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榜样历山|三尺讲台有天地 一支粉笔育桃李

2017-05-18 全媒体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党委宣传部




  榜样仅仅代表过去,是别人对自己过去的认可,那只是一个符号,一个称呼,如何将榜样的力量落实到实处,发挥榜样的力量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刘国宁


  有时候看似简单的目标,却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实现,我们每个人都在改变别人的同时,又改变着自己。简单的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长期的追求,共同的努力。

——赵宝忠


  榜样就是一种优秀的标范,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榜样,只要比自己优秀的人都可以称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没有大小之分,关键是在对照审视他人的同时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心中的榜样。

——吴汉伟



今天

就由小历带领大家到达

【榜样历山】第七站

走近刘国宁、赵宝忠、吴汉伟老师





教师就是用良心灌溉希望之花

——刘国宁老师专访——



  五月,山色由黄渐绿,杂花生树,林木萋萋。阳光和煦,清风微扶。在办公室,我们见到了这一次的采访老师----刘国宁。


  刘国宁,2015起进入我校人文学院任教,曾获“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等称号。执教以来,他工作认真,刻苦专研,努力提升知识储备和素质修养,积极创新课堂模式,获得学生们的喜爱。



要做一个有良心的老师


  刘国宁是一位和善幽默的老师。跟学生们相处时,他既当老师,又做朋友,“希望学生把我当作大哥哥来看。”刘国宁笑着说。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他用心摸索着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除了在上课时积极备课,增加课堂活跃度的同时,他还经常同学生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刘国宁对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有良心的老师。”“有良心”这三个字是在接受采访时他反复提到的,这三个字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做到不辜负这三个字,就要用整个教师生涯去坚守。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刘国宁提到,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繁杂的,如何处理一些突发的意想不到的情况是十分困难的,其中,最让刘国宁牵挂的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采访中他回忆说:“军训时班里的学生晚上从台阶上摔伤,我连夜从家中赶到学校,将受伤的学生背上了出租车,在医院全程陪伴检查,直到确认没有问题才将学生送回学校。”刘国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他“做一个有良心的老师”的原则。



个性需要引导


  谈及新生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刘国宁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我非常推崇我的学生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现代大学生有个性是正常现象,但要把握方向和角度。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加以引导,会更容易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新生入学时,从高中紧凑的学习生活节奏转入大学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难免会有松懈。针对这一问题,刘国宁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在给新生开班会时,他就给大家明确制定了一个四年的计划,计划里包括:普通话该什么时候去考,英语四六级该怎么准备,考研应该什么时间准备,如何选学校等大家将来都会遇到并且关系的内容,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这样就避免了因为迷茫导致自己浪费大好的大学时光。


  在就业还是考研的选择上,刘国宁建议大家做好两手准备,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榜样是过去的记号


  提到“榜样的力量”,刘国宁给了记者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他说:“榜样仅仅代表过去,是别人对自己过去的认可,那只是一个符号,一个称呼,如何将榜样的力量落实到实处,发挥榜样的力量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采访最后,刘国宁也表达了对学生的期望:“希望大家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不留遗憾。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亦师亦友 携手并进

——赵宝忠老师专访——



  5月12日上午,记者见到了本次“榜样历山”的采访老师――赵宝忠。幽默逗趣,和蔼可亲,是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赵宝忠,中共党员,自入职我校以来,脚踏实地,积极探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多次获得“教学能手”称号。


亦师亦友的相处“真经”


  “我觉得,我在我教过的绝大多数学生眼中,是一个比较‘中二’的老师。”,赵老师笑着说:“‘中’是中庸,‘二’是幽默”。教育教学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而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知识鲜活生动的传授给学生,成了老师应该思索的重要问题。好的教学方法要随工作的需要进行改变,及时调节、适应工作的需要。而赵宝忠一直致力于使用一种鲜活的状态,带给同学们一种全新的解读视角,令学习过程更轻松、更愉悦。



  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赵宝忠常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他鼓励同学们上课勤发问,下课“勤找茬”。在他眼中,真正的朋友能够在必要的时候互相指出错误,弥补不足,共同进步。赵宝忠说:“我比较喜欢‘亦师亦友’形式的关系,对我来说老师与学生就是共同徜徉在知识海洋中的朋友”。


师无“信”不立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坚持的原则,在赵宝忠看来,做老师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信”字。这个“信”包括了几个方面:


  首先,是自信。一个班级的好坏依赖于老师对他的管理引导,所以老师首先要有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自信。有自信,才会令人信。


  二是信任。老师集学生、家长和校领导的信任于一身。老师都有责任要把学生引导好教育好,老师要去去相信学生,学生也会充分地相信老师。这样才能把学生家长学校三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将力量发挥到最大。


  三是信念。付出的努力和达到的目标不一定是对等的,为师者,要给自己一个信念,给学生一个信念。这样长期的努力才会换来好的结果。不要因为一朝一夕的得失而自暴自弃。


  大学期间,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非常关键,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促进师生之间融洽相处的重要因素。他会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学生制定人生的目标,小到作业的完成和考试的提升,大到整个人生的规划,他说:“有时候看似简单的目标,却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实现,我们每个人都在改变别人的同时,又改变着自己。简单的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长期的追求,共同的努力。”



