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春晚了么?扒一扒这届春晚的幕后技术

展示云 2023-06-08



   转自:cg世界  1D:world_cg

     

首先祝大家新春快乐!

大家在牛年里好运连连、

牛转乾坤、

万事顺意、

阖家幸福、

事业蒸蒸日上


每年除夕晚上必看的节目就是春晚了。说起来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到现在,春晚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38个年头。虽然这几年感觉一届不如一届,但整体还凑合吧。但我们这里不是吐槽内容的,我们来说一说这届春晚背后的技术。



舞台屏幕


春晚舞台中间那个主屏采用了一块61.4米x12.4米的巨型大屏幕,分辨率达到了8K级别,并以春晚演播大厅为中心圆心进行弧形设置;观众席后面和上方那个屏幕是由154块屏幕构成的超高清大屏幕,是与舞台主屏、地屏和装饰冰屏融为一体,构成一个穹顶演播空间,可以说全是钱的味道。


在如此大的屏幕上播放各种高清视频也是相当有挑战的,据说中央总台自主研发了一个大屏“控管监”播放系统,可对120路超高清视频进行裁切、合成和同步安全播放。



全景自由视角拍摄技术




这次中央台联合华为公司在春晚演播大厅搭建了个自由视角拍摄系统,以100台4K摄像机组成的1个圆环型4K拍摄阵列和1个螺旋形4K拍摄阵列,采集的上百路超高清视频流做实时渲染、整合、编码等媒体处理,并输出用于直播的360度视角转换效果的画面,获得三维视角任意旋转且平滑连续的视频,编导可以根据节目表现效果选择最佳视角,生成“时空凝结”般的精彩瞬间视频用于编排。

首次采用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


刘德华这段也还好,但我们行业内人一眼就看出是合成的。


刘德华、周杰伦到底有没有来春晚?

很多看了2021年央视春晚的人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其实,周杰伦、刘德华是通过AR、云技术“出现”在现场的。

央视春晚走过37年,越来越成为创新视觉技术的见证。

以异地的刘德华和现场的王一博、关晓彤三人一同上演《牛起来》节目为例,时空穿插起来毫无违和,同时伴随灵活的机器牛写“福”字、跳踢踏舞,科技感十足。

通过春晚,我们也看到人工智能、XR/AR、云计算等技术正在走向大众生活。


不过里面做的最好的一段是李宇春那段《山水霓裳》 ,据说是用Unity做的,到底是不是不得而知,但是从效果上还是非常惊艳的。



它是以三面LED屏幕构建了可视化的虚拟三维空间,现场通过摄像机跟踪系统提供演员在虚拟三维空间的位置数据,通过VR渲染引擎在LED屏幕上实时呈现动态虚拟场景,演员能够根据屏幕画面,与身边的虚拟元素可以进行沉浸式互动,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无缝衔接。





交互式摄影控制技术


交互式摄影控制技术是对摄像机运动轨迹进行精准设定和控制技术。这届春晚采用交互式摄影控制系统实现两地制作。由于疫情原因,个别明星演员无法来到春晚现场表演,通过交互式摄影控制技术,将摄像机的运动轨迹和实时拍摄的画面传输到异地,在异地按照同样的轨迹对明星进行拍摄,再将拍摄的视频与春晚现场画面进行合成,完成春晚节目的特效制作,从而完成个别明星演员无法到达现场的节目制作。



特种设备和实时虚拟渲染的结合
视频内容牛了,那拍摄硬件也必须得跟得上。这届春晚使用了多套特种摄像系统,有2套轨道机器人、2套索道、1套伸缩摇臂等7套特种摄像系统,有5个讯道具备虚拟实时渲染功能。


每个节目都采用了特种设备拍摄的镜头,有14个节目采用了虚拟场景制作。春晚现场4K超高清AR虚拟技术,实现了4K和HD的虚拟同步制作,满足HD和4K同步播出的要求。特种拍摄和实时虚拟渲染制作的完美结合应用,提升了春晚节目的包装效果。

数字春晚看什么?

