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变教学思维,这位大博士用PBL打通了历史、科学和运动的任督二脉 | 回访

巴山 顶思 2019-11-23

自第一届神奇教师开始,顶思发掘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他们身上大家看到了真正的教育该有的模样,无论是教学方法、课程创新,还是对教育的热情与活力,都展现了新一代教师的风采。

 

在新一届神奇教师即将来临之际,顶思针对上一届神奇教师进行了回访。今天我们采访了上一届神奇教师获得者——八一学校国际部朱驭敏老师。

 

从美国名校博士到高中老师,再到学术负责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那么他又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从新人到学术负责人,他在执教生涯中有着怎样的大胆尝试和心路历程?这篇文章将为你一一揭晓。


文 | 巴山

编 | Alvin


一封邮件的邀约


从美国精英大学毕业的博士到一所中学国际部的化学教师,这样的身份反差,不免会引起人们的好奇,是怎样的机缘巧合,促使“海归博士”转变成“教师”?

 

当谈及这个问题时,朱驭敏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我学的是材料化学,其实面对冰冷的科研实验,我更喜欢跟人打交道。以前实习的时候是在美国博导开办的公司做化学样品,主要针对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我临近毕业找工作,把简历发到了网上,突然一天收到一份邮件,对方问我,要不要回国教书,并介绍了八一学校的情况。

 

最后我来八一学校,也是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想换一个工作环境和方式,当时八一学校的化学老师正好有事要回美国,学校有了空缺,于是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找合适的教师,这或许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吧;另一方面,我对教学相关的工作也非常感兴趣,自己也很想尝试一下。

 

还有就是从小学到博士,在学校的时间比较长,也习惯了校园的文化氛围



从一名教师新人到学术负责人,中间可能会经历许多挫折,也会留下不少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者说心路历程。

 

谈及这些经历,朱老师略带几分感触地说,“正如我组织的健身社团名字Grit(坚韧),恰好代表了我的人生态度,就是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人一定要有毅力,不轻言放弃,虽然现在经历的事情会有一些困难,但之后会变得更好。

 

朱驭敏老师在美国求学多年,在读博期间也带过不少美国本科生的课程,在问及教大学生与高中生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时,朱老师说:


“相较于高中生,大学生的思想更为成熟,我跟他们的关系也十分简单,上课、做实验、下课,中间没有过多深入的关系,而现在我教的高中生就不一样了,与其说简单地教课,更多的时候需要去引领他们。”

 

他们的思想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你需要给他们非常多的正面引领,而不像大学里面单纯的授课关系,叫他们去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刚到学校的前两年在教学、教案上花费的时间和心血最大,也是我前两年主要的工作内容。”


指导学生制作的知识海报:大兴安岭火灾对生态的影响及启示


指导学生制作的知识手册:流淌蓝色血液的悲伤



从历史文化到环境科学,他找到了一条教育创新之路


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上是如何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性,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是现代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十分关注的问题。

 

而朱驭敏老师这几年在教学实践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讲述了三个PBL项目式学习的精彩案例。


01

北京文化

历史遗迹背后的民族自豪感


在历史文化方面,去年八一学校国际部开展了以“北京文化”为研究对象的项目式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由一位老师带队,去北京的各个地标性建筑参观,如北京胡同、首博、国博、798艺术区等,前期做了许多资料的收集、整理,最后集结成册。


学生制作的资料手册


之所以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用朱驭敏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建立深层的目标,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北京文化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与价值,这对于中国学生培养民族自豪感有着非凡的意义。


02

Are you ready to move?

面对被“塑料”包裹的地球,我们该如何行动


在跨学科学习方面,朱驭敏老师将环境科学与化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从去年以塑料污染为主题的“Are you ready to move”到今年的以厨余转换为目标的“Let’s compost it”,从抽象的理论学习、研究到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书本到课外,让大家看到了项目式学习所带来的改变。


图中被塑料袋包裹的地球仪更是隐喻了地球正面临塑料污染的困扰


关于活动的具体内容,朱驭敏老师首先介绍的Are you ready to move,活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首先,通过视频和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到目前塑料污染的严重性;

 

其次,让学生计算自己一年要消耗多少塑料,通过计算知道自己一年原来要消耗这么多塑料,这样要比摆事实讲道理要有用的多,给学生的震撼也更加强烈。

 

