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不喜欢独立玩耍,特别黏黏黏黏黏人,该怎么破?

2017-07-05 辣妈组成员 慢成长

 

吉吉·


和妈妈们聊天时,经常会谈起孩子们的玩耍问题。


有的孩子特别需要有人陪着,哪怕妈妈只是离开两三分钟上个厕所,孩子也要追着赶着像牛皮糖一样黏上来;而有的宝宝却能自己玩上好一会儿,给爸爸妈妈一点时间去忙别的事情。


到底差别在哪里呢?是安全感不够强、不具备独立性?还是天生性格因素所致?到底这是陪伴太多导致的依赖,还是陪伴太少内心的杯子不满呢?


前几天针对这个问题,在我的21天打卡群里,辣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原来针对这个问题,大家都各有妙招呀,安全感和独立玩耍,可以兼得!特地整理了这篇文,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足够的爱与接纳,是独立玩耍的基础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是孩子自信勇敢的基本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孩子才会敢于独立、勇于探索。爸妈们都是这样做的:


1、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给孩子底气与自信。

 

家庭关系包含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甚至婆媳关系、与原生家庭的关系等等。这一切关系可能都不完美,但我们需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彼此尊重和接纳。在融洽和睦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有较少的情绪纠结,也更能够把精力专注在自我成长上。


2、进行高质量陪伴,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宝宝还处于0-1岁,这时候宝宝正在全身心感受自己周围的环境,这也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有黏人的表现是正常的。这个阶段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多多回应,让他感受到满满的爱,才能为以后的独立做好准备。


如果宝宝已经超过一岁,可以和宝宝解释一下妈妈要去做什么事情,宝宝可以一边玩玩具一边等待。这时给孩子一个清晰的说明会让他更容易理解,比如“你听两首歌,妈妈就能回来哦!”或者“你来搭积木,妈妈洗衣服,我们一起加油哦!”


3、接纳孩子独一无二的性格。


孩子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最关键的是我们大人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去发挥自己的优势。有的孩子更喜欢大人陪同玩耍,更喜欢在热闹互动的氛围中感受快乐,我们也需要给孩子一个过程慢慢过渡。



营造良好的玩耍氛围

 

1、不打扰孩子玩耍。


即使是刚满月的小孩也是能够自己玩耍的,他们可能会看看自己的小手,或者醒来后不着急找爸爸妈妈而是自己咿咿呀呀发出一串音节。如果孩子沉浸在自我玩耍的愉快中,这时我们最好不要打扰。可以先观察,等他自己开始呼唤我们时再及时出现。小小孩也是能够发现自我玩耍的乐趣的,这一条同样适用于大孩子。

 

2、爸爸妈妈的职责是“陪玩”,而不是“我教你玩”。


孩子日常玩耍时,尽量不要打断他或者以我们为主导,不评判孩子的玩耍方式。我们是陪玩的大玩具,要放手看孩子怎么玩,怎么操作,少插话。


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探索能力,又保护了孩子的专注力。如果总是我们在主导或者我们来提供玩法,孩子就会很依赖很被动,难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3、环境布置要自由舒适。


设定一个孩子喜欢且自由的游戏区(不要在太角落的地方,尽量光线充足,视野开阔),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玩具,决定怎么玩耍,我们可以坐在他身后或是稍远一些的地方做自己的事情,同时关注着孩子。这样孩子能够安心玩耍,在需要的时候也知道寻求帮助。



培养丰富的兴趣爱好


1、仔细观察孩子,了解他的认知,并及时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有准备的环境”是说能够激发孩子活动动机的预备环境,可以与孩子的敏感期结合起来,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提供一些小物件让孩子摆弄,在手的敏感期,可以多提供可以抓握的玩具等等;还可以多带孩子参加活动,在体验中慢慢培养独立性。

 

2、发展多种兴趣爱好。


多和孩子参加丰富的活动,让孩子见识多样的玩耍方式,能够激发孩子大脑发育和思维发展。在众多有趣的生活中,孩子才能够逐渐展现出自己的偏好和兴趣。这时他不再依赖大人,是因为他已经从他所喜欢的事物里得到了安全感和满足感,得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心态平和地面对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每个孩子都会面临的情况,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地来引导和尝试。


