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用算法代码让艺术“开花”: 只有足够努力,才有选择的权力

www.manamana.net MANA新媒体艺术站 2023-04-15

广告从业十年,转身投入新媒体行业。开发自己的游戏引擎,做自己的艺术装置,建立自己的媒体实验室,用写代码的手艺让艺术“开花”,抱着想当手艺人的愿景成为了创意技术手艺人,从第一个作品到一些系列作品,从“小屏幕”到大场景,田渊都在不断地展示只有动起来才有想法,努力就会有收获的创作之道。

当谈到未来方向的时候,田渊说道:“好好活着,出作品。”言简意赅,风趣幽默。


出自对于水的喜欢,田渊在作品中给自己署名——Water田。

“希望如水一般,平静、不争。”
 

 
 01 
“如果自己再不做的话,
就没机会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对于许多还在发展中的媒体和广告行业带来了一次大的发展机会。大学期间,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田渊,自学了flash动画,拿了全国ITAT二等奖,在当时的发展背景中,这样的经历促使田渊走进了广告行业,而这一干就是十年。

就这样,一个程序员做起了设计做起了动画,或许这可以概括为“一个不会写代码的设计师不是一个有创意的手艺人。从平面设计到动画设计,再到后来的UI/UE,每一次的改变都带来了新的尝试。在奥美广告公司期间,田渊不断地被各种的新颖的创意和设计所冲击,也随着不断地学习参与了很多项目,并获得了国际上不同的奖项。

“也算是在那里开了眼界、涨了见识。”田渊提到。

随后,田渊进入了华扬联众-亚实验室,这次机会成为了他发展道路的转折点。

这个隐匿在互联网中探索未来的实验室,成为了他进入新媒体艺术创作的重要启蒙。当回忆那段亚实验室的经历时,田渊感叹:“那几年做了很多有意思的项目,现在回头看都很新颖。”
 

在华扬联众实验室的小作品初尝试  《生命万物》的雏形
 
在那个汇聚了当时圈内顶级的设计和程序的实验室中,作为新媒体创作萌新的田渊,不仅掌握了很多新的手艺,如电子电路、图形代码等,也学到了自己受用终身的东西,并且后来开发了自己的一款sint.js引擎,来快速地开发移动端小游戏和应用,从此也开启了他在创意技术上探索的旅途。

对于创意来说,灵感和想法总是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机出现然后雁过无痕,如果将这个时机抓住或许就会在脑海中出现作品的雏形或者迸发出一个新的思路。显然,田渊抓住了这个时机并把它实现了。

为了将脑海中的想法落地和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田渊决定成立自己的小实验室,当时所处的广告公司名为180China,于是也就将自己的实验室命名为180Lab。那时恰逢teamlab在全球各地办展,一个个充满着光影、音符、乐趣的场地作品将“沉浸式空间”这样一个热词带到田渊面前。看完teamlab的展出后,他不禁感叹道:“这个东西竟然也可以商业化?!”观看完这样一种表现形式之后,田渊内心不禁多了几分思考和想法。


再谈起当时全职做新媒体的经历时,田渊对着镜头笑了笑。其实我也不好定位什么是新媒体行业,它还处在一种起步阶段,有混乱有还未完善的部分,当时没有一个系统的新媒体公司,我就想,那我自己去好了。因为,在那个刚兴起的阶段,如果再不做的话,或许就没机会做了。”
 

02 
 “只有足够努力,
才有选择的权力”


之前在广告公司中,田渊大多数时候都忙碌于视频制作、app的开发和HTML5的设计,他感觉自己“大部分时间都被框在一个小屏幕里。”他渴望寻求突破。在观看Teamlab的沉浸式空间之后,他也想做一些不一样的沉浸式空间。经过了将近2个月的筹划和开发,在不断地尝试、试错、敲代码、测试的过程中,他设计了一群有着各自生命和运动轨迹的个体,每个个体命运不同而且永不重复——180实验室的处女作《方块引擎》。

为了契合他最初的想法“做一个不一样的沉浸式空间”,他为这个作品搭建了一个三面的立体空间,整个互动交互全靠程序实时渲染出场景和画面,有别于传统的投影技术,在整体的交互体验上可以做到随心所欲,甚至包括空间的视角。
 

《方块引擎》搭建的三面立体空间概念图


 概念落地后的现场图
 



这其实只是一个概念,它可以延展出更多的创意和故事,更多的内容和应用场景。在整个作品的最后,田渊这样写道。

整个作品,或许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想法,但是对于田渊来说,这成为了他后来投身于新媒体创作无数契机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还没从“小屏幕”里走出来之前,田渊觉得自己十八般武艺都学会,后来发现几乎没有用,只剩下之前做设计、做项目时积淀下来的一些感觉,然而感觉又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若隐若现对你进行一定的指点。

关于要做成什么样的作品、如何寻找灵感和创作来源,田渊笑着说:“其实,很多东西刚开始都是没有计划和没有想法的,很多东西都是做着做着的过程中产生的。更多想法是在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中迸发出来的。而很多时候人们都在就纠结要呈现什么样的形式要做什么样的东西,但是其实先动起来吧,动起来总会有想法的。

2017年,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尝试后,田渊第一次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了位于上海世博园的“香蕉嘉年华”和“草莓音乐节。
 

作品《生命万物》

 

这个名为《声命万物》的声音装置是田渊四年前在亚实验室的一个小作品,由自己做的电路和程序,并进行了开源。如今将他改进后和空间一起形成了一个声音交互装置,是一组感应装置,实时捕获展厅内人们的运动状态用这些状态数据喂养着一套声音的算法程序来实时运算出环境音乐,并将涟漪呈现在展厅中央的水面上,犹如水流滋润着生命万物。

