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国际教育

杨永珍 顶思 2019-11-23

随着国际教育、国际学校在中国的持续发酵,我们需要驻足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国际教育?在中国的土地上引进国际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构建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国际教育?我们需要寻求国际教育与中国教育的相通点;需要在中国学生国际化,中国教师国际化方面进行深刻的探索;需要思考我们所实施的国际教育对中国教育发展的贡献;需要构建国际教育与中国教育学习共同体。

文 | 杨永珍

编 | 田菁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教育格局中,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摆脱盲从至关重要。”“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


OECD 2018年提出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等在内的“全球素养框架”(global competence framework), 其中指出“全球素养是指青少年能够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美国提出的21世纪必备综合能力框架主要包括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创造性等4s能力 (communication , collaborati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中国国家课程也提出了包含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全球对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具备的素养或能力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对比IB国际教育中的学习者培养目标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除了对公民的界定不同外(国家课程培养有责任感的中国公民,国际教育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世界公民),其它培养目标基本一致。比如,终身学习、全人发展、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等。所以无论是国际教育还是中国教育,教育规律都是相通的,教育的对象与目的都是培养适应并推动21世纪社会发展,具备生活智慧的“人”。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学校与国际教育?在中国的土地上引进国际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学生学习状况。以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参加上海市中考并入读我校IBDP大学预科课程的学生为例。


在我们对实施IBDP课程的中国老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以及从我们日常教学中的观察发现,中国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论文写作比较困难;

  2. 不善于提出问题,更不善于质疑,无论是在阅读中还是在课堂活动中;

  3. 思维比较局限,没有大局观。对单个概念也许理解比较到位,但是不能从大的观念解释概念间的联系。

  4. 二元论,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缺少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5. 过于保守,开创性不够,以结果为导向,害怕出错,不善于尝试新的思维方式。

  6. 对自己认识不够,不能很好的评估自己的优势与弱势,但又过于自我,执着于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7. 依赖性强,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够。出现问题不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告知家长去帮忙解决。

  8. 合作性不强,或者说不清楚合作的意义与方式。


综合文献查阅和校内调查结果,我们认为中国学生喜欢在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关注知识的深加工。但是在交流能力、拥抱不确定性、勇于表达观点与挑战权威方面,或者说在思维的创造性方面相对比较缺乏。这些特点我认为与文化基因有关系,但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历关系更大。

 


因此,中国的国际教育在现阶段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或者存在意义在于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要在国际事务以及世界舞台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就需要有一批能理解国际运行规则,通晓国际事务处理方式,与具有不同观点与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将自己的观点与文化传递给其他民族的自信与勇气。国际学校应该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方面起到示范作用。特别是目前这个阶段,国家层面既想将国际教育、先进资源引进来进行学习与借鉴,又不得不考虑捍卫国家的教育主权、维护国家教育安全等。因此,国际教育实施者更需要让大家看到国际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先进性,可行性,让中国的课程改革专家与老师从国际学校的校园里,课堂上吸取更多养分,从而对中国的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更加多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认识世界的运作规律,通过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角色讨论,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现状,从而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生带着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多元文化交流,多种语言学习,全球事务参与,从而能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发展以及世界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国际教育要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开花,必须清楚作为中国公民与世界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建立青少年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根植了中国特色文化与价值观的国际教育才会更源远流长。国际教育首先应该具有“国家性”。凭“本土文化之木,接国际化之新枝。”

 

中国目前的教育国际化态度比较谦逊。主要在于学习与引进国外先进课程,先进资源,承担的是“教育服务购买者”的角色。在教育国际化领域先行一步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学生同时承担着将中国的教育与课程国际化,并将国际化的中国课程与教育引向世界的责任。



如何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国际教育?我们先看看中国教师教学现状。


以实施IB大学预科项目的中国老师为例。她们所接受的基础教育都是老师讲、学生记的讲授式、填鸭式方式。

 

从课堂观察中可以看出,虽然老师们有时候会想方设法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讨论、或是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试图把学生培养目标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但是总感觉学生与老师间的思维距离比较远,师生间很少有活生生的真实意义上的互动与协作。同时,老师们一方面在尝试着让学生合作,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在怀疑“是否学习是通过活动建构的?”

