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之光|张彦: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 推动“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

请收藏 浙大马院 2022-12-22


“启真新论”是浙江大学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反映前沿思想学术动态的重要平台。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答社会关切、彰求是学风,着力打造思想理论高地,推进理论宣传大众化通俗化,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浙大贡献。


今日,浙江大学“启真新论”公众号推出了我院张彦教授的文章《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 推动“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


当前,浙江省正在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


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迈向共同富裕伟大征程的时代续写,它具有深沉的历史厚度、走在前列的创新力度和丰裕的人文温度。


“浙江有礼”意在知礼重礼

“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从古至今,对“礼”就有“伦理规范与典章制度”合一的传统观、钱穆先生的“准则观”、郭齐勇先生的“系统观”、“缘饰化了的”社会“生活观”等不同理解,也有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的外延多样、内涵丰富的礼育、礼教、礼治、礼秩、礼制、礼遇、礼仪、礼俗等。

总的来说,“礼”是人在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文化建构,是规范人们言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治理、展现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有礼”一直是浙江人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

对中华优秀“礼文化”与“有礼”浙江传统的时代性继承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推动“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的重要历史基础。

“浙风十礼”在“浙礼”中看见文明中国,是时代赋予浙江文明新实践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

“浙江有礼”贵在“文明的实践”

“以人为中心的实践”——这是马克思文明观的核心要义,也是“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的理论指南。


马克思文明观始终建构在唯物史观之上,为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提供科学的构想和方法论指导。


“浙江有礼”要以“文明的实践”为中心,确立三大维度:

第一,人的物质实践构成文明产生的根本动力。

浙江省之所以能够成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物质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发达的生产力是强大的基础,这是根本动力。


第二,人的发展程度展现了文明进步的历史性和复杂性。

文明实践过程必然会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应在马克思文明观的指导下,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抓住文明发展与“人之有礼”的主要矛盾,处理好战略和策略之间的关系。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彰显文明发展的价值关怀。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浙江文明实践要从社会整体发展的高度,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内生性和精神创造力的解放,注重对人的精神文化性的培育,使每个人成为自觉的主体。



“浙江有礼”要在“人的现代化”

浙江有礼的价值内核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这是一个西方学者于20世纪中叶提出的“旧命题”,也是今日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直面的“真问题”。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现代社会要有效地发挥作用,人们必须具备某种品质、态度和价值观念。他通过跨文化研究概括了个人现代性12个方面特征,特别强调了四点:参与性公民、个人效能感强、高度独立性和认知弹性大。


总的来说,“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本质,将贯穿中国现代化全过程。


以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为集中体现的“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根本表现。


“浙江有礼”文明新实践,要集中回答精神文明建设在何种程度、以何种导向和方式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并以文明新实践推动人的观念、素质、能力、行为的现代化发展,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浙江有礼”重在“省域新探索”

精神文明建设既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也要立足本省的创新实践;既要有省级的顶层设计,也要有市县各地的探索推进。


“浙江有礼”要努力实现四个提升:

第一,经验型向科学型提升。

超越从经验、体验角度的实践方式,遵循文明“生成与发展、统一与多样、活力与秩序”的基本规律,科学确定“路线图”、精准制定“任务书”、合理绘好“时间表”,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精神文明高地。


第二,形式化向内涵化提升。

“有礼”本身具有形式化、仪式化的要素,但实践中还是应该从内涵性、具象化入手,从人的需求入手。了解人民群众需要的主次性、多样性,设计有礼载体、丰富活动内容,防止文明实践活动的泛化、虚化与形式化。


第三,部门化向社会化提升。

省域文明新实践既关乎行为准则与道德修养的个体性养成,更聚焦社会面貌与文明风尚的整体性提升。它不是单个部门的“专题事”,而是关于全社会的“大家事”。


要将积极倡导和有效治理结合起来,加大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强化法律法规保障作用,可以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文明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推动“浙江有礼”成为综合施策、全员关注的标志性成果。

第四,运动式向生成式提升。

文明实践最终都是润物无声、言传身教的价值熏染和发人深省的价值内化,最终落化为一种自主自觉意识。


因此,在方法选择上,要以工作的常态化抵御“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现象,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落细落小;


以工作的生活化延伸空间、凝聚主体、汇聚资源,使文明理念具备可感知的对象、载体与形态;


以工作的生动化丰富群众的文明实践体验,将“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做得更加“有意思”“有趣味”。


张彦 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此文刊发于《浙江日报》7月25日,第6版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启真新论”



//推荐阅读//

1.理论之光|赵永帅:让青年更有就业“安全感”

2.理论之光|伏佳佳:数字化改革破题“扩中”“提低”—— 以精准画像实现精准施策

3.理论之光|陈宝胜、韩之异:五大工作导向彰显浙江“两个先行”使命担当

4.理论之光|代玉启、黎滢: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5.理论之光|陈丹:彰显自我革命这一最大优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