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蜂蜜加工厂那些年!告诉你们好蜂蜜都去哪儿了?
6年前,我第一次见到老杨。他是山东人,来宝鸡寻找出口级别的槐花蜜。
宝鸡三面环山、公交车都能通到秦岭里面。不光是西北最大的蜂产品集散地,更是全国蜂农南下、西去的中转地。
最重要的是:这座小城是全国蜂产品指导价的形成地,每年流通出去的蜂产品近万吨(2014年数据为9620吨)。
那时候,秦岭一白还是入行不久的小菜鸟。
进入4月份以后,上班就像打仗一样。
收蜜师傅带着我在山沟里跑,在各处蜂农那里放桶子。这都是多年的合作关系,看完蜂蜜品质就谈定价钱。
原料的价格行情波动很大,再垃圾劣质的蜂蜜的都有人收。只要不是抗生素等红线指数超标,其他的不过是价格问题。
整体而言,高纯度、高浓度蜂蜜的比例不高。
老师傅教我分辨底塘蜜、造假蜜,而低浓度水蜜根本就不算问题。另外,不认识的蜂农摇好的蜂蜜,一般是不收的。
谈好相关细节问题,在蜂蜜桶上贴好蜂农的信息标签。然后让厂里派车过来拉蜜,至少都是4米长的轻卡。
一车拉十吨蜂蜜很正常,回到厂里连夜过秤、卸货、取样化验、财务结款...。最后按品质高低分区堆放在库房。
那段时间,每天光收蜜就要花掉十几万。
空空如也的库房,慢慢堆满今年的新蜜。
我们又开始出差跑业务,我曾在一周内跑遍山西六大药厂。经常由风陵渡出陕西,从山西运城一路北上到大同。
除了开发新客户,还要顺路将老客户用完的蜂蜜桶拉回去。通常是在当地找辆高栏半挂,一车能装三四千个空桶。
司机拉着空桶回宝鸡,我又去拜访下一家药厂。做丸药要用蜂蜜裹和,秦岭一白去过的药厂,有些还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
那段时间,比起收蜜时能稍微轻松些。
原料厂商很少做零售,因为费时、费力、回本慢、难伺候。除过药厂,还会做些调货、团购等出货量比较大的业务。
那年给银行系统做团购,老板在原料区挑了几大桶高品质的槐花蜜,让过滤干净后直接灌瓶。
这绝对是最良心的企业福利,我还没见过有几家公司舍得发原蜜。毕竟,加工蜜的成本很低,回扣环节的空间大。
我们正在灌蜂蜜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走了过来。他看看颜色、尝尝味道,对老板说:这个蜜装点样品。
这人就是老杨,之前在《蜂蜜出口事件》中说的就是他。
当天中午在食堂吃完饭,我就再没见过他。
半个月后,我在站台等待回厂的公交车时,看见老杨拎个包盯着公交牌在研究路线。我过去打声招呼,他就跟着我走了。
没错,我还给他刷了公交卡。
一路闲聊,才知道他上次拿了5家的蜂蜜样品。回到山东做完检测品鉴后,这次是专门到厂里订货的。
我去,打个电话派车接你啊。
老杨呵呵笑道:事情又不急,看你们都挺忙的,我自己坐车过去还能多看看风景。
老杨住在厂里的招待客房,我住在同楼层的宿舍。
大多数同事下班就回家了,就我们几个单身汉晚上住厂里。一般吃完饭先在院里转转,然后回办公室玩电脑。
看见老杨人生地不熟,孤独寂寞地坐在亭子里抽闷烟。我就过去和他聊天,结果给自己聊了个师父。
这个山东汉豪爽大气话贼多,就是一口一个“仵师傅”让我有点不爽。好歹咱才二十来岁,不喊帅哥叫声小伙子也行啊。
“师傅”真的很难听,就和见面就问“吃了吗”一样尴尬。
老杨是外贸单位退休的,家里就一个姑娘,外孙都上小学了。他和老同事合伙搞蜂蜜出口快十年了,大小算有个事情做。
老杨要的槐花蜜是出口日本的,当然不可能要加工蜜。
老板见我俩聊得挺投机,就安排我全程配合老杨。如果说收蜜师傅教我如何看假蜜,老杨是在教我如何挑好蜜。
我跟着他在库房里挑蜂蜜,打开每个桶盖就得连看带尝。吃到舌头都麻了,一天要上三四趟大号。
太特么滑肠了...
回味不够辣,这桶槐花蜜品质一般
气味不够纯,这里面应该有桐花蜜
颜色不正,纯度不行
蜜沫太多,浓度不够
.......
老板任由老杨在他的库房挑挑拣拣,反正最后是按品质定价的。他们都是行家中的行家,懂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老杨毕竟是搞出口的,蜂蜜鉴别水平比厂里的师傅们高出一大截。有时候我尝不准后味,他就让我漱漱口继续吃。
那真是甜蜜的痛苦。
我说:出口这么高级的玩意,怎么还靠嘴啊。
老杨:都这样,过关后日本人也靠嘴尝。
我说:没其他办法吗?
老杨:没其他办法!
蜂蜜的成分太复杂,检测化验只是保证合格的底线,品质高低还得靠经验感觉。
除了槐花蜜,老杨还教我品鉴油菜蜜、枣花蜜、山花蜜、藿香蜜...只能靠自己体味其中的差别,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吃原蜜有点重口味:伸手指进去搅一搅,然后塞进嘴里舔舔味。有些蜂农摇蜜很邋遢,里面还混着蜜蜂尸体、蜂巢块...
我想起老师傅在蜂场收蜜时,会随手捡块石头敲敲蜜桶。听听声响、看看波纹,老杨对此只是不可置否的一笑。
我之所以能写下50多篇蜂蜜鉴别文章,很多都是老杨带我入门的。
一周后,老杨公司的蜂蜜桶到了,全都是绿色的大汽油桶。我们用泵将他指定的蜂蜜抽到桶里,装了整整两天。
然后老杨押着大货车回山东了,那可是价值将近一百万的蜂蜜。自从这次告别后,我再也没见过老杨。
第二年,他们公司又来拉槐花蜜,来的人不是老杨。
第三年,我也离职了,跳槽到蜂业加工厂上班。
第四年,我又离职了,开始只做秦岭木桶土蜂蜜。
......
原因很简单:我太爱蜂蜜了,但我无法掌控那些业务。高资本运作的原料业务,市场恶化的零售业务。
这里面所有的问题,我在此前的蜂蜜文章里都有详述。面对意蜂蜜大环境的困顿,还是传统的土蜂蜜更安心些。
虽然体量很小,但是质量容易保障,而且多少能改善山里人的生活状况。
回到本文主题,虽然我早已不做意蜂蜜了,但衷心希望这个行业能更加健康。毕竟,市面上九成的蜂蜜都是意蜂蜜。
去年4月份,宝鸡地区遭遇倒春寒,槐花蜜全部绝收而损失惨重。希望今年是个丰收年吧,让养蜂人的辛劳能得到回报。
也让更多喜欢蜂蜜的朋友,能尝到高品质、高纯度的天然槐花蜜。
蜂蜜科普系列
57.天然成熟蜂蜜的口号喊了30年,为何如今却还是一纸空文?
50.十种常见蜂蜜的主产地和特性,吃蜜的人至少应该知道3条以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