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这些预警信息,你get到了吗?
校园欺凌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老师和家长的问题之一,校园欺凌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可能给孩子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然而,欺凌行为一旦发生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伤害已经造成,无论事后如何弥补,可能都无法彻底根除孩子心底的创伤。校园欺凌,早发现早防范才是王道!那么,如何发现班级中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防患于未然呢?看看教育专家们给出的建议。
学生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往往具备许多共同特质,当此类学生出现不当行为时,教师需要给予格外的关注与重视。在班级生活中,此类学生的行为或表现往往会具有以下特征。
★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较差。
★常常违反校规校纪。
★喜欢争强好胜,嫉妒心较强。
★个性冲动,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
★在自己的小团体中处于“领导”位置。
如果教师发现此类学生在班级中与同学发生冲突,需要给予其格外的关注,了解其行为的动机,切忌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责罚与批评,否则容易造成其对教师的怨恨和对同学的报复。
2玩闹行为早警惕
欺凌行为应具备“以强凌弱、身心攻击、重复实施、遭受痛苦”这四个要素,因此,学生间的一些冲突行为、打架行为或相互取没有恶意的外号是不能被视作学生欺凌事件处理的。
教师需要关注那些有可能演变为学生欺凌的打闹和玩笑行为,具体有以下行为表现。
★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攻击性行为,往往在身材、年龄、性格、班级地位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强势。
★给同学起了带有侮辱性的外号,并以此取笑该同学。
★因为与某同学生气,要求自己的“小团队”或好朋友不要与该同学来往。
★损坏某同学的物品后,不认错且拒绝道歉。
★经常说脏话并辱骂同学,但并不以为然。
发现上述行为,教师必须予以重视,除了对当事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还应调查事情发生的经过,进一步判定该事件是否可能演变为学生欺凌事件。如果存在着演变为学生欺凌事件的可能性,则需要按照欺凌萌芽进行处理。
3学生不正当行为早注意
教师应关注那些存在着异常行为的学生,其异常行为的后面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原因。例如,想引起教师或同学的关注、彰显自己的力量或权威而出现的不正当行为,由于嫉妒或厌恶引发的报复行为,自暴自弃的行为,等等。
为引起注意的不正当行为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同学的关注和认可,而有些学生则通过不正当的行为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如故意捉弄同学、随便拿同学的物品、大声喊同学外号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向同学投掷垃圾等,这些行为都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如果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将会导致该学生默认不正当的行为是一种引起别人注意的好方法,进而得寸进尺,演变为欺凌萌芽。
为彰显力量或权威的不正当行为部分学生会通过违反班规、打骂和孤立同学来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权威,证明自己在班级里的重要性。例如,让同学为自己服务、不让其他同学跟某个同学一起玩、打自己看着不顺眼的同学等。学生这些行为的最初目的是彰显自己的力量或权威,如果教师仅对其予以简单的批评,并未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干预,那么,学生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行为,反而可能会为达到目的变本加厉,使此类事件成为学生欺凌的萌芽。
报复行为一些争强好胜的学生,遇到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学生时容易产生挫败感,会心存嫉妒之意,有的就会伺机报复被嫉妒的同学。这一萌芽刚被发现时,教师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导致学生怀恨在心,进而在教师不注意的情况下,私底下对被嫉妒的同学进行长期的欺负,最终导致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
自暴自弃行为当学生自暴自弃时,往往不会考虑自己做事情的后果,也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情况下,学生由于不开心或愤怒,可能会通过打骂同学来进行发泄。教师如果不了解该学生欺负同学的原因,只是一味地严厉批评,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会使该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彻底失去希望,发生自残和自杀的行为。
4关注班级中的“小团体”
学生欺凌和暴力的一种主要形式就是孤立和排挤,而孤立和排挤往往都是一个群体针对某个或某几个学生进行的,所以教师必须关注班级中存在的“小团体”。此类“小团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趣味相投班级中学生的共同兴趣、爱好或行为习惯往往是形成“小团体”的先决条件。
同病相怜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类学生,一方面感觉自己不是班级的主流,而是“边缘人”“弱势群体”,另一方面他们内心也渴望被爱、渴望被重视。班级中有这种相同境遇的学生会逐渐走到一起,从而产生“小团体”。
寻求认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往往个性鲜明,但如果教师对其某种个性不予以认可或鼓励,具有这类相同个性的学生就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小团体”。
