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含金量最高难度最大的国际课程,是如何教幼儿园小朋友的?

风子 顶思 2019-05-01

很多父母都知道IB课程是含金量最高的国际课程体系,但不少人可能只了解体系中的MYP或DP课程,对学前教育项目PYP并不熟悉。


一位长期在教育圈工作的妈妈,为了孩子的教育专程了解了该项目,系统地梳理了PYP的核心理念和超学科的教学体系,希望能对父母们为孩子选择教育之路提供帮助。


本文授权转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作者:风子 ,编辑:黄晔。


家有一个六月龄的小娃,还没到升学择校的节骨眼上,尚有大把时间让我从容探索。借着自己常年在教育圈混迹,蹭机会和教育圈大咖老师们交流学习。就在上周末,我以一个家长身份参加了由顶思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亚洲国际学校大会”。


两天下来,大大小小的主论坛分论坛和工作坊,的确收获挺大,特别是那些带着一线课堂案例老师的分享。在学前教育分论坛听到其中一场,不禁想给大家整理整理干货。


分享者是国际文凭组织(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IBO )中国区发展经理姜艳女士,她分享的主题是《从IB看幼教课程发展趋势》



我们都知道,在学前教育阶段,有着蒙特梭利、华德福、瑞吉欧、福禄贝尔、DAP(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发展适应性实践)等学派。


这次姜老师分享了IB课程体系下的学前教育项目,与其他学派有一些共通,但也有其特色之处,幼儿园的课堂案例,让在场的人都体会到了IB学前教育的精髓。


瑞士的IB幼儿园是怎么上课的?


这是瑞士苏黎世一家社区幼儿园老师全程记录的一个教学项目。我们跟着图片走,先来看看老师是如何带着4-5岁的中班孩子做探究活动。



注:幼儿园案例所有图片来源

A Fairy Garden Surprise,Inter-Community School Zurich,Switzerland,ICSEarly Years Center,29TH JANUARY 2018 COMMENTS 14


第一步:老师带孩子们到室外,观察各种各样的门孩子们满脑子好奇。这门是给谁做的?门是如何开和观的?门后是什么?门上有哪些细节?老师激发孩子们发问讨论,并且引导孩子画下来,他们关注到细节。



第二步:第一次户外活动中,老师们发现孩子对各式各样的小门及地下室空间非常感兴趣。老师观察到孩子对不同小门的反应,开始策划下一步的教学走向。



第三步:老师在教室某个角落也放了一扇小门,孩子们看到兴奋极了。他们根据这个门的形状,猜想这是谁的门?难道是仙女住在这个小门后面。于是老师顺着孩子们的思路发问,仙女住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这一发问很重要,所有后面的活动,都围绕着个问题。



第四步:孩子们开始头脑风暴:仙女喜欢什么音乐?仙女有什么花园?仙女的房间会怎么布置?连着这些问题,老师巧妙引入了音乐、美术、设计、自然教育等方方面面。孩子们不停尝试后,把自己制作的音乐曲子录制了下来;找来树枝,布条做设计软装;画出室内设计图纸……



第五步:老师在学校中学部楼梯下,让孩子们去把仙女住的地方,按照他们所想的搭建出来。



第六步:搭建完后,这个探究活动还没结束,孩子要请学校里的哥哥姐姐和家长们来参观,并给他们介绍这个花园。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探究活动。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次以幼儿兴趣为导向,深刻而持续地体验,师生共同研究,反思和评价的学习过程。


这样的学习过程,在IB体系里叫做Primary Years  Programme,简称PYP,指向3-12岁孩子。

  • 主题:我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 年龄段:中班4-5岁

  • 中心思想:空间可以被有创意地利用起来

  • 探究线索:物理的空间有自己的特点和布局;空间是可以转变的;人们可以用不同方式利用自己空间。

  • 相关概念:目的、革新和主观性

  • 培养目标:善于交流、积极探索

  • 态度:创意、自信、热情

  • 培养的技能:研究技能、自我管理技能、思考技能、社交技能和沟通技能。

以上课堂案例,老师就是围绕着“我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主题设计出来的。姜艳说,这就是PYP的超学科主题。


什么是PYP?什么是超学科?


 什么是PYP?


以上官网截图,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3-12岁学生,超学科学习、全人教育、着重于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已经把PYP内涵界定地很清楚。


什么是超学科?为什么这样设置?


六个超学科主题:


  • Who are we? 

我们是谁?

  • Where we are in place and time?

我们身处什么时空

  • How we express ourselves?  

我们如何表达自己

  • How the world works?

世界如何运作

  • How we organize ourselves? 

