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在的时候,孩子在想什么?|花时间读
我是花时间,资深编辑·童书译者·心理咨询师
个人微信:baby_hours
从2017年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归来已有两周了,整理了扛回来的好书和拍回的照片,从本周起,每周五给大家写一篇“花时间读”,继续我们的亲子共读之旅。
果果两岁之后,自言自语的时候愈发增多了。我经常看着她一个人爬到沙发上,将那些绒毛玩具摆放好位置,说着“我们一会儿去上课”、“现在睡觉吧”、“妈妈在,别怕别怕”,这样小大人的句子。
而且,她摆弄的不只是娃娃。沙发上的几个靠垫也经常充当着重要角色。她会用它们将自己围起来,说是在“建一个房子”,又或者是“开火车”;对颜色也有偏好,例如红色是门,蓝黑色是墙,而粉色毛茸茸的是枕头,有时也充作被子……
我喜欢就这么坐在旁边,看她一个人忙忙碌碌。她不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极少主动对话,更愿意扮演一个聆听者。在长大成人十几年后,当我有机会再次得以一窥孩童脑海中的幻想王国,像被卷入一场毫无征兆的热情风暴。
她的世界里会有神奇的人物和逻辑。譬如龙爸爸和龙妈妈争吵,小羊的礼物不见了一直哭,动物园里的长颈鹿和大象在赛跑,小猴子不愿意亲他的妹妹……那些自言自语的句子,除了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就是她每天翻阅数遍的绘本了。
儿童的语言、想象力,都在绘本的浇灌下发芽茁壮。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竭尽全力感受这个世界。陌生的声音和语言,陌生的空气、光,陌生的事物和反应,那些具象的、却未知懵懂的环境,是如何转化为孩子可以理解、不再惧怕的日常呢?就是在妈妈的怀抱中听故事。
故事的语言,得以将具象的世界和抽象的感受链接起来,打通了孩子的五感和思维的脉络。情感的累积和爆发,又将抽象的幻想释放到现实的世界里,让孩子有了自己的专属语言。
当我仔细聆听果果口中,那些关于空间和情节的想象,我常常深深地被震撼到。这不禁引人好奇,我不在的时候,她在想什么?我没听到的时候,她在说什么?我醒着的时候,她又梦到了什么?
在博洛尼亚书展上,读到《阿莱克斯的魔法呼啦圈》时,我发现遇到了一个有趣的答案。
这本书是西班牙语,由巴塞罗那的一家出版社出版。清新的配色和画风,第一眼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书的第一页并没有语言,只是用画面描述了一个孩子独自玩耍的场景。儿童房中散落着各种各样的玩具,有必不可少的书架、可爱的帐篷,船、救火车,还有积木,是每一个孩子都熟悉的场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将自己代入故事里。
上一页地板上的呼啦圈开始发挥大作用了。女孩Alex身上披着床单做成的斗篷,是孩子们经常玩儿的超人游戏,那么她的超能力是什么呢?
大喊一声:呼啦、呼噗!(呼啦圈,变变变!)
原来这是一个魔法呼啦圈,只要你从圈里钻过去,就可以变成自己想变的动物了!快开始探险吧!
如果我变得非常小,就可以和蚂蚁交流对话。听说它们是用触须说话的,它会怎么告诉我哪里有好吃的呢?
和蚂蚁在一起真好玩儿,可是我怎么变回去呢?只要再钻过呼啦圈就可以了,多简单!
游戏的规则制定好了,一场刺激的探险即将上演。下一站我们去哪里?去大海里玩儿玩儿吧!
如果我变成一头鲸鱼,是不是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世界上可有更大的动物呢!世界这么大,探险刚刚开始。
再次跃过呼啦圈,这次我们变成什么好呢?
我想要变成一头长颈鹿,奔跑在非洲的草原上。
长颈鹿那么高,可以吃到树顶的叶子。
树叶再高也可以,我还可以变成灵活的小松鼠。
如果想做大块头,变成河马会怎么样?
可是我的魔法呼啦圈呢?
天啊,你倒是别跑啊!没有你,我就变不回去啦!
哈哈,还好我追上了!真是一场开心的旅程。(原来是阅读了一本关于动物的绘本)
晚安,祝我们都好梦。
在这个故事里,不过是一句“呼啦圈,变变变”的暗语,就让孩子常见的玩具,在想象中充满了魔法,带着Alex环游世界,认识并体验每一种动物的生活。语言在这里被赋予了仪式感。
有这一句说话,孩子就随时有了魔法的强大力量。我们为什么不和孩子一起玩儿这样的游戏呢?用一辆玩具车开三圈,一块飘飘的手帕遮住头、一支玩具话筒说“变变变”,神奇的旅行立刻从脚下开始了!
