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苑 | 林正军,张慧:词语搭配构式语义互动模型构拟——以“Adj.+N. ”为例

林正军,张慧 语言服务
2024-09-04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


词语搭配构式语义互动模型构拟

——以“Adj.+N. ”为例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林正军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    慧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构式为中心的语法教学范型构建及其有效性研究”(15BYY084)。


提    要

词语搭配构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本研究通过对“Adj.+ N. ”词语搭配构式的实例分析,旨在探究此类构式组建的认知理据,尝试构拟词语搭配构式的语义互动模型。研究发现:(1)词语搭配构式的产生有赖于构式中各个搭配构件之间的协同作用,在词语搭配构式产生过程中搭配构件之间的语义完全相融时,产生典型搭配构式;当搭配构件之间的语义不完全相融时,在构式压制、构件互动和语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非典型搭配构式,其生成体现了认知经济性原则;(2)概念隐喻和转喻是非典型词语搭配构式中词义衍生的两种认知机制;(3)在词语搭配构式中,搭配构件的语义互动类型包括三种情况:规约意义+规约意义,衍生意义+规约意义,衍生意义+衍生意义。

关键词

词语搭配构式;互动模型;认知理据;Adj.+N.


1

引    言




构式是形式和意义(或功能)的匹配体(Goldberg 1995,2006),按复杂程度可以分为简单构式和复杂构式;不能进一步分解的形式和意义(或功能)的匹配体为简单构式,反之则为复杂构式(林正军、王克非 2013a)。Langacker(1987)将语言单位区分为构式和构件,构式由构件组成。例如,每个小句和短语都是构式,而组成小句和短语的词则叫作构件。为了区分的需要,本研究采用构式与构件的提法。搭配(collocation)的概念最早是由 Firth(1951/1957)提出的,指词语间的一种结伴关系,即在特定语境中词语与其前后结伴的词语相互依存。Harris(1954)持相似的观点,认为词语的意义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相邻词语以及其所处的语境共同决定的。从构式的角度来看,作为整体的词语搭配 是 形 式 和 意 义(或 功 能)的 匹 配 体,在 言 语 社 区 中 逐 渐 固 化,并 且 享 有 心 理 表 征(Hilpert & Diessel 2017;王启 2019)。因此,搭配也是一种构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组合而成的复杂构式(如词组、习语、短语等)。本研究聚焦于两个词语互动产生的词语搭配构式。以往的词语搭配研究主要包括理论探索(Firth 1951/1957;Sinclair 1991;李文中 2017;龙磊、卢卫中 2019)和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涉及习得与教学研究(Nesselhauf 2005;张文忠、陈水池 2006;曾天娇、贾冠杰 2017),以及英汉词语搭配的对比与翻译研究(武光军、王克非 2011;王志军 2014;李晓倩、胡开宝 2017)。现有研究鲜有对词语搭配构式中搭配构件的语义互动及其认知理据的探讨。本研究尝试通过对“Adj.+ N.”词语搭配构式的实例分析,探究词语搭配构式的体验哲学基础,从构式压制、构件互动以及构式使用语境等方面探微词语搭配构式的认知理据,最终构拟词语搭配构式语义互动模型。


2

词语搭配构式的体验哲学基础




词语搭配构式体现复杂的概念结构,以人与世界(包括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的互动体验为基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过程带有体验性和方向性,感知经验来源于人与世界的互动,而概念和意义是基于感知经验形成的(Lakoff & Johnson 1999;Johnson 2017;林正军、张宇 2020)。人与世界互动产生感知经验,然后经过人脑的逐级加工形成认知意象和概念结构,概念结构便是词语搭配构式语义的来源,最终借助词语搭配构式的语言形式得以表征(见图1)。人们先有对世界的感知经验,后有语义表达的需要,因此人与世界互动获得的感知经验是语义表达可能性的前提和基础,语义是对人类现实或可能经验的表达,构式的意义即是人们对世界经验概念化的结果(林正军、王克非 2013b)。词语搭配构式的语义归根结底来源于人与世界的互动体验,唯有将词语搭配构式置于体验哲学的宏观背景下,方能洞悉搭配构式及其组建的认知理据。

