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丨祝贺我院暑期实践团队获得省级荣誉称号
传媒与人文学院“行走的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实践历时两个月,探访浙江五方七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中获得“优秀团队”称号。
一直以来,传媒与人文学院高度重视实践育人, 坚持将“文化”作为着力点,结合专业特色,紧密联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短学期社会实践活动。6年来,“行走的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实践项目已成为文化品牌,团队从儒家文化、红色精神,到茶文化、孝慈文化,山东曲阜、陕西西安、延安等历史文化名城已经留下了团队的足迹。
“传承不止,匠心不灭”,今年,团队将目光锁定浙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五方探非遗,我们在浙里”为主题,兵分五路从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区开展非遗调研实践,以传媒人的敏锐眼光和前沿思考来深入探寻浙江非遗背后的故事与未来,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为浙江非遗的宣传与传承助力。同时,团队也希望将非遗带入校园,带领同学们品味非遗之美,培养文化自觉、增长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添一份薪火。
01
实践回眸
第一站:金华站
“婺州扎染”
以2020届校友陈安妮创办的“禾居文创”为起点,实践团队一行人来到金华市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挖掘“婺州扎染”这块非遗文化瑰宝。
暑期实践团走进了“婺州染坊”,近距离体验扎染过程,感受传统技艺的迷人魅力,陈安妮介绍道,“婺州扎染”的层层工序折出细节的精巧,透过深沉的靛蓝,埋藏的是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如一的匠人之心。实践团还采访了岩头村干部,进一步了解“婺州染坊”作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以来首个引进的非遗项目,对于乡村振兴做出的贡献。
婺州之行氤氲文化气息,更让身在其中的传媒学子意识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是每一个传媒人的使命与责任”。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SCz5ZWy5kFoawUQwVstlaw
第二站:杭州站
“九曲红梅”
非遗之行的第二站,是坐落在杭州市西湖区龙坞茶镇的慈母桥村,旨在一探“九曲红梅”。
听了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的工作人员对茶文化悠久历史的介绍,团队成员们对慈母桥村代代相传的制茶炒茶手艺增添了敬意。在与九曲红梅茶制作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鲁华芳的交流中,团队成员就茶文化的内涵展开了讨论。
当日团队成员还参与了主题为“用声音传递阅读的力量——趣读丰子恺”的“石榴籽公益读书会”,和丰子恺先生第四代曾孙丰睿博士等大咖共赏一场阅读盛宴。
书声琅琅,茶香袅袅,盎意横生的书卷饱富万千阅历,极尽包容的红茶诉说着百态人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流淌在民族的血液中,生生不息。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a4YDnLnynOLBDTH4E0vPw
第三站:海宁站
“海宁皮影戏”
“探非遗”小分队辗转而至嘉兴海宁,一睹“海宁皮影戏”这已拥有近千年传承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
团队前往海宁皮影戏国家级传承人徐二男老人的家中进行采访。陪伴了老人八十多年的皮影箱一打开,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就扑面而来。道出老人一生与海宁皮影之间说不尽道不完的牵绊,凭着那一腔赤子般的热忱,海宁皮影已深深烙进了他的骨肉之中。
之后,团队还采访到了现任海宁皮影艺术团团长朗章铭,既与他深入探讨了海宁皮影如今面临的老龄化危机,也听他谋划海宁皮影未来创新发展的蓝图。
徐二男老人的坚守,朗章铭团长的开拓创新,使得海宁历经千年风霜,依旧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温润的光。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gvF09HGulPlP7aLyKxnEQ
第四站:宁波站
“宁波金银彩绣”
实践团来到宁波,这一千年名城,在这里探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彩绣”的精美绝伦。
团队有幸与国家级非遗项目金银彩绣传承人史翠珍老师面对面交流。年近古稀的她因纯粹的热爱,将金银彩绣事业一直坚持了近五十年。史翠珍老师同时表达了对于宁波金银彩绣面临老龄化危机的担忧,并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的阵容中。
随后,团队参观了金银彩绣艺术馆中的展厅,其中除了用作装饰的成品画,绣娘们更是将彩绣融合进生活中,渗透入百姓人家,极力做到艺术生活化,日用品艺术化。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8NGcJwV3eQLOXkN8807xSw
