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27位青年艺术家用创作迎接“第三个科技时代”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学科的教学的重点是探索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将如何推动当代和未来艺术的蜕变。艺术与科技学科提倡科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改变我们的感知和创造力的环境,强调科技以人为本,视角集中在科技的创造力、美学价值和对文化发展未来的引领,不仅仅是她的新奇。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未来的艺术会是什么样?科技对于艺术意味着什么?人工智能将会在哪些领域里取代艺术家?让我们不急于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回顾,人类从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到今天,经历了三个科技阶段:第一科技阶段:人—科技—自然(人用科技控制自然);第二科技阶段:人—科技—科技(人用科技控制科技);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从第二科技阶段走向第三科技阶段的时代:科技—科技—科技 (科技用科技控制科技),这意味着人已经离开了生产/创造链。今天我们看到艺术家在用科技来创作艺术与科技作品(科技物),明天我们不难想象,艺术与科技作品将可以是完全由科技运用科技来完成的。此时,艺术家是否将退出艺术生产/创作?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3届艺术与科技方向的同学们毕业创作,正是积极地用自己的创作呈现他们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并以此迎接新时代和新问题的到来。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学科带头人
陈小文
博士研究生毕业作品
01
01
论文《基于生态感知的声音艺术价值与路径研究》
作者/邱宇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张尕教授、费俊教授
研究方向/媒体艺术设计研究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选登《将去何处》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地球数据的生成依托于卫星科技和信息处理工程,其背后是强大的物质和科技基础,它构造了由无数数据信息集合形成的虚拟世界,却也给我们人类建造了另一种“现实”。在今天这个处于不稳定现状、且模糊不定的未来生态语境下,我们如何理解我们身边那些如此重要却又被忽略的物质力量?这是一次自然对技术世界的渗透,同时这也是自然力量在由技术建立的虚拟世界中所获得一种权利,让其以自身的力量渗透到人类的技术世界之中,从一种虚拟进入另一种虚拟,从一种现实进入另一种现实。
02
论文《远程呈现艺术中的跨时空感知与多维度生存艺术主题研究》
作者/孟松林
导师/陈小文教授
研究方向/智能科技与机器人艺术设计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选登《声体剧场》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如要解释今天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共生复杂系统,有一种角度就是找到两者之间某种共同“信号”进行讨论,比如—声音。摩擦、碰撞、气的流动等是人与自然共同的声音生产方式,但大多数时候人只能通过自己的肢体操纵器物(或器官)发声,而自然的发声“肢体”却千变万化,可以是云,可以是雨,还可以是山中一片缓缓落下的树叶。相对的,人的身体已决定了以往发声装置的结构和尺度,这让我们声音生产的想象力和可能性变的狭窄。这组作品正是为了打破这种限制而做,它们虽然是布满电路的机械声音装置,但却是在向自然学习发声,有序,无尽。
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
02
/生物艺术设计研究/
Bio Art Design Research
生物艺术与设计研究是跨学科研究方向,综合雕塑、数字媒体,生物+合成生物材料,人工智能科技以及生命科技为一体的艺术与科技综合性学科。以研究生命工程的美学与伦理为主导。研究当代生物科学的发展会如何推动我们去重新定义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生命。它将为艺术家与科学家共同研究建立平台、提供支持。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和体系。生物科技是世界未来医学、生物学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尖端学科。它也将为当代艺术发展提出新的问题、材料、创作方法。反过来,我们培养出来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会为科学家的课题提出有意义的挑战和转译,以此共同推动科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01
