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构建知识体系,从看见开始

安猪 安猪的思考笔记 2021-11-09

为什么你的知识体系是凌乱的?


前两天,一位同学给我发来邮件,描述他的学习困惑:


今年考研成功,我选择的导师计划研一让我自由成长,因而今年我得以有大量的可自我掌控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17年读了很多书,大约有130本,涉及主题包括思维,进化,管理,时间,写作,社会心理等。重新捡起读书的这一年,我发现心智有所成长,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进化成了一个具有成长型心智的个体,也意识到身上的那些坏的心智程序,了解了自己、别人、社会与世界行为现象背后的一些规则或原理。


但随着阅读主题的越发驳杂,我的学习逐渐到了一种瓶颈——知识体系构建得很零乱,知识的习得后不能有效地整合,之中得以应用的只是十之一二。


这大概是许多学习者的状态:学了很多,知识体系却是凌乱的。


为什么会这样?


打个比方就明白了:我们吃了很多补品,却发现身体并没有变得更健康,为什么?


原因你肯定能想到,我们光顾着胡吃海吃,却从没有了解自己的身体特质。结果,本来就营养过剩的越吃越胖,本来缺铁的却顾着补钙去了。这样吃法,食材再好,也是事倍功半。


回到学习上,原理相同。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要从看见它开始。看见它,进而了解它,才能知道它要如何修补和发展,才能为它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看见心智


那么,如何看见心智?


首先让我们看看心智长什么样。你的心智由那些对你而言最为重要的知识组成,这些知识包含了事实、观点、信念、方法及程序等等。对于不同的知识,我们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有的精熟,有的刚刚入门,有的甚至带有不少偏见,同时,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各不相同,有的亲密如兄弟,有的偶尔串串门,有的根本就老死不相往来。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智想象成一个国家,而知识就是国家中的城市。国家有大小,城市也有多寡。这些城市中,有些繁荣而有些落后,城市之间,有的以高速公路相连,有的是小路,有的根本就没有连接。于是,这些城市构成了一张网络,一个人的心智也是如此。例如,这是我的心智,里面包含了对我而言最为重要的二十多个知识主题:



当然,这是一个高度简化的版本,在我管理的个人心智中,包含了至少六十个重要知识。


仔细辨别,我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我对理性思考、创造等知识是精通的,但对关系、情绪等知识的掌握却相对薄弱。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一张自我心智的地图。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你从没想过自己的心智可以用这种方式描绘出来。


要描绘心智,需要不断叩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有哪些重要的知识?

  2. 我对它们的掌握程度如何?

  3.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一开始,你会发现自己的头脑是一团乱麻,就如同那位同学说的,看了一百多本书,却不知道它在头脑中的位置和关系。因为你没有知识的框架,就如同没有分类系统的图书馆,图书随意乱放,自然难以检索和应用。唯有经过不断的梳理,头脑才会慢慢变得条缕清晰,层次分明。于是,你创造了一个知识收纳系统,任何进来的知识,你都可以把它收纳到恰当的位置和恰当的层级,并与其它知识建立恰当的联系。这使得你不再害怕碎片化学习,也让你不再那么焦虑。并且,到了这时候,你的学习会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你的注意力将从外部转向内部,你关注的不再是如何获取外部知识,而是如何构建内在心智——你已准备好更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心智了。



发展心智


心智被看见后,你可以采取两种行动。


一种行动是扩展:我的心智需要往哪些方面发展?这可以通过推演自己的未来身份来获得启示,例如,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未来十年,我会延续或发展出什么样的身份?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和所需技能虽然难以预测,但身份却是相对稳定和持续的。如果你今年大学刚毕业,那么,十年后你有很大的概率成为一名父亲或者母亲,而中间你依次经历恋人、丈夫或妻子这样的身份,当你认识到这些极有可能发生的身份后,你就可以针对这些身份去扩展自己的心智,也就是知识体系。