看2021央视春晚,很多人会感到舞台效果很赞,最酷炫的当是AR技术和3D效果。

周杰伦一曲《莫吉托》,在XR技术下把舞台“搬”到海滨城市,使人物、道具跟虚拟场景互动和结合,让我们看到周杰伦带着乐队,开着粉色飞车与观众共享夏日风情。

在武术《天地英雄》中,山水自然融入武术场景,通过AR技术营造出清奇的意境。

拍摄手法中,也出现了“子弹时间”的环绕全景拍摄手法,定格一个画面镜头视角快速环绕切换,带来视觉体验提升。

全息投影是本次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十几个克隆李宇春同台演出的场景。

早在2015年春晚,歌曲节目《蜀绣》中就出现了五个李宇春,较早用到全息投影技术。这一技术使得观众不带任何眼镜,就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在面前。不过现在回看当时的效果,颗粒感还是很低的。

本次春晚,李宇春再次带来演唱,舞台上出现18个李宇春,换上18套华服,站成一排。时隔五年,全息投影技术已经大大进步,时空切换,中国风+科技感完美结合。

除了AR/XR、全息投影,人工智能也是春晚少不了的元素。

春晚酷炫舞台背后的黑科技

春晚现场,“云”端演员通过提前录制并经过技术包装的视频参与演出。这种方式并非简单的连线或插播,而是作为节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现场演员密切联动。

不少人说,AR技术真牛,把刘德华也请到现场。这是如何实现的呢?简单来说,主要有四个步骤:

1、节目导演需要提前构图,设计好每一帧画面中演员的走位、动作。
2、由专门团队沟通,让刘德华在大型摄影棚中提前录制。
3、几百个软件工程师为刘德华拍摄内容添加大量的图像效果,和刘德华的歌声、动作配合起来,加上虚拟的内容,实现“AR化”。
4、关晓彤、王一博是实时演出,将第三步产出的内容和他们叠加在一起,就成了“XR”。

当下,AR技术的成本已经相对较低,比如在苹果等智能手机上已经添加了激光雷达,可以实现AR效果。但是,XR技术应用相对较少,需要大量算力,整体成本相对较高。

除了云表演,云观众也是疫情影响下也是本次春晚的一大新应用。

今年春晚舞台设置了一道巨幅环形新媒体背景墙,154块超高清大屏幕分布在观众席后区上方,每一块都拥有独立的通道,可同步接入154个信道呈现。

依托5G技术的发展,“云”传播技术将实现跨时空的同台互动表演,屏幕上的观众席与现场舞台、观众席连成一片,打通时空。

从具体操作上来看, 本次春晚融合了全景自由视角拍摄、交互式摄影控制、特种拍摄和实时虚拟渲染制作等技术点,由此为观众带来突破感官的体验。

而背后,更依赖硬核的硬件设施。比如,针对春晚中的武术节目,央视、华为双方在舞台周围环绕部署了上百台4K超高清拍摄设备,获得演员的360度影像信息。继而,主办方在现场部署的华为MediaCube设备中,对采集的上百路超高清视频流做实时渲染、整合、编码等媒体处理,从而输出用于直播的360度视角转换效果的精彩内容。


以上就是这届春晚的各种幕后技术,今天大年初一内容就准备一篇,再次祝愿所有小伙伴们牛年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部分内容摘自:  公众号zhidxcom 智东西  作者 : 李水青  编辑 :漠影  侵删

近期热文:

交互领域研究资料库之3D Mapping视觉灵感

「未来"沉浸式"体验展」是什么样的?

全球第2座teamLab无界美术馆来上海了

新加坡考察—文旅夜游与新媒体艺术(下)

全球首展!2200㎡4D浸没式展览登魔都,120min不够拍…

VR、全息、光影、黑科技体验馆设计与黑科技体验活动分享

VR超高速超科幻之高科技未来梦(VR HYPERLOOP)

XR学习指南:VR,AR和MR系列基础课程

4月盘点全球新媒体艺术

TeamLab Future Park 未来游乐园昆明站

韩国街头出现20米高的「大水缸」,路人看到都惊了!

预告|中洲未来实验室开幕展

快来看!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海洋博物馆来喽!

当人类与AI共同创造艺术

韩国最大规模的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展,“超越时空的自然”

多媒体展示技术——“全息投影系列”在展馆中的运用

量身定制的博物馆多媒体解决方案——交互式专业定制3D可视化


喜欢的请转发谢谢!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投稿 | 定制素材 | 设计公司招聘 | 设计师合作交流

联系VX:19943386649

免责声明:

1、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2、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作于商业用途,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3、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 ,若恶意侵权将追究其法律责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