《共生—微生物社交实验室MICROBE SOCIAL LAB》
作者/吕智杨
导师组/宋协伟教授、费俊教授、姚璐教授
研究方向/生物艺术设计研究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生物艺术与科技研究/
Bio Art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生物艺术与科技研究是跨学科研究方向,综合雕塑、数字媒体,生物+合成生物材料,人工智能科技以及生命科技为一体的艺术与科技综合性学科。以研究生命工程的美学与伦理为主导。研究当代生物科学的发展会如何推动我们去重新定义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生命。它将为艺术家与科学家共同研究建立平台、提供支持,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和体系。生物科技是世界未来医学、生物学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尖端学科。它也将为当代艺术发展提出新的问题、材料、创作方法。反过来,我们培养出来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会为科学家的课题提出有意义的挑战和转译,以此共同推动科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01
《郊游/outing》
作者/王和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费俊教授 、姚璐教授、 Clive van Heerden(外聘专家)
研究方向/生物艺术与科技研究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创作从乐理、音乐和演奏行为的视角出发,进行声音装置的构想,以对演奏行为内在逻辑进行仿生的自动化演奏乐器组成的机械剧场为主体,主要由陶制哨管按特定次序排列组成的发声结构阵列、动态机械结构与数字信号控制组件构成,通过对发声单元进行发声、演奏、止音等一系列操控,实现对演奏行为的内在逻辑与音乐表演呈现效果上的“仿真”。
作品概念与呈现形式都在很大程度上抛却了仅对外表形态特征与具体肢体动作的仿生,尝试构建一种更加注重演奏行为内在逻辑与控制原理的仿生观念。并将其与郊游息息相关的一系列器物为线索和载体,将郊游与自然环境作为表演呈现的第一空间,营造出一种符号与形式间略显矛盾冲突,感知与客观环境间又呈现出一种整体协调氛围的人造景观。
/艺术与科技研究/
Art and Technology Study
艺术与科技研究方向是为艺术学院的学生开设的新学科,探索艺术与科技/科学融合中延发的新型艺术形式、创作方法、工具、材料、以及新型的与观众的交流方式。本方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有思想、有创造力、有远见、有试验精神、并能成熟地用最新科技来扩展传统艺术/设计形式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本专业区别于传统设计学科,更直接面对当下社会问题,科技伦理问题,以及飞速更新的新技术,因此所涉及到的领域更广泛,形式更多样易变。基于自身特性,方向定位和课程规划上注重课程内容既有鲜明特征有相互有联系,并且尤其注重以“新生问题”带动课程。课程设置大体分为三类:思辨类,科技类,动手类。课程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科技、机器人科技、生物科技、社交媒体传播科技、交互影像和声音科技、 VR/AR 制作技术、3D 打印技术、物理交互技术、机械动态雕塑制作原理、以及计算机编程语言。
01
《生物驯化》
作者/罗雅蕾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费俊教授、彭锋教授(外聘专家)、AnnHamilton(外聘专家)、ChrisFabian(外聘专家)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2
《豌豆花》
作者/崔昱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费俊教授、彭锋教授(外聘专家)、AnnHamilton(外聘专家)、ChrisFabian(外聘专家)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豌豆花》是一个个植物和人类的嵌合体,对人类的行为进行“拟态”设计。装置主体物向植物“豌豆花”进行学习。“豌豆花”是典型的闭花受精、自花传粉植物,与我所畅想的“融合态社会”中的“雌雄同体、雌雄莫辨”等观念相互吻合,装置主体物自身就可以完成受精、生育等行为,并且外形上对于豌豆花的“雌蕊”和“雄蕊”的形态进行拟态设计。 我所创作的这个“豌豆花”,它们因有卵巢,感到如此的美丽和自豪。我试图创造一种未来生物与植物的混合体,它们是一种机械,但也是一种介于生物与植物与人之间的有机体,它们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融合的情感,仅仅是描绘了生命的行为:茁壮、繁殖,尽可能美丽的呈现。其余“活物”并不需要对主体物进行身体的交流,永远被主体物的行为所吸引和崇拜,形成鞠躬的状态。 我构想的未来融合态社会,它们有可能在下水管道中,在废墟中,也可能会在任何被工业侵蚀的场景中。在这个社会中,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再无等级之分,在技术的帮助下,以多元方式重新协商与定义人与生态系统的共生关系。
