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区域要培养一批好学校,不仅要靠校长也要靠局长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汪培新的一段发言在教育系统内热传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这段发言来自近期浙江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峰论坛”,汪培新介绍了西湖区在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上的探索。其中,特别介绍了西湖区如何处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
本文转载自校长派(ID:xiaozhangpai)
文 | 汪培新
编 | Kate
短短20分钟的报告包含了不少接地气的思考非常值得一读,大家先看一看报告中那些引人深思的金句:
1.“当前,教育行政部门总体上管得太多、包办得过多,造成学校心理负担加重。”
2.“对教育局机关,以及直属单位工作人员的主观管理行为要合理约束,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管理能力。比如发文件的能力,要少发文件,发看得懂的文件,发短而精的文件。”
3.“校长除了考虑孩子升学问题,还要考虑当下孩子是否幸福、是否能持续生长,状态是否都能积极向上、向阳向善。孩子的能量是自我生发出来的,而不是外在赋予的,教育应是促进孩子自我力量生长的过程。”
4.“一个校长从一个薄弱学校调到一个比较有名的学校里担任校长,大家会表示祝贺,好像他提拔了,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错误价值观念。如果在一所农村学校做校长,要问问自己是否清晰学校拥有的资源,是否清晰学校的发展定位,是否明白如何把它办成一所好学校?名校有名校的资源,薄弱学校也有薄弱学校的资源。”
5.“校长是不是真爱?教师清清楚楚;局长是不是真爱?校长清清楚楚;老师是不是真爱?孩子清清楚楚。要做到真爱非常不容易,因为爱需要用实际行动诠释,而不是停留在书面文字和口号上。可以证明的行动,便是学校自主办学。”
6.“当前教育存在媚家长、媚社会、媚上级的不良现象。教育是科学,学校要有自己的思考空间,有独立的人格支撑保障。”
7.“教育局和学校要用至善的良知为学校担当、为老师担当、为学生担当。局长要有局长的专业精神,校长要有校长的专业追求,教师要坚守教师的专业方向。各个主体坚守自己专业的精神,才能真正为孩子和学校的未来扛起责任。”
8.“规矩人定。在推进治理的过程中,人是核心。没有心灵修养的保障,一切规章制度、条条框框,乃至号召和言语,都将成为虚无,没有力量。希望局长不靠使用权力证明存在感,校长不靠在局长面前寻找存在感,而是独立、主动地承担自己的岗位责任,教育就会有力量。”
看了上面的金句,相信大家一定更想了解一下发言的详细内容,接下来就将发言全文分享给大家:
01
西湖区教育概况
在杭州城区,区县主要负责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两个学段的教育管理,高中段则主要要由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目前,西湖辖区内设有两所公办高中、4所民办高中;84所幼儿园138个园区,60所中小学90个校区,以及189个教育行政许可文化类培训机构,1300多个市场监管许可兴趣特长类培训机构。全区共有教师1万余人,学生近13万人。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西湖区在义务教育段和学前教育段着力推进集团化办学。西湖区是我国集团化办学的发源地。1999年,求是小学率先开始连锁办学,走上集团化办学道路;2002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公办教育集团——求是教育集团。
当前,西湖教育紧紧围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立足公平和质量,推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其中,有三个关键词:全体、全面、全程。全体是指优质均衡的美好教育覆盖西湖312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个板块、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全程是指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年级,优质教育伴随孩子从幼儿开始到义务教育段初中九年级毕业的全过程;全面是指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每一门课程、教师和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方面、影响教师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要素,包括家庭教育。西湖教育从全体、全程、全面三个维度构建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实现全域优质的美好教育目标。
02
推进教育区域治理的背景
区域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段的治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要认清区域教育管理的现状。当前,教育行政部门总体上管得太多、包办得过多,造成学校心理负担加重。
出现这种状况一是教育局自身原因,主体意识不明与缺乏存在感。管理过程中,教育局认为自己应该冲在前面管好学校,不能出现问题;如果不管便没有存在感。目前,管理方式有自上而下的管控,让下面的人听话;也有自下而上的协商处理,但是比重相对比较少。管得太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学校不被管不知怎么干。虽然会抱怨上面管得太多,但是当职权真正放还时,却不见得会要。如果一个区域没有质量监测,没有质量调研,校长和老师还会不会教书、会不会进行课程建设?我在做校长的时候一直在思考,如果没有上级管控,我应该怎么去办学?面对当前的区域治理,教育局和学校的层面考虑得肯定不一样。