我们如何组织自己

  • Sharing the planet  

共享地球

 

这六大超学科,基本上涵盖了我们作为地球上的人,需要首先面对的六大主题。


它和跨学科不是同一个概念。跨学科可能是数学、语文、物理等学科之间进行综合学习,又或者如STEM,是跨学科。但超学科所指向的能力,不是学科范畴,而是指向能力、态度与想法。



并且,六大超学科主题突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界线,它涵盖了:


  • 语言(Language)

  • 人文(Social Studies)

  • 个人/社会/体育(Personal/Social/Physical education)

  • 数学(Mathematics)

  • 艺术(Arts)

  • 科学技术(Science&Technology)

 

姜艳说道,学前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不适合分学科教学,即便教了,也只是记忆层次的知识。而能力和习惯培养,以及对他所处这个世界的理解,需要通过超越具体学科范围给到孩子们。



最新加强版的PYP概念里面,还加入了能动性(Agency)。一个孩子的能动性体现在哪里?分别是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权


这促使所有设计课程的老师思考,设计的教学任务,到底是大人要孩子学?还是孩子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向老师提出来要学。这是两回事,孩子提出来的问题,老师甚至有时候也是不懂的,所以是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索的共同体。


 

总结一下,PYP学前教育教学要注意的点:


1、玩(学生发起和成人发起的学习活动)

2、对符号的探索和表达的机会

3、对儿童灵活并有回应

4、本质上用概念的、超学科的方法

5、提供独自或者与他们共事的机会

6、融合ATL(Approaches to Learning学习方法)

7、尊重孩子们已经知道的知识、他们的理论以及他们为学习带来的东西

8、评估、观察和记录学生学习,个人发展里程碑和值得庆祝的成就

 

回过头,我们再去看瑞士幼儿园的课堂案例,是不是惊叹IB幼儿园老师巧妙的安排?


通过大主题——“我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探究线索——“物理的空间有自己的特点和布局;空间是可以转变的;人们可以用不同方式利用空间 ”,在“仙女的花园 ” 这一探究活动中,实现了教学目的。


老师们并没有直接带着孩子指向知识学习,而是通过解决一个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比如认字、数数等,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能动性。


可以这么说,在六大超学科主题下,IB幼儿园老师基本都是这样的思路在设计每个主题教学活动。类似的探究活动无不遵循着PYP学前教育的特点,而概念中突出的“能动性”,我们在这次案例中也强烈感受到了。



IB的学前教育PYP项目

为什么这样设计?


在讨论为什么这样设计前,或许更需要知道,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来自世界经济论坛官网


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提出了,21世纪未来人才必备的16项关键能力。分成了三个方面:核心的工作技能,如我们所说的认字、数学、科学、计算机等;能力,如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性格特质,如好奇心,主动积极、坚毅、领导力等。



紧接着又总结得出10个最关键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人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决策能力、服务他人能力等,这些都是软实力,比学科知识重要得多。


姜艳早前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就介绍过,IB的一大特点是基于概念的学习。如果说中国传统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那IB就是超越知识本身,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出发,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这些综合素养的培养就是需要给孩子足够的软实力。


注:CP为IB职业证书项目

图片来自IB官网


 

今年是IB全球50周年,姜艳在刚刚过去的IB中国教育论坛上提到,截止日前IB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情况。2016年到2018年的两年时间,小学项目(PYP)就增加了28所,增长速度最快。




这个国际化最高的课程体系,不仅考验学生,还难在哪呢?难在师资。我们知道,在教育圈所有好的理念,都靠人去落实。这个人就是“老师”。老师的资质决定着一切。


比如在PYP,要靠老师如何理解这六大主题?及设计出了什么样的探究活动?从瑞士幼儿园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老师的角色,TA是:


一个支持者,孩子需要TA的时候,给予支持。

一个研究者和参与者,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到整个探究项目中。

一个激发者和引导者,激发孩子持续不断提问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老师不仅要反思和改进教学策略,还要全程记录孩子们的反馈和成长。

 

作为一个刚刚才升级不久的家长,真真切切感受到了IB幼儿园的魅力,然而在顶思大会学前教育论坛,还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幼儿教育最大问题,就是你把孩子送到了文化素养还不如你的人手里。”作为一名普娃的普通家长,听到这样的话,心情可想而知了。


在华德福,素来倡导最年长的老师,担任学前教育重责。他们认为,那些年长者的智慧,远远大于年纪尚轻且还没有足够人生阅历的年轻老师。


我当然也不是说年轻老师就没有能力,而是我们的老师中,到底有多少人,可以达到像IB这样的教学要求?


IB教育固然好,可是能够能有多少普娃受益?国际教育走到今天,已经有人提议,应该摒弃狭义的“国际教育=国际课程教育”,真正好的教育理念是通用的,可以出现在我们每一所学校里。


IB的PYP和MYP阶段是没有教材的,但是这一套理念和方法,即便不是IB体系内的老师,也值得借鉴运用。而且,IB的国际化程度还高在,它鼓励使用母语教学。这也的确给了任何国家任何体系的老师,去探索自己母语语境下的IB课程。


这同样对老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作为家长,孩子的教育本来不该就全推给老师和学校。


上周,国家新政策颁布,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目前看来是个利好消息,遏制了狂热的资本进入学前教育市场。对于政策解析,我不敢妄加断言,不过我相信,这一大浪或许能够拍死那些逐利者,留下来的,或许是真正有情怀踏实的教育者,也给了老师们更多的发挥空间。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中国国际学校图谱(2018版)

重磅

 国际学校服务商名录(2018版)

免费

 国际学校升学指导报告(2018版 中/英文)

国际学校课程创新报告(2018版)

专业发展

 2019顶思“创变管理者”国际校长研修课程

NEW

社群活动

 RAISE亚洲国际学校大会&国际教育资源博览会

人才招聘

顶思人才—国际学校精准猎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