/机器人艺术研究/
Robot Art Design Research
艺术与科技学科中,机器人艺术与科技研究是跨学科研究方向,综合动态雕塑、交互媒体,人工智能科技为一体的艺术与科技综合性学科。与传统的机械电动,风动雕塑不同,机器人艺术与科技将融合雕塑、数字媒体、产品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科技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重点。智能自动化科技正在进入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社会将急需智能自动化建筑,家居,交通工具,医疗设备等产品的艺术设计人才。同时,智能自动化科技也会激发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并丰富传统艺术/设计的表现力。机器人艺术设计研究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以及北京大学工学院等机构合作的、跨学院共同推进的研究方向与教学平台。希望能通过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生教学和研究,推动这一新型学科的建设。
01
《ShyArm》
作者/程奥林
导师组/费俊教授、陈小文教授、吕品昌教授、姚燕安教授(外聘专家)、钟栗铎(外聘专家)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2
《溯光者》
作者/苟超凡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费俊教授、吕品昌教授、姚燕安教授(外聘)、钟栗铎教授(外聘)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3
《乌盆》
作者/黄恩琦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费俊教授、吕品昌教授、姚燕安教授(外聘专家)、钟栗铎(外聘专家)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CT扫描将身体拆分,我将这些切片以书的形制重新缝合,阅读成为对身体空间的翻阅。作品中的“皮肤”、“骨骼”与“内脏”均可能受到刺激产生变化:内脏中存储着信息的菌群因升温变得活跃,“皮肤”受到刺激渗出汗液、“骨骼与关节“在发丝的生长下活动,新的身体以数据为神经生成新的反馈系统。
作品在身体中的物(菌群、毛发、体液)与物中的身体(沙发的皮肤、橱柜的内脏、门的骨架)融合之中模糊了界限。新系统既会受到环境影响,进行感知与反馈,也能自发地生长与繁殖,同时具备作为生命体的内在节律性。在这一过程中身体与物陷入不可逆的纠缠,隐含的冲突性指向的是今天社会庞大身躯中的症结。
/智能科技与可穿戴设计/
Wearable AI Technology Design Study
智能科技与可穿戴设计研究是基于人工智能化时代工业发展的新生态——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而产生的跨艺术与科技的新学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正在改变人类未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帮助人类有智慧地用最小的能源去创造最大的价值。“智能化”产品和设计(媒体,产品,建筑)在迅速地改变社会,生产与生存。可穿戴与智能科技设计研究将着重研究如何运用智能科技,赋予服装对内(身体)和外(社会)超强的感知和交流能力。时装是人的皮肤,不再是仅仅是用来保护和装饰肉体,身体将通过可穿戴智能时尚与外部世界交流,服装的功能不再单一化:她可以根据人的指令,既可以封闭又可以“敞开”。她可以是人体器官的延伸,借助“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完成其它器官无法承担的大小工作,比如:远程感知与情感交流。
01
《错位》
作者/晋长毅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吕越教授、滕菲教授、ClivevanHeerden教授(外聘)、邓天绪(外聘)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2
《身体规训》
作者/杨睿卓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滕菲教授、吕越教授、ClivevanHeerden教授(外聘)、邓天绪教授(外聘)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及,“媒介是人身体的延伸,但同时也让身体截肢。”可穿戴设备作为媒介,是新型技术的“牢笼”,是对身体的规训。因为对技术的依赖成瘾,麻痹了人们对自我截肢的痛苦,最终忽略了对自身的身体感知。作品通过在穿戴过程中身体活动的各种受限制唤起佩戴者的感知能力,体会到技术牢笼的规训。三件作品分别是肢体的“束缚”、行走的“尺度”和头部的“平衡”。作品“束缚”中,佩戴者肢体相对静止时带子缓慢释放,当佩戴者手脚产生动作则会迅速回收,并在拉扯中向四肢施加力。作品“尺度“中,佩戴者在行走过程中腿部受到限制,需有大幅度的手部动作才能释放双腿,但此时展开的机械结构会妨碍人的活动空间。作品“平衡”中,佩戴者需维持头部的平衡,否则会启动顶部的喷水装置。