另一种行动是深化:我心智中的哪些部分需要进行更精细化的学习?以我为例,我对关系、情绪等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我就需要专门去发展它们。这时候,你需要掌握深度加工知识的方法。它往往从一些关键问题开始,例如:它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结构如何、它如何形成等等,这些问题帮助你形成关于这个知识的初步理解,并带来新的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这是一个进化而非计划的过程。以“学习”这个知识为例,我们先从最基本的模型开始,“学习是学习者和知识的互动过程”:

这带来三个新的概念:学习者、知识、互动。研究这些新概念,重复这个过程并经过若干轮进化式的迭代加工后,最终它可以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就是这样,心智在往更深处扎根的同时,也在往更宽阔处伸展,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它就会从柔弱的树苗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大树。然而,心智的成长很难由一个人独力完成,因为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是欠缺的,而一个人的思维总是难以全面。一个人学习容易产生“懂了”的错觉,因为你的知识没有经过挑战和验证。这样的学习很快,但也很浅,到最后你的知识可能会有一公里宽,却只有十厘米深(就如同我们在学校中死记硬背出来的知识一样)。


要更深入地学习,我们需要进入群体。



进入群体


一个新手要进入一个新领域,就如同一个人进入陌生的丛林,单靠自己摸索不仅缓慢,而且还有风险。要更快地进步,最好有老师的带领和同伴的支持。


最近,我和两名没有设计经验的同事组成了一个最小的学习社群,我作为老师,他们作为学徒。在一开始,我们就决定“做中学”。我们确定了共同的目标:设计一所在线的终身大学,在这个目标指引下,我为同事们画出了“学习设计师”的心智地图,为他们开具了阅读书单,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实践产品设计从零到一的整个过程,并每天进行频繁的讨论和复盘。这个过程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成长。一个月后,我们就制作了第一个产品原型。三个月后,我们进行了小规模的长期测试。而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就推出了正式的学习产品。


因此,在社群中的学习应以解决问题或创造为目标(而不是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或创造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实践和对话,由此新手得以验证自己的所学,发现自己知识的盲点,并开始理解有经验者的思考和信念。这些思考和信念属于高阶思维,无法在单纯的阅读(或听讲)中获得,只能在实践和对话中碰撞完成,由此可知实践学习和社群学习是心智成长的必须。


一个接入了互联网的网民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一个接入了群体的学习者则可以获得更好的思考。从前,我们在学校中背诵大量知识,以期通过考试,过程苦不堪言,后来,我们把知识放到U盘或者搜索引擎,“记住”不再成为一个负担。同样的,我们在从前只是孤独地学习和思考,进展缓慢而内心焦虑,如今,我们可以把思考接入到群体,让群体的力量帮助自己去学习和创造。


对学习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寻找一起实践的人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


上面的讨论提供了一条路径:


  • 首先,我们要看到自己的心智;

  • 其次,我们要学会扩展和深化自己的心智;

  • 最后,我们要进入群体,在群体的实践和对话中完善个人心智。


这不仅是一种描述,更是一种实践。我创建了一个在线的终身学习社群:“慢学校”,来引领更多人加入这样的实践。之所以取名为“慢”,是因为构建知识体系无法急功近利,它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慢学校是世界上最慢的一所学校,它的学制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我们希望在这里聚集起一群不那么焦虑的人,共同进行一些不那么匆忙的学习,去追求那些更根本、更长远的知识。


和许多学校或在线学习社群不一样的地方是,慢学校不是一个“授课”式的学校,它更多是一个由学员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学校。慢学校的主要活动是由学员发起和参与的自主学习项目,同时慢学校会通过学习流程的设计及一系列的课程来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的学校注定不会适合所有人。我们希望与之同行的,应该是一个专注而从容的匠人。我们希望你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愿意花足够长的时间来创作一个一生的作品——你的心智。在慢学校,你将看见它,感受它,想象它,雕琢它,最终让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并且,你不是一个人在创造,你将和一群同样专注于长远的学习者一起,共同实践和对话,让这个创造过程变得更加精彩。


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你可以通过以下文章更全面地了解我们:




请关注慢学校:


▼点“阅读原文”,马上加入慢学校: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