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症最常见的类型。据统计,目前痴呆症患者约有1507万人,其中约65.23%(983万)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发病初始会出现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再逐渐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MCI),随后认知功能不断恶化,直到患者去世。患病早期及时识别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2021年,中国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脑健康营养干预专家共识》提出基于“肠道菌群-脑-肠轴”理论的三级预防策略,强调了营养干预在阿尔茨海默病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性。维生素作为膳食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护脑健康和最佳认知功能,被认为可能具有维持认知功能,甚至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方法。近日,《营养素》(Nutrients)发表一项研究,表明每日补充维生素,可作为缓解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和神经退行性变的潜在预防措施。对于已经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也可能对脑健康大有裨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蒋昕婷为该文第一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郭起浩教授和黄高忠教授为通讯作者。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特邀郭起浩教授为我们解读这项研究。
问题1:在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方面,本次研究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发现?
郭起浩教授:本次研究发现对于中国50岁以上的认知正常的人群来说,维生素的补充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而对于已经发生客观认知受损的人群来说,维生素D的补充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
问题2:目前补充维生素对脑健康的具体影响,主流的认识或者已经有哪些证据,这个研究是在中国人群里进行验证,还是进一步探索目前还有争议的干预?
郭起浩教授:目前中国及其他国家关于维生素的补充与认知的相关性尚未统一。本次横断面研究是进一步探索在中国人群中,维生素的补充与基线认知功能不同的中老年人认知障碍的相关性。问题3:我们关注到这是您团队饮食与认知系列研究的第一篇文章,后续您的团队还有哪方面的研究计划?郭起浩教授:后续我们还将研究在中国中老年人群中饮料(水、茶、咖啡、纯奶)、水产品、鸡蛋、葡萄、浆果、葡萄酒等饮食习惯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还将探索饮食习惯对认知障碍的影响与基线认知状态、性别、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生物标志物严重程度等的关系。
这是一项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7月~2022年1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招募接受认知功能评估的人群,所有受试者年龄均>50岁,填写饮食习惯调查问卷。最终892例受试者被纳入研究,根据认知功能高低,可知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184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296例、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患者227例、认知功能正常(NC)人群185例。将以上人群分为3类,其中第一类为认知功能正常人群 vs. 主观认知功能下降患者、第二类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 vs.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第三类分为认知正常组(认知功能正常人群和主观认知功能下降患者) vs. 认知障碍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结果显示,第一类人群中,相比于认知功能正常人群,主观认知功能下降女性患者和腹泻患者更多;第二类人群中,相比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受教育年限更短、年龄偏大、腹泻和过敏史情况更少、节食减肥人数也更少。第三类人群中,相比于认知正常组,认知障碍组多为男性、年龄偏大、受教育年限短、过敏史人数较少。各组之间的体重指数(BMI)和腰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认知功能人群整体营养状况相似。
三类人群组间对比,一级亲属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一级亲属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与受试者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程度无关。维生素补充方面,第二类人群中,相比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更少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P=0.035);第三类人群中,相比于认知正常组,认知障碍组摄入叶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D和辅酶Q10的量均更少(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未补充维生素D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每日补充维生素D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降低约45%(OR=0.551,95%CI=0.312~0.973,P=0.040)。校正年龄、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每日或偶尔使用补充维生素D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分别下降61%(OR=0.395,95%CI=0.196~0.798,P=0.010)和43%(OR=0.572,95%CI=0.334~0.979,P=0.042)。认知功能正常人群,补充叶酸、维生素B、维生素D和辅酶Q10均可降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未补充叶酸的认知功能正常人群,每日补充叶酸的认知功能正常人群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降低约43%(OR=0.577,95%CI=0.369~0.903,P=0.016)。校正年龄、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
每日或偶尔补充维生素B的认知功能正常人群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分别下降62%(OR=0.389,95%CI=0.263~0.576,P<0.001)和48%(OR=0.522,95%CI=0.371~0.736,P<0.001)。校正年龄、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校正所有混杂因素并调整叶酸、维生素D和辅酶Q的补充因素后,发现认知功能正常且每日服用B族维生素的人群,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降低了57%(OR=0.439,95%CI=0.257~0.750,P=0.003)。
相比于未补充维生素D的认知功能正常人群,每日补充维生素D的认知功能正常人群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降低约48%(OR=0.526,95%CI=0.368~0.753,P<0.001)。校正年龄、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相比于未补充辅酶Q10的认知功能正常人群,每日补充辅酶Q10的认知功能正常人群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降低约51%(OR=0.498,95%CI=0.333~0.745,P=0.001)。校正年龄、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总之,这项横断面研究探讨了叶酸、维生素B、维生素D和辅酶Q10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研究结果来看,每日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或延缓认知障碍进展,而每日补充叶酸、维生素B和辅酶Q10仅可能有助于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这意味着补充这些维生素仅可能使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获益,而无法普惠至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偶尔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偶尔补充B族维生素可能有助于降低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文章表示,对于已经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也可能有益于脑健康。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访问Nutrients官网阅读完整原文。
参考资料
[1] Jiang X, Guo Y, Cui L, et al. Study of Diet Habit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the Chines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olic Acid, B Vitamins, Vitamin D, Coenzyme Q10 Supplementation and Cognitive Ability. Nutrients. 2023 Mar 1;15(5):1243. doi: 10.3390/nu15051243. PMID: 36904242.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