一所公办学校,要成为一所好学校,一个区域要培养一批好学校,不仅要靠校长也要靠局长。只有互动协商,双方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障,双主体的办学环境才得以形成。
其次是要领会新时代的改革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出台教育改革文件,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从治理这个角度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教育要加快综合领域的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第三方评估应运而生,教育治理要实行管办评分离。在深化开展管办评分离的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管办评分离的行动路线,使之更有操作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以及教育部、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发文,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对教育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已经对基础教育阶段起到了积极影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等同于或者高于公务员,在西湖区已成为现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才会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前景。如何将文件精神真正领会、转化落地?如何根据区域和学校实际激发办学活力?答案在于五育并举,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03
实施路径
基于时代要求和现实呼唤,西湖区立足抓好教育局和学校这对关系,着手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处理好这对关系的核心是教育局要依法行政和学校要自主办学,即要理清教育局和学校的管理边界。教育局依法行政是首要,作为上位更加容易越位;学校要清晰自己的定位,寻求基于实际的发展途径,提升办学绩效,实现自主办学。
(一)教育局依法行政
“法无授权不可为”。教育局既要不越位又要不缺位,不该管的不管,该管的毫不含糊。教育局作为学校的上级管理部门,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把好一个方向。要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属性,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真正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把党对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区域实践。
做好政策落地。教育局作为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协调各部门保障不同学段的教育资源供给,其中包括人、财、物等。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全力保障教育资源,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不懈努力。
营造一个环境。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教育效果又有滞后性,对于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价值追求尤其需要教育部门坚守和弘扬。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包括风清气正的教育干事环境,促进幼儿教育普惠发展、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校际良好的竞争环境,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家校合作的团队环境等。
形成一套机制。一个区域的管理机制直接影响区域的教育成效,影响区域内学校生长的生态,影响学校办教育的积极性。教育局在出台各类文件政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各主体的主动性。对学校的保障制度要清晰,要让学校清楚每年自主可以调用的人财物;对学校的评价制度要清晰,评价要尽可能减少生源对学校的影响,真正考核学校的发展性。对教育局机关直属单位工作人员的主观管理行为要合理约束,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管理能力,比如发文件的能力,要少发文件,发看得懂的文件,发短而精的文件。
带好一支队伍。校园长队伍是影响区域发展的最重要的一支队伍。教育局全面领导、培养全区教师队伍,要做到一个不能少。领导管理的过程离不开学校校长。要建设好校园长班子队伍,重点是带好学校一把手,培养校园长带领教师实施自主办学的能力。要引导培养校长正确认识学校、岗位和自己,支持校园长依法履职,保护师生发展的权利。对校园长既要严管又要厚爱,要对校园长建立容错机制,培塑校园长的学校归属感。
(二)学校要自主办学
学校要实现自主办学,除了要有自主办学的权力保障和时空,还要有自主办学的能力。要避免学校在教育局减少管控和不及时监管的情况下陷入办学懈怠和办学无为的局面,提升推动学校特色自主发展的自觉。要提升这种自觉,校园长要做到以下几个明确。
