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虚拟教学丨北京理工大学:以虚拟仿真思政课传承“中国精神”
文/《在线学习》撰稿人 何曼
虚拟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近日,工信部联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 年)》,提出加速虚拟现实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的重点任务,必将给教育带来新的变革。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逐步实现过去教育教学理论提出的设想,更可能创造全新的教育实践生态,从新的教育现实中生发出新的理念和理论,拓展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想象。
当下,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已经有了诸多探索。本刊选取高校、职业院校代表,呈现这些教育应用探索,期待在《行动计划》的推动下诞生更多、更具代表性的实践成果。当然,虚拟现实教育应用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围绕教育哲学、教学伦理、技术改进等多个层面,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进一步理清。释放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能,激发教育教学的创新活力,还需要我们更了解“虚拟”,更认清“现实”。
思政课虚拟教学
北京理工大学:以虚拟仿真思政课传承“中国精神”
技术与思政课融合的未来方向是实现认知、实践与价值塑造的高度统一。思政课要聚焦价值塑造,强化价值观的形成。这是对思政课一以贯之的目标要求。
北理工思政课虚拟教学
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仿真为特色、以体验为源泉、以认同为旨归”的教学理念,依托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科技支撑打造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融合创新发展的典范。北京理工大学自2009年开始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融合创新发展,在研究打造沉浸式虚拟仿真思政“金课”上有着厚实的理论积淀和实践经验。
北理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存福表示,要深刻认识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推进内容为王与技术赋能的有机统一,将虚拟仿真体验教学“内嵌”到传统教学模式之中。“思政课要聚焦价值塑造,强化价值观的形成。这是对思政课一以贯之的目标要求。”
强化中心功能建设 锻造思政“金课”
2021年6月,北理工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落成,标志着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实现了从探索式小规模教学阶段,到常态化、实体化体验教学阶段的重大转变。刘存福表示,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在实现思政课程全覆盖、构建常态化与动态化相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等方面,学校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是创建了一套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校逐步构建了“具身性体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创造性转化”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具身性体验”是指通过身体获得感觉信息。学生在数字场景中身临其境,通过听、嗅、触、视、味等感觉通道获得丰富的信息。“反思性观察”是指结合场景体验,将感受到的榜样力量进行内化思考。“抽象概念化”是指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对于抽象内容进行概念提升。“创造性转化”是指通过场景迁移、发散思维,使学生实现价值认同。目前,中心课程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环境设计。
二是丰富了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库。中心在原有课程资源基础上,新开发“伟大远征”“总体国家安全观”“脱贫攻坚”“中国精神”“延安十三年”等虚仿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了课程资源库。
三是助力构建立德树人大思政育人平台。中心开发完成“内燃机原理”“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等两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虚拟仿真课,积极建设“分布式异地协同智慧思政育人平台”,链接整合学校优质立德树人资源,为学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史教育学习、学生党团支部活动等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是编制全国虚拟仿真思政课调研报告。针对首批5家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进行了网络调研、电话调研、实地走访等,并在对学生、教师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编制问卷,形成常规化、常态化的虚拟仿真思政课调研报告。
五是进一步扩大了对外交流。中心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深化智慧思政的学术研究,以中心为纽带,促进对外交流。
沉浸式体验 弘扬“中国精神”
刘存福介绍,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的内容重构、场景创设、流程再造等全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穿越时空、同步教学、远程操控,实现了“知、情、意、信、行”的沉浸式体验课堂。目前中心以“知课堂”(互动交流讨论室)、“情课堂”(沉浸式体验教学数字长廊)、“意课堂”(全息数字剧场)、“行课堂”(VR多人协同体验教学区)4个主要功能区,19个电子屏,共同打造了一个“信空间”。
刘存福以“中国精神”虚仿课为例,阐述了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教学过程。具体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一是课前测。请同学回答问题:我所理解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是什么(知行健App完成)。
二是学情分析。通过理论学习,学生提出问题: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对照革命先辈们最欠缺的是什么?学习了中国精神后,会对我有哪些影响和改变?
三是虚仿体验。(1)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知识图谱。学生通过电子屏自主学习精神谱系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和音频等,参与互动答题。(2)“情课堂”展示伟大建党精神、抗日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科学家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等,要求学生通过手机App完成学习任务,分析每一种精神生成的核心要素。(3)“行课堂”体验“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4)“意课堂”走进延安自然科学院,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与徐特立老校长来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体验延安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四是互动交流。在“信课堂”和“知课堂”分组交流,进行课后测试(手机App完成)。
五是总结评估。教师通过App后台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估。
除此之外,2022年“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已在中心排课。2022年3月以来,中心接待学生已达到5000余人,其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中国精神”“总体国家安全观”两个专题开展虚仿体验教学,覆盖2022级本科生4000余人,获得学生高度认可。
课程特色创新与难题突破
“身处虚拟化的实验场景,与历史人物互动对话,深化教与学的深度融合,让学生真学真信、愿学爱学。”刘存福称,相较于传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体验教学有三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智”,即科技赋能、智能驱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激活了思政课重难点问题教学,创设数字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内心触动、行动转化,通过App研发和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实现课程个性化定制,做到因材施教。
二是“心”,即共情润心,启智励心。“教师用心教”,教师在沉浸体验课程教学设计中用心了解学生需求,用心选材,用心设计,课程讲授过程中用心去观察和引导学生。“学生用心悟”,在虚拟仿真场景中,英雄人物不再只是一个名字或者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沉浸体验——思想分享——精神探讨几个环节,学生既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主体,形成了师生共同体教学新生态。
三是“合”,即知行合一、价值塑造。通过技术的融合、师生的融合、教学环节的融合实现了课程教学入情、入理、入心、入行,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相统一的境界。
“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方向。但并不是所有的思政课程都适合运用虚拟仿真技术。” 刘存福表示,对于哪些内容可以用虚拟仿真技术来表达,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种是内容本身在现实中无法重现,可以通过仿真的形式重现场景,引导学生体验;一种是现实中有但到现场或接触事物成本高、危险系数大的内容,可以用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既充分体验又保证安全;一种是具有抽象性的思想,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使其具体化,形象展示思想形成发展过程。
此外,刘存福认为,未来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改革创新还可能会面临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突破技术难题。随着未来的发展,不仅虚拟仿真技术可以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来,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大数据等技术都可以与思政课深度融合,促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但这些技术如何运用,可以解决思政课的哪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探索。二是提升教师的技术素养。就目前来讲,有一些教师特别是年龄大的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认识还不到位,对于新技术运用和内容为王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还不深刻。学校需要通过教育引导、技术培训、强化运用等,促使广大教师从观念上接受并拥抱新技术。三是人财物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融合创新发展,在设备购置、资源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需要依托国家相关部门与学校的大力支持。
“技术与思政课融合的未来方向是实现认知、实践与价值塑造的高度统一。”刘存福强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虚拟仿真精品示范思政课,为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特色鲜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专题目录
观察
专家视点
思政课虚拟教学
北京理工大学:以虚拟仿真思政课传承“中国精神”
高校示范课程
中国人民大学:虚拟现实技术驱动艺术实验教学创新
虚拟教研室
浙江大学“设计+X”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设计驱动 开启虚拟协同教研新形态
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虚拟仿真实训助力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虚拟现实为智慧康养人才培养赋能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2年12月刊(总第88期)
精品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