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难民日】犹太难民的“上海记忆”——犹太难民纪念馆

王云洲 国际法促进中心 2022-03-19



编辑:王云洲

审校:黄蓬北


引子

20世纪30年代,对于成千上万绝望的犹太人来说,上海是他们最后的选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城市都对想要逃离纳粹德国暴力迫害的犹太人实行入境限制。但上海没有,这个多元文化的绿洲住着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和伊拉克居民,是全球少数几个接纳犹太难民地方。尽管上海距离德国、波兰和奥地利超过7000公里,但在1933年至1941年期间,逾2万无国籍犹太人为了躲避大屠杀逃往了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犹太难民在上海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又留下了怎样的上海记忆?今天,在世界难民日之际,让我们走进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看一看犹太人的“上海记忆”。


(本文改编自文章《走近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说不尽的“上海记忆”》、《上海“最特别”的博物馆,拥有数万件珍藏,已吸引116个国家的游客前来参观》、《犹太人在上海:中国如何在二战期间拯救了2万多犹太人》)


犹太难民在上海

起初,上海的生活对初到上海的犹太人来说是平静的。犹太难民受到上海居民的欢迎,他们融入了上海社区。一些难民开始从事牙医和医生的工作,其他人则在附近开设商店、咖啡馆和俱乐部。1941年,日本占领了上海。在纳粹的指示下,日本军队围剿了该市所有的犹太人,并将他们限制在提篮桥。上海的犹太人聚居区由此诞生。


尽管有600万犹太人在大屠杀中被杀害,多达1400万中国士兵和平民在1937年至1945年的中日战争中被杀害,但上海的大多数犹太难民幸存了下来。这一非凡的壮举被大屠杀历史学家大卫·克兰兹勒(DavidKranzler)称为“上海奇迹”。1945年,随着日本和纳粹德国的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军队撤退,上海的大多数犹太人也离开了上海,迁往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如果上海没有接纳这些难民,这些超过2万名犹太人中的许多人可能永远无法从纳粹敢死队手中幸存下来。


“如果(上海人民)没有如此宽容,我们的生活将会很悲惨,在欧洲,如果犹太人逃跑了,必须躲藏起来,而在上海,我们可以跳舞、祈祷、做生意。”杰里·摩西(JerryMoses)充满感情的回忆在上海时,1941年他和家人从德国逃到上海时,年仅6岁。


上海一座建筑上的“六芒星”表现了这座城市与犹太人的联系( 图片来源:BBC)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前世今生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始建于2007年,包括摩西会堂和附近一个小展厅,总面积仅有1000多平方米,是一个“袖珍馆”。十多年来,历经两次扩容升级,如今面积已超4000平方米,展品数量也从0增加到近1000。


犹太难民中心ID卡

(图片来源: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摩西会堂在二战期间是在沪犹太难民们经常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是战火纷飞年代他们的精神寄托。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尤其是1992年的中以建交掀起了上海犹太旧址访问热潮,在此办公的工作人员注意到,总有不少老外在摩西会堂的旧址处张望。经研究,这栋建筑的特殊意义终被发现,虹口区政府决定对其进行全面修缮,并新设展厅,以图片展的形式反映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历史。2007年10月,修缮一新的摩西会堂旧址向公众开放,标志着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正式成立。


与其他纪念馆不同的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英文名中使用的并非memorial hall,而是museum。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说,这源于当初一位犹太老人的建议:“在英文中,纪念馆不是纪念死者就是纪念灾难的。但是在这里我完全感受不到这种氛围,在这里我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话让陈俭馆长心中一暖,但压力也随之而来——当时馆内掌握的,除了一张从图书馆复印的旧报纸,“一穷二白”没有一件实物。经过不懈努力,陈俭和同事们一方面从观众身上找线索,另一方面通过国内外社团和机构与犹太难民本人或后代建立长期联系,从一封信函、一本护照,到一辆玩具车、一件婚纱……就这样一件件地收集。目前,馆内收藏的实物已经近千件,更有超过2000分钟的口述史料。


犹太难民的生活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充分的反映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的生活。纪念馆的展陈共分为“逃亡上海、避难生活、同舟共济、战后离别、特殊情谊、共享未来”6个部分,囊括了十几个复原场景、通过161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讲述了从二战时期犹太人如何逃离纳粹屠杀、如何来到上海虹口、中国人民如何和他们友善相处,到最后如何不舍离开,以及回国后对逃亡岁月的追忆与感激…整段历史的发展脉络清晰了然,却又让人觉得历史总是错综复杂的。


“第一顿饭”、“学用痰盂”、“亭子间对角睡”、“大水冲了鞋子”……展陈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展现了初抵上海时犹太难民窘迫的“入乡随俗”生活情景。很快,他们发现身边的“中国好邻居”,尽管同样不富足,却屡次慷慨地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还有一处根据犹太难民回忆还原的过年场景,尽管当时大家都物质匮乏,上海邻居还是邀请犹太朋友一起共享年夜饭。


