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综合观点丨高质量发展是继教改革的主旋律

刘增辉 在线学习 2023-06-03

文/《在线学习》主笔  刘增辉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前行。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是第二个“百年目标”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正如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所强调的,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只有“全面规范、提高质量”,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才能为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实施意见》的正式印发,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揭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综合观点

高质量发展是继教改革的主旋律

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是第二个“百年目标”赋予的新使命,贯穿其中的主线是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引起了社会和高校的广泛关注。上海商学院终身学习发展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陈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德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忠海、对外经贸大学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健青、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武丽志、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林世员等六位专家学者围绕《实施意见》作了解读。


《实施意见》是对新时期新要求的回应


在线学习  

《实施意见》的印发是出于什么背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台这一系列改革举措?


陈巍: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基本背景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需要主动求变,积极改革,不断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是第二个“百年目标”赋予的新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努力奋斗。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加快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进而提升全国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生产技能,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不断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是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应有之义。

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是高校服务社会的新任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办好继续教育”的重大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党中央对高校参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也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并将此纳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普通高校应该主动聚焦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办好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充分依托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加快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推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李德芳: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之赋予了新使命。继续教育的内涵和任务因此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许多高校未能与时俱进,还没有充分挖掘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没有根据新的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举办继续教育;一些高校没有将继续教育作为履行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没有将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一些高校在继续教育方面存在教育投入不足、教学全过程落实不够、支持服务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少数学校办学态度不够端正,甚至把继续教育单纯视为创收的手段。针对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和突出问题,正需要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


高质量发展是《实施意见》主线


在线学习  

回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近几年的改革,贯穿其中的主线是什么?


李德芳:从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以来,国家全领域包括教育都进入以质量为中心的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从质量提升、质量标准、质量认证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标准,提出了一系列任务和要求,教育部也围绕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提升出台一系列文件。高等教育方面,先后发布了本科质量标准、“新时代高教40条”等多个文件和规划,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提高质量的实施意见。坚持和部署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实施意见》贯穿始终的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那么,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宏观形势,深刻认识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构建高质量的继续教育体系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实施意见》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从办学条件保障、教育教学过程落实、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在线学习  

《实施意见》强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要“育人为本,提高质量”,并提出“大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这是对办学定位的明确阐述。那么,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应该如何理解?


叶忠海: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要求,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定位的客观反映,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社会属性和特征所规定。可见,注重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时代使命,也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内在规定性。

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能把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的“工程型”人才;二是在生产或服务一线运用智力技能或操作技能,把“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转化为物质形态产品,或具体的服务行为的“技能型”人才。在这里,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兼备创新与应用素质的人才,即具有爱国情怀的、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技术技能精湛。特别是其中的高工程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具有精湛专业技术技能,能发现和解决生产或服务操作中的难题。二是适应性强。他们工作上手快,动手能力强,适应期短。三是转化能力强。他们具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包括工程型人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工程设计的能力,技能型人才能将工程设计转化为物质产品的能力等。


三方合力构建质量保证体系


在线学习  

建立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实施意见》的一大诉求。那么,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建立这套体系?


林世员: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是解决学历继续教育质量问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明确高校、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提升学历继续教育质量。

就高校而言,应健全学历继续教育质量内部保证体系。高校应着重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建立学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标准,完善质量保证的制度和质量保证机制;其次,定期开展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并向学历继续教育具体办学机构反馈,促进办学机构进一步改进教学、提升质量;第三,向社会公开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逐步提升学历继续教育质量声誉。

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应建立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常态化监督治理机制。作为属地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监督的责任主体,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履行监督治理的职责。首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历继续教育的智能化监督和管理,进行全口径、动态化的办学数据监测,实现精准化治理。其次,创新工作方式,综合运用随机抽查、实地调研、数据监测等方式和手段,对属地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进行常态化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就教育部而言,应做好政策设计和统筹协调。首先,将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纳入高校整体评价体系,将本专科学历继续教育分别纳入本科教育教学评估、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等工作范围,促进高校将学历继续教育纳入整体办学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并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其次,建立专项评估制度,研究制订国家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以专业第三方机构为依托的质量保证机制,完善质量保证工作流程,并科学合理地使用监测的结果。第三,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协同监管和治理的机制,形成职责清晰、政策衔接、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协作有力的工作格局。

黄健青:作为学历继续教育办学主体,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将学历继续教育全面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意见》明确要求,确立高校党政主要领导作为学历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的领导体制,学历继续教育的重大决策须经学校党委会或党委常委会集体讨论。这就保证了学历继续教育成为高校常规工作的一部分,使之前较多地游离在学校核心工作之外的学历继续教育有了“归属”,有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管办责权不清、办学定位不明、办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这在学历继续教育从规模化扩张向高质量内涵式转型发展中尤其重要。


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在线学习  

《实施意见》在第五部分强调要“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作为高校,应如何推进这一进程?


武丽志:“数字化”是新时代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重要的内在“基因”,而非追逐时尚的外在光鲜“标签”,是继续教育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学习者与办学者的众望所归,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历继续教育的必然选择。

高校要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混合教学,即教学方式的“数字化”。具体到专业、课程层面,特别是人才培养的教与学过程,《实施意见》为我们清晰勾勒了新时代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图景,即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同步学习与异步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高校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在职成人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合理确定线上线下学时比例。同样的专业,不同学校可以各有各的教学模式;同样的学校,不同专业也应该各有各的教学特色。《实施意见》特别强调“线下面授教学(含实践教学环节)原则上不少于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总学时的20%”,目的是引导高校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得忽视必要的线下教学环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所必需的面授、实验、实训、实习等线下教学不能缺位。不能以学生在职之名、工学矛盾之由,随意简化线下教学活动,也不能将所有学业评价都简单以“网考”了之。高校要充分用好数字化这一变革“引擎”,既满足广大在职学习者随时随地,数字化、移动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又满足这一群体渴望进大学校园、听教授讲课、与大师对话、与同学交流的迫切需求。

黄健青:教育数字化转型第一步是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学历继续教育同样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合理流动,是实现教育均衡的重要途径。主办高校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教育部优质资源平台,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发挥本校特色一流专业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遵循继续教育规律、适应在职学习特点的网络课程,确保办学质量与学校的品牌声誉相统一。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管理赋能,推动管理智慧化。学历继续教育各种办学形式管理信息化程度差异大,网络、业余和函授“三教”融合后,首先也是基本的要求是教学全流程管理的信息化,即招生、教学、考试、学籍、证书、收费等各环节做到统一管理,可进一步提高办学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其次,在线教育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线上教学、学生线上学习的管理与服务和传统方式不同,需要精准判断,实现个性诊断与即时干预,保证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与线下教学一致。因此,智慧化管理和常态化监测势在必行。

专题目录

观察

区域探索

专家观点

综合观点

  • 高质量发展是继教改革的主旋律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2年10月刊(总第86期)

精品悦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