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速递 | 不教而教:从研学旅行到行旅学研

高书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1-05-26

《礼记·学记》提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意思是说,大学顺着时序施教,一定有正式的课业,放学休假时还需要有家居学习活动……所以,君子在学习上,要内化于心,要不断修习,休息游艺中都要提升自我。这充分强调了校外教育的重要性。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是学习,行万里路是更重要的学习。最早出现“游学”二字的《史记·春申君列传》称:“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孔子、庄子、墨子等大学者都是著名的游士,游而学,学而游是其生活学习的一种常态,更是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和向社会学习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研学旅行的目的、意义、方式和主要途径。研学旅行是教育部专门发布文件加以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文件指出,要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文件进一步强调,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研学旅行的宗旨,也是核心目标。

从人的认识和学习规律上说,从研学旅行到行旅学研,这是研学旅行的内容逻辑关系。

研学旅行,“行”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是实践教学的起点,也是我们的初衷,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必须先从学校走出去;“旅”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走出去;“学”是走出学校、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研究所的初级目的;“研”是走出去的高级目的,不仅要像在学校里一样学习知识,更要学会研究、学会做人。在“研”的过程当中不仅培养一种研究精神、研究能力,更关键的是要培养一种态度、一种合作精神。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经常讲要知行合一,如果运用到研学旅行之中的话,就是要做到行知合一,在行走中理解知识,在实践中创新知识。走出去,要做到寓学于行、寓教于行,最终培养教育的自觉,做到“不教而教”,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只是一种方式,可以开展项目性的、合作性的、研究性的学习。


我们特别要强调以始为终,走出去是核心的核心,我们也看到在这个过程当中,地方政府、大学、教育研究机构和中小学广泛开展教育合作,可以将之称为“GUIS”(厨房)模式,即各种教育资源汇聚于“厨房”,多方教育行为交会于“厨房”,学生在“厨房”中动起来,活跃起来,学起来,成长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学生主动发展精神得以培养。

对此,我有三方面的想法。

第一,研学旅行既是一种个体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集体学习行为。它是群体意识、群体责任、群体合作、群体生存和群体发展在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的一个产物。研学旅行资源开放、课程开发、组织指导和资源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研学旅行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开放性,二是群体性,三是互动性。所谓开放性,就是要做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学校教师与兼职专家相结合,政府、企业、社会与学校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开发系列课程,进行研学旅行;所谓群体性,就是要在研学旅行中培养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和群体文化;所谓互动性,就是要求课堂之内与课堂之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第二,研学旅行教育,应该说是对原来以课堂为中心,以应试为导向的学习方式的修正,也是对人的成长规律的一种回归,是基础教育整体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改变和提升。

研学旅行课程开展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理性和非理性相结合;二是计划性与非计划性相结合;三是课程性与非课程性相结合;四是培养目标的统一性与课程资源的多样性相结合;五是课程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教育是一个综合、复杂甚至不可言说的过程。不能把一切教育都课程化,更不能期望课程化的教育能够替代所有的教育内容、教育环节、教育效果、教育评价和教育活动。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既要讲究理性,又要有非理性的成分,以保证学习内容来自实际、来自实践,保证学习内容的“鲜活性”。研学旅行既要讲究计划性,同时也要讲究非计划性,注重不学而学、不教而教,发挥游学过程、游学体验的教育意义。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多东西并不是说我们有很好的计划,一步一步地按计划实施,就能够达成的,很多的教学效果都是很难以理性的、有计划的方式来获得的。此外,研学旅行的课程性和非课程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要结合起来。研学旅行应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不光是给学生以知识,还要在情境化教学和非情境化教学相结合的方面进行探索。实施研学旅行,不能也不应该将一切情境都“教育化”。——让孩子投入自然,拥抱社会;感知自然,了解社会才是研学旅行最为重要的目的。

第三,研学旅行要更加关注人。研学旅行不是把课堂搬到大自然,搬到风景区,搬到实验室,搬到旅行过程当中,这样有点儿过于课程化,过于教学化。研学旅行尽量避免出现把课堂搬到大自然、搬到风景区、搬到实验所,应该老师讲的让研究人员讲,应该中学老师讲的让大学老师讲的现象。研学旅行是要解决行万里路的问题,要以行和旅为核心,走起来、行起来,向实践学习、向工农学习,真行、真走、真研,从而达到学做真人才的目的。如果离开了这个核心,研学旅行的教与学都会偏离方向。如何反映学生在研与行当中做人方面的变化、行为方式的变化、合作方式的变化?希望未来能够更加重视人这个主题,开发“以人为核心”的课程,研讨教育中有什么样的榜样、如何做人、如何做现代人等这样的课题。

北京四中是全国名校,开展研学旅行已经有11年的时间,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实践知识,提升综合素质方面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北京四中人文游学课》对于游学的内涵、意义、内容、方式与途径进行了全面谋划,以课程方式系统地呈现了北京四中游学的实践、方法、模式与经验,将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衔接,将人文知识与自然知识相融合,将封闭模式与开放模式相结合,将教师引领与学生自主发展相统一,是一本普通中学进行研学旅行的重要指导书,其研究理念、研究成果能够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总而言之,社会即课堂,行走即学习,要把行走本身当作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复杂的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的过程。我建议北京四中在人文游学课程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做好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被称为人生四事,也是教育四事。“游”者,游走、游乐、游刃有余也。我们要让孩子乐于游、乐于学,游于其间,进入自主学习、乐在其中的境界,让教师从为教而教上升到不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上升到不学而学的境界。




文章节选自《北京四中人文游学课》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微信编辑时文章略有删减。

《北京四中人文游学课》

于鸿雁  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微商城”购买图书!

内容简介:本书详细介绍了北京四中的人文游学课程及操作过程,对人文游学进行了概念界定;总结了人文游学课程的内容,研究其建构的科学性;思考实施人文游学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了教育原则和教育模式;研究实施人文游学课程的评价方式及教育效果,通过大量的事例传达出人文游学的教育价值。作者创建并参与了北京四中人文游学课程,通过对课程建设过程的梳理,探索并提炼中华人文地脉的文化价值和核心精神;在书稿内容上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北京四中的实践经验,彰显出百年名校教师群体的教育理想。


往期文章

新书速递 | 项目化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

新书速递 | 当我们谈理财教育时,我们该谈些什么?

新书速递 | 教育局长、普通中小学校长的工作手册来啦!

桥本武:用一本小说改写国语教育(下篇)

围绕“大概念”设计STEM课程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点击“阅读原文”去微商城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