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伏佳佳:数字化改革破题“扩中”“提低”—— 以精准画像实现精准施策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将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稳步提高,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水平明显提升作为高水平推进社会建设、打造社会全面进步高地的重要指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精确识别重点群体、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群体激励政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数字赋能群体画像的重要意义
群体画像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收集和分析目标群体收入构成、消费行为、家庭结构、政策需求等主要信息数据,准确呈现群体特征标签,以此为基础形成全面的调查分析和政策制定报告。群体画像可以围绕政策进行人群细分,定位施策的核心人群,帮助政府制定阶段性目标,指导政府作出重大决策,从而提升政策效度和服务精准度。群体画像已经成为政府政策供给的基础性工作。
实现精准画像,科学识别重点群体。要做好“扩中”“提低”,必须要先识别和把握享受政策的对象。由于社会群体的多样化和收入结构的复杂性,相关信息分散于不同的行业群体和地域空间,具有交织重叠、真假难辨的问题。通过数字技术和手段,可以即时掌握全部群体的数据信息,使重点群体的基本情况更加可视化、立体化、清晰化。
实现精准激励,对不同群体分类施策。在“扩中”“提低”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不同群体靶向施策、综合施治。数字技术有助于多维度建构重点群体的立体画像,全方位展现其收入模式的构成情况,找准阻碍其增收致富的“难点”“痛点”。兼具高复杂度和高性能特征的数字计算还能将各类指标量化,进而构建数据模型,模拟对重点群体施策的效果。
实现科学监测,动态调整收入政策。收入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过去,囿于信息分析的种种局限,增收致富政策通常具有短期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在信息化时代,数据分析、监测和再优化的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政府可以及时调整有关措施,防止收入政策发生偏差,化解收入差距加大风险;增强政策弹性,确保政策长效性、兼容性。
数字赋能群体画像的具体路径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强调,要一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和数字化改革取得更大突破。提升群体画像精准度正是数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有机牵引、协同推进的咬合点。
一要优化数据,完善群体结构数据库。打通城乡、区域、行业、部门间的数据孤岛,完善基础数据建设,全面整合重点群体数据。加快完成高质量的数据搜集、清洗和提取,增强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掌握真实的收入情况及增收制约因素,建好全面、高效、集约、准确的群体结构数据库,形成“建设—治理—应用—反馈”闭环。
二要细化标签,增强政策制定的精细度。在群体画像中,要不断增加行业、城乡、区域、家庭收入、消费行为等群体标签,形成多维度、细致化、具象化的大数据标签体系,做到更精细的小群体画像甚至个体画像,真正实现对重点群体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的全面展示与分析,把长期战略和短期激励相结合,把普遍共性和特殊个性相结合,推出“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政策服务包。
三要重视评估,强化政策落地的有效性。借助实际数据,加强对重点群体收入结构特征和收入水平变化的实时监测与动态分析,健全对“扩中”“提低”行动的数据反馈与评估机制。尤其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度作为重要标准,把人民群众的主观满意度作为主要参考指标。以监测引导问题分析,以反馈促进激励调整,以评估推动政策优化,切实增强政策供给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性,有效释放人民群众可感可知的政策红利。
作者简介
伏佳佳 ,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此文刊发于《浙江日报》2022年07月04日07版:理论周刊。
来源:《浙江日报》
编辑: 新闻中心 万锦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