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奇外空在这里——联合国外空司实习记

刘思竹 国际法促进中心 2023-07-10



作者:刘思竹,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法学学士,荷兰莱顿大学国际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法学硕士,2016年8月-11月在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UNOOSA)实习


 

外空探索是人类社会一直关注的话题,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首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人类正式宣告进军太空开始,到1969年人类实现在月球表面行走,再到1998年国际空间站的发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于太空探索的进程不断深入,对太空的了解不断加深。我实习的部门全称为“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Outer Space Affairs,简称“UNOOSA”),总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整个办公室主要由两个分支部门组成,分别是空间应用部门(Space Application Section)和政策与法律事务部门(Committee,Policy and Legal Affairs),后者便是我的实习所在。

                           

一、UN Space Law Workshop:全世界空间法学的聚会


当我初入联合国外空司时,恰逢第10届UN Workshop on Space Law,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21世纪空间法律与政策对空间治理与安全的贡献(Contribution of Space Law and Policy to Space Governance and Space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很幸运也很激动能够参与整个研讨会的筹备与实施中,我的工作也相应的涵盖了研讨会各个部分,包括从前期各个panel主题的策划,到嘉宾的邀请,再到最后“观察与建议”部分的起草与撰写,还有一些看似不起眼却又细致入微的会务准备工作。当时和我一同合作的是另外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实习生,而我们又共同来自莱顿大学,并且是同班同学,我们之间的熟悉和默契无疑为在联合国首个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基础和便利,同时也给我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上了生动的一课,这其中的种种都是财富,于我都是锻炼。研讨会的嘉宾既有来自国际组织(如国际电信联盟)的专家、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学者,也有世界知名大学的空间法教授、外交使节,还有国家和地区的航天机构(如欧洲航天局)的法律人士。在接受了一年的航天法课程学习后,聆听各位专家教授与嘉宾的报告时终于不再那么晦涩难懂,有很多先进的观点是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受益匪浅。我甚至有幸担任了第一组的大会报告起草人,并在会隙与本组的主持人—前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及副主席Helmut Tuerk先生,就本组报告的相关内容和我的笔记草稿,形成有借鉴意义的报告,以供整个会议之后“观察与建议(observ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部分的统一整理。此外,整个研讨会最有意义的部分便是开启了中、俄、美三国的圆桌讨论模式(round table discussion),大使们就当前外空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意见交换,在航天事业中三足鼎立的大国在同一张桌子上心平气和的报告与讨论无疑是所有空间法学界学者们所乐见的。当该模式真的有效运行后,可以看到我老板的种种担心终于释怀,联合国就是需要这样有决心又负责的人才能为人类航天事业作出贡献。



上图为国际空间法学会主席,莱顿大学Tanja Masson-Zwaan教授(中)与其学生们于UN Space Law Workshop的合影

 

二、UN official editor:一项艰巨的任务


实习期间另外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情便是“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工作小组的闭门会议(Intersessional Meeting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the Long-termSustainability of Outer Space Activities)”。该项议题最初由法国代表提出,并由科技小组委员会(STSC)于2010年列为正式议题。工作小组由四个专家组构成,一直致力于撰写一份统一的关于空间活动可持续性的工作指南,以供世界各国开展空间活动时予以参考。在此次会议中,我主要负责整个会议的记录,而较普通的记录不同的是,此次会议要求我以UN“官方编辑”的身份与主席一同坐在主席台,根据代表们的不同观点进行实时记录,记录的所有内容及根据代表们提出的修改意见所作出的编辑都将在大屏幕上展出以供与会的各国代表参考并继续讨论。当刚刚得知此项工作的内容时我真的很担心会不会做好,毕竟从来没有参与过类似会议更不是native speaker,内心很紧张。好在同事的一直鼓励让我克服了恐惧与不安,全身心的投入这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事实证明,代表们并不完全如我所想象,他们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态度强硬,但对于我的秘书辅助工作却能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周,而这也是我工作最为紧张忙碌的一周,加班到深夜也成了常态,因为要熟悉整个指南的内容和措辞才不至于在会议上不知所云。专门负责此项议题工作的同事和该工作组的主席对该项议题的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主席往往在会后召集我和同事就当天的会议讨论内容作出总结并引导代表们下一步的讨论方向。而在会上,各国代表们同样不曾懈怠,在这种更多涉及政治性主题的会议上,是看出各国话语权的最好时机,所有的参与国不论大小强弱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对指南的修改意见。