本科生毕业作品
03
01
作者/王玺铭
导师组/宋协伟、费俊、景斯阳
作品/《造物计划》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该系统是包裹在金属、玻璃外壳中的植物生命体,相比自然植物其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对生命非适宜环境的开拓上,例如沙漠、冰川、外太空,不以能效为着眼点,该系统可应用于开拓早期构建基础物质体系,系统中的产物可以作为后续建设的氧气能源和有机物储备。
02
作者/宁佳睿
导师组/宋协伟、王成良、王钰雯
作品/《植物异化—高碳排环境下未来植物生长形态探究》
植物异化是在人类活动造成过度碳排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的背景下,基于高浓度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形态影响的研究,所创作的包含交互装置和交互影像两部分的作品。装置部分通过吹气后释放烟雾的交互方式将人类碳排的行为进行放大。影像部分以模拟植物对装置空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感应性作为交互方式,控制数字端虚拟植物的生长形态变化。作品整体通过这两个系统的结合来表现高碳环境下对未来植物生长形态的探索以及人植关系的反思。
03
作者/ 金正勋
导师组/张欣荣,张文超,费俊
作品/《混乱的回音》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每天通过各种媒介获取各种信息。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和视频平台等我们可以获取信息的空间每天都在增加。但是作为吸收信息的主体,我们实际上只是吸收媒体提供的信息,不管它是真是假。在数字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时代,具备清晰辨别信息和鉴别能力非常重要。这件作品将数字空间中每天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过程实体化,是一个体验空间,可以体验我们使用的媒体有多容易被操纵。
04
作者/陈怡静
导师组/陈小文、张文超、沈采
作品/《回溯》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般人眼里,森林总是沉默的,但事实上,人类之于自然,不过是这个世界的短暂存在。所以,或许自然才是这个世界的农场主,而我们人类却是那群一叶障目的火鸡。几千年间,自然以无限循环往复的形式存在于地球上,聆听着我们的人间烟火,俯瞰着我们的人生百态。既有相对私人的个体记忆,也有相对宏大的集体记忆。一棵盆栽在聆听,一个枕头在聆听,一个城市在聆听,甚至宇宙也在聆听。所以,我作为一位声音采集者,从这些承载着记忆的物与空间中提取出我们的人间故事,并将所有故事集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沉浸式场域,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只有凑近才能聆听到这段属于人类的回忆录。
05
作者/陈正
导师组/费俊、李文龙、黄泽玺
作品/《如草一般---冥想空间设计》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建立一个冥想环境和虚拟现实空间,观众可以通过VR设备和脑电交互程序与草地实现共振,随后以放弃主观反应和目的性的观察状态,将自身的脑波与草地同步,感受它的节奏。这种"如草一般"的观察和体验,让人们更好地连接自己和世界。 希望观众可以在体验中获得深度的冥想体验,沉浸于草的节奏中,以平衡的方式观察自己和环境。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让人放松心灵,体验内心的宁静和与自然的联系。
06
作者/李尚儒
导师组/费俊、张文超、薛天宠
作品/《时间表:现在史》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是由不同的观念构成的,人在不断地选择观念、接受观念,并基于某种观念去 待与改造世界。而植物与世界的关系是更加客观的,这种关系不受任何观念的约束—植物持续不加选择地接受外部环境的信息,并不断地转化成某些物质结果,而不做任何价值与观念上的判断。这是植物区别于人的“存在”模式。
同时,我认为每一个“现在”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与潜能,没有任何一种既有的观念或是叙事视角可以涵盖“现在”中无限的可能性,每一个“现在”的产生都是对既有观念的挑战,由此我产生了这样一种跨越观念与视角边界,去物质化地记录每一个“现在”的想法。
基于上述植物的这种“存在”模式,我将来自不同叙事视角下广播信号实时产生的信息并列放置,使它们通过影响每一根线的上下位置关系去交织出混合着不同“现在”信息的织物。
07
作者/丁蔼雯
导师组/费俊、宋协伟、封帅
作品/《寻找拟南芥》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拟南芥是什么?