构式按照抽象程度可以分为实例构式和图式构式,前者是指具体的言语实例,而后者是指对言语实例的抽象和概括。词语搭配构式的语义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镜像,而是基于人们自身对感知对象的体验,进而对其进行识解和概念化的结果。 

图1  词语搭配构式的体验哲学基础

人们在与世界的互动体验中,通过感官系统感知到了“花的色彩”“水的咸淡”“鸡蛋的味道” “肌肤的柔韧”“雷的声响”等,这些感知经验经过概念化和词汇化后最终由词语搭配的实例构式来体现,如red flower(红花)、salty water(咸水)、rotten egg(臭鸡蛋)、soft skin(柔软的皮肤)、deafening thunderclap(震耳欲聋的响雷)等。人们再通过对这些形式或意义相似的实例构式进行抽象和概括,生成相应的抽象词语搭配图式构式“Adj.+ N.”,表示“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的实体或事件”(图2)。反过来,词语搭配的抽象图式构式又制约着新实例构式的产生(详见 3.1.1)。 

图2  基于体验的“Adj.+ N.”实例构式与图式构式的关系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具有体验性,最初的搭配实例构式都是以感官系统与世界的直接互动为基础,表达具体的感知经验。其后,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提升以及为了满足更高的表达需求,搭配实例构式开始表达抽象或复杂概念。也就是说,表达抽象和复杂概念的搭配构式往往晚于表达具体概念的构式产生。我们以“Adj.+ N.”这一类搭配为范例,结合COCA共时语料库和COHA历时语料库的考察,在选取特定的形容词且检索与其搭配的高频名词之后发现:最早出现的“Adj.+ N.”搭配实例均表达经由感官直接获得的具体概念,之后才出现表达抽象概念的搭配实例,如 long hair(1820s)/ long distance(1830s),deep rose(1840s)/ deep contempt(1850s),broad sea(1830s)/ broad basis(1900s)等。


3

词语搭配构式的认知理据




词语搭配图式构式是在对词语搭配实例构式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产生的。构式之间存在层级关系和承继关系。层级关系表现为从实例构式到图式构式构成了一个连续体,实例构式体现并例示图式构式,图式构式是对实例构式的抽象和概括(林正军、刘永兵 2012);承继关系则主要表现为实例构式会承继图式构式的相关特征。如图3所示,“Adj.+ N.”是图式构式,“big face, long face...”是对上层图式构式的具体例示,介于二者之间的“Adj.+ face”或“long + N.”是半图式构式。半图式构式和实例构式均承继了图式构式的特征,例如“big、long”承继形容词表示“属性”的特征,而“face”承继名词表示“实体”的特征。 

图3  “Adj.+ N.”搭配构式的构式层级

词语搭配图式构式制约新实例构式的产生。词语搭配实例构式按其对图式构式的例示和承继程度,分为词语搭配典型和非典型实例构式,词语搭配典型实例构式的所有成分完全符合图式构式的要求并承继其所有特征,即当进入图式构式的所有搭配构件均符合其要求时,产生典型实例构式;当进入图式构式的一个或多个搭配构件起初在形式和(或)意义上不能完全符合其要求或没有承继其所有特征时,图式构式会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搭配构件进行压制,再加之搭配构件彼此间的互动,最终使得不完全符合要求的搭配构件基本符合要求,进而产生非典型实例构式(林正军、王克非 2013b)。非典型实例构式的产生是填补语义表达空缺的重要手段,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和认知的经济性。以下重点讨论词语搭配非典型实例构式的产生路径及其认知理据。 
3.1  词语搭配非典型实例构式的产生理据
构式中的词义调整(adjustment)不仅受制于图式构式的单边压制,特定词义的变化还会受到相同结构中其他词汇概念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其他语境线索的制约(Evans 2006)。
 (1)The wash,dry now that the spring melt was over,made a sharp cut to the north and the two officers followed it through a grove of stunted juniper and willow onto a rocky plateau bordered by thick stands of pine. (2)According to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there will be a sharp cut in jobs in Hong Kong and the rest of the region under the restructuring,aimed at slashing costs and consolidating overlapping operations.
例(1)和例(2)中对于a sharp cut的语义识解需基于“Adj.+ N.”搭配构式的制约、sharp和cut彼此间的互动以及语境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例(1)中sharp受到概念隐喻机制的影响,其语义发生衍变,表示“明晰的”;同时cut受到转喻机制的影响,其语义在组合过程中发生改变,即由原来表示动作的语义转变为表示实体的语义,这里可以理解为“路径”;语境“融化了的泉水干涸后映现出(一条明晰的小路)”为a sharp cut这一搭配构式的语义生成和理解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信息。因此,例(1)中词语搭配构式a sharp cut的语义可以识解为“明晰的路径”。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语境因素在该词语搭配构式的语义生成和理解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同的词语搭配构式a sharp cut在例(2)中的语义却截然不同。受制于语境线索“机构重组、削减费用和合并重复运营对职业需求的影响”,搭配构式a sharp cut在搭配过程中,sharp的语义通过隐喻衍生为“大幅度的”,而cut的语义通过转喻衍生为“削减”,故搭配构式的整体语义为“大幅度的削减”(图4)。词语搭配非典型实例构式的产生路径可以概括为:首先,语境为搭配实例构式非典型语义的产生和理解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其次,图式构式制约实例构式的产生,对不完全符合其要求的进入成分进行压制;最后,新组建实例构式的构件之间互动融合,产生新的词语搭配非典型实例构式。 

