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本科的办学与“痛点”
大陆人工智能办学状况如何?
2018年4月,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从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重点提出“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鼓励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等任务。
专业代码080717T(T代表特设专业),学位授予门类工学——2019年3月,人工智能专业正式进入本科专业大家庭。
过去十年间,每年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数都为个位数,基本上就在两三所院校左右。但在2016和2017年两年,一下子迎来了大幅增长。2017年,有19所高校新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但在2018年,这一数字达到96所。
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发布最新的名单显示,35所学校获批人工智能专业,有101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203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5所高校获批“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可以说,人工智能教育建设已经掀起热潮。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办学在向本科延伸,但办学的顶层设计则在博士以上层面,只有吸引一流的人工智能教授(含产业领域的研究员),才能更好地与世界名校和人工智能高端产业对话。
去年9月17日,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宣布成立。当天下午,全球知名高校校长圆桌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我国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知名高校的校长,共话跨国人工智能合作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
大陆有11所高校参与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的发起。这些院校是: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从发起院校来看,以国内高校为主,这些学校也是接下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将有较大作为的学校,应该引起考生和家长的关注。这些高校并不都办有本科的人工智能专业,但研究生的方向较多,也较为先进。上海科技大学等,允许本科生就进入人工智能实验室,与硕士生博士生一起学习、研究自己喜欢的领域,受到广大高考考生和保研生的欢迎。
人工智能专业应注重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高端、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也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一个瓶颈。
对接产业需求,人才要了解行业,也要掌握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能够进行应用开发。然而,戴琼海指出,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性,我国在人工智能人才结构上呈现出高端人才和工程师“两少”特点,工程师的人才缺口甚至达到了500万~1000万。
近日由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选基地联合发布的《2019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则指出,从人才竞争上来看,美国的人才数量遥遥领先,凸显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优势。对于我国而言,人才数量在大部分领域领跑第二梯队,但与美国相比,中国高影响力学者数量明显不足,顶尖学者相对缺乏,中美之间还存在差距。
“我国已开设了人工智能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尚待时日,但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还不够深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王万森说,他建议,应构建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形成一个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核心,外加衍生层诸专业的新生专业类,即人工智能类专业。除上述核心层、衍生层专业外,还应支持复合型和交叉型专业的智能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的应用只能以垂直的方式进入某一个场景,或者某一个领域行业,这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方向,方能实现经济社会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需求。”王万森强调。
“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领域还是刚刚开始,真正要让它全面落地产生价值,可谓任重道远。”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肖京道出了许多专家的心声,“我们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地努力,一个一个去攻克难关。”
智能制造的信息化基础仍薄弱
智能安保、语音识别、智能客服……几年间,被视为新一轮产业变革核心驱动力的人工智能技术边界不断扩大,已大踏步走进寻常百姓家。然而,相比在安防、金融、零售业的火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制造、农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深度融合仍存在诸多困难,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就有这样的感受,在近日召开的第八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19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上,他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前,解决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瓶颈,最后一公里路该往何处去?”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感受。“人工智能为实体经济赋能,是趋势和前景,但做起来,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说。
人工智能赋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自动化、信息化是基础。但来自艾瑞咨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仅为39%。
在张钹看来,这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一大阻碍。
“制造业智能化的前提是自动化和信息化,这要求各细分行业加强设备自动化改造,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然而,目前来看,许多行业工厂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还很低,人工智能技术也就难以对接。”张钹说。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李修全认同这一观点:“可以说,在人工智能应用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这方面,中国还是存在一些劣势。”
人工智能要发挥“威力”需要数据支撑。在李修全看来,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不足直接导致的是工业数据的缺乏。“与国外先进制造业相比,他们所拥有的工业控制和传感设备在生产中积累了大量数据,可帮助人工智能落地。而我们的数据不足,而且引入的信息化设备多数也是进口,数据不为我们掌握。”
其次是智能制造一体化的问题。工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地需要体系化,“以缝纫机器人的生产为例,需要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算法等软件与传感控制设备等硬件相结合,缺一不可,对我们的一些硬科技门类提出了挑战。”李修全说。
此外,制造业在生产环节中容错率很低,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并不能保证100%的准确。“比如电力行业就基本不容有差池,那么人工智能在融入制造业的过程中,就要选择有一定容错率的工业场景。”李修全说。
张钹认为,以上这些问题使得智能制造的推进难度更大,其解决也有赖于制造业整体的自动化、信息化发展。
需对接产业“痛点”而非噱头
“观察各行各业,你会发现企业对人工智能这种新的驱动力都有着迫切的应用需求,但产业化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有的技术仅仅是锦上添花。”百度风投CEO刘维说。
他以近两年颇为热门的智能养猪为例,许多项目在养猪场内应用了猪脸识别技术,然而,就算能够精准识别出每一只猪的不同,但对于如何进一步察觉疫情发生和科学改善养殖,技术团队却往往没有进一步的解决方案,“他们仅仅把‘智能养猪’做成一个概念,然而,我认为,真正能够提高产业的生产环节效率和竞争力,才是人工智能技术是否深度融合实体经济的硬标准”。
智能企业云知声联合创始人李霄寒则认为,人工智能本身是一个势能器,它的落地需要场景,但行业中提供场景的企业和技术提供者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亟须架起这个“桥梁”。
“身为技术供应商,我们需要了解行业的刚性需求到底在哪里。”小i机器人高级副总裁许弋亚认同这一看法,他认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真正深度融合,构建一个良好的产学研生态非常重要。一方面,从技术、产品到解决方案交付,人工智能技术企业需要充分对接行业需求,抓住机会做好应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企业需要与高校、科研院所在模型、算法等基础研究方面做出更多的合作交流。
对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人工智能处处长吴国政建议,行业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相关组织应当发挥平台作用,共同关注行业需求,建立定期交流机制,以便发现更多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根本科学问题。
本号综合自《科技日报》和《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0日 11版)
更多文章,请持续关注!
985、211也只有24.4%:目标明确学习积极的学生何其少?
一图看清2019中国最好大学生源质量(前100)与深造率(含部分最新整体保研率)
江苏省2019和2018年理科一本投档线对照表(含部分综评院校模拟录取参照线)
“最强大脑”们要做哪几件大事?(顶尖评论4)
顶尖科学家莱维特:生命正如花开花谢一样美丽/人工智能会替代大脑吗?(顶尖评论3)
马云首次透露招人原则,揭秘20年前成绩好同学不如自己的真实原因!
欢迎转发
欢迎投稿原创稿件,欢迎媒体选用,转载需与本公号联系
评论是一种态度,评论是一种思想,评论应该是一种正能量。
亚波评论,聚集有温度的评论!
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