它是模式生物,是植物生物学、遗传学、生命科学的热门研究对象,是“植物中的果蝇”,是十字花科植物的研究范式,是第一个被全基因组测序的植物生命,是在问天实验舱中备受关注的新星,是论文期刊、新闻标题的常客。 如字面意思,《寻找拟南芥》讲述了“寻找一棵植物”的故事——我跋山涉水去找拟南芥;大费周章改装机器人、训练人工智能,让机械生命帮我找拟南芥;自学前端,开发机器交互页面,让观众遥控机器一起来找拟南芥...... 作品基于我的实地考察发现(1.模式生物拟南芥人工养殖业成熟,拟南芥野生型已商品化符号化2.采集野生拟南芥已被认为是没必要的行为3.拟南芥相关文献过时,坐标模糊失效),针对模式生物拟南芥的自然性消减现象,展开对自然生命及合成生命的生命伦理问题讨论。
我以拟南芥隐喻自然生命,通过文本、影像、现成品收集、三维模型打印等方式呈现我的“寻找拟南芥”行动;并借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人、交互页面等技术媒介来延续“寻找拟南芥”行为。我以“寻找”作为修补自然性的手段,在作品中建立观众与野生拟南芥之间的交流途径,迫使观众重塑认知中拟南芥的生命形态,由此直面自然生命。
08
作者姓名/王东翰
导师组/费俊、张文超、宋协伟
作品/《Essence of Ephemeral》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母亲去世的经历,在毕设创作期间母亲突然离世,在此期间我经历了一个人从生到死,从肉体变为尘埃的过程,当我目睹着亲人的身体燃烧成骨灰,炙热的尘埃捧在怀里,散发着肉体与火焰的味道。在这样的瞬间我体会到一个生命在自然中的存在。
创作过程中试图分析嗅觉艺术这一具有创新性和实验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何与身份、记忆、与景观相结合,探讨嗅觉如何通过其观念建立象征性,并运用该象征性建构语境,在感官和情感之间建立对话。嗅觉即是个人体验,也是属于集体的,个体对气味的感知和记忆是独特的,同时,人们因为共享空气和地理空间,某些气味也可以触发人们共同的情感和记忆。通过运用气味的流动性和刺激观众的嗅觉感官,并将感知和情感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更加真实和深刻的艺术效果。正因如此,嗅觉成为了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让观众沉浸在一个以嗅觉主导的感官世界中。
09
作者/马希敏
导师组/ 张文超 封帅 李世奇
作品/《写下空白》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毕设作品聚焦两个许愿系统,麦积山石窟的传统许愿系统和社交媒体平台的许愿系统,并试图用图表、实体搭建、现场互动等方式,探讨二者在时空推移与技术变迁的前提下,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
文本是许愿行为最常见的呈现形式,麦积山现存的洞窟题记中,真正用来写愿望的只占7.54%,且内容宽泛;而社交媒体平台的许愿文本,则构成了这个系统的本体,具有高度细节化的特点。
两个系统在多种信息中各有取舍,在不同的层面留白,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互相补充,我在图表的部分强调二者叠加之后呈现的状态。
秩序是行为的结果,在麦积山的许愿系统中,栈道是许愿行为的叠加与接力,它是供养人开窟造像的脚手架,在这里,人们通过脚手架把愿望刻在山墙上,而愿望也是社会生活的脚手架,用今天的愿望构建未来。
麦积山石窟建于一阙垂直于水平面的奇山绝壁,植物也难以下脚,信众借此向佛祖显示自己的诚心,这样进行了千余年,以木石为材料,愿望为体系,留下了一片人造自然,它提供给我们的是:愿望系统在有限的自然、社会条件下可能形成的结构,我希望能借此呈现当今人们实时愿望的共同体形态,组成关于愿望的数据叙事。它可能是离散的,可能是凝聚的,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摇曳。