情感寄托班级中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各不相同,良好家庭环境的缺失使此类学生相互成为感情的寄托,他们相互扶助、述说心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感情稳定的“小团体”。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彼此间必然产生交集,也必然会产生合群的倾向,正所谓“人以群分”。因此,学生中存在“小团体”有其必然性。面对这样的“小团体”,教师不必太紧张、太在意,自由选择伙伴、自发组织起来是学生成长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儿童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一些负能量的“小团体”对于集体而言具有一定危害性。它们轻则会削弱大集体的力量;重则会处处与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对,降低班主任的威信,对良好班风的建设十分不利。班集体建设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一旦出现这样的“小团体”,教师就要予以充分重视。
5班级中的歧视行为早处理
学生在班级中所处的生活环境可看作一个小型的“社会”,由于家庭背景、身体特征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别,学生间有时会出现歧视行为,如排斥、嘲笑、捉弄甚至人身攻击等。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行为或语言中隐藏的歧视行为,进而放松警惕,导致学生间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学生歧视行为的信号,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
厌恶情绪当一个学生的言行、表现引起周围同学反感时,该学生就有可能遭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对这种现象教师若没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就会造成学生歧视行为的出现。如果条件不具备,则厌恶的情绪不会立刻导致歧视行为的出现,但它会隐藏下来形成隐患,伺机待发。
认知偏见班级中学生成长的环境大不相同,学生对人和事情的认识因此也大相径庭,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往往会演变为认知偏见,进而转变为学生间的歧视行为。
价值观差异价值观差异体现了不同学生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以及过程、结果的差异。例如,A同学被打了,B同学将事情告诉了教师,有些学生认为B同学是见义勇为,而有些学生则认为B同学是向教师打小报告。这种价值观的差异最终会导致B同学受歧视。久而久之,就没有人再向教师报告此类事件,这个班级的班风最终就被彻底破坏。
面对学生间的歧视行为,班主任一定要对症下药找到歧视的症结所在,弄清楚这种歧视行为是“闹着玩,开玩笑”,还是“有意为之,故意捣乱”,抑或是“看热闹,瞎起哄”,还是因为某些原因施以报复。教师调查清楚歧视行为的原因后,应保护被歧视学生,可以在班级活动中创造机会使其有出色的表现,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样,其他学生就会因为教师的行为而对被歧视同学产生亲切感和尊重感。
教师发现班级中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是将学生欺凌和暴力扼杀于摇篮中的最好时机。上述介绍的各类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教师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或多或少会接触到,但多数教师只是就事论事地去解决问题,甚至一些教师不以为然地认为只是学生间的玩笑和嬉闹,从而错过了最佳处置时期,为日后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因此,学校和教师在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过程中,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多留心观察,及时处理类似的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做到“防于未萌”。
再完美的预防措施也无法彻底消除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这也是欧美发达国家在研究和治理学生欺凌和暴力多年以后,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还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行为和心理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其行为具有大量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必须掌握应对欺凌萌芽和标准欺凌的方法。
来源于 | 节选自《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指导手册》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转载自 | 中国教育新闻网
《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指导手册》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组织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微商城”购买图书!
内容简介:本书是为帮助各地中小学校、教师和家长更好地解读国家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文件精神,解答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在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为中小学建设无欺凌校园提供切实有力的抓手而编写,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本书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由北京教科院的权威专家阵容做专业把关,兼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本书强调实操性和应用性,使中小学教师和家长在处理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教育管理工作者、广大一线教师和中小学生家长的案头必备书。
往期文章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点击“阅读原文”去微商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