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志:每次转型都是新一轮增长的开始
“小鹅通帮助我们打造一流的学术教育平台。” ——「学术志」总经理宋义平 |
面对转型,反应总是格外分明。
一派“如临大敌”,一派是“迎风而上”,「学术志」则属于后者。
做自媒体到知识付费,再到在线教育,这样的转变,「学术志」6年做了3次。
「学术志」从服务博士人群慢慢耕耘,逐渐发展为三十万付费学员,两百万粉丝的综合性学术教育平台。「学术志」团队用他们的实践敲开了细分行业的口子。
01
深入探索用户需求
“在线教育是公司的战略方向”
机会往往出现在个人最熟悉的领域。
「学术志」诞生在公众号的浪潮,这时候创始人郭德泽老师发现国内并没有一个针对硕博学术圈的教育平台,于是希望搭建一个平台来帮助学生得到专业的指导学习。
「学术志」就是在这样一个机遇中诞生。
那是一个野蛮生长的年代,当人们还在感叹新生事物出现时,「学术志」团队早已卷起袖子热火朝天加入其中。
第一条推文阅读量还不足50,但经过两个月的运营,粉丝数已经激增过万,未满一年即突破30万大关。
后来,团队发现大家已不再满足于图文内容的传递,他们渴望有更深层次的学习,同时,学员也呼唤一个能提供教学服务的工具出现。
“我们一开始就使用小鹅通了,我们也真切感受到小鹅通的功能是跟随着时代来迭代,想到的没想到的都有,对于我们内容创作团队非常友好。”
”学术志总经理宋义平博士见证「学术志」及其小鹅通店铺从零起步的过程,截止目前,其小鹅通店铺转化付费学员已达30W+,2020年的单年付费学员更将突破10W,实现千万营收。
02
多轨道运营模式
“最大化利用平台资源”
「学术志」并不满足做一个小而美的平台。
“真正做到高清课程的教育平台很少,大多都是一个PPT加老师的配音。但我们大部分都是把老师请到录制间,高清摄像机录制授课,录完之后再剪辑,最后才在小鹅通店铺上线。”
”每次录制课程,「学术志」团队都会找到各地垂直领域最好的老师,力求将课程质量做到精益求精。除了打磨课程以外,他们的对于流量挖掘和变现也有着自己一套方法论。
学术志的老师都是各领域的佼佼者
1.利用流量基础实现转化
以学术志为代表的新媒体矩阵粉丝已经接近200W,学术圈不少知名的大号,如“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考博圈”、“不发表就出局”,这些都是旗下一员。
宋义平将高频的流量入口都设置了小鹅通店铺入口,如推文海报,跳转链接,以及公众号子菜单等,通过日积月累的持续曝光和推荐,学员加深了对线上店铺的信任感和认识,也为后续的转化和活动提供了信任沉淀。
学术志公众号界面
合理利用自身平台的流量优势和高频的课程曝光,「学术志」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转化率高达5%。
2.优惠券+限时折扣+拼团抓住用户心理
“仅仅依靠静态推文的来转化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有时候我们需要主动出击。”
”「学术志」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划分不同的营销工具使用,比如学生和企业家群体倾向于分享,因此小鹅通的拼团功能则很好满足他们的使用习惯,而老师和在职白领群体对个人的社交形象比较在意,更倾向于直接购买,那小鹅通限时折扣功能则更适合。
利用划线价格吸引用户购买
另外,针对不同的节日和活动「学术志」也会给学员发放优惠券,刺激学员购买,通过后续的社群服务和转介绍,引导学员“低转高”,由公开课转化为付费单课或训练营。
在店铺和课程页面发放优惠券
3.利用助学工具服务课后复习
社群也是「学术志」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术志」为大部分课程都配置了微信群,即便是一门99元,授课老师也会在群里为学生解答他们的问题,有时候还会回复到晚上12点。
“小鹅通的引导加群功能非常便利,我们只需在课程附上相应群二维码,学员购买后即可扫码加群,学员体验非常好。”
老师在群内互动答疑
除此之外,「学术志」还利用了小鹅通的打卡功能,要求学生每天通过作业打卡写一篇论文的读后感。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在打卡的内容当中沉淀一些优质内容,为后续的公众号宣传形成一种口碑传播。
课程打卡
03
打造未来“学术大学”
“传播学术的火种”
“有个学生是一个小卖部的店主,因为家里没条件也没机会上大学。但是他自己特别喜欢数学喜欢学统计。后来他找到我们一个老师的课,他说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新的光亮了。”
”这样的故事在「学术志」平台屡屡出现,「学术志」像是一点火苗,从过去遥不及的庙堂到触手可及,线上教育让教育平权变得更有可能。
“线上教育的天平一边是教育,一边是商业,把握两者的平衡非常重要。”
宋义平表示「学术志」团队会一直朝着一流的学术教育平台努力,加深和拓宽专业课程深度和广度。
“我们还会探索小鹅通更多的功能,像考试、证书对于课程体系的想象空间都是非常大的。”
扫码查看
「学术志」小鹅通店铺
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案例>>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体验小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