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5万女性数据:外源性激素治疗会引起中风?这个时间段尤其需要重视!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2022-12-20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既往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相似的男性或绝经后女性相比,绝经前女性发生卒中(中风)的可能性更低,而这或许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有关。内源性雌激素对动脉内皮细胞具有强效有益作用,并可促进血管舒张以及血流。


全球有数百万的女性通过外源性激素进行避孕或激素替代治疗。激素替代疗法(HRT)可用于补充丢失的内源性雌激素,口服避孕药可用于抑制和稳定雌激素、黄体酮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波动。那么,激素替代疗法和口服避孕药对于血管功能以及心血管健康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近日,美国心脏/卒中协会(AHA/ASA)官方期刊Stroke上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为我们带来了答案!


这项研究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257194例女性的数据,证实激素暴露不仅会升高卒中发生的整体风险,还会在治疗开始时(治疗第一年)带来更为明显的影响!


截图来源:Stroke


当前研究共纳入英国生物样本库257194例女性(年龄:37-73岁)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激素暴露(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与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包括时间依赖性作用、长期影响)进行探索。终点事件包括:任意类型卒中、缺血性卒中、颅内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研究于2006年至2010年期间招募受试者,随访至2018年的分析结果发现:在ITT人群中,与未接受过口服避孕药治疗的受试者相比,接受过口服避孕药治疗的受试者任意类型卒中(HR=0.90;95%CI:0.84-0.97)、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更低(HR=0.84;95%CI:0.76-0.94)。


此外,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受试者与未接受过激素替代治疗的受试者相比,发生任意类型卒中的风险升高,风险比为1.22(95%CI:1.11-1.35)。


值得关注的是,与未接受过口服避孕药治疗的受试者相比,研究者观察到接受口服避孕药治疗的受试者在其治疗的第一年期间,发生任何类型卒中事件的风险增加149%(HR=2.49;95%CI:1.44-4.30)。但是,其余各年(包括继续治疗或停药)两组受试者卒中发病风险并无显著差异(HR=1.00;95%CI:0.86-1.14)。


与未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受试者相比,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受试者不仅在治疗的第一年期间任意类型卒中的发病风险升高112%(HR=2.12;95%CI:1.66-2.70),且特定类型的卒中的发病风险也同样升高,如缺血性卒中(HR=1.93;95%CI:1.05-3.57)、蛛网膜下腔出血(HR=2.17;95%CI:1.25-3.78)。


此外,其余各年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受试者任意类型卒中的发病风险也仍然在增加(HR=1.18;95%CI:1.05-1.31)。对于曾经暴露于激素替代治疗的受试者而言,停药后任意类型卒中的发病风险也仍然保持较高水平(HR=1.16;95%CI:1.02-1.32)。


▲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治疗治疗时间对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研究还发现,激素替代治疗的开始时间与任意类型卒中的发病风险有关,并且在绝经前女性中尤为明显。与此同时,与进入绝经期前开始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相比,未曾暴露于激素替代治疗的受试者进入绝经期任意类型卒中的发病风险更高。


总体而言,当前这项研究的分析结果证实,无论是口服避孕药治疗,还是激素替代治疗均与任意类型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且这种关联性在治疗的第一年尤为明显。


需要强调的是,口服避孕药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带来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激素替代治疗不仅在治疗开始后的第一年期间带来缺血性卒中(HR=1.93;95%CI:1.05-3.57)、蛛网膜下腔出血(HR=2.17;95%CI:1.25-3.78)发病风险的特异性升高,且对卒中整体发病的影响甚至持续到治疗/停药之后。


论文作者指出,激素暴露对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可能与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出血与止血平衡的短时间变化有关。当前这项研究为我们了解激素暴露对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新见解。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访问Stroke官网阅读完整论文。

相关阅读
如何应对国民健康“头号杀手”?世界卒中组织最新呼吁:预防中风也是预防痴呆症!
2篇JAMA: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前要不要溶栓?陆军军医大学杨清武教授领衔中国研究
时间就是大脑!《柳叶刀》重磅:中风“急救药”又有新选择!
JAMA子刊:防中风的3个简单方法,越早做越好
无症状严重颈动脉狭窄,要不要手术?JAMA大型研究揭示中风风险

参考资料

[1] Therese Johansson et al, Oral Contraceptives,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Stroke Risk, Stroke (2022). DOI:10.1016/S0140-6736(22)01054-610.1161/STROKEAHA.121.038659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分享在看,传递医学新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