第五站:台州站
“台州无骨花灯”
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仙居无骨花灯,千百年来,一直闪烁在这次实践团的目的地——台州仙居皤滩古镇。
在仙居,闹花灯作为元宵节民间主要的风俗习俗。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年逾耄耋的老人王汝兰与花灯六十载缘分的起点。在实践团采访过程中,王汝兰将花灯制作繁琐的工序向实践团娓娓道来,并亲手示范了针刺这一步骤。当她谈到传承,王汝兰眼中有了神气:“只要有人来学我都教,一定不能让这个花灯失传。”她教出来的学徒们也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延续花灯在历史长河中的光芒。
此次实践为同学们架起了通向非遗的桥梁,连接未来和过往。愿所有的珍宝都不被埋没,有人传唱。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aICLPAEaelidQ30YZP1CXg
第六站:杭州站
“金石篆刻”
实践团非遗行转眼来到了第六站——杭州市西湖区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开展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篆刻”的调研实践活动。
自建社以来,西泠印社秉承 "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致力于印学理论、篆刻、书法、国画、鉴赏与收藏等 多领域的学术研究,是金石篆刻发源地。
参观中国印学博物馆的途中,团队成员们随机采访了同样在参观的游客四人,还随机了一位西泠印社的老师进行了线上采访,在老师的朋友圈中,同学们还见到了西泠印社的新品周边——二零二一年篆刻日历,属于金石篆刻系列文创产品,极高的颜值和有保障的装帧纸质,毫无疑问有着“出圈”推广金石篆刻艺术的实力。这让同学们感到金石篆刻艺术果然在西泠印社的努力下走向了更广阔的未来。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YkcBDMst3Pr7RQEKEDsJw
第七站:衢州站
“衢州蛋雕”
最后一站,实践团来到了位了于浙北的衢州常山县乡村振兴讲堂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蛋雕”的调研实践活动。
蛋雕,顾名思义,是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制成的艺术珍品。实践团此次采访的对象戴理平,就是一位杰出的青年蛋雕非遗传承人。他向团队成员们讲述他在蛋雕路上艰难的传承,支撑他走下来的是家人的支持与心中的热爱。与此同时,他还开设了面向小朋友的教学班,制作抗疫战疫主题蛋雕,让蛋雕在社会中发光发热。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pTCvdDD5rugqMUHhZAJKQ
通过每一次调研
同学们更加深层地
了解了非遗文化的震撼
和背后的人文情怀与故事
02
硕果累累
本次暑期实践完成成果汇编1册、专题纪录片1部、新闻稿7篇、调研报告5篇、创意非遗海报5张,同时团队成员将发挥专业特长创作海报、明信片、环保袋、钥匙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边,力求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助力。
非遗宣传海报
成果册封面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等社会媒体高度关注本次实践,截至10月浙江日报新闻客户端推出1篇新闻报道,阅读量已达6万+,浙江在线推出持续跟踪的连载新闻报道4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工作任重而道远,相信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自我完善,推动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图|媒体报道
03
薪火相传
本次暑期实践不仅硕果累累,参与的成员们也感触颇深。广电1902班方芝娴在参与了“婺州染坊”与“九曲红梅”两场活动后感慨道:“我意识到非遗和中国传统文化更应被注重的,是传承,是守护,而我们传承守护的也不该只是制作流程等等,而更应该是其中蕴含的中国历史和文化。非遗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就好像树根一样,奠定了我们中国的成长基座。”
六年来我们一直在前进,但是,真正精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下一个六年、下下一个六年……还有数不尽的六年在我们前方。同样,我们的祖国,仍然有辽阔的文化地图等待我们去解锁。新时代,新青年,传媒人就当勇立潮头、继往开来,能够用手中的镜头,用自己的创意讲好中国故事。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理想,我们期待你们的加入,为传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量!
愿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
炫丽瑰宝与璀璨赞歌
会一直发光
会一直有人传唱
传媒人
一直在路上
编辑:学习部 吴俊庆
图片:来源自“行走的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实践 宣策部 詹韫姝
排版:媒体编辑部 张璐
审核:于骏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