图4  词语搭配非典型实例构式产生理据例示

3.1.1  词语搭配图式构式的制约
图式构式是对实例构式的抽象和概括,反过来又制约着新实例构式的产生。当进入成分完全符合图式构式准入条件时,产生典型的实例构式;当进入成分不完全符合图式构式的要求时,图式构式就会对不完全符合条件的进入成分进行压制,经过压制后的成分在形式和意义层面基本达到图式构式的要求,由此产生非典型实例构式。 “Adj.+ N.”是形容词和名词搭配的图式构式,制约着新实例构式的产生,即允准符合条件的构件进入其中,限制完全不符合条件的构件进入,以及压制不完全符合条件的构件。进入该搭配构式的名词多为表示实体的概念,包括人、事物和事件等,而进入搭配构式的形容词则大多用来描述实体的性质、特征或属性等。 
(3)A broad street that parallels the shoreline is a mixture of department stores and souvenir shops.(4)School administrators should first try to adopt school tobacco policies on the district level, because these policies have a broad reach and the potential for a high impact.
例(3)搭配实例构式a broad street中,名词street表示实体,形容词broad用来描述street的特征,二者语义完全相融,表示“宽阔的街道”,组合为“Adj.+ N.”典型实例构式。例(4)搭配实例构式 a broad reach 中的搭配构件reach,通常在学习者的心理词库中首要的词性是动词,表示“到达”的动作。我们假定学习者心理词库中只有这一个词性和词义,学习者若要产出和理解a broad reach这一搭配构式,就需要借助于图式构式“Adj.+ N.”的知识,即图式构式对reach的动词词性和动作词义进行压制,使其转化为名词词性和表示抽象概念的词义,进而整个搭配构式表达“影响范围之广”的语义。 
3.1.2  词语搭配构式内部的构件互动
构件互动是新生实例构式产生的内部制约机制。词语搭配实例构式在横组合过程中,其搭配构件间存在互动关系,这就意味着各个搭配构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种互动形式主要包括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搭配构件彼此在形式和语义上相互融合时,即可组建成为典型实例构式,如a deep pond(深水池);另一种情况是当搭配构件彼此不完全相融时,它们在互动的过程中经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致使一个或多个构件的语义发生变化,最终彼此相融,产生非典型实例构式(林正军、王克非 2012)。 
(5)The painting also speaks of an artist whose keen eye and interpretation of a simple scene express a deep appreciation for life and an ability to be present in every moment.(6)She had a deep cut on her skull,and her skin was so pale,it looked like a white sheet.
在例(5)的搭配实例构式a deep appreciation中,形容词deep在与名词appreciation的相互作用下,其语义衍生为“诚挚的”。在例(6)的搭配实例构式a deep cut中,cut由原来表示动作的语义转变为表示实体的语义,即“伤口”。
3.2   词语搭配构件的语义衍生机制
每个语言使用者或学习者都有一个心理词库,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将语言词汇及其相关知识储存于大脑中。就外语学习者而言,不同层次学习者对外语词汇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以上文的cut为例,在初学者的心理词库中,可能只有动词的词性,表示“切”的动作,而在较高层次学习者的心理词库中,可能还会存储名词的词性,表示“切口”的概念。据此,我们将学习者对某个孤立词汇第一反应的词义(和词性)称为其心理词库中的中心意义。学习者心理词库中词汇的中心意义往往是其最先习得的词汇规约意义,而词汇的规约意义往往是学习者使用和理解衍生意义的基础。词语搭配的典型与非典型实例构式均是相应图式构式的具体实例,它们处于同一认知范畴中且存在某种认知关联。图式构式和典型实例构式的存在为非典型实例构式的产出和理解提供认知图式及范例。在非典型词语搭配构式的产生过程中,搭配构件的衍生语义与其规约词义存在某种认知关联,词义的衍生一般由概念隐喻或转喻这两种认知机制来实现。隐喻衍生基于相似性,凸显类比项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多是从具体域向抽象域的映射;转喻衍生基于邻近性,强调两个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体现同一认知域中的认知关联(Lakoff & Johnson 1980;林正军、杨忠 2005)。
(7)He says clerks have described the thief as a light-skinned,Hispanic man in his 20s to early 30s,with dark hair and a thick accent.(8)She teaches him the Slam,which is a series of short jumps followed by a high jump.
例(7)搭配实例构式a thick accent中,thick的语义在搭配过程中通过概念隐喻从具体的空间域向抽象的程度域映射,表示“(口音)浓重的”。例(8)搭配实例构式a high jump中,jump的语义在搭配过程中通过概念转喻由原来表示动作的语义转变为表示实体的语义,搭配构式的整体意义为“跳高”。


