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万人分析“锁定”34种因素影响糖尿病风险,你中了几个?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2021-08-21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我们知道,诸多生理因素、健康状况以及生活方式、环境因素都会影响2型糖尿病的风险。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期刊《糖尿病》(Diabetologia)最新发表的研究中,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团队通过对近百万人群的全面分析,一共识别出34种明确与糖尿病风险相关的因素,包括19种危险因素和15种保护因素,以及额外21种证据等级较弱的“提示性”风险因素。

截图来源:Diabetologia


这项研究采取了“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来确认暴露因素与糖尿病风险的因果关系,以克服观察性研究容易受混淆因素或反向因果干扰的问题。

具体来说,研究团队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找出了约170种潜在影响糖尿病风险的因素,其中97种可以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来分析。接下来,他们通过糖尿病遗传学领域的DIAGRAM数据库(包含74,124例2 型糖尿病和824,006例对照者)对上述97种因素进行了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并在FinnGen数据库中(包含11,006例2型糖尿病和82,655例对照者)进一步验证。

图片来源:Pexels


最终,研究团队识别出34种暴露因素与糖尿病发病之间存在因果关联证据。

其中19种危险因素升高糖尿病风险,指标水平越高,糖尿病风险也越高:抑郁、失眠、收缩压升高、开始吸烟、终生吸烟、咖啡(咖啡因)摄入、血浆异亮氨酸、血浆缬氨酸和血浆亮氨酸、谷丙转氨酶、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量、静息心率和4种血浆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花生四烯酸、硬脂酸)。

15种保护因素可降低糖尿病风险,指标水平越高,糖尿病风险越低:血浆丙氨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初潮年龄、睾丸激素水平、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出生体重、成年身高、女性去脂体重、4种血浆脂肪酸(α-亚麻酸、亚油酸、棕榈油酸、油酸)、血液维生素D水平和受教育年限。

在考虑了成年期BMI的影响后,仍有8种因素与糖尿病风险显著相关:
  • 研究团队特别指出,失眠是他们新观察到的危险因素,不过调整BMI影响后,失眠症患者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的程度从17%下降到7%,这表明失眠对2型糖尿病的风险部分是由体重介导的。

  • 此外,收缩压(风险升高39%)、开始吸烟(风险升高8%)和肝酶水平升高(风险升高3%)仍然是危险因素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风险降低20%)、总胆固醇(风险降低10%)、睾丸激素水平(风险降低23%)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升高(风险降低45%)仍然是保护因素。


其他21个证据较弱的“提示性”风险因素,包括饮酒、不吃早餐、白天午睡、睡眠不足、尿钠以及某些氨基酸和炎性因子。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分析验证了此前发现的多种危险因素,并提出了新的潜在危险因素。“整体来看,应当从降低肥胖率和吸烟率,改善心理健康、睡眠质量、教育水平、出生体重等多个方面来考虑2型糖尿病的预防策略。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 Shuai Yuan, et al., (2020). An atlas on risk factors for type 2 diabetes: a wide-angled Mendelian randomisation study. Diabetologia, DOI: 10.1007/s00125-020-05253-x

[2] Insomnia identified as a new risk factor for type 2 diabetes in new study. Retrieved September 9, 2020,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9-insomnia-factor-diabetes.html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微信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推荐阅读

中国最新糖尿病数据出炉:一半成人血糖异常,半数患者“蒙在鼓里”

剑桥、哈佛两篇研究连发BMJ:预防糖尿病,有些食物多吃一口,风险就更低一点!

显著改善动脉硬化,高纯度鱼油成分药物“护心”机制研究最终结果发表

《柳叶刀》:侏儒症儿童生长速度赶上同龄人!创新药物全球3期试验结果发表

性别对健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柳叶刀》全面综述,发病、诊断、治疗都存在广泛差异

点“在看”,分享医学新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