10
作者/ 蔡宜霏
导师组/ 张文超 陈小文 沈采
作品/《预支花期》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咖啡厅打工的经历促使我思考消费主义造成的过剩资源,如果城市作为一种生态环境不断扩张并长期存在,其中栖息的植物也会走向另一条进化之路。我设计了这些以城市作为原生境的特有种植物,它们从废气、垃圾、光污染等城市运转的过剩能量中获取生机,并搭建了这个虚构景观,通过校外咖啡厅的真实消费数据控制这些城市植物的运作。分隔两地的因与果就像我们在消费时不能感知自己的行为会导向怎样的未来,希望观众通过虚拟景观的运作重新审视自己现实的消费行为。
11
作者/ 郑洁
导师组/ 张文超、费俊、李世奇
作品/《退入时间》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穿越代表着时间深度的地层,退入过去,参与者的意念将与重新生长的石炭二叠纪古植物,通过影像装置的形式进行交互。
物即物自体,自然之物本属自然之物。煤炭就是历经上亿年地球变化的远古植物遗骸。可今日由于人类的存在,它们被利用或被丢弃,它们的物属性开始变得不再中性,趋向负面,与工业、与污染、与破坏相关联。紧黏着“毁灭”的标签。但事实上作为自然之物的煤本身,只是漫漫时间长河的见证物而已,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创作使参与者感知到上亿年间地层深度之下的生命力量,在漫长的时间周期之中,还有生命和自然之涌现。参与者将来到影像装置前,佩戴EEG脑电检测头环,在文字提醒下开始关注装置中的煤尘,随着参与者的意念发生变化,风扇转动所带来的风吹动着煤尘,远古植物不再维持死寂的状态,风随人的意念被吹起,细小的煤尘颗粒缓缓浮动,古植物的余下灰烬在煤尘空间中被重新唤醒。与此同时,数字重建的地层也开始松动,依照着现在仍然存在的同科属的问荆草复原出的芦木幻影渐渐从野煤层中重新生长,随风影动。
12
作者/曹漧亚
导师组/张文超、王成良、廖柳钧
作品/《雾与霾》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雾与霾(Fog Projection)"是一种利用人造雾和激光投影仪的交互式艺术装置。此作品将中国各地的实时天气、风、PM2.5、PM10数据进行可视化,并为观众提供体验式展示。各数据以光线再现,观众可以直接参与和体验,以深入理解这些数据。此作品超越了传统媒体艺术的范畴,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促进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交流。通过使用雾投影、激光和投影仪产生独特且迷人的视觉效果,观众在数据投射到空间的过程中将感受到艺术价值和美感。
13
作者/崔晴晴
导师组/封帅、景斯阳、沈采
作品/《“硅”胄》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硅”胄》胄的本义是头盔,引申为铠甲。概念主要是从植物硅藻的外壳二氧化硅研究开始,完整了解硅藻中的硅如何形成保护铠甲,以及硅藻生命的起始过程,比如硅藻死亡后会变成沙子,再将沙子提炼溶解成芯片。为了满足利益生存需求,人们从芯片中回收提炼黄金,所以硅藻中的硅与电子回收产业链息息相关。以硅为中心,它连接自然生态、人类贸易、生命健康这几方的关系。
最后是深入调研硅屿电子回收产业,研究硅是如何反作用人类,通过宏观实验,仿生搭建人造可生长的二氧化硅薄膜。从被加害者儿童身上提取残留的加害物质硅,培育一套专属被加害者的“硅胄”,保护他们不再受到硅的伤害。“硅胄”像自然界硅藻壁一样,以一个保护者的身份,防止由于人类过度的利益欲望而产生的加害物质硅,再次伤害被加害者,展示生命所宣制的主权。
14
作者/郭怡敏
导师组/封帅、费俊、韩涛
作品/《Te》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15
作者/唐婉真
导师组/封帅、马志强、李玉峰
