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影院熬过尬笑的两小时?
水月哥哥——沈腾老师,对不起。
幽默感或许与生俱来,您长在了观众的笑点上。
但新作《西虹市首富》,恕不能因偏爱您而陪笑。
暑期档厮杀过于残酷,国产片整体质量攀升。
短短一个月,我们的胃口就被惯坏了。
《阿修罗》的退赛将这种娇惯发挥到极致。
此时再看麻花,捉襟见肘的创作枯竭根本藏不住。
《西虹市首富》
人说出道即巅峰。
论完整度和笑点密度,《夏洛》都是麻花目前最好的成绩。巅峰过后,无论多少票房都填补不了剧情上的空洞和一路下滑的烂梗。
从loser男穿越时空改变人生,到男女灵魂互换,直至今日突然暴富,每部作品都在造白日梦。题材套路没关系,观众想看一群喜剧人在有限的池塘里凭借一身本事翻出无数水花。
但发展到《西虹市》,感觉大家卖力起跳,然后一个猛子扎入水中——溺毙了。
“如何在一个月内花光十个亿?”变得跟“如何在影院熬过尬笑的两小时”一样困难。
剧情上…..仔细想想好像没什么剧情。
穷人乍富,花式挥霍。龙虾海参当关东煮,包下一天五十万的酒店长住,帮各种人实现不靠谱的梦想,投资快跌停的股票。
故事核心是花钱,至于怎么花,根本不考虑是否为剧情服务。只要能抖包袱能逗观众笑,全都拿来用。这种有意讨好给电影带来了极大的散漫和混乱,以至于头不对尾前不搭后,像看了场闹剧,太愧对喜剧二字。
没剧情有包袱,忍你。
但是没剧情包袱又尬,气炸。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国产喜剧的笑料都依赖于“伪色情、性暗示、物质欲、网络段子、肢体恶搞”,一张张我演的很用力你怎么还不笑的脸在镜头下被无限放大,皮肉间哪里还有对喜剧的敬畏,满是对低级趣味的迎合。
皮囊尚且如此,很难指望有什么深刻的立意。
喜剧,是被笑声包裹起来的寓言,寓庄于谐。
有现实讽刺在背后支撑,一切夸张便成了重要的输出形式。而如今的国产喜剧本末倒置,把浮夸变成追求把立意丢进垃圾桶,最后把观众当成傻子。美其名曰,只为博大家一笑。
我们的笑就这么廉价?
想起以前——
“90年代,喜剧是被周星驰撑起来的”
你看他在《喜剧之王》里咧着嘴尴尬的微笑,从地上捡起盒饭,一本正经地说:“无论你是否看得起我,我都是一个演员。”一切都在极尽夸张之后稳稳地收了回来,让你笑着流出眼泪。周星驰是个好演员,他演戏的风格你永远能猜到,但他也永远都能把喜剧外衣下的悲剧色彩分毫不差地传达。
一个人,一个年代,一种电影类型,都是他。这句褒奖,半点折扣不打。
“千禧年之后,喜剧是被组合撑起来的”
囧系列杀出重围,“黄徐王”金三角成为喜剧标签。
公路片式的打怪卖囧,破事成堆的悲催遭遇逐渐衍生出IP。三个人在演技、才华和国民好感度上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口袋,合体=票房号召。而大众审美也逐渐从周星驰那种【惨中透着人生无奈】过渡到【看你倒霉是我快乐的源泉】。
换句话说,喜剧开始变得市场化,流行化。
这种“失真”绝非一厢情愿,其实是观众与喜剧电影的供求关系决定的。经典需要仔细品味,高级需要笑中带泪,可我们没那么多时间重温,只想在影院放肆笑一场,于是喜剧的严肃性就被抹掉了。
“如今,喜剧是被一个团队撑起来的”
你一定知道影神要说谁,是的开心麻花。舞台剧起家,功底过硬,在年轻人中人气颇高,常常一票难求。自《夏洛特烦恼》在2015年被搬上大银幕后,以沈腾马丽为领军人物的麻花团队成功霸占观众笑点,诞生的各种梗至今还被津津乐道。
有没有发现,看起来观众越来越好取悦,但其实做喜剧越来越难了?
从一个人撑、到三个人、到一个团队。喜剧人在不停加码,可喜剧却一直在做减法。最终演变成现在这种令人头痛的现状,满目油滑。
其实,喜剧在电影市场占比很重,消遣作用不亚于商业大片,而且能满足各年龄层的需求。少了视效这一层,成本降低挣钱的空间就很大。但越是把花哨剥得干净,对剧本的考验就越高,对笑点的分寸感要求就越高。
本以为会借此优胜劣汰,没想到却纵容了各种圈钱的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
开心麻花做喜剧已算诚意,却还是难逃脱哗众取宠的恶俗,喜剧人出好作品真的这么难吗?
答案很明确,难,至少在中国很难。
首先,电影对于中国观众,是娱乐项目之一,是逛街吃饭后的打包产品,它的娱乐性远大于艺术性。不过话说回来,电影本身就二者兼之,依靠人群比例来决定倾向问题。所以,对中国观众,是娱乐。
既是娱乐就要满足娱乐的特性:快餐式、省脑式、能迅速调动情绪、易于传播。
而喜剧为了适应大部分观众的需求,开始简化,能在两个小时内让你笑至少一次就是全部宗旨。一旦考虑了深度和内涵,考虑了高级的表达形式,观影过程就会变得困难,受众自然曲高和寡。
其次,出好剧本不是件容易的事,对现实题材来说都沉得多浮得少,《药神》的成功不可复制,何况是娱乐性载体的喜剧。想把五味杂陈的生活融进故事里让看的人感同身受,势必要消耗掉与过生活近乎等同的创作时间。
别人量产网络段子也能奏效,低俗恶搞也有市场,你质产磨一剑,投资人等不起,观众等不起,市场更新迭代之快更等不起。
小众文艺片,哪怕国内无人问津还能去国外拿个奖。喜剧的特性决定了要为大众服务,脱离了大众很难立足,喜剧人的创作困境可见一斑。
有时,影神也很矛盾。被国产烂喜剧闪瞎了眼,骂几句,可转过头又满满的无奈。
生活不易,看点喜剧。
非要吹毛求疵追求艺术性吗?
仔细想来,就是曾经沧海而已。虽说观众看过了好的,很难容得下坏。但坏的多了,也终有一天会忘了好是什么样。
王传君的“我不喜欢”要存在。
今天《西虹市》这句难看不能不说。
因为,唯有对坏保持清醒,才是对好最大的尊重。
视效是不是国产烂剧本的遮羞布?
送给所有陪我深夜撸串的损友们
青春与梦想,不过几年世界杯
姜文归来,又是一场快意恩仇的狂欢
童年阴影的终生梦魇
从演技角度谈《药神》,大型飙戏现场
《毒战》被翻拍,没了限制竟有如此大的尺度
▼
以 独 特 的 电 影 视 角
解 读 教 育 阐 释 人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