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你不知道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细节

影神 电影家 2020-08-28



一列火车,一桩谋杀,十二个嫌疑人。

一名侦探,一次推理,一个背后故事。

 

这些素材叠加起来,是一个经典IP。

也是今天要说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ps 此文含有大量剧透,介意者慎入

pps 文章很长,需耐心食用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为经典改编,它的优缺点都过于鲜明。


甚至口碑也比较分化,喜欢的人认为:


中国所有的悬疑电影都应该效仿东方列车的拍摄手法,拍摄出的是一种想让人探求真相的神秘感,而不是惊吓感。


讨厌的人如此吐槽:


约翰尼·德普死了之后,我就睡着了。


影神觉得这是一部“摇摆在及格线上的作品”。


及格
理由

用电影语言对角色和剧情进行二次塑造


读过原著表示,比起推理小说,阿婆(阿加莎·克里斯蒂)似乎写得是剧本。大量的对白、场景、人物形象和动作描写,极少的心理活动。须跟着作者创造的文字迷宫逐章逐篇阅读,否则很难得知真相。


电影用细节上的呼应,把线索早早埋在每个出场人物身上,让喜欢自行推理的观众有总揽全局之感。


❶ 被杀当晚,包厢里传出声响,列车员敲门询问,答话是一句法语。其实早在之前,死者的秘书就曾先后三次提到过死者“一门外语也不会,自己要充当他的翻译和导游”,这是个台词预警。


一次是偶然,两次是故意,三次就该划重点!



❷ 侦探波洛在单独跟每个嫌疑人谈话时,教授的脸是映在三面镜子里的。从画面上看,一张脸被切割成三部分。就在此刻侦探拆穿教授的伪装身份,他立即承认自己其实也是个侦探,受死者雇佣保护其安全。


这是个道具隐喻,意在提醒观众他是车上唯一拥有两张面孔的人,而且可能还有第三张脸。


最后也的确揭露,第三张脸是凶手。



❸ 另一个有趣的道具隐喻,是一切案件未发生时,侦探在餐桌上手里看的那本书。是《A Tale Of Two Cities》,即为狄更斯的《双城记》。


《双城记》的故事与法庭裁决密切相关,传达“鲜血洗不掉仇恨,人道主义远超复仇主义”的主旨,这也是导演首次、间接向观众透露《东方快车》的电影内核。




❹ 为了让观众不错过嫌疑人住处以及凶案现场的细节,只要侦探走进包厢,导演都会采取俯拍形式,屋内陈设和物品摆放一目了然。


及格

理由

填补了主角人物单薄的空白


波洛是阿婆一系列侦探小说的主角,大家可能都略知一二。但除非书迷,否则难以单从《东方快车》这部小说中看出波洛的性格。


电影刚好填补了这一点空白,两个小时我们很容易get他那些可爱的点。


比如晚上睡觉时怕胡子压走样,居然带了一副胡子模具;在不知道包厢里发生谋杀的情况下,即便开门也会用手帕;爱吃甜食,及时享乐;吃个鸡蛋都要量大小,喜欢对称平衡。


而追求平衡,实则追求公平、正义。


电影伊始波洛对事物的看法是“要么对的要么错,没有灰色地带。”到后来他被案件背后的故事打动,知道了“正义的天平未必能永远保持平衡”。


这些细节习惯上的铺垫都让我们更了解他的性格。

这些态度上的转变,都让我们更能走进他的内心。


及格

理由

增加了每个嫌疑人的杀人动机



每个人都是凶手,他们都来自于当年“阿姆斯特朗之子绑架案”的那户家庭:有的人是直系亲属,好友,还有家庭教师,保姆、司机、管家。

影神在阅读原著时就有一种感受,如果单纯为了替孩子报仇,亲属尚可解释,不相干人如此精心谋划毫无保留,动机上就说不过去。


电影则增加了所有凶手与那户家庭的联结。

孩子因为保姆打盹疏忽才被偷走的,医生的文凭是主人助资考到的,司机后来成为汽车推销员也是主人推荐的……


要么受之有愧,要么受之有恩,杀人动机就足够了。



如果说及格的理由是用电影语言把故事更好地呈现给观众,那么不及格的理由则是补了原著的短,丢了原著的长。



不及格

理由

给密闭的谋杀断案设置了外景



原著开篇的一段对话足以吊尽读者胃口:


我们周围的人,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国籍,不同的年龄,三天的旅程把这些互不相识的人聚集在一起,在同一个屋檐下吃住,谁也离不开谁,三天后,他们各奔东西,也许再也不会见面了。

“除非,”波洛说,“发生什么事故……”



所有人都在下雪天挤在东方快车上的同一节车厢里,而且座无虚席。这本身已是最好的密闭式谋杀现场,最好的故事环境背景。


可导演大概是觉得雪山太美,观众全程盯着一节车厢容易视觉疲劳,嫌疑人审讯时不时就转场到室外,让封闭车厢营造出的压迫感、悬疑紧张的氛围全都散掉了。

要是能随意下火车,就把凶器都埋雪堆里了好伐!