 

中国老师的学习经历是没有过程导向的教学。所有的学习都是在教师权威控制下进行的,很少有学生对老师的话产生质疑。这种教学的单向性,导致了她们在自己的课堂上很难自如的开启与学生双向交流的对话模式。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所导致的单一学习模式、以及结果导向的意识与习惯导致中国老师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仍然集中在掌握知识与操作技能方面,不太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不能有机的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真实生结合起来。因此,中国老师在帮助学生建构关键概念、理解世界运作方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都需要不断学习与尝试。

 

研究发现,实施国际课程对教师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提升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老师们感觉到最困难的还是把学生培养目标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虽然,他们在实施国际课程的过程中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方面进步最大。

 

学生是教育主体,如何让学生主体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具备21世纪核心素养,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一起参与,但是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老师。老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将学生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学科教学目标有机融合在单元计划,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事件中是关键。同时,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给老师们创造的自由,犯错的机会,对老师们的长期、系统培养又是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

 


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国际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IB国际教育推崇的是大格局,大观念以及对世界运作的核心概念的全局式理解。这是IB国际教育的初心,也应该是我们实施IB项目者的初心。我在给校长们们培训的时候经常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是要办IB学校,还是实施IB学科的学校?对于老师,你是IB老师还是实施IB学科教学的老师?如何实施这样的具有大格局的教育除了每所学校遵循IB教育的初心之外,学校之间应该互相开放,互通有无,把做教育的格局放大。我们有相通的学生培养目标(common cause),如果我们之间互相加强交流(communication),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共同进步与发展的学习者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


实施国际教育的学校领导与老师要放低姿态,做大格局,构建全人培养体系。如果我们仅盯着考试成绩,大学升学结果,甚至为了考试成绩,为了大学升学结果不遵循教育之道,这样的教育不论是实施什么高大上的国际课程都不成其为真正的教育。


国际教育在中国不孤独。中国有一大批在21世纪学生素养培养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的专家与老师。在中国做国际教育应该与中国教育界一些在课程改革方面有经验的老师之间互相学习,互通有无。这里有一些概念需要澄清:国际学校的老师总认为,我在国际学校,我在实施国际课程,所以我比你们高大上。一位老师是不是高大上,要以你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为依据进行判断,而不是以你在哪所知名学校,在实施什么课程为判断标准。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老师谈何大格局。国际学校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教师招聘,国际课程要有效实施,需要一批老师,而且这批老师只能靠自己培养,不能靠互相挖墙脚。教师素质永远是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

 

国际课程教师培养建议


研究发现,教授国际课程对培养教师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成年人学习的特点、国际课程教师培养积累的经验、以及对实施国际课程教师的问卷调查的反馈信息,我们建议国际课程教师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增加教师间相互协作、交流的机会。从教师访谈及问卷调查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教师对于团队合作的需求,对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小组学习型社区等措施的期待。但在问卷调查中又看到老师在有效交流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与时间管理方面几乎没有提高,说明学校层面在这方面提供的机会与平台不够,需要加强。


  2. 向老师们提供更多个性化、多元化、参与式、实践性、示范性、合作性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是目前提倡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成年人在学习时更需要这样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另外,学生培养目标是全人培养,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起着一定的典范作用。教师职业发展的学习内容不能只局限于学科与教学本身,还要拓展到有利于教师整体发展的不同领域。比如, 有老师提到,心理咨询师的学习,提升了她们与不同群体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与效果,也提升了她们处理个别学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3. 为老师提供足够的时间与资源进行持续学习。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养成教育,老师们的成长同样需要养成的时间与过程。正如学生要感受到老师对于自己的不同观点、尝试新思维、新方法的欣赏,他们才会有勇气去尝试新事物;老师同样需要感受到学校领导的这些支持与鼓励,才有勇气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培养方式。


  4. 搭建不同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构建校内外学习型社区与网络。让老师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经验,接受同伴的反馈,学习新的技能,并在同伴的不断鼓励与支持中持续成长。


  5. 建立区域性的、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成立区域性专家指导团队与质量检测体系对于国际学校的健康良性发展非常重要。

 

国际教育在中国的土地上不能以外来者的姿态生存与发展,只有承担了一定的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社会责任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相关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