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考研报名人数下降影响考生理性选择
明天是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的第一天,首先祝愿考生们
一“研”为定,一战成“硕”!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全国考研人数为438万人,较2023年下降35.8万人,下降率7.56%。这是近9年来报名首次下降,又适逢毕业生求职季拉开帷幕,各界对其中原因的猜测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不可小觑。
“就业不理想说”似乎占了上风。不少人认为,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份相对于本科毕业更好的工作,但现在辛苦读研也未必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还不如本科毕业就工作,感觉不合算就放弃。这种看法由少量案例支撑,但未免以偏概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知识无用论”的抬头。啥都不考,本科就业就能够如愿吗?显然也不是。
“考研难读研更难说”吓退了部分考生。“我有考研的能力,但没有科研的水平。”“考研是种对应试能力的考察,但读研是种对综合素质的评估。”“研究生不能毕业岂不是更亏?”由于担心不能顺利毕业,一些原本指望“碰碰运气”的考生便与考研拜拜了。研究生就是要培养科研素养,如果因为担心不能毕业而不报,那也没什么可惜吧?
各种“分流说”被过于放大。近几年考公考编备受关注,今年共有303.3万人通过2024年度国考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过审人数首次超过300万人,比去年多43万。这都是考研减少过来的吗?显然不能划等号。当前考公和考研都存在很多盲目性。很多同学并不了解公务员体系以及教师、医生等事业编制体系,由于严格的编制限制,全国在职公务员总数从未超过700多万,不存在所谓“扩招”说法。3年疫情过去,出国境留学人数必然反弹?据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21-2022年度,中国大陆留学生赴美读研为12.3182万人(存量而非新增),占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生总数的42.5%,占比上升了3.6%,因此留学总数影响不大。至于“推免增加说”“强基占用说”等猜想,都被证明是比例极小。
相比于考研报名人数下降的7.6%,审核未通过率和弃考率有很大的水分可挤。如2022年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深圳大学的未通过率分别约9%、13%、7.3%,深圳大学的弃考率23.8%。省级层面,2023年西藏区弃考率达到35%,2022年广东省、陕西省弃考率分别为19%、14.31%,弃考人数接近同比增加的报考人数,这也说明前几年考研报名热的同时,水分也很高。
考研,本来就应该是有科研兴趣、报国情怀而去考的。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单纯为了“更好的工作”而去报考,自然会有人在读研时不适应,在就业时不对口、不如愿。所以,审核未通过率、弃考率都大幅度降下来才是好事,考生不耽误时间,高校也不为庞大的不适合生源的筛选而白忙活。2024年的弃考情况要等到考试后才能知道,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强调各种客观的理由都不是考生内在的信念,也不应成为影响考生选择的主要原因。考研报名人数如同房价一样,没有理由一路高歌地上升,却完全可能因为越来越多的考生更加理性选择,而更加接近实际参考人数。不能也没有必要把其他因素过于放大,而忽略考生内心选择的本来因素。事实上,负面小概率事件的无限放大、片面的观点,数据的偏差和不当应用,都会影响多数人正常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扰乱高学历就业市场,也会导致本有能力深造、本有志向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大学生做出错误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研究生选拔工作要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大学生,要让更多适合基础研究的人才竞相涌现。要努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考试舆论氛围,要关心研究生的就业和成长。
图源:湖南农业大学信科院
精彩荐读
上科大校领导连线常州迎新生交流会 上海特级校长张群:家庭教育大有可为,事在能为
引领区建设对浦东高校有何影响?对接世界一流高校有新的战略平台
一个小时恍若经历半个世纪——缘定上科大 她提前选择了这所“双一流”,高中老师:护送你去往我们做梦都不能至的远方
清华第一北大第二,第三是?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SC20总决赛亚洲前三强出炉
C7高校已有5所入驻张江科学城,十多所高校构成新的高科技“大学城”
高水平定位、高起点办学、高素质培养、高质量发展,校长致辞亮点多多
亚波评论钮维萍做客“教育面对面” 家庭教育电视访谈:亚波评论钮维萍谈《少年的你》
欢迎投稿原创稿件,欢迎媒体选用,转载请与本公号联系
评论是一种态度,评论是一种思想,评论应该是一种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