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 走进心理学系列教材:人格心理学纲要
前
言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庞大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人性为核心,关注并试图从整体上去把握人性及其差异;它是很多分支学科的基础,在心理学知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但遗憾的是,这个学科至今仍缺乏一个公认的相对完善的教科书目录。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理论的发展,更多的人格心理学家是在围绕一些明确的问题展开研究。这些问题有的明显受到某种大理论的影响;也有的与某种大理论没有特定的关系,但可以用多种大理论来研究;还有的较少受到大理论的影响,它们在经验中产生,并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形成特定的理论。这样,原有的以理论派别为线索的知识体系就不能包容和全面反映新的研究成就了。而且,现在的研究发现日新月异,研究主题层出不穷,如果原有的教科书体系不及时创新,就会导致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研究前沿的局面。为此,各种不同体系的人格心理学教科书陆续问世,大体呈现四种体系:第一种是大理论体系;第二种是以大理论框架整合新的研究;第三种是大理论与专题研究两大块相加;第四种是抛开大理论,以问题为框架。我试图将第三、第四种体系结合起来,保留大理论传统,从大理论开始叙述(但这种叙述是高度概括的、简略的),并在随后的问题探讨中再回到这些理论传统对其加以展开。因此本书聚焦于人格结构、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三大主题上。
《人格心理学纲要》
郭永玉 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微商城”购买图书!
内容简介:本书试图整合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成果,体现这一领域从理论流派的纷争到深入的专题研究的重大转向,构建一种主要围绕人格特质、动力和发展三大主题展开的能够充分呈现本学科研究成就的知识体系。
编者介绍
郭永玉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教育学学士。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1—2017),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2000—2003),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5—2017)。
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筹)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心理研究》、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Research等期刊编委。
主要研究中西方人格理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先后在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人格心理学》等专著、译著,主编或参与编写学术著作、教材20余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图书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教材定位
本书是走进心理学系列教材中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之一。走进心理学系列教材分为三个系列,即专业基础课教材、专业选修课教材和通识课教材。该系列教材旨在从现实生活视角带领学习者走进心理学,使其了解心理学学科本身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心理学对现实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其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其心理学素养,塑造其健康的心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正确地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个人、社会、生活、环境等现实问题。
本书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总论,包括人格概述和人格理论,其中人格理论按照先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后精神分析理论和现象学理论这种新思路,而不是先精神分析理论后其他理论的传统思路。第二部分包括人格特质、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三大主题的具体研究,这些研究是对人格理论有关这三大主题的深入探讨。第三部分将视野转向人格的认知、情绪、意志三大具体领域,自我则是人格的整合,因此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人格的认知、情绪、意志和自我。第四部分探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包括生物性和社会性两大条件。生物性条件包括生理、遗传和进化三个逐步还原的层次,社会性条件也包括社会、历史和文化三个逐步“还原”的层次,而性别与人格的关系典型地体现了生物性与社会性的融合。第五部分探讨人格的功能,或人格可能带来什么后果,即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种经验性命题在多大程度是对的。我们将分别探讨人格对健康、对人际关系或社会交往以及对学业成就与职业生涯的影响。而价值观作为人格的信念以至信仰系统处于人格的最高层面,对人格起着统领作用。
教材特色
在教材定位上,该教材属于心理学入门教材,面向的是专业与非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群体;在教材指导思想上,该教材旨在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心理学学科,激发其探索心理学的兴趣,更多地从心理学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心理学素养;在教材内容上,该教材传播的是心理学学科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与方法,关注的是较为普遍的生活问题与现象,引领学习者从心理学角度关注个体及社会,等等。
心理学与人本身及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因此该教材要改变以往心理学教材就心理学谈心理学的面孔,从现实生活引入心理学,从心理学视角解读人自身及其学习、工作、生活等的现实问题与现象,增强心理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揭示心理学的生活意义与价值,凸显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向学习者普及心理学知识与方法,激发其对心理学的兴趣,并使其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正确地运用心理学,提高其心理学素养。
该教材将改变以作者自述为主的呈现方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自述感悟,与学习者产生积极互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使学习者产生思考的欲望、享受思考的乐趣,并在思考中了解作者的研究思考与追求,进而增强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学会从心理学角度关注所处世界。
该教材所阐述的心理学理论,不仅强调其理论层面,而且还能让学生通过所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而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该教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吸收国内外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发展的前沿,体现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最新理念。
该教材力求在教材体系框架的设计、内容的表述、体例的设置、呈现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开拓,从而使教材由师生能用上升到师生好用、实用、爱用。
教材体例
起到学习地图的作用,以提纲或逻辑结构图的形式(将重要概念、重要知识点串起来)给学习者以提示,从而使学习者对本章结构形成整体轮廓,全面掌握本章内容结构。
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和生活性、语言的通俗性和生动性,兼顾学科、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三者的和谐统一,融基础性、生活性、互动性、前瞻性和创新性于一体。
有作者向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引发学习者的思考;也有作者列举的相关重要观点、重要专业术语;还有作者写下的个人的研究感悟,或说明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困境,或说明未来研究的趋势,等等。通过提问和自述,与学习者产生积极互动,激发其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使其在阅读时产生思考的欲望、享受思考的乐趣,并在思考中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追求等更多延伸性内容。
或为学习者提供真实事件的心理学解读,或介绍心理学测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研究量表、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等,或从心理学视角探讨当前发生的焦点问题或焦点事件,拓展学习者的心理学视野,提高学习者的心理学素养,塑造学习者健康的心理。
分条目概括和列举本章的一些重要结论,并点明该结论对学习者自身及其学习、工作、生活等的指导意义,引导学习者应用心理学积极思考、分析相关话题,解决遇到的问题,学会学以致用。
分别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考察学习者对本章主要内容的消化理解程度。
列出本章关键术语,帮助学习者回顾本章重要内容。
在教材的最后列出撰写过程中参考的重要的国内外图书及文章,以体现本书内容撰写的科学性、权威性和重要性。
文章节选自《人格心理学纲要》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微信编辑时文章略有改动。
往期文章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点击“阅读原文”去微商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