不及格

理由

丢失了强大的逻辑推理过程



原著中最精彩之处就属波洛的审讯环节。

十二位嫌疑人依次面谈,谈话技巧因人而异。由于是层层推进,谁前谁后都有迹可循。一旦发现口供疑点,再根据蛛丝马迹倒序逐个揭穿,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十分精彩。


可电影前期交代人物出场的部分过长,又急于把剧情推向公布凶手的高潮,以致中间面谈变成快速且混乱的剪辑拼接,让所有人不知所云。


观众没有跟着侦探一步一步走向真相,中间逻辑推理干脆断片能不睡着吗?



不及格

理由

部分人物形象改编不合理



冷静如伯爵,知道及时用油渍挡住妻子护照上首字母以防怀疑,到了电影里变成一言不合就生气动粗的莽夫。


每个凶手目标都是杀死在逃犯人,无心伤害其他无辜。但是电影里,学医的上校却因侦探怀疑自己心爱的女人而对其拔枪。


睿智的英国小姐,是全书中让侦探最难以攻破的角色。她冷静沉着,从不轻易开口。却成了电影里随时搭话,动不动就一脸慌张的女人。


那些仅靠对话累积起来的,鲜活的人物群像。被导演改编之后,成了与身份不符的纸片人。


何为

人性

书与电影都没有过深的人性挖掘



书与电影提及人性的部分在结尾:


一个陪审团由十二个人组成——有十二位旅客——雷切特被刺了十二刀。雷切特在美国逃脱了审判,我想象着有十二个人自己组成一个陪审团,宣判他的死刑。由于情况紧急,他们不得不担任他的死刑执行人。


基于此导演更是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最后的审判”。波洛的一番推理仿佛在寻找12人中“背叛耶稣的犹大”。



影神承认阿婆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逻辑缜密,侧重推理极为优秀。但它在人性、公平、正义上的探究,甚至结尾那个大团圆的处理上都有所欠缺。

司法究竟能否给所有人带来公正?复仇主义又是否真的可取?既然法律远远不够,我们要将良知置于何处?为什么每个人在刺下那一刀时连人性的思想斗争都没有?


唯一有复杂情绪描写的亲属,是那户女主人的母亲。她愤恨自己年岁已高,四肢无力,一刀刺下去只能伤及皮肉。


这让影神想到另一部电影作品《亲切的金子》。



同样是复仇主题,同样是自行审判。


每个人都带好工具,防止血溅到身上连塑料衣都备足。似乎为了死去的孩子,人性早已泯灭。
可当他们陆续走进屋子执行审判时,却发生了反转。


有的人乱砍一通,实际上对方毫发无损,有的人走出门来立即瘫软、呕吐,有的人走到罪犯面前咆哮哭诉,却始终拿不起刀。


复仇之心受难者皆有,杀人之心一蹴而就,可执行起来谈何容易。这就是人性,属于人性的挣扎。



当然罪犯还是死了,年岁最大的奶奶,用一把小剪刀扎进动脉。


极致的恨诉诸于谋杀,是可以无关体力无关年龄,一针见血的。只这一点,私以为跟《东方快车》形成鲜明的反差,更棋高一着。




我们都知道,作品要放在时代中去评价。


阿婆是将谋杀“去血腥化”变得“游戏化”的第一人。她是个快意恩仇的作者,所以希望借作品让正义得到伸张,让凶手绳之以法。至于是否合乎道德伦理,人性又能剥落几分,显得没那么重要。


然而,观众和读者看的故事越多,也就越难取悦。


我们需要比完美故事,完美结局,完美推理更多的东西去满足视听感受,填补人性的盲区。


通篇考量后再看《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部电影,影神觉得不及格。你觉得呢?




 P.S. 

 1  《东方快车谋杀案》


2017年 | 片长:114min | 制片国家:美国 马耳他 | 导演:肯尼思·布拉纳


 2  《亲切的金子》

2005年 | 片长:112min | 制片国家:韩国 | 导演:朴赞郁

 

更多精彩文章分享


走出内心的无人区,远比横穿羌塘更重要
《雷神3》就像金拱门的炸鸡,吃的时候爽,出门就忘
银翼杀手2049:记忆才是我们活过的证明
年度灾难科幻大片《全球风暴》,全人类命悬一线!

职场是不是洪水猛兽?我们该如何自处?

央视十年追踪,00后是如何成长的

励志电影,是有保质期的
等了两年,TA果然没让我失望

节目组在街上放了块黑板,却影响了路人的一生



以 独 特 的 电 影 视 角

解 读 教 育 阐 释 人 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