突然,儿子喊:“妈妈,你过来,这儿有只小飞虫。”我连忙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非常常见的小腻虫,毫不犹豫,我抬脚踩了下去。“妈妈,你为什么踩死它呢?”儿子问到,他问话的语气是那样熟悉,是啊,几天前关于一只小蜘蛛,我问过他同样的问题。我没有理由踩死那只腻虫。“啊,我不是想踩死他,我只是想跺一下赶跑它。”我撒了个谎,我是从不撒谎的。这次为了教育儿子,更确切地说是给自己打圆场,我撒了个谎,但愿我没脸红。可那是不可能的,但愿儿子没有觉察到我的脸红。“妈妈,快看,它飞到这儿了,它没有死。”儿子指着不远处的一只腻虫说。我不知道那两只腻虫是否是同一只,如果是,不知道儿子是觉得它在我脚下劫后余生呢?还是幸运地被赶跑了?不管怎样,它活着!我,羞愧了!
我羞愧了。儿子一路长大,我的羞愧与日俱增。我想等到我可以游刃有余地教育引导儿子的成长时,恐怕他已经不可逆转地长大了。于是,我用文字记录下我和儿子彼此的成长,这种羞愧成为我人生成长的另一笔财富!
写于2011年6月28日
本文节选自《触摸北京四中的德育细节》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微信推送时略有改动。
《触摸北京四中的德育细节》
孟海燕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复制淘口令,打开淘宝APP可直接购买:¥9lRE0N8ld1B¥
作者简介
孟海燕,女,1973年10月生。化学高级教师。历任年级组长、学生处副主任、国际校区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国际校区总负责人。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获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北京市首届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主编《北京四中高考斑斓路》。首创四中导师制、四中周末大讲堂。
本书意在记录总结作者在北京四中近20年的德育工作心得,以及反思它是怎样促进作者这样一位普通教师、一位15岁男孩的妈妈、一位四中学生家长的成长的。本书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以作者在四中传统的熏陶下形成的德育观念贯穿始终。既有实践操作,又有许多教育故事和细节,可读性较强。从事德育工作的同人们,志同道合的老师们,关心教育的家长们,特别是无私奉献的妈妈们,都能从中分享一些收获和触动。
推荐阅读
●与好书相遇 探寻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致敬世界读书日 | 书单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感谢与我们一同关注教育话题 分享教育点滴的你
喜欢就请分享到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