然后,大家通过比赛的形式,看哪个组消耗的塑料最多?哪个组是最节能环保?并反思为什么会有怎样的差距。

 

最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塑料以及如何减少塑料垃圾,有哪些好的措施,少用塑料袋,用那种帆布袋,用过的塑料袋多次循环利用,少点外卖等等。


“另外‘Move’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是,真正‘动’起来,应对环境污染,从个人做起。八一学校是生态校园,所以与生态相关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设计与设施有很多,如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鼓励学生到校园里收集到跟环保密切先关的设施,并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的最多。”朱老师这样补充道。


03

 Let’s compost it

让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提到环境污染,朱驭敏老师问我,“你知道我们身边一天产生最多的垃圾是什么吗?”我猜是塑料吸管。

 

朱老师笑着说,“很接近了。其实我们一天产生最多的垃圾是‘厨余’。由于每天产生的厨余数量惊人,不仅造成了食物浪费,而且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也是我发起Let’s compost it活动的主要原因,通过科学的手段将厨余转化为肥料,从而做到变废为宝。”

 

这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减轻了环境压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与自己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十分感兴趣,所以这样的学习设计、实践,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其实在这个活动之前,中国环保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到学校做过与环保相关的宣讲,从环境污染到垃圾分类全面讲解了环保的重要性,这次堆肥活动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活动设计同样采用的是PBL项目式学习的形式。

 

首先,在全校大会上先介绍了食物浪费的严重性与对环境的影响,随后介绍compost的好处,可以制作肥料、减少污染,还可以给花草施肥,环保、清洁,其中有很多潜力和优点。


“Let’s Compost it” 宣传海报:将食物垃圾变成有机肥料


接着介绍国内外针对这样的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做法,通过连续两周的时间将将厨余垃圾转换为肥料。

 

而具体的做法就是将厨余放入堆肥桶内,加上一些酵母菌将其分解,过程中要控制桶内的温度、氧气含量等。这样转化而成的液态肥料或固态肥料,与工业合成的化肥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有机成分和对环境的影响,工业肥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接下来,学生会针对食物浪费问题进行调查,设计问卷,采访同学、员工食物浪费的情况,以及他是怎么处理厨余。

 

在调查阶段,这些信息会做成图表,最后会做成手册或者报告,从而有利于宣传。” 朱老师这样解释道。

 

通过这样的手段揭示背后的真相,让大家认识到这个问题,这已经不仅限于知识理论的实践,同时还带有较强的公益性。


从以上三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朱老师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细致入微的观察,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这也是PBL的精髓所在,整体呈现的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

 

同时在他所设计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已不再是权威的主导,学生成了整个活动的中心,这也是PBL项目式学习的特点之一。就像在PBL设计的四个环节提出问题(Propose)、规划方案(Plan)、解决问题(Execute)与评价和反思(Judge)中,老师在每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引导”。

 

根据项目的主题、学生表现的不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项目的进程计划。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教师在整个教学模型中,更像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在较为松散的课程计划中为学生提供大方向的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




运动需要科学的方法,而我们知之甚少


其实早在顶思第一届神奇教师评选期间,就介绍过朱驭敏老师的背景,除了具备化学学科背景之外,朱驭敏老师还是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SCA®)体适能专家(CSCS)美国运动委员会(ACE®)认证健康教练(HC)、私人教练(CPT)、团体课教练(GFI),同时拥有美国国家运动医学会(NASM®)矫正训练专家(CES)、运动表现提升专家(PES)、TRX®导师和 CrossFit®一级教练员等相关资质认证证书。

 

显然朱老师除了热爱化学之外,对运动健康也同样兴趣盎然。谈及专业与兴趣爱好之间的关联,以及为何还要取得相关资质的专业证书,朱老师这样解释,“一方面是因为我想把个人的兴趣爱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延展,从而深入理解该领域的一些东西,这就需要我不断地补充相关知识,从而在知识层面上补充自己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既然你玩健身,连背后的理论知识都没有,与别人在一起的谈资就少很多,同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浮于表面。


学生绘画之眼中的朱驭敏老师


去年我开设了《解剖和运动学》的课程,共有四个章节,其中一章专门讲的就是营养学,这样以前获得的相关知识理论就派上了用场”。

 

学生有时候会调侃说,我们的“化学”是“体育老师”教的,面对这样的“坊间传闻”,朱驭敏老师表示欣然接受,“我希望能够在将来的一天,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将体育课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有趣,不再枯燥无味。