4

词语搭配构式语义互动模型构拟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拟构建词语搭配构式语义互动模型,语言使用者在特定语境中产出和理解词语搭配实例构式,新生搭配实例构式的产出与理解受相应搭配图式构式的制约,搭配构件在组合过程中相互作用,并且在形式和意义上相互融合后,学习者得以产出或理解新生的搭配实例构式(图5)。 


图5  词语搭配构式的语义互动模型


认知语言学中的语境主要指语言使用者大脑中的百科知识(Evans 2019),词汇的基本语义与相关百科知识联系密切(Aitchison 1997),因此词语能够触发相应的百科知识。搭配构件各自触发不同的百科知识,这些百科知识相互作用和融合,促成词语搭配实例构式的产出及与其相关的百科知识,我们将这些百科知识称为语境1。词语搭配实例构式产生后,可能会用于更大的语言单位(如句子、语篇),我们将更大的语言单位所触发的百科知识称为语境2,语境2限制词语搭配构式的语义,还可能致使词语搭配构式的整体语义进一步衍生(参见Lin & Jin 2020)。 


(9)“They said it was a sharp knife and a strong arm.The cut went deep and wide,”the officer, Roy Reynolds,said.


例(9)中,sharp和knife的规约语义及其触发的百科知识彼此相融,共同激活了语境1“物质域中的工具及其特征”,构成了典型的词语搭配实例构式a sharp knife。军官Roy Reynolds 所描述的场景构成了a sharp knife使用的更大语境,即语境2。语境2突显词语搭配构式a sharp knife不是一把普通的尖刀,而是“强大的(战斗)武器”。

搭配构式的整体语义及其所触发的百科知识又反过来作用于搭配构件意义的选择和衍生,图式构式制约着语言使用者对新生实例构式的产出和理解。当搭配构件的规约意义及其所触发的百科知识完全相融时,产出典型实例搭配构式;当搭配构件的规约语义及其所触发的百科知识不完全相融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同时语言使用者头脑中相应的图式构式知识会对进入成分进行压制,致使不完全符合其要求的成分在形式和/或语义上发生改变,最终使其基本符合图式构式的要求并实现语义相融,产出非典型实例搭配构式。在互动与压制的共同作用下,部分或全部构件的语义由规约语义转化为衍生语义。

