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9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这场水灾,郑州需要检讨反思吗?

雨中红莲 2021-08-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玖奌杂货铺 Author 敏敏郡主

郑州暴雨发生以后,网上出现了大量声音,说这一场暴雨有多严重。如果有人提一嘴检讨反思之类的话,必然会引来一场网络“暴打”:


这都已经是5000年一遇的暴雨了,郑州市已经做得很好了,有什么好检讨反思的?太矫情了!




雨灾发生以后,河南人民表现出的侠肝义胆,郑州市相关部门全力投入救灾抢险,消防人员和解放军战士的勇敢无畏,都值得尊敬和称赞。


但是,郑州市在这次灾情中,就真的已经完美到不需要检讨反思了吗?


先来说这场大雨,从历史来看,河南境内有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曾经发生过多次严重洪灾。


就拿郑州及其附近的地区来说,从清乾隆年间至民国的200多年间,造成巨大人员伤亡的灾难就至少发生过20多次,其中以1843年洪灾水量最大,径流量达到3.6万m³/秒,创下黄河历史上最高记录,大水淹没40多个州县。


本次暴雨过后,7月21日郑州花园口流量3650m³/秒,仅为当年十分之一。


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有发生过比郑州这次的暴雨还严重或类似的极端天气:


1958年7月中旬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简称三花区间)连降暴雨,其中降雨最强中心渑池县仁村,24小时降水量达650毫米。花园口洪峰达流量达22300立方米/秒,横贯黄河的京广铁路桥因受到洪水威胁而中断交通14天。



1975年8月河南中南部特大暴雨,在暴雨中心驻马店,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3日降雨量为1605毫米,分别是本次7月20日暴雨的2~3倍;


也就是说,类似郑州7月20日暴雨的极端天气,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河南就至少发生过两次。


经验,并不是所有的灾难,都必须亲身经历一遍。对于河南历史上曾遭遇过的水患,郑州的官员,尤其是本土官员,应该不可能一无所知。


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灾难,不能成为减轻责任的理由,把责任推给老天爷更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


这场暴雨灾难,有一个官员,媒体的报道并不多,但这恰恰是应该大书特书的恪尽职守的干部。


这个官员就是郑州市气象局局长李柯星。



在雨灾发生以前,就是他,连续签发了5道暴雨红色预警。而且,他签发每一次红色预警都明确告知了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这些都说明,郑州市气象局的业务是过硬的,发现了暴雨来袭的信号。局长李柯星是尽职尽责的,连续签发了五道暴雨红色预警。


可惜,这些预警没有被重视。郑州准备不足。


如果郑州能够重视这连续5道暴雨红色预警,启动紧急预案,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各种官方自媒体发布预警信息,要求“非必要不出门”,那情况会不会要好很多?


这不是一场没有征兆的雨灾。


专业意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郑州难道不容易检讨和反思吗?


网上还流出很多信息,显示郑州地铁在救援时不够迅捷。五号线地铁在进水停运后,乘客们足足在车厢内被关了近4个小时才有救援人员赶到。这期间乘客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政府热线也打不通。


如果这些信息被证实的话,那么,在气象局发出多道暴雨红色预警以后,地铁公司的应急撤退做的如此之差,是不是应该在灾情结束以后,进行检讨和反思呢?


现在网上的舆论氛围是,只要是说一点点不够正面的东西,就会被谩骂。有一种说法是,灾难发生后,报道灾难本身是负面的;只有在灾难中发掘令人感动的闪光点,才是正能量。


但是,那些所谓负面的信息,就一定是有害的吗?


在这次郑州雨灾中,京广路隧道,数百辆车子被堵在这里,大部分司机坐在车上观望。


这时,有一个中年汉子车流中奔走呼喊,拍车门车窗,大喊,车不要了,赶紧跑。


当几十分钟后,大水灌满隧道。那些被喊下车来的人们才明白,自己侥幸逃过一劫。


这个中年汉子叫侯文超,是这次雨灾中的英雄。


网上有人说,侯文超之所以如此果断,喊人下车,是因为他经历过北京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知道暴雨来临要弃车逃生,坐车里就是等死。


在2012年的“721”,某杂志社副总开车回家时,遇上飞速上涨的大水,困在北京东二环广渠门桥下,错过了逃生的机会,不幸去世。


我不清楚侯文超有没有经历过北京2012年的“721”,但我是从那场暴雨灾难的报道中,了解到遇水下车、弃车逃跑的常识,还知道了车窗玻璃要锤角落而不是中央,后备箱可以逃生等知识。


当年媒体对那场灾难的报道,是负面的,是有害的吗?


我认为不是的。不但无害,而且有益。


虽然我没有遇到过这种危险,但我很感激当年详细报道那场暴雨灾难的媒体和记者。也许在未来某一天,这些自救知识能救我一命。我现在每到一地,都会关注当地的气象预报,这也是那场暴雨后养成的习惯。


媒体对灾难真相的追问与挖掘,不是要和谁过不去,而是在普及常识,告慰逝者,也让生者能更安全地活着。 


北京市在经历2012年那场导致了79人死亡的特大暴雨以后,进行了很好的检讨和反思,每逢大雨就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在暴雨来临前,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市民实行弹性上班方式或在家办公,容易积水的路段提示司机绕行等等。


正因为对2012年的“721”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才有了今天的充分重视和认真对待,给北京市民提供了很好的安全保障。


事前的预防,远远胜过事后的补救。


在网上有看到一则消息,河南某市的领导人,是刚刚从水灾频发的南方某省调过来的,在水灾发生之前,就力排众议,组织低洼地区的民众疏散,从而尽可能地避免了损失。


如果这则消息是真的,说明即使在这一次特大暴雨中,也有些市比郑州做得更好。


刚看到的报道,河南强降雨已造成56人遇难、5人失踪。接下来,伤亡的数字可能还会增加。


为暴雨灾难检讨和反思,不是嘴炮,更不是矫情,是对逝去的生命的尊重,也是为了避免下一次悲剧重演。


我们充分肯定救灾的成绩,同时也要对灾难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刻的检讨和反思。否则,下一次灾难突然而至时,还会死这么多人,而且下一次死的可能就是你或者你的亲人。


最后荐看一位15岁女孩自述地铁5号线的生死经历:

延伸阅读


六次暴雨红色预警叫不停一列地铁
郑州京广路隧道的悲情
郑州还在抗洪救灾,有人迫不及待地吃“人血馒头”了!
河南不曾辜负中国
河南暴雨中,什么情况应该求救,什么情况自救?
都别吃瓜了,先救救水中河南吧!
郑州:他们倒在回家的地铁上 | 附:亲历者逃生记!
当暴雨暴击这家全球最大医院之后……
恶毒辱骂方方的她患上了癌症
饶毅:问题本质在于中国人缺乏互信
为何中国人总是爱争抢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赞赏

真心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公众号商务合作请加微信2150111或加qq2150111
留言请理性讲技巧
未关注,不上墙
🌹阅读原文支持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