1、通过分离游戏感受短暂的分离。


比如从最简单的遮手游戏开始,然后躲在椅背上,或隔壁房间里,时间从短到长,让孩子理解,妈妈消失会重新出现的。孩子要上百上千次玩才能证实这个道理。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玩躲猫猫,或者妈妈在原地等待宝宝去拿一件东西。一开始如果宝宝不习惯,可以妈妈陪同玩,慢慢的进行短暂的分离。


2、通过绘本降低分离焦虑。


《妈妈不见了》《亲爱的小鱼》等都可以帮助宝宝降低分离焦虑感。


3、分离和相见时的仪式感。


每一次爸爸妈妈离开,都要真诚地和宝宝道别,并解释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回来时也要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者甜甜的吻,让孩子心里得到满足。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和孩子讲解分离这个概念,帮孩子理解离开的理由。离开时不要偷偷摸摸地跑掉,而是微笑着面对,与孩子挥手道别。



 实践之后的观察反思


虾米爸爸是打卡群里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爸爸”,结合大家的讨论,他在日常互动中通过观察自己的孩子,有了很多实际的思考和验证。下面是虾米爸爸的分享:

 

1、我和虾米一起玩积木时,他经常要我帮他拼起来,经常把手里的积木递给我,说“爸爸垒”。而在此之前的游戏过程中我曾占据主动的地位,他已经习惯于“爸爸先玩、他再玩”的模式。就像大家讨论的,要让孩子在游戏中占据主动,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陪着。所以最近我都在尝试让他自己多主动一些,我就在默默观察,他依赖我的情况就有所改善。


2.在游乐场玩滑梯时,虾米有时会停下来看着我,或者冲着我喊“爸爸”,希望得到我的回应,得到回应后才会继续玩。这个现象我也在继续观察,我现在带他出去玩的时候都是尽可能保持一点距离,类似于《游戏力2》中的轻推吧,让他独立玩耍,当他需要我的时候我再出现,而不是在孩子面前刷存在感,或者打乱孩子玩耍的节奏。


3.读绘本的时候,21个月的虾米目前很少自己独立看书,更多的时候要拉着我陪他一起读,坐在我怀里。昨晚我俩一起看青蛙弗洛格的故事,我故意放满了速度,看他一直盯着书的某一页目不转睛的时候,我就停在那里等他,等他需要翻页的时候我再去读下一页。现在我知道他有了自己的节奏,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前这点做得不好,更多的是虾米在配合我读书的节奏,每本书他跟着我匆匆读完,这样就越来越依赖我的领读。现在改变了方式,跟着孩子的节奏去读,我发现他自己更自主更独立了。


总之我非常确信,独立玩耍的基础是安全感,另外爸爸的参与也非常重要!


以上内容来自吉吉打卡群辣妈辣爸:筝儿、虾米爸爸、瞳小瞳、COS、彩虹石、玲英、王晨晨等。整理人:董董。


吉吉21天打卡群是我努力每天精进一点点的秘密基地,已经两年啦,有主题阅读写作组、画画组、语言学习组,还有辣妈组!(辣妈的开挂人生,就从这件小小小小小小事开始)各种花式玩法,让我们在带娃之余,也能朝着自己的梦想更近一点点。加入请联系唯唯(微信号:siweiwei823)

现在关注“慢成长”,回复关键字,可以阅读300+篇原创育儿好文哦:

【绘画】画画好处多多,千万别让错误的启蒙毁了孩子的天赋

【说话】孩子说话不利索是智力倒退?怎么办?别急,先看看这个!

【情绪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闹、耍赖,除了吼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入园】看马雅舒的女儿真着急,幼儿园前的准备,再不开始就晚了!

【夏天】做到这几点,这个夏天让宝宝和痱子彻底拜拜!

 ↓↓↓ 点击阅读原文,送你一本实用育儿秘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