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书香马院”经典读书会第二十五期顺利举办
书
香
马
院
12月24日晚,浙江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书香马院”经典读书会第二十五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5楼大厅如期举行。本期读书会阅读书目为毛泽东经典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立程副教授主持,刘召峰教授担任主讲人,尤云弟老师、李洁老师和庞毅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发表讲话,全体硕博生积极参与。
读书会正式开始前,老师们和同学们进行了“党史知识问答”互动,同学们积极回答,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读书会,刘召峰老师以毛泽东经典名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为出发点,从文本考辨、核心思想、具体运用和当下分歧四个部分对文本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以该文为例,分享了“如何阅读经典”的方法。
第一部分,刘老师从文本本身的创作史出发,梳理了其初版和后来经过多次修改的过程,并提供了学界有关该文本创作史的研究论文。
第二部分,刘老师从“分清敌、我、友”的角度具体分析了文本结构。
刘老师提出了文章首段中出现的“我们”具体是指谁?指出要将其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文本形成时期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为了反击“国家主义派”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我们”应当是指国民党中的共产派和左派。
接着,刘老师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致约·魏德迈的一封信中论述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出发,指明了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三位一体公式”不同的是,马克思明确指出分解为工资、利息、地租的价值部分,都是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利息和地租,都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而后,刘老师回归文本并回应了学界对毛泽东阶级分析方法的质疑,指出毛泽东的阶级分析方法,不是着力于对阶级进行阶级分析,而是划分敌友。
最后,刘老师梳理了在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策略(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策略(团结朋友)的转变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共是如何分清敌、我、友的, 走出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刘老师从三个方面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学习马列经典著作、注重调查研究。
第三部分,刘老师分析了当下中国如何进行敌我友的划分。
首先,刘老师从资本的本质出发,层层剖析,指出资本是平等交换掩盖下的剥削关系,对否认资本剥削的种种说法进行反击,并对国企改革的争论中“郎顾之争”、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中的主要观点进行剖析,从“民营经济”这个名不副实的称谓中探讨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关系,指出“国”和“名”在绝对量上都可以“进”,但在比例上都“进”是不可能的,所谓“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这类词的用法极不恰当,改革的方向既要防“左”,更要“反右”,需要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
刘老师回应了关于“消灭私有制”的论争,指出我们的先辈曾经胸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搞新民主主义革命,现在,我们也可以胸怀“消灭私有制”的初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而后,刘老师回应了面对资本的无序扩张,应该如何对待资本家的问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新时代党的各级组织的“统战对象”,属于可以争取的“友”而非“我”,这是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最新诠释,同时要注意区分买办资本与民族资本、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是可以争取的“友”,对反其道而行的资本家要坚决打击。
最后,刘老师指出要有历史阶段性的自觉,目前还不能“消灭私有制”,但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巩固其主体地位,只有做到这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行伟大斗争才能有所依托。
第四部分,刘老师总结了在当代中国如何阅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指出阅读经典的同时还要回顾历史、直面现实。这对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生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与谈环节中,尤云弟老师从她研究“1950年代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如何管理华侨汇款”的主题出发,体悟到学习四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阅读中共中央权威部门出版的文件选集、汇编等,还要注意地方部门记载和保存的党史材料和各种方志,即要“接地气”;另一方面,尤老师指出在读四史、学四史的过程中要领会里面有人的存在,不仅要注重记录的是人的历史,还要注重记录历史的人,注重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即要“有人气”,做到这两点,会使整个研究更具真实性、科学性和正当性。
李洁老师则选择从群众路线的视角来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重要历史文本。李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首先,《决议》在对新中国成立后32年重大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中,总结了这一时期观察群众路线的经验和教训;其次,《决议》阐明了群众路线的历史地位、基本内涵,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群众路线的问题;最后,《决议》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怎样贯彻群众路线的问题。
庞毅老师从日常生活中“斗地主”的游戏、文学作品《半夜鸡叫》中“地主”周扒皮出发,并结合他在教学中布置的课堂讨论所得到的启发,梳理了学界中对“地主”的研究,认识到地主的形象是多面化的,应该把“地主”放置到历史语境中进行理解,并提出阅读文本时,不要脱离社会,应当直面现实。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针对“土地改革时期华侨的阶级划分情况”、“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政策”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得到了老师的详细解答。
//推荐阅读//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坚守|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