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我们该如何谈论死亡教育

顶思 2019-11-23

连接改变教育

死亡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扫墓祭祖,出游踏青。一年中大概只有这三天,我们被允许想起、思考和谈论“死亡”这个话题。死亡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换言之,它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无需对死亡忌讳甚至避而不谈。


死亡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


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极度缺乏。我国没有关于死亡教育的书籍,学校也没有开展关于死亡或者生命教育的课程。在对111位丧亲人士的调查中发现,逾七成面对失眠、健康变差等问题,82%人于亲人去世后常感孤独寂寞,三分一人更透露曾有自杀念头。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多年来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她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因此张淑美认为,幼儿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孩子问什么是死亡,作为老师,你该怎样回答

朱盈,三塘实验幼托园的老师,带小班,班上有30个3到5岁的小朋友。朱老师说,小班的孩子年纪小,还从来没有主动问过她什么是死亡。


“他们对死亡的概念,主要还是从动画片里得到的。比如他们会说机器人死了,就是再也修不好了,以后在动画片里都不会出现了。我也会引导孩子们认识死亡,我们班里有个自然角,墙上贴着很多动植物,我就会告诉他们植物死了会怎么样,动物死了会怎么样……”朱老师说,5月份她看见一只死了的小鸟,就带孩子们为小鸟举办了葬礼,顺便让孩子们讨论了一下。


王老师,杭州茅以升实验学校“生命教育”授课老师。她说这门课学校已经开了8年多了,全校学生都要上。“关于死亡的问题,我们更多的是从科学方面来解释,比如新陈代谢减缓、细胞老化等等,告诉学生死亡是很正常的生命过程,并不可怕。”王老师说,孩子一般不会主动提“死”的问题,一旦提出来了,必定是孩子看到、听到或者想到了。


“家长和老师尽量不要主动向孩子解释什么是 死,如果他问到了,记住一定要正面回答。回答时实事求是,不要用“他走了”、“他睡着了”这些话作答。还有的孩子经常会问:“妈妈(爸爸)你会死吗?”如果家长直接回答“会”,孩子就会认为马上就要发生了,心里会受到惊吓。回答这类问题时,家长一定要说很老很老才会死,或过很长很长时间才会死。”


王老师说,“老”的概念会让孩子觉得时间很长,可以缓解“死”这个字眼给孩子带来的不安。



    怎么科学地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

面对“死亡”这个必须面对但谁都不愿意提及的话题,大人们应该如何跟孩子沟通?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徐方忠说,少年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根据年龄,家庭教育的不同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表现也完全不一样。


婴幼儿期间:用比喻法解释

对婴幼儿(0-4岁)阶段的孩子来说,刚把吃喝拉撒和说话学会的他们,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只能从爸爸妈妈嘴里知道,死亡是件不好的事,不开心的事。


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比如可以把孩子心爱的玩具比喻死亡,玩具坏了,没法恢复了,就是死亡了。也可以把死亡比喻为人生很厉害的病,救不活了,要离开很长一段时间了,家里有老人去世时,就可以这样告诉他们,让他们对死亡有个粗浅的认识。


幼儿园期间:死亡教育能提高危险认知的能力

对于幼儿园(4-7岁)阶段的孩子,这时他们 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在家长们的教育下,能辨别一些最基本的是非。孩子们已经慢慢学会思考,一味的用比喻举例子的做法,孩子反而要被弄混了,这时,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并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人有本能对危险认知的能力,国外也曾做过实验,把婴儿举到悬崖边时,婴儿的心跳明显加速,但这些生理上的反应不足以保护孩子的安全。”徐主任说,孩子们对许多潜在的危险是没有认知的,比如孩子 们走到河边,知道河水很凉快,就会慢慢往河中间走,但孩子并不知道河中间很深,很危险,然后就溺死了,把危险教育做好,孩子看到河水就会恐惧,就不敢往河中间走。


所以这个阶段,“生命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安全,要告诉孩子,危险的东西很疼,不能去碰,哪里有危险,都要说清楚。


上了小学的孩子:教育他们用科学方法看待问题

上了小学(7-13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就像叶女士儿子一样,会思考,会判断,什么是死亡?死亡是什么?这时,家长就不能拐弯抹角,用比喻举例混过去,应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用科学的角度,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平静地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害怕,反而会欣然接受。”徐主任说,不过,家长们切记,和孩子们表达“死亡”的言论时,千万不要去吓孩子,不要让他们对死亡产生过度恐惧感。


国外及台湾如何进行死亡教育?


美国: 美国是死亡教育的发源地。

到1976年,已有 1500多所中小学校实施死亡教育的课程。在“死亡课”上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


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总是做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并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 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


美国有一本书叫《一片叶子落下来》,发行量已 经超过1800万册,非常适合3岁至9岁的孩子。这本书从一片叶子由春天的绿,到夏天的最为生机盎然,到秋天的红橙,最后枯萎,离开树枝,归于大地的过 程。告诉孩子,死亡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与平静,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死亡呢?我们应该像那片叶子一样,因为自己曾经是树的生命的一部分而感到骄傲!


此外,他们也较少利用神话或宗教中的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来对死亡做出解释。这是因为他们认定,尽管做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最为简单轻松,但要是孩子长大了并不相信这些,那他就必然会陷入更深的无所适从之中难以自拔。 


英国:皇家学院于1976年建立了死亡教育 机构,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

1988年教育改革方案出台后,其中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学习项目,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年龄低至 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教育部门认为,这门课程将帮助孩子们“体验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并且学会在各种“非常情 况下把握住对情绪的控制力度”。 


台湾:20世纪末,学校广泛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并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

目前,台湾小学没有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但开展了相关的生命教育活动,内容包括两方面:“生命的旋律”和“温馨你我他”。在“生命的旋律”教学单元中,由教师讲解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温馨你我他”的教学,则主要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台湾中学普遍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


未知死,焉知生?

2012年,心理学者陆晓娅,在北师大开设了“生死课”,教导学生认识死亡,认识生命。一开始,她并没抱什么希望,因为中国人太忌讳谈论“死”了,“没想到来听课的学生会这么多。” 


“我什么要开设‘生死课’,就是想通过讨论死亡,帮助学生找到热情所在。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对人生负起责任来,需要去寻找能够让你燃起热情的东西,找到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这就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义。


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孔夫子有句老话:“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说生的事情还没搞明白,谈论什么死?


但死亡教育开启了新角度:未知死,焉知生?

(来源:校长派  ID:xiaozhangpai)

相关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