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最高难度最大的国际课程,是如何教幼儿园小朋友的?
很多父母都知道IB课程是含金量最高的国际课程体系,但不少人可能只了解体系中的MYP或DP课程,对学前教育项目PYP并不熟悉。
一位长期在教育圈工作的妈妈,为了孩子的教育专程了解了该项目,系统地梳理了PYP的核心理念和超学科的教学体系,希望能对父母们为孩子选择教育之路提供帮助。
本文授权转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作者:风子 ,编辑:黄晔。
家有一个六月龄的小娃,还没到升学择校的节骨眼上,尚有大把时间让我从容探索。借着自己常年在教育圈混迹,蹭机会和教育圈大咖老师们交流学习。就在上周末,我以一个家长身份参加了由顶思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亚洲国际学校大会”。
两天下来,大大小小的主论坛分论坛和工作坊,的确收获挺大,特别是那些带着一线课堂案例老师的分享。在学前教育分论坛听到其中一场,不禁想给大家整理整理干货。
分享者是国际文凭组织(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IBO )中国区发展经理姜艳女士,她分享的主题是《从IB看幼教课程发展趋势》。
我们都知道,在学前教育阶段,有着蒙特梭利、华德福、瑞吉欧、福禄贝尔、DAP(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发展适应性实践)等学派。
这次姜老师分享了IB课程体系下的学前教育项目,与其他学派有一些共通,但也有其特色之处,幼儿园的课堂案例,让在场的人都体会到了IB学前教育的精髓。
瑞士的IB幼儿园是怎么上课的?
这是瑞士苏黎世一家社区幼儿园老师全程记录的一个教学项目。我们跟着图片走,先来看看老师是如何带着4-5岁的中班孩子做探究活动。
注:幼儿园案例所有图片来源
A Fairy Garden Surprise,Inter-Community School Zurich,Switzerland,ICSEarly Years Center,29TH JANUARY 2018 COMMENTS 14
第一步:老师带孩子们到室外,观察各种各样的门孩子们满脑子好奇。这门是给谁做的?门是如何开和观的?门后是什么?门上有哪些细节?老师激发孩子们发问讨论,并且引导孩子画下来,他们关注到细节。
第二步:第一次户外活动中,老师们发现孩子对各式各样的小门及地下室空间非常感兴趣。老师观察到孩子对不同小门的反应,开始策划下一步的教学走向。
第三步:老师在教室某个角落也放了一扇小门,孩子们看到兴奋极了。他们根据这个门的形状,猜想这是谁的门?难道是仙女住在这个小门后面。于是老师顺着孩子们的思路发问,仙女住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这一发问很重要,所有后面的活动,都围绕着个问题。
第四步:孩子们开始头脑风暴:仙女喜欢什么音乐?仙女有什么花园?仙女的房间会怎么布置?连着这些问题,老师巧妙引入了音乐、美术、设计、自然教育等方方面面。孩子们不停尝试后,把自己制作的音乐曲子录制了下来;找来树枝,布条做设计软装;画出室内设计图纸……
第五步:老师在学校中学部楼梯下,让孩子们去把仙女住的地方,按照他们所想的搭建出来。
第六步:搭建完后,这个探究活动还没结束,孩子要请学校里的哥哥姐姐和家长们来参观,并给他们介绍这个花园。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探究活动。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次以幼儿兴趣为导向,深刻而持续地体验,师生共同研究,反思和评价的学习过程。
这样的学习过程,在IB体系里叫做Primary Years Programme,简称PYP,指向3-12岁孩子。
主题:我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年龄段:中班4-5岁
中心思想:空间可以被有创意地利用起来
探究线索:物理的空间有自己的特点和布局;空间是可以转变的;人们可以用不同方式利用自己空间。
相关概念:目的、革新和主观性
培养目标:善于交流、积极探索
态度:创意、自信、热情
培养的技能:研究技能、自我管理技能、思考技能、社交技能和沟通技能。
以上课堂案例,老师就是围绕着“我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主题设计出来的。姜艳说,这就是PYP的超学科主题。
什么是PYP?什么是超学科?
什么是PYP?
以上官网截图,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3-12岁学生,超学科学习、全人教育、着重于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已经把PYP内涵界定地很清楚。
什么是超学科?为什么这样设置?
六个超学科主题:
Who are we?
我们是谁?
Where we are in place and time?
我们身处什么时空
How we express ourselves?
我们如何表达自己
How the world works?
世界如何运作
How we organize ourselves?