是否非常清晰“我从事”的岗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校长的主要责任是不是教书育人?不尽然。校长更应该做的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组织教师协调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引导学生保持当下最好状态和实现未来最好状态。校长除了考虑孩子升学问题,还要考虑当下孩子是否幸福、是否能持续生长,状态是否都能积极向上、向阳向善。孩子的能量是自我生发出来的,而不是外在赋予的,教育应是促进孩子自我力量生长的过程。
是否非常清晰“我自己”的学校?一个校长从一个薄弱学校调到一个比较有名的学校里担任校长,大家会表示祝贺,好像他提拔了,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错误价值观念。如果在一所农村学校做校长,要问问自己是否清晰学校拥有的资源,是否清晰学校的发展定位,是否明白如何把它办成一所好学校?名校有名校的资源,薄弱学校也有薄弱学校的资源。在一所学校做校长,除了掌握教育局提供的法定资源,还要了解自己的学校,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历史、可用资源、教师队伍、生源状况等。这些学校特有的现状或是不足或是优势所在,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论是改进还是发扬都要基于此。有人说影响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是管理、师资和生源,核心是生源,我恰恰觉得影响学校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管理与领导,因为师资和生源会因为管理与领导这一变量的积极发动而产生积极的改变。
是否非常清晰“我身上”的责任?我认为能够担当未来使命的学校就是未来学校。学校的价值不在于当下,而是面向未来。未来已来,重点在当下。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人,在考核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当下要评估,未来更要评估。校长的责任是要支持学校和教师,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校长身上的责任是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正确育人方向,培养和支持教师用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校长最重要的使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进步,在自己内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和学校同步发展,实现校长和学校的同向同行。
是否非常清晰“我需要”的行动?要爱自己的学校,热衷学校进步;爱自己的岗位,勇担校长使命;爱自己的老师,激励支持教师进步;爱自己的职业,坚守自己的坚持。校长是不是真爱?教师清清楚楚;局长是不是真爱?校长清清楚楚;老师是不是真爱?孩子清清楚楚。要做到真爱非常不容易,因为爱需要用实际行动诠释,而不是停留在书面文字和口号上。可以证明的行动,便是学校自主办学。
04
实践反思
在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处理好教育局和学校这对关系非常重要。实施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以下几个意识和精神。
政治意识:学校要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法治意识:依法行政、自主办学,领导不得以个人意愿凭借责权简单粗暴干预学校发展;学校要有根据章程自主发展的能力。行政部门要依法行政许可,学校要依法办学。当前学校还没有学校法,我们呼唤学校立法。使用法律武器更加清楚各自的责任,保护多方利益的同时,也制约着多方行为。
专业精神:当前教育存在媚家长、媚社会、媚上级的不良现象。教育是科学,学校要有自己的思考空间,有独立的人格支撑保障。教育局和学校要用至善的良知为学校担当、为老师担当、为学生担当。局长要有局长的专业精神,校长要有校长的专业追求,教师要坚守教师的专业方向。各个主体坚守自己专业的精神,才能真正为孩子和学校的未来扛起责任。
开放精神:学校是经济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治理的背景下,学校不能封闭,要更多的主体参与治理,如社区、街道、教育局、家长等。学校如何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鼓励引导更多的力量参与协商,形成合力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心灵修养:规矩人定。在推进治理的过程中,人是核心。没有心灵修养的保障,一切规章制度、条条框框,乃至号召和言语,都将成为虚无,没有力量。希望局长不靠使用权力证明存在感,校长不靠在局长面前寻找存在感,而是独立、主动地承担自己的岗位责任,教育就会有力量。只有治理者的心灵水平提高,才会取得治理成效,才能把教育绘成一幅生动美丽的画卷。
内容来源| 杭州网,河南校长公众号
声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往期精选
疫情常态化下的圣诞节:留华外教们的坚守与乡愁
海南将建国际教育创新岛,首届国际教育论坛暨国际教育领导力峰会期待强势来袭
中产拽着孩子跑,教育竞赛从高端幼儿园开始
教育媒体人的观察笔记:从说到做,专业、体系化、资源丰富的教师培训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 2020 国际学校薪酬人才趋势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