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生部长说“救了他的命”,基因检测真的能预测癌症?
不同于以往关注单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最新的基因检测针对各种常见病,将数百甚至上千个基因所带来的微小风险汇总为个性化评分。
随着检测技术日渐成熟,除了用于临床诊断、支持精准靶向治疗,基因检测在癌症等疾病风险预测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关注。最知名的莫过于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检测出BRCA基因突变,因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高而接受了相应的切除术。
最近,英国卫生部长Matt Hancock建议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中心(NHS)应尽快推出基因检测,以支持疾病筛查和心血管疾病治疗。然而,这项提议却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预测性基因检测真的能改变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吗,哪些原因让众多科学家仍然持谨慎态度?
图片来源:Pixabay
基因检测这次被推到聚光灯下的起因是,Matt Hancock本人接受了基因检测,以评估包括冠状动脉疾病、2型糖尿病、哮喘、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16种常见疾病的风险。结果发现Matt Hancock的前列腺癌风险高于平均水平,而他并没有这方面的家族病史。因此,他感到非常震惊,并称基因检测可能“挽救了他的生命”。
不过,一些科学家指出,Matt Hancock的前列腺癌终生风险为15%,和12%的人口平均风险相比,仅略高一点,基因检测的预测作用可能被夸大了。
预测性基因检测实际效果如何?
以往的基因检测主要关注会带来较高风险的单基因突变,比如与乳腺癌风险有关的BRCA基因。而针对各种常见病的最新检测则有所不同,检测结果是将数百甚至上千个基因所带来的微小风险汇总为个性化评分。
Matt Hancock的基因检测服务是由总部位于牛津的Genomics Plc公司提供的。该公司最近刚公布了预测性基因检测在癌症、冠心病等疾病方面的效果。
根据16万来自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男性受试者数据显示,心脏疾病遗传风险评分最高的1%的人群,他们在45岁时的患病风险,相当于普通男性60-65岁时的平均风险或70多岁男性的最低风险。研究人员对高风险男性更进一步观察时,发现虽然他们的胆固醇、BMI和血压都略微偏高,不过不算高得太多。
Genomics Plc公司的统计遗传学家兼首席执行官Peter Donnelly教授表示,“这些人大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脏疾病风险,也没有得到医疗系统的关注。了解风险将有助于他们的健康管理。”
在乳腺癌方面,遗传风险评分前1%的女性,其乳腺癌终生患病风险为30%,而评分最低的5%的女性,终生风险仅为2%-3%。根据Genomics Plc公司的信息,这项测试的费用约20-40英镑/人,远远低于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
Donnelly教授认为,“很多女性直到50岁才进行X光检查,这不够合理,我们应该更早进行乳腺癌筛查。”在牛津大学John Bell教授看来,新的基因检测方法可能对乳腺癌诊疗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目前常规筛查结果可能会有假阳性,同时,比较年轻、遗传风险高但从未参加过常规筛查的女性,又可能会错失早期防治的机会。
图片来源:123RF
普及预测性基因检测的挑战
剑桥大学David Spiegelhalter教授也赞同基因检测有助于识别高风险人群帮助,但是在传达风险评分结果时,需要谨慎解读,避免对将来患病风险的过度暗示。
这是因为,大多数所谓高风险的个体,他们的遗传风险可能只是中等偏高。Spiegelhalter教授提醒,“即使是最极端的3%的人群,他们的风险也只是平均水平的2-3倍左右。”
遗传数据偏倚则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用于识别、预测疾病风险、开发新疗法的基因库,绝大部分数据都来源于欧洲白人遗传信息。
根据《Cell》报道,截至2018年,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的个体,78%是欧洲人,10%是亚洲人,2%是非洲人,1%是西班牙裔人,还有不到1%的其他族裔群体。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进化遗传学家Sarah Tishkoff认为,“关于遗传变异对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影响,我们缺乏种族多样化的人群信息,这可能不利于疾病预防和治疗。”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的遗传数据,78%源于欧洲人群(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在不同人种之间,基因对风险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对于欧洲白种人之外的人群,目前很多公司开发的基因检测可能未必具有普适性。
目前,Genomics Plc公司正在探索技术改进方法,希望检测技术能在更多人群得到应用。但在人种差距没有明确之前,Donnelly教授也认为现在推广普及预测性基因检测还为时过早。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文章底部留言;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推荐阅读
JAMA Oncology:女神朱莉带热的这款基因检测正在被取代?
每天喝含糖饮料小心折寿!哈佛30年研究发现,多种死亡风险增加
点个“好看”,分享医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