“整个展厅中央的植物装置是主旋律,通过感应触摸者人体电流的强弱,用声音去勾勒你和这个生命体微妙的关系,这么描述或许就像是电影阿凡达中的灵魂之树。”


从亚实验室的小作品到自己实验室的处女座,从一个概念到最终的艺术装置,都验证了田渊说的“动起来总会有想法的”。在整个全职创作的过程中,田渊也做了非常多不同的尝试,在最近的作品中他尝试将自然万物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以自然界的水、树、以及虚无的梦来贯穿自己的作品,以冰冷的程序和数字计算将我们身边日常的事物可视化。


“数学是解释一切自然规律的工具。”田渊沉思道,“咱们自然界很多你能见到的东西其实都是数学公式,人们很容易忽略,而我只是通过计算机让这些东西的变化可视化,比如说气象比如城市的演变。”

 

计算机生成作品《梦》


同系列作品《城市润像》

 


这或许就是田渊有别于他人的一点,善于用算法用代码的形式让艺术“开花”,呈现不同的视觉表达,在回忆广告从业那几年的光景的时候,他曾笑着说,“我以前有个敲代码的同事,每次敲代码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在用代码写诗。而田渊大概就是在用代码和算法让图像重生。

2019到2020年两年间,新媒体行业的技术迭代迅速,其中计算机生成艺术的发展吸引了田渊,在学习和观察中,他也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未来城市记忆》。


作品系列《望京花家地》片段


作品系列《北京城楼》片段

田渊在北京的望京生活了6年,而在望京旁边有一个地方叫花家地,是一个城市类似CBD地区的存在,而花家地就是一个类似于老社区的存在,这样一个鲜明的对比引起了田渊的沉思,这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人们很容易忽略身边日常在发生的事情,而创作或许能够通过某一个触点,让观者突然有所感受。而对于生成艺术的可理解性,田渊说,“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呈现,你不能说观众看不懂,只是他们有不同的感受罢了,这种感受是非常个人的,如果不愿意说就变成了看不懂。”


在《望京花家地》和《北京城楼》中,田渊收集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图片不停的让计算机学习来生成一定的画面。他收集了许多图片来喂养整个计算机生成学习,从北京老旧的城区、到现代的发展建筑SOHO以及赛博朋克未来,整个过程通过从老旧城区到未来的发展最后又回到原来的样子来引起人们的思考,来抛砖引玉,以机器的视角,来讲述整个城市的演变。


他的创作不仅仅只是作品本身,更多的是通过这样一个东西的呈现来提出一个更大的系统概念。在《未来城市记忆》整个系列中,除了计算机学习生成的整个变化的影像展示外,他还通过《全息盒子》的方式,成为一个全新的作品。

 
作品 《全息盒子》 

 影像作品被置入到《全息盒子》后所呈现的形象展示


03
“我只想做一个创意技术的手艺人”


全职新媒体的四年间,田渊似乎更喜欢抛出一个概念让大家来尝试。直到现在他仍是将自己定义为“创意技术手艺人”,每次完成了一个新的想法,他都会说:“我只是做创意技术的,没有太多的自我表达。所做的一些实验性、工具类的东西,希望更多的人来参与进来,让他们去表达。”


在最近的兼具试验性和工具类的作品中,前前后后经历了四个月的尝试,田渊终于当了一次手艺人。新作品《sintcup》通过一块微型传感芯片识别多种互动信息接通沉浸式空间和交互装置,然后实时无线同步到沉浸式空间的画面里。整个作品从创意设计、硬件电路 、手工DIY、软件开发到场景呈现,田渊由情怀做罩,看似是在为自己的几个爱好“茶/酒/诗/歌”找应用场景,其实也在建立一套关于光影和互动装置的系统。

 

                           作品《Sintcup》视觉雏形至完成
 

 作品《sintcup》的整体装置芯片和感应酒杯


“我一直想做一个手艺人。”田渊笑着说,“但是得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技能。”自从全职新媒体后,田渊一直沉浸在自我的提升和作品的创作中。这半年来,他潜心在家做研究。对于田渊来说,有一手写代码的手艺,且有一颗饱含创意和想法的心,才造就了如今专业性和艺术性并存的他。即使成长了强大了,再问他时,他还是会坚定地说:“我只是想当一个创意技术的手艺人。”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词藻和高谈阔论的空想,只有沉下心去研究的专注和平和。

这样的探索在新媒体的创作中,注定是一场孤独但又充满惊喜的旅程。和每一个热爱创作和艺术的人一样,他们都在寻找在这个领域中属于自己的一块地,希望在其中生根发芽,崭露头角。而谈到未来创作灵感时,田渊还是和之前一样的口吻说,“动起来,总会有结果的,如果你一直干坐着哪儿来什么想法什么灵感!”

 

 


关于田渊


创意技术,SintLab创始人,Sint.js引擎作者,曾是一位广告从业者在多家4A公司任职,从创意、美术、动画到程序,作品荣获 长城、戛纳、红点..等奖项,善用代码实现多种维度数据与声音或视觉艺术的交互体验,后创办创意技术实验室sintlab 专注于创意技术研发和应用。

个站链接:watertian.com


田渊采访视频

摄影:Lisa 王大头 Echo
剪辑/编辑:王大头
排版:Echo
审核:文雅
内容支持:华理-MANA科技艺术实验室


艺术家专访推荐

玩电脑的怪叔叔和弹古筝的美少女

带着成为先行者的野心,他们为所欲为。

fn media lab 玩转科技艺术的七年追梦之路

他在法国教堂用机械艺术演奏中国古筝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