我们如何组织自己
Sharing the planet
共享地球
这六大超学科,基本上涵盖了我们作为地球上的人,需要首先面对的六大主题。
它和跨学科不是同一个概念。跨学科可能是数学、语文、物理等学科之间进行综合学习,又或者如STEM,是跨学科。但超学科所指向的能力,不是学科范畴,而是指向能力、态度与想法。
并且,六大超学科主题突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界线,它涵盖了:
语言(Language)
人文(Social Studies)
个人/社会/体育(Personal/Social/Physical education)
数学(Mathematics)
艺术(Arts)
科学技术(Science&Technology)
姜艳说道,学前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不适合分学科教学,即便教了,也只是记忆层次的知识。而能力和习惯培养,以及对他所处这个世界的理解,需要通过超越具体学科范围给到孩子们。
最新加强版的PYP概念里面,还加入了能动性(Agency)。一个孩子的能动性体现在哪里?分别是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权。
这促使所有设计课程的老师思考,设计的教学任务,到底是大人要孩子学?还是孩子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向老师提出来要学。这是两回事,孩子提出来的问题,老师甚至有时候也是不懂的,所以是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索的共同体。
总结一下,PYP学前教育教学要注意的点:
1、玩(学生发起和成人发起的学习活动)
2、对符号的探索和表达的机会
3、对儿童灵活并有回应
4、本质上用概念的、超学科的方法
5、提供独自或者与他们共事的机会
6、融合ATL(Approaches to Learning学习方法)
7、尊重孩子们已经知道的知识、他们的理论以及他们为学习带来的东西
8、评估、观察和记录学生学习,个人发展里程碑和值得庆祝的成就
回过头,我们再去看瑞士幼儿园的课堂案例,是不是惊叹IB幼儿园老师巧妙的安排?
通过大主题——“我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探究线索——“物理的空间有自己的特点和布局;空间是可以转变的;人们可以用不同方式利用空间 ”,在“仙女的花园 ” 这一探究活动中,实现了教学目的。
老师们并没有直接带着孩子指向知识学习,而是通过解决一个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比如认字、数数等,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能动性。
可以这么说,在六大超学科主题下,IB幼儿园老师基本都是这样的思路在设计每个主题教学活动。类似的探究活动无不遵循着PYP学前教育的特点,而概念中突出的“能动性”,我们在这次案例中也强烈感受到了。
IB的学前教育PYP项目
为什么这样设计?
在讨论为什么这样设计前,或许更需要知道,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来自世界经济论坛官网
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提出了,21世纪未来人才必备的16项关键能力。分成了三个方面:核心的工作技能,如我们所说的认字、数学、科学、计算机等;能力,如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性格特质,如好奇心,主动积极、坚毅、领导力等。
紧接着又总结得出10个最关键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人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决策能力、服务他人能力等,这些都是软实力,比学科知识重要得多。
姜艳早前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就介绍过,IB的一大特点是基于概念的学习。如果说中国传统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那IB就是超越知识本身,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出发,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这些综合素养的培养就是需要给孩子足够的软实力。
注:CP为IB职业证书项目
图片来自IB官网
今年是IB全球50周年,姜艳在刚刚过去的IB中国教育论坛上提到,截止日前IB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情况。2016年到2018年的两年时间,小学项目(PYP)就增加了28所,增长速度最快。
这个国际化最高的课程体系,不仅考验学生,还难在哪呢?难在师资。我们知道,在教育圈所有好的理念,都靠人去落实。这个人就是“老师”。老师的资质决定着一切。
比如在PYP,要靠老师如何理解这六大主题?及设计出了什么样的探究活动?从瑞士幼儿园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老师的角色,TA是:
一个支持者,孩子需要TA的时候,给予支持。
一个研究者和参与者,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到整个探究项目中。
一个激发者和引导者,激发孩子持续不断提问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老师不仅要反思和改进教学策略,还要全程记录孩子们的反馈和成长。
作为一个刚刚才升级不久的家长,真真切切感受到了IB幼儿园的魅力,然而在顶思大会学前教育论坛,还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幼儿教育最大问题,就是你把孩子送到了文化素养还不如你的人手里。”作为一名普娃的普通家长,听到这样的话,心情可想而知了。
在华德福,素来倡导最年长的老师,担任学前教育重责。他们认为,那些年长者的智慧,远远大于年纪尚轻且还没有足够人生阅历的年轻老师。
我当然也不是说年轻老师就没有能力,而是我们的老师中,到底有多少人,可以达到像IB这样的教学要求?
IB教育固然好,可是能够能有多少普娃受益?国际教育走到今天,已经有人提议,应该摒弃狭义的“国际教育=国际课程教育”,真正好的教育理念是通用的,可以出现在我们每一所学校里。
IB的PYP和MYP阶段是没有教材的,但是这一套理念和方法,即便不是IB体系内的老师,也值得借鉴运用。而且,IB的国际化程度还高在,它鼓励使用母语教学。这也的确给了任何国家任何体系的老师,去探索自己母语语境下的IB课程。
这同样对老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作为家长,孩子的教育本来不该就全推给老师和学校。
上周,国家新政策颁布,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目前看来是个利好消息,遏制了狂热的资本进入学前教育市场。对于政策解析,我不敢妄加断言,不过我相信,这一大浪或许能够拍死那些逐利者,留下来的,或许是真正有情怀踏实的教育者,也给了老师们更多的发挥空间。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重磅
免费
专业发展
NEW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