我们可以教孩子动作,提出有趣的问题:在海底的时候要怎么游?大象的鼻子有多长?猎豹跑起来什么样?除了周游世界的模仿秀,我们还可以同时播放音乐,或者翻开一本书。将旅行变成一场声音之旅,或是绘本之旅。
绘本是和孩子交流的内容,也在启发我们探索更多交流的方式。
在书展上,当我坐在喧闹的人流中,静静读这本书时,忽然觉得自己如游鱼逆溯时光。儿时在夜色中无数次伴着星光和灯光编造的故事,都回到了我的身旁。
走得那么远,我们经常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曾经站在空地的砂土中对抗想象中的汪洋大盗,或是对着床单上的花朵图案呼唤里面藏着的仙子和精灵。如今孩子神奇的自言自语,其实我们曾那么熟悉。甚至有些字句,我们也亲口说过;甚至有些地方,我们也曾经去过。
而我如今看着果果,又会像个孩子,迟疑并忐忑,是否要告诉她,这些妈妈曾经有过的秘密基地,她将如何欣然应邀,牵住我的手呢?
对孩子来说,临睡前听到《Alex的魔法呼啦圈》这样的故事,真是美好。明明我们已经蜷缩在方舟一样的床上,唯有一盏小灯作伴,却能从地底世界穿梭到汪洋大海,见到非洲草原的动物奔腾。孩子想象力的开启,真的可以随时随地。
果果近来很喜欢的一本书,叫做《池塘底下有什么》,同样是从孩子的视角,在寻常生活中用想象开启探索的旅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欧内斯特的小男孩。他家住的地方小小的,离镇子有些远。
欧内斯特家的院子太普通了,没什么好玩儿的,于是他今天想换个玩法,试试池塘底下有多深。
欧内斯特很聪明,他试了树枝、钓鱼线,都不到底。于是搬了大石头去扔下去。依然没听到石头沉底的回声。
竟然这么神奇!太好了,我的池塘深不见底,我们去探险啦!
前面说了,他很聪明呢,准备了许多装备。不只有手电、望远镜,还有记事本,以及和怪兽决斗的宝剑,连小狗的粮食都带着了。
真没想到,池塘下面竟然这么大!
有沉船,还有藏宝箱。
池塘竟然有另一个出口。
这个全新的世界竟然那么大!
有超级小的独角兽,还有超级高的树。全都是没见过的!
我们能骑在雄鹰背上去翱翔!
但这里也有吓人的东西。
怪兽来了!
但是别怕,我很勇敢!
这里真是太好玩了,我们不虚此行啊。
看过美丽的夕阳,天快黑了,赶紧回家吧。
我家的院子再也不普通了,周围都是没探索过的新奇地方呢。
即使它还是小小的。
或许,这不过是一个男孩和狗,打着手电,坐在帐篷里的游戏;或许他们真的对着池塘,进行了一场神思遨游,但真相是什么又有什么重要。
我倒愿意相信欧内斯特家的池塘,确实连通着一个奇妙的异世界,那里有恐龙在缓缓散步,有巨人在夜色中徘徊,也有美妙的落日,那就是孩子脑海中最美丽神奇的地方嘛!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不愿意探究真相,也深感没有必要。孩子有孩子的逻辑。果果第一次阅读时,我不过翻了两页,她就能复述“欧内斯特”这么拗口的英文名字——孩子被深深吸引了,无需其他佐证。
也许等她再大一些,会读懂这本书另一重意思——原本看上去普通、无聊的周遭环境,只要我们用心探寻,就能发现巨大的趣味。但对现在两岁半的她来说,尚不重要。我只要守护着她奋力萌发的幻想就好,总有一天,幻想的能力会自让而然让她体味到那个道理。
此时此刻,一本好书点燃的兴致,比什么道理都重要。
绘本像是我们随手播种的神秘种子,撒下去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每天一遍遍的翻阅、讲解,是家长亲手耕耘的过程。而土壤就是孩子的心,种子在这里吸收不同的灵性,有一天会释放出不同的故事给我们。也许从一篇开始,也许仅从只言片语开始,也许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收获了一本“一千零一夜”,每一页都是自己日日夜夜留下的影子。
那该有多幸福呵。
本文作者:花时间。海归硕士,资深文化编辑,童书译者,心理咨询师。创立微信公众号“慢成长”manchengzhang123,不爱写鸡汤,只有亲身实践的经验分享和国际视野的早教发育、儿童心理、亲子共读知识。育儿文艺两不误,既要陪娃慢成长,也相信诗和远方。个人微信baby_hours。
在公众号内回复“花时间”,可以阅读更多绘本好文哦!
嘘!千万别告诉孩子“天空是蓝色的”
↓↓↓ 点击阅读原文,送你一本实用育儿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