 

国内不少体育课在注重人体素质方面不够全面,像跑步注重的主要是心肺方面,而科学的体育锻炼则注重10个运动技能,是人体全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他的教室里也摆放着各式各样体育器材,从沙包、药球到战绳、哑铃,器材不一而足。在健身过程中,朱老师也会利用自己的知识背景讲解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而这样的知识讲解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则备受学生喜爱。



如何让乏味、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朱老师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枯燥的知识如果能够通过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将能够引起更多学生产兴趣”。而他也一直秉承和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

 

就像他给新生开设的一节名为《Introdution to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and Primary Movements》的运动科学课一样。



朱驭敏老师指着上课材料介绍说,“为了让学生对运动科学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而又不觉得课程枯燥无味,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方案,这5副图中的人物动作涵盖了人体的五大动作模式。开始的时候,我会让学生针对图片去描述里面的动作,然后再跟学生讲解里面的5大动作模式。

 

这样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告诉他们这五大运动元素是哪些,并让他们自己在去做这些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加以引导,从而帮组他们掌握运动要领。



最后也会有相应的互动,就是大家抽签选择一个包含几个运动模式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展现出来,并让其他同学解说,这个动作包含了哪些动作模式?”这样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科学、直观、全面的认识。

 

从化学、环境科学到健身运动,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朱老师对教学的积极探索和努力,以及对教育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




课程创新应从转变教师思维模式开始


面对教师的职业生涯的变迁,难免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又该如何去平衡和克服,并一直保持工作热情,当谈及这些问题时,朱驭敏老师的真诚深深打动了我。

 

作为一名求实的科学老师,他非常诚恳地说:

我现在不仅是任课老师,而且还担任着国际部学术副主任,从上学年开始,接触一些新的工作,比如教师、教务管理。

 

目前行政工作已经超过教学工作,其实管理老师对于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之前很多教务的事情,自己也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有时候会感到一丝绝望。但是一想到解决方案之后,感觉自己又过了一关。而我也相信经过这样的磨砺,个人的毅力和韧性会越来越坚韧。经历的绝望多了,你没有放弃,你成功克服之后,你的毅力也会不断增强,在此,我非常非常感谢八一学校国际部给我提供的机会,让我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

 

我非常希望老师们能跟我一起来做PBL项目式学习,但面对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转变思维去做出改变,所以要让大部分的老师按照我的计划去做,其实这也是蛮困难的。



从朱老师的话中不禁让人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有人说,从改变教师的“教学设计”开始,而我从与朱老师的谈话中领悟到,与其说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还不如说先从改变教师的“想法”开始。

 

通过教学研究实验大家发现,未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势必将让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知识,这符合新时代对科技人才的要求,正如美国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约翰·杜威所说,“如果我们按昨天的方式教今天的学生,就等于掠夺了他们的明天。”

 

PBL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通过PBL学生主动探索、应对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这在美国已被中小学普遍采用,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计划以及执行项目的能力。

 

除此以外,对项目的选择也让中小学生更早和更深入的面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些能力也正是中国应试教育下的孩子缺少的应对来自世界、面向未来挑战的能力。


学生眼中未来的黑科技


我们总说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需要改变,教育需要创新...,但真正从理论层面到实际的执行操作,真正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不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而是家长们日益扩大的焦虑,这是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而像朱驭敏老师这样凭借扎实、稳健、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不遗余力地推进符合学生成长、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的青年教师并不是很多,还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从而推动整体教育的创新求变,培养全球精英,这不仅是每一个教师的终极目标,更是他们的伟大使命!


备注:文中实景图片均来自八一学校国际部,其他图片源自网络。





第二届神奇教师评选活动正在进行

敬请期待网络票选


点击以下海报

了解活动详情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 中国国际学校图谱(2018版 中/英文)

重磅

 国际学校服务商名录(2018版)

免费

 国际学校升学指导报告(2018版 中/英文)

国际学校课程创新报告(2018版)

专业发展

2019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学培训

NEW

 JAWs 创变教学工作坊

NEW

 2019国际学校教学主管培训

NEW

社群活动

 2019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

NEW

 顶思会 | 分类管理新政下的国际学校发展与运营

NEW

人才招聘

顶思人才—国际学校精准猎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