南楼二楼展厅(图片来源: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在展示的千件展品中,“贝蒂的婚纱”让人印象深刻。其主人贝蒂9岁时随父母和姐姐逃往上海。贝蒂在上海结识了丈夫,并在南京路定做了这件婚纱。婚纱上还中西合璧地绣着寓意百事顺心、百年好合的百合花图案。贝蒂非常珍视这件婚纱,她的两位女儿结婚时穿的也是这件婚纱。贝蒂在83岁回上海提篮桥时,决定将这件婚纱捐给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并表示“它是属于上海的,应当让它回到上海,重焕光彩。”


(贝蒂的婚纱 图片来源: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约瑟夫的玩具独轮车”是纪念馆收到的第一件实物藏品,是一级文物。约瑟夫1944年出生在虹口,在此度过了5年的童年最快乐的时光。1949年离开上海时,他让母亲买下了一辆玩具独轮车作为纪念。2010年,他将这珍藏了60多年的玩具赠给犹太难民纪念馆。2011年这件展品赴德巡展时,约瑟夫和他的家人也来到现场。


约瑟夫的独轮车(图片来源:上海法制报)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中的近千件藏品反映了犹太难民当初在上海,窘迫却温暖的生活。这种简单的生活在战乱时期已经是最幸福的生活


念念不忘:

漂洋过海的中犹友谊

要说上海与犹太难民的故事,不得不提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何凤山,他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在1938-1940年担任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期间,他顶着上级压力、不顾职业前途,向数千名犹太人发放了到中国上海的签证,从而使得这些犹太人幸免于大屠杀。人们把何凤山发放的签证称为“生命签证”。在“逃亡上海”展厅里,显眼处安放着一尊何凤山的人物雕像。(有关何凤山的故事,请见本公众号昨日的推文:【世界难民日】这个中国人被以色列总理称为“上帝”——何凤山


历史上,中犹两个民族有着相似的命运,在战争时期更是相互扶持,结下了深厚友谊。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展厅一隅,讲述了三代人守护图书70年的故事:1943年,一位在上海避难的犹太学校校长卡尔在回国之前,将1600余册图书寄放在上海的林道志家。70年来,为了当初一句承诺,林家三代人全力护书。如今,这1640本书静静地躺在纪念馆中,等待着它们的主人。


林家三代人守护的1600余册图书

(图片来源:东方网)


纪念馆内,有一个专门的区域讲述为中国抗日和解放战争做出贡献的犹太人,如:奥地利犹太人傅莱,1939年逃亡到上海之后辗转来到了八路军所在的晋察冀边区,参加了八路军并担任医药指导员,解放战争结束后留在中国并从事医学研究直到去世。“洋八路”汉斯·米勒,1939年来到中国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在抗战中救治了九千余人。他说:“我从大西洋另一边的欧洲,也是为了反对法西斯,来到中国。我将会向白求恩那样将自己一切奉献给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


在纪念馆参观时,汉斯·米勒的儿子米德华指着父亲的照片回忆往事(图片来源:东方网)


历年来,总有慕名而来的犹太难民幸存者或其后代前来上海“寻根”。他们徘徊在幸存者名单纪念墙前,搜寻亲朋好友名字的身影。其中就有92岁高龄故地重游的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可见上海在他心中的分量。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现中国人民的慷慨、友善、包容,反映中华民族在参与反法西斯战争中为世界和平做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在极端主义泛滥、难民危机频发、极右势力抬头的当下,对于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历史纪念,就像长夜里燃放的一束光,引导和激励世界民众崇德向善。


2017年9月,时任以色列财政部长摩西·卡隆到访,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能够保留犹太民族这段特殊的历史深表谢意,并留下题词说,“我认为全世界的犹太人都应该来这里看一看。”2021年4月5日,BBC也刊发了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报道,题为“How China saved more than 20,000 Jews during WW2”。


报道截图(图片来源:BBC)


作者在文中总结道,“中犹两个民族间的情谊是延续上海犹太人社区精神的关键,当时许多犹太人在欧洲的家人仍处于致命的危险中……提篮桥地区无法为犹太难民提供财富或奢侈的生活,却给了他们更有价值的东西:安全。”



参考文章

1.  《走近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说不尽的“上海记忆”》,https://www.sohu.com/na/459584808_120823584

2.  《上海“最特别”的博物馆,拥有数万件珍藏,已吸引116个国家的游客前来参观》,https://www.sohu.com/a/445359070_99917329

3.  《犹太人在上海:中国如何在二战期间拯救了2万多犹太人》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vert-tra-57058466




【周一干正事】讲座推介:习惯国际人权法的实践

【周三不摸鱼】《间谍之桥》:大国对峙,正义为谁说话?

【周五荐读】刚果诉乌干达赔偿案

【周日荐读】联合国进场,巴以冲突又结束了吗?——巴以问题的国际法视角

【大师系列】Wouter Werner大师课内容回顾(下)

【不定时加餐】发展一个发展权公约真的好吗?(下)




美编:杨河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