放开手 让学生奔跑


  进入大学意味着学生们离开了高中的“监牢”,同时也离开了老师们的庇护。大学与高中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以至于一些学生会在初期感到难以适应。谈到这一问题,赵宝忠说:“大学大就大在知识和思想的杂糅。”他认为学生们需要摒弃高中阶段式的学习,自己要总览全局去挖掘学科的精髓。而身为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大学这样一个“百家争鸣”的大环境中学会自学,在自学中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于个性鲜明的新生代大学生,赵宝忠有自己的看法:“个性都是存在于共性中的,当代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点就是自觉性太差,但是他们的自主性很强,感兴趣的事情都能认真去做。”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老师的引导固不可少,但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和付出的努力。有幸生在和平年代,就不要辜负珍贵的学习机会。


  采访最后,赵老师对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实的过完大学四年时光,做事不要半途而废,遇到问题就要积极面对,在大学结束时,能给自己、父母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尺讲台有天地 一支粉笔育桃李

——吴汉伟老师专访——



  五月,鸽子从屋檐拥向晴空,青藤从粉墙探向枝头,新茶从瓷碗吻向老桌,传说从故纸堆里挣脱。在这个充满生机的五月,借助“榜样历山”的平台,记者在光明楼采访到了人文学院的教师-----吴汉伟。


  吴汉伟,中共党员,2015年起到我校任教,是传媒与设计学院的骨干教师力量之一。曾多次获“教学能手”等称号。其书法作品多次参与省级及以上展览。


  吴汉伟对“榜样”二字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榜样就是一种优秀的标范,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榜样,只要比自己优秀的人都可以称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没有大小之分,关键是在对照审视他人的同时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心中的榜样。



君子不重则不威


  在学生眼中,吴汉伟是一个原则性比较强的老师。他推崇“君子不重则不威”的君子作风,生活中,他时刻要求自己要做到庄重,以此树立起威严。但是威严不是强加给学生的,是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专业素养来打动学生。而在这过程中他则更注重和学生建立起一种比较轻松的信任关系。


  谈及“希望成为一名怎样的老师”时,吴汉伟用厦门大学教授邹振东的话举例:最好的老师有三种。第一种是递锤子的,学生需要帮助,老师就第一时间提供帮助;第二种是是变手指得,将学生的手指头变得可以点石成金,生活中可能需要一些物质来支撑自己的理想,老师教给学生如何创造财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第三种是开窗子的,学生以为他看到的世界就是世界的全部、这时候老师帮你打开一扇窗,你豁然开朗,原来世界是另一幅模样。吴汉伟表示,这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三重境界,他希望成为“帮助学生打开另一扇窗”的老师,并且为了达到这个境界,他也在不停的努力。从教多年,他时刻不敢松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体系,提升自身素质,同时也在更新自己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能在相对单一的课堂中通过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


优秀班主任修炼手册


  “每个人都是从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困难中成长起来的,班主任工作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路径。”问及班主任的工作难点时,吴汉伟说道。他分享了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刚开学的时候,班里一位同学的父亲得了重病,每月需花费高额的医药费,吴汉伟得知情况后,吴汉伟及时找到同学了解具体情况,不仅在物质上给予他帮助,更多的也关注到学生的内心,经常在课后找到这名学生聊天纾解他的精神压力,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家庭困难给他的生活学习造成负担。“所以我觉得班主任工作真的需要有良心,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我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吴汉伟老师坚定地说。


  作为一名班主任,吴汉伟深知很多新生会不适应大学与高中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他时刻提醒、帮助同学们调整心态,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同时,吴汉伟也表示,老师其实与学生们一样,学生需要学习,老师更需要学习,但有一个标准是不变的,那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态度端正,对如何备好一堂课,如何设计更好的教学方式进行深思熟虑,并根据学生需求适时调整。对此他表示自己仍然需要学习。



学则不固


  “他们很优秀,有朝气,创造力很强,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会投入一种特别的情感。”吴汉伟这样评价新生代大学生,“但我认为这样也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可能不太愿意去接受更多有营养的知识和思想,这就造成了在这过程中他们容易固化、僵化,打破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孔子说的一句话:‘学则不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打破这种固化、僵化的局面,要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本科毕业生是继续深造还是参加工作的抉择,吴汉伟持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工作没有准确的答案,要根据学生自己的需求做调整,要看看他们未来想选什么样的路。他借用胡适先生的一席话对毕业生们提出建议;一是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寻得一两个有意思的兴趣爱好,给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三是要有信心,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




往期推荐

榜样历山|身教者从 言教者讼

“最美山东高校”摄影大赛投票开始啦!

榜样历山|奔跑在教育一线的旗手

运动会|Hi,你今天看起来真美

榜样历山|兢兢业业只为春来历山蔷薇开




文字|马莹洁 高露 王越 安南 张昕冉

摄影|种宇 张丽伟 吴慧娴

编辑|龙猫

大学生新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lsxyxmtzx@126.com

公众号

lishanU

勤朴端勇 求是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