上图为作者在Working Group Meeting工作时

 

三、International Space Law:正在进行时


此外,学习与撰写联合国各类官方文件便是我在实习期间所学到的另外一项重要技能。熟练运用各类UN术语,并整合我的空间法专业知识,使整个文件看起来更加正式又专业。明年就是外空条约五十周年,我的其中一项任务即是起草2017年联大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国际合作的决议,而决议中的附件部分便要涵盖外空条约五十周年声明。作为实习生的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起草机会,尽管也知道最后的成文部分并不一定会有我撰写的原文,但该项工作我参与过,付出过,便是整个实习工作的闪光之处。



上图为作者参与周年声明撰写的工作讨论

 

空间法作为国际法的分支学科是一股清流,独树一帜却又让人过目不忘。回想当初申请莱顿大学航空航天法的专业不过是一时冲动的决定,当时的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日后会参与到空间法律最为尖端的政策制定中心实习,并且还能接触到这门学科最为先进的理念和课题。实习赋予我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拓展,更是眼界的开阔和人脉的累积。感谢UN让我结识了许多空间法的学界泰斗,让我与各国代表们能够抛开政治壁垒畅心交谈,更让我在这里认识了其他跟我一样对国际事务有热情的年轻的实习生。中国目前在航天事业的成就有目共睹,当中秋之夜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远在维也纳的我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而之后的长征五号首飞,神州十一号发射成功,每每在早晨开始工作打开邮箱时看到today’s media review中有关中国航天的新闻,我总是无比兴奋又自豪。

 

很幸运赶在我实习结束之前参与并完成了今年外空条约的修订工作,虽然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在OOSA/CPLA中的所有同事的付出和努力、,见证了空间法学的发展。2017年是外空条约的50周年,而2018年又将迎来UNISPACE+50,OOSA一直在推动着人类外空事业的进步,也在引领着外空法律的发展。期待着在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势下,国际空间法学能相应的有更多更具体更有效的规则,而这一点不仅需要联合国的指引,更将体现各国之间的博弈。

 

在这三个月的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11月刚刚在迪拜举行的Dubai High Level Forum的准备工作,明年即将在维也纳举办的ICAO-UNOOSA Symposium的筹备与策划、各个环节topic的构思。尽管没有机会亲自参与这些活动,但我相信届时在UNOOSA网站上看到programme中有我撰写的主题,就是对我联合国实习工作最大的赞赏。

 

四、UNOOSA Community:一个温馨的集体


作为联合国实习生,我最欣赏也最喜欢的部分莫过于在这里能够真正地参与到联合国的日常工作中,也就是说能够有机会被分配到实际的工作任务,从而真正地融入到联合国这个大家庭中,而不是象征性地做一些无关痛痒的独立研究。我的实习导师和同事们也很乐意解答实习生的各种问题,并带着我们出席各类重要的会议和联合国其他部门的重要活动。



上图为UNOOSA办公室成员为作者送别

 

结语


三个月很短,却足以让我爱上联合国的工作。在接触了联合国维也纳办公室各个部门的实习生之后,不难发现不论是实习生还是正式员工,来自中国的都不多,国际工作依旧需要中国年轻人的新鲜血液。期待日后会有更多同学能够参与到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的工作之中,在提升自己能力并拓展视野的同时,更多的是展现中国学子的面貌和体现中国对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性。




国际法促进中心推荐阅读:

当我们谈论航空航天法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航空航天法法学硕士项目 

中国学生国际组织实习记之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

纽约札记:一个法律人在联合国总部实习的夏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