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第三卷精读会纪要(二)
2021年4月22日下午,“《资本论》第三卷精读会”第二期在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楼105室举办。本次读书活动精读的篇章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第三篇“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以及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和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中第二十一章到第二十四章,由我院刘召峰教授领读,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他院系师生参与线下读书活动,部分同学通过腾讯会议观看了线上直播。
《资本论》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共五章,马克思主要论述了利润的平均化以及生产价格的形成、变动,阐明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必然性和实际过程,以及竞争、市场在这种转化中的作用,指出生产价格的变动以价值规律为基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剥削关系。
第八章“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依据,论述了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会引起不同生产部门资本利润率的差别,并提出上述情况与现实经济生活中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的现象是存在矛盾的,如何解释利润率平均化这一现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在第九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和第十章“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紧接着回答了上述问题,刘老师指出,第九章和第十章是第二篇的重点和难点,要仔细阅读,读懂弄通。马克思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将平均利润、市场利润率、生产价格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一一分析清楚。马克思首先将不同生产部门进行比较,指出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也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它是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随着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各个部门的商品就由按价值出售转化为按生产价格出售,及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所以说,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就转化生产价格。马克思指出这一转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高度才出现的,是通过资本产品的竞争形成的,具有历史性。生产价格虽然是价值的转化形态,但事实上,决定生产价格变动的因素与决定价值变动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前者取决于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后者取决于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便被模糊了,“随着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定的基础本身就被掩盖起来”,这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从来没有做的区分。
马克思在第十一章“工资的一般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和第十二章“补充说明”中,阐述了一些影响生产价格的因素。工资的一般提高或降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会使一般利润率发生相反的变动,改变不同商品的生产价格,按照各有关生产部门的资本平均构成的不同情况,使其中一些不变,一些上涨,另外一些下降。最后,马克思对单个商品生产价格的变化和利润平均化过程中资本家竞争运动的有关情况作了补充说明。马克思指出,“在竞争中一切都颠倒地表现出来”,这里刘老师强调了要注意价值转化为价格是在竞争中进行的,但不能说竞争导致了价值转化为价格,这两者是有区别的。马克思在本篇最后批判了资本家“都按照他们资本的比例,对共同的掠夺物即全部剩余价值,拥有同样大的权益”,刘老师批判资本所谓的“天赋人权”就是平等地剥削劳动者。
第三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共三章,主要介绍了该规律的二重性及表现形式,以及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各种因素,并从发展趋势上辩证地理解规律。
第十三章“规律本身”,马克思揭示了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的提高是造成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的基本原因,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和参与竞争,劳动生产率提高,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也不断提高,结果必然是使整个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提高,从而使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刘老师提醒大家注意马克思对以往一切政治经济学家的评论,这些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极易混淆剩余价值的创造和分割,只有马克思才第一次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做了明确的区分,揭开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所在。马克思还指出利润率趋向下降的二重性规律,即一方面利润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利润绝对量不断增加,这是资本主义积累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却无法理解这种二重性。
第十四章“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马克思分析了一系列阻碍着利润率下降的因素,第一是“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包括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资等,实现了增加不变资本,增加剩余劳动量和利润量,从而增加利润率。第二是“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刘老师指出,这使得资本家无偿占有了本来是劳动者必要劳动的部分。第三是“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即资本有机构成中分子变小,资本有机构成降低,利润率提高。第四是“相对过剩人口”,在有大量相对过剩人口,也就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可用的情况下,某些生产部门宁可采用人工劳动也不愿意使用机器生产,这样便导致可变资本的比重过大,同量资本所获得的剩余价值量较大,利润率也就较高。第五是“对外贸易”,主要是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贸易,从而获得巨额利润,从而阻碍本国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第六是“股份资本的增加”,股份资本并不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它只要求获取较小的股息率,这对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过程,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所以尽管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是必然的,但其下降的速度远没有预想的那么快,它的作用实际上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
