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9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清华大教授:我们需要能尊重与容忍异见的微信群

雨中红莲 2020-11-28

作者:黄裕生(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11-2017曾任清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一哲学、德国哲学、宗教哲学、比较哲学等。来源云山论道)


我们不仅生活于现在,也生活于过去与未来,因为我们有思想。思想有多深,我们的过去就有多长;思想有多高,我们的未来就有多远。思想不仅使我们能够理解过去,也让我们能够打开未来,映照时代。与其说思想是时代的精华,不如说思想是开辟未来的道路。所以,真正的思想都是关乎未来而属于未来的。一个没思想的地方也一定是一个没希望与未来的地方。“未来思想”致力于汇聚与推发真正的思想,以助产可靠的未来。关注“未来思想”就是参与未来。

——黄裕生    


我们需要能尊重与容忍异见的微信群。从各种微信群、网络平台可以观察到,国人多爱议论时政。这表明国人多不只是关注眼前一己一家之得失,还关切公共平台与公共事务。谁说中国没有民主社会所要求的民众土壤?国民多有情怀热切关注、讨论时政,这就是民主开放社会最好的土壤。



不过,从一个社会学观察角度看,有一个带有广泛相似性的现象值得关注与反思:不少人在讨论时政时,很容易陷入情绪之争,对与自己不一样的异见充满不屑与傲慢,对自己无法说服的异见者充满刻薄乃至敌意,而对那些不仅不赞同自己甚至还有理有据地反驳、嘲讽自己的反对者,则攒满了仇情恨意。于是,或者粗言秽语对骂,或者枉顾任何规则,赤搏上阵直接开撕,或者愤而退群,留下再不与此人同世的绝交背影。


可以说,这些都是理性还不够成熟的种种体现,也是一个人的自由-自治水平还未达到足以容纳或忍耐各种异见与异己的高度的体现。实际上,对于理性成熟的人来说,对于每个自己的自由-自治水平足够高的个人来说,他会清醒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几乎所有方面,特别是在认知方面,都永远存在分歧与差异,这是人的自由本性及其有限性所决定的。所以,他会尽最大限度地接受与容忍各种差异与异见。



在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在讨论时政问题上,可取的做法是,尊重或容忍所有自己无法说服的异见,哪怕你在事实上与学理上认定为错误的异见。每个人都无法保障自己掌握的事实就是完整的事实,也无法保障自己的认知与判断是绝对正确的。即使我们能断定对方是完全錯误的,在无法说服对方的情况下,明智的做法就是选择与之友善共处。除非对方因其坚持自己的见解或看法直接导致他无法友善与他人相处。



如果错误本身并非出于道德的错误,而是出于认识(包括对事实的认识),那么,人们就有必要容忍各种可能的错误。因为在认知上,我们人类永远需要与错误共存。基于认识与经验而出现的错误不是真理的敌人,相反,它们是真理的路标,是真相的近邻。在任何认识领域,我们每个人都永远会遇到异见与异见者。他们同样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应被逐出共同体(小如微信群)的异类,他们永远是我们的同胞,永远属于我们原本共在的共同体。


在即使小如微信群这样的共同体里,也需要练习自己的理性,提高自己的自由-自治的水平,以便学会包容差异,尊重异见,与异见者友善共在。一个异见纷呈却又友善共存的微信群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活力、有真诚、有丰富信息量、有各种真知灼见而必在最大程度上有助于每个群员的微信共同体。其实,所有共同体也都必是如此。


延伸阅读


这才是特朗普的底牌,我们误判他了吗?
你自己先活出个人样,这是你爱国的唯一途径
一场激烈的论争,让人看后大呼过瘾|陈丹青、姜文、易中天、郭文景等多人纷纷入局
没什么可争论的时代,大师何苦为难大师
网络暴徒们,能不能多一点善良?
罗翔:爱“人类”,却不爱具体的人是很多文人的通病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赞赏

真心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2150111或加qq2150111

↓↓↓

分享·点赞·在看 
 都是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