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模因》是英国独立学者、哲学家凯特•迪斯汀(Kate Distin)博士的一部颇具独特见解的模因论专著。她仿效道金斯(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1976,1989)将自己这本书命名为《自私的模因》, 于200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通俗易懂,颇具可读性。作者在书中首次提出所谓文化DNA的概念,并认为文化的演变既可被看作是模因进化的结果,又可被看作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认为模因进化观与人类具有强自觉和高智慧的表现不谋而合。该书的这些新认识不同于模因论的某些基本见解,因而受到国内外模因论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出版该书的剑桥大学出版社还特意在扉页上指出该书是对模因论的一个评议性重估。《自私的模因》作者进一步发展了道金斯有关“人类独有的文化是进化而来的”“模因正是文化进化的复制因子”的见解,认为模因进化不同于生物进化,并非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行事,而是受制于它的“宿主”(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的意识、意图和责任;模因的传播不是单纯的复制和模仿,其中有宿主从中对信息表征的重组和变异,即模因不但复制文化,同时也创新文化,文化的进化发展是模因进化发展的结果。《自私的模因》一书的面世为这方面的研究和争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正是这些新奇的观点让我们下决心组织人力来翻译《自私的模因》一书。中文版对国内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均有一定的启示。比如在语言学界,2003年,笔者将模因论引入国内,并于2005年最先在国内提出了语言模因论。2014年10月,笔者和陈新仁等著的《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注:点击蓝色字可了解本书梗概)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借鉴了《自私的模因》中的一些观点,是国内外第一本从理论建构到实际应用来系统地研究语言模因的专著。模因(Memes)是文化资讯传承的单位,该词是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创造出来的。他认为,物种进化是复制因子带来的结果,所谓复制因子,指宇宙间任何可以拷贝的物体。基因是生物进化的复制因子。除基因外,他认为还有模因,它是文化进化的复制因子: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了。用模因指代任何形式的信息复制,既可以表示思想,也可以表示思想产生出来的行为,甚或涉及书籍、菜谱、服装、房屋等物品,只要是一种复制现象就是模因现象。语言是文化承传的主要载体,它是模因传播最得力的工具。因此有语言模因这个说法。语言中的模因指模因宿主(即说话人)的意图,借助语言结构,以重复或类推的方式反复不断传播某个信息。语言模因靠模仿来复制传播信息,除克隆式的模仿之外,还会因模因的属性、宿主或环境不同而带有意义或形式上的变异。 以变异的方式传播的语言模因就是语言模因变体。道金斯认为作为复制因子,基因和模因都可以不断地自我复制。但它们在复制的忠实性方面不同:基因的复制成品越准确,复制就越成功;但模因因宿主的主体性和语境的作用,当元信息从一个宿主转到另一个宿主时会出现变异,产生新的模因变体。用迪斯汀的话说,基因像拍照,而模因则与拼图游戏相似。模因在进化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变异。
语言模因变体在内容上或形式上与原来的信息不尽相同,但都多少带有元信息中某些可辨认的特征。就像生物中的基因进化一样,语言模因可以将内容和形式直接拷贝来重复传播,也有只重复相同信息内容而以不同形式的变体出现。此外,语言模因也可以以形式基本相同但内容各异的类推变异方式不断传递出新的语言信息。
无论是模因或语言模因,只要获得或想出这个信息的人带个头表达出来,大家就会因产生某些同感而跟着模仿,传播出去,甚至“炒作”起来,成为“人云亦云”“人为我为”的模因现象。传播中的模因有好、有坏,是否模仿、传播,是否得到广泛的支持,要看传播者的需要和判断。流行广的就是强势模因,是文化承传、进化的主力,弱势的模因或不良模因,多半是因为得不到环境或宿主的支持,遭受冷遇,很快就会被冷落、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