马克思在第十五章“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中,详细阐述了由于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不可克服的矛盾。首先是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和价值增殖并不是同步前进的,而是存在冲突。刘老师指出,若要解决冲突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减少活劳动的投入,二是增加活劳动所得份额,但归根结底要改变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次是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这是资本家为了弥补利润率下降所带来的损失,便尽量增加积累,扩大资本规模,使得小资本无法与大资本竞争而被闲置,成为过剩资本,而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过剩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从而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再次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资本家为了阻碍利润率下降,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使得社会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从而使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便越来越困难,即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最后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列强同殖民地与经济落后国家之间,以及资本家相互之间的矛盾,都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而彼此对立。
马克思在接下来进一步考察了剩余价值是如何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分割的。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参加循环过程的不仅有产业资本,还有商业资本以及其他资本形态,剩余价值并非由产业资本家独占,而是由参加资本循环过程的各个资本家集团共同瓜分。在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马克思则首先说明了商业资本(主要包括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是如何参与剩余价值的分割的。
第十六章“商品经营资本”中,马克思主要阐述了商品资本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并转化为商业资本的过程,也就是说,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一部分的转化形态,是产业资本的一个独立部分,这对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和提高产业部门的利润率起着重要作用。刘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商业资本的存在并不会减少产业资本家的利润,其存在是使资本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把更多的资本投入生产,并以更大的规模榨取剩余价值,从而带给产业资本家更多利润。
马克思在第十七章“商业利润”中,阐明了商人资本利润的来源和商人获得利润的方式,资产阶级把商业利润只当做是商品价值上的附加这种表象,当做真理来传播,却无法说明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马克思明确指出,商业利润的来源和产业利润一样,都是产业工人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家必须通过价格差额来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商人,才能使商人为自己推销商品,从而保证资本流通顺利,获得利润。商业资本家给产业资本家带来利益,并不是因为前者直接创造了剩余价值,而是帮助后者减少了实现剩余价值的费用。
第十八章“商人资本的周转。价格”,马克思详细分析了在不同商业部门和同一商业部门中,商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指出商业价格的高低并不是任意确定的,决定商业价格的客观因素是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率,而商业资本的周转,就只能影响到分摊给单位商品的利润的分额。所以说,商业价格的形式是依据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
马克思在第十九章考察了商业资本的另一个形式——“货币经营资本”,分析货币经营资本的概念以及货币经营业的发展历史、作用,表明货币经营资本的运动形式和利润来源。货币经营资本是专门从事货币经营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和商品经营资本的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式,同样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它加速了商品周转,促进了商品流通,使企业减少了单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数量,增大了产业资本中生产资本的比重,为资本家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提供了可能。
第二十章“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马克思主要指出资本主义以前的商人资本是资本的历史形式,它本身不足以促成生产方式的变革,阐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商人资本已成为从属于产业资本的资本形式。
晚上6时,刘召峰教授继续带领大家读第五篇前四章的内容。在前几篇,马克思假定职能资本家进行经营的全部资本都是自有资本,但实际上职能资本家在生产经营中使用了很多借贷资本。所以在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中,马克思具体论述了资本主义信用制度,阐明了生息资本的运动形式及其对剩余价值剥削的掩盖。
第二十一章“生息资本”中,马克思详细论述了资本主义生息资本的独特的运动及其特征,分析了利息的本质就是平均利润中落到生息资本所有者手中的一部分,是通过让渡作为增殖能力的资本的使用价值取得的。在这一章中,刘老师还和同学们详细探讨了关于马克思的正义观问题,指出这里涉及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在何种社会发展阶段(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度)上谈正义;二是注意正义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没有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是正义的,更没有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谈正义,对于正义“是否天然”(过去到现在)和“是否永恒”(现在到未来)两个问题,马克思的正义观都做出了“否”的回答。
第二十二章“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中,马克思主要分析了生息资本的独立形态和利息从利润中独立出来的过程,指出平均利息率、市场利息率与一般利息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利息率总是由一般利息率决定,平均利息率是平均利润率相对不变性的表现,市场利息率是由供求关系直接地、不通过任何中介决定的,而一般利润率事实上是由完全不同的更复杂得多的原因决定的。
第二十三章“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中,马克思揭露了利息和企业家收入这种分割实际上是对资本剥削关系的掩盖,批判把企业家收入等用于管理公司的谬论,批驳用监督工资为资本剥削辩护的谬论。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指挥劳动产生的管理工资或监督工资与企业家收入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
第二十四章“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化上的外表化”中,马克思综合了前三章的研究,指出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上取得了神秘的性质,生息资本的自行增殖的价值掩盖了其起源的任何痕迹,使得资本的物神形态和资本物神的观念完成,刘老师指出,这里就是指资本的拜物教观念:在生息资本形式上,没有生产过程或流通过程作媒介,资本表现为自行增值的源泉,社会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利息成为物本身的产物。
此次读书活动,刘老师还就当下的现实问题,如“劳动力流动问题”、“阶级关系的变革对消费的影响”、“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等做了精彩的分析,激励大家读懂弄通《资本论》,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认识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被假象迷惑双眼,在不断提升理论水平的同时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字:马甜甜
图片:新闻中心 梁慧
编辑:新闻中心 郭子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