两个搭配构件组合成词语搭配构式可能涉及三种构件语义的组合:第一种组合是两个搭配构件的规约意义完全相融,可以直接构成词语搭配构式,如上文例(9)中的a sharp knife,其中形容词sharp的规约意义“尖锐的”和名词knife的规约意义“(具有尖锐特征的)刀”语义完全相融,直接构成搭配构式,表示“尖刀”;第二种组合是其中一个搭配构件的词义为规约意义,另一个搭配构件的词义为衍生意义,如例(10)中的a sharp difference,这里sharp的规约意义“尖锐的”和difference的规约意义“差异”及其二者所触发的百科知识并不完全相融,他们之间相互作用,致使sharp通过隐喻机制从具体的规约意义转化为抽象的衍生意义,表示“鲜明的”,二者融合后形成的词语搭配构式意义为“鲜 明 的 差 异”;第三种组合是两个搭配构件均为衍生意义,如例(11)中的a sharp increase,其中sharp的语义在搭配过程中通过隐喻机制衍生为“急剧的”,而increase因为同时具有动词和名词两个词性,分别表示“增长”动作和“增长”事件,它与前边形容词的融合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词库中只有动词词性及词义,这时需要通过图式构式进行压制,将其动词的词性转化为名词,词义借助转喻机制衍生为“增长”事件;二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词库中同时含有名词和动词两个词性及词义,这时使用者需要根据“Adj.+ N.”图式构式选择其中的名词词性及词义;三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词库中只有名词词性和词义,这时可与其前的形容词衍生词义直接融合,二者组合后形成的搭配构式意义为“急剧增长”。


(10)It is obvious that there is a sharp difference between possible worlds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this way and our actual world.

 (11)There had been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4 who had been killed.




5

结    语




人与世界的互动经验是词语搭配构式的语义基础,词语搭配构式体现人们对世界互动经验的概念化。当词语搭配构件之间的语义完全相融时,产生典型搭配构式;当搭配构件之间的语义不完全相融时,构式压制、构件互动和语境等因素共同作用可以产生非典型搭配构式,概念隐喻和转喻是非典型搭配构式形成过程中的两种词义衍生机制。非典型搭配构式体现了认知经济性,是对语义的创造性表达。根据搭配构件间的语义组合方式,搭配构式产生过程中的语义互动可概括为三种类型:规约意义+规约意义,衍生意义+规约意义,衍生意义+衍生意义。


本文来源:《外国语》2020年第6期

作者简介:


林正军,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认知科学系博士后,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和丹麦南丹麦大学短期访学。现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师范认证”评审专家,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吉林省外语学会副会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技术人才,东北师范大学“仿吾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在Pragmatics and Society、《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课程  教材  教法》、《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和参编论文集、教材和教辅用书4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点)、教育部人文社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
张慧,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生态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外国语》(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外国语》主要刊载语言研究和翻译研究方面的稿件,并不定期设有外语战略研究、文学研究、书评及会议综述栏目。


20多年来,在国内外语界专家和学者的关心和积极扶持下,《外国语》已成为我国外语学术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之一。所刊载的大部分文章反映了国内外语界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外国语》作为语言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的专业性刊物,已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认定为中文社科类核心刊物之一。《外国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


此外,《外国语》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并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及其他各种专业报刊转载转摘,是国内唯一一份被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简称MLA)收录论文标题和摘要的语言类刊物。


期刊官网:http://jfl.shisu.edu.cn


长按二维码可跳转投稿


推荐阅读


学苑 | 林正军,王萌:英语语态的功能—认知研究

学苑 | 林正军,张宇:基于体认语言观的外语教学探索

学苑 | 杨忠,林正军:博喻:语篇意义视阈的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

学苑 | 林正军,唐玮:语言元功能的体验哲学基础

学苑 | 林正军,张姝祎:语法隐喻的语义发生理据

学苑 | 林正军、杨忠:语法隐喻的语用发生理据

学苑 | 林正军,董晓明:语法隐喻的转喻属性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在【语言服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资源共享

获取进群方式


语言服务

10万+语言学人已关注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欢迎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期刊好文



大家都“在看”,就差你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服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