作品/《种与种》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焦虑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情绪问题之一,现如今,人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便于利用不断的信息比较来寻求一种主观上的情绪稳定,这种行为本是一种不断内化自省的过程,但与此同时也为整个群体带来了未能被正视的焦虑问题。
在我的毕业设计中,我通过流媒体影像与文本等综合性叙事媒介作为装置,参考情绪考古、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等方式,将焦虑解构为具体九种意向,意在为观众例证,焦虑情绪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产物可能以怎样被忽略的形式呈现并与人共存,进而引发观众对于自身经历的思考。同时我也在交叠摆放的手册内容中用一种荒诞幽默的语言阐述了当焦虑产生时,我们又如何能以较为轻松平和的态度去面对而不是与之强硬对抗,错落分布的手册有些合上有些则被打开摆放,通过阅读碎片化的文本信息,也能够发现其内容对应了影像中表露的情形的思辨与解答。
16
作者/唐丽萍
导师组/马志强、费俊、程可槑
作品/《智能-情绪疗愈》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毕设是从深受年轻⼥性群体喜爱的⼄⼥游戏为切⼊点。⼄⼥游戏,是⼀款针对⼥性玩家的模拟爱情游戏,玩家的种种⾏为反应着⼈⼯智能在未来是可以成功改变⼈类情绪与情感的,由⼄⼥游戏可以看出:在未来,因智能科技、社会的发展,⼈类对于情感与情绪的⾼质量需求会变得更⼤,⼈⼯智能如何运⽤强⼤的计算能⼒去设计制作,去帮助实现满⾜所有⼈类不同的情感与情绪需求,让⼤家意识到⼈⼯智能可以成为⼈类的情感情绪改变⼯具,巧妙的参与⼈类⽣活与社会活动与⼈类和谐共处。
⼈类在⼤⾃然中孕育⽣存,即使现代社会的⼈类⽣活在⽔泥筑造的建筑群⾥,但基因⾥⾃带的会去靠近亲近⾃然环境。这种基因记忆让⼈类在⾯对⼤⾃然的环境时,会⾃然的使⼈放轻松且产⽣愉悦情绪。所以在情绪疗愈时,最好的选择对象是⾃然环境⾥的植物与声⾳。我的最终毕设作品运⽤化学器具与屏幕把展区打造成⼈⼯智能与情绪研究的实验室,视频的制作内容代表着⼈⼯智能⾃⼰的视觉语⾔与声⾳内容打造的⾃然景象视频,帮助⼈类改变情绪状态。该毕设作品是希望让观众意识到:⼈⼯智能可以改变⼈类情绪的能⼒在未来不久就可以实现,它会是⼈⼯智能与⼈类和谐共处的⼀个友好信号,让⼈类不再恐惧⼈⼯智能的快速发展与⾛进⽣活。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引导学生在新的自然、科技、文化和社会环境里探索艺术与科技的创新结合,扩展新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一系列构架严谨、层次分明、思考与动手并行、有社会针对性的课程,培养学生学会建筑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又不失幻想和生活情趣,学会激活自身探险的激情和发明的欲望,学会培养自身独特的审美素质和思辨能力目前“艺术与科技”已获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第22个本科专业,在研究生教学方面目前包括四个子研究方向:机器人科技与艺术、智能科技与艺术、生物科技设计、新兴社会媒体科技艺术。基于建立开放性教学理念,艺术与科技学科与国内艺术院校和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并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创新实验室联合推进科技创新以及社会创新学科建设,启动社会性研究课题。
近期文章推荐
展览推广及商务合作
添加微信:artmana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