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疫,怎么还得抗谣言?| 神经漫游Ep.12

NR 神经现实 2020-03-09


本期内容请点击上方图片收听

也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收听


欢迎收听「神经漫游」疫情特别节目的第三期。本期播客中,我们邀请到了“新闻实验室”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方可成老师,与主播一同探讨谣言的定义,阴谋论的产生,以及为什么人们容易轻信某些传言。此外,我们也谈论了疫情期间,传统媒体、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以及当下的新闻环境等。






本期纲要

Ep. 



[02:05]  印象最深刻的谣言

[03:04]  厘清三个概念:misinformation、disinformation和谣言

[06:12]  信息缺乏时期最容易出现谣言

[07:10]  阴谋论的土壤

[09:24]  人类天生就有为事物寻找因果关系的倾向

[13:17]  认知偏见和确认偏误:我们总是有意寻找有利的证据

[14:58]  直觉和理性的冲突能否改变?两种认知科学流派的观点

[20:25]  “辟谣”方法论:媒体人和普通人如何做事实核查

[24:25]  老年人轻信谣言的现象如何改变

[31:50]  现在的“辟谣”都有哪些问题?

[36:20]  国外做事实核查的经验

[41:27]  科学素养与科学传播

[48:42]  疫情中的社交媒体:情绪和同理心的力量

[56:06]  情绪爆发时期,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如何做得更好?

[59:37]  私人问题时间:做“新闻实验室”的动力

[01:04:51]  新闻媒体报道疫情的进步,以及我们该如何报道公共卫生事件

[01:10:28]  不合时宜的拟人化

[01:13:52]  如何定义“吹哨人”



精彩片段

Ep. 




谣言并不一定是假的



方可成:我想首先理清三个概念。刚才你说我之前做了一些关于谣言的研究,其实严格来说不是谣言,而是misinformation和disinformation。这两个概念源自2016年美国大选、英国脱欧这一系列的事件,当时大家发现有很多假消息流传。然后整个学界开始有非常多的研究。


misinformation即错误的信息,disinformation指那些故意诱导而制造的假信息。所以misinformation可能是无意造成的,可能是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造成的。但是disinformation是有意造成的。我之前主要做的一些事,是关于新闻媒体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去修正这两种信息。主要的方式就是所谓的事实核查(fact-checking)。相对来说,我觉得(misinformation和disinformation)这两个概念清晰一点,因为这里会涉及一个很简单的判断: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想象,什么是观点?这些是比较容易去定义的。


  Davide Bonazzi


说实话,谣言就不是那么容易定义的一个词。也有人说,这个词的中文翻译可能会有一些误导,可能有人会觉得它应该是传言才对。因为好像在汉语里面,你说到谣言,好像就在说这些消息是假的。其实很多时候rumor不一定是假的,它有可能是真的,或者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被证明是真的。所以我想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谣言本身可能就带有一定的真实成分,所以大家去相信它,也不是太意外的事情。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觉得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环境中,如果你取得确定的、真实的信息——而且从有公信力的机构等渠道取得信息是有限的话,大家没有办法获得这么多可靠的信息,这个时候就只能去依靠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谣言、传言。所以我觉得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我说对1月20号之前的各种传言是最有印象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是信息最缺乏的时候,官方基本没有什么信息发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最容易引发这种传言传播的。



阴谋论为何盛行?

人类的大脑天生愿意寻找因果关系?



岳川:在疫情期间,也有很多所谓的阴谋论这样的谣言产生,比如病毒是人为制造的,是实验室泄露的之类。那么阴谋论的土壤是什么?我之前看过一些资料说阴谋论可能特别偏爱政治事件,例如在国外的话,左派和右派可能会有选择地去散播一些阴谋论。


方可成:阴谋论,简单来说就是一盘大棋,即我们看到的现象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以几个人或某些组织去操纵的秘密。所以在阴谋论中最经常出现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共济会,或者某些重要的政府之类的,这是阴谋论比较常见的架构了。我觉得这种情况也就导致,当你对权力机构的信任度不强的时候,很容易相信它的背后是有阴谋的



王培:刚才我觉得岳川说的很好,阴谋论在政治事件当中会尤其被放大,而且特别多的阴谋论跟政治问题有关。其实不仅仅是政治问题,还包括宗教等,以及生活当中也有阴谋论。


我自己其实以前思考过这个问题,还写过一篇短文。其实这跟我们的人性有关系,人类天生就有一种想在事物之间寻找联系的能力和渴望。所以人就会去找因果关系:这个事情发生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是他不会去寻求很多信息。特别是信息素养比较低的人,可能会带着主观的或者已有的一些想法,去编造或者轻信很多信息。比如说如果他很恨某个国家,那么他就会说病毒是由这个国家制造出来伤害我们的,但实际上这当中没有什么必然性。


当我们相信不该相信的事情时,我们在相信什么?

通常我们被证实大错特错时,会恼羞成怒地作出辩驳。理解认知失调,有助于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相关阅读 → 


我觉得这一方面跟人性有关,另一方面确实也是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以及长期的宣传所导致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mind frame,就是一个心智的框架。我们已经有很多东西塞在脑子当中了,所以每当出现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用这种框架去套,去看它是不是这样的。


而且你还很难去辩驳。他会反驳说:你怎么知道没有这回事,你有什么证据?他让你去举证,你就很难讲了。只能说如果信息更公开、更透明,然后你的信息素养,专业能力和信息辨别能力更强,可能会更好一些。



普通人和媒体人如何做事实核查?



方可成:其实,做事情核查更多还是媒体的责任。我觉得把这样的责任放到一个普通人身上,实际上担子有点太重了。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讲,最重要的倒不是亲自去核查什么东西,而是去找到值得信赖的信息源,这些信源可能大部分是你觉得可信度高的媒体。因为事实核查相当耗费精力和资源,所以我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别人来帮你查,找你信赖的人帮你查。怎么去找呢?我觉得其实看得多了之后就形成了一种判断在里面。另外,我的公号“新闻实验室”里面有一个“媒体识谱”栏目,我请了很多在信息获取方面很有心得的人来分享自己平时通过什么样的信源来获取信息。


至于从媒体人的层面怎么做核查,或者说媒体圈外人也想借鉴的话,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几个步骤。首先,你要找到被核查的对象,你可能要确保它确实是关于事实的陈述。如果是一个观点的话,就没有什么核查的必要了——这里涉及到对事实和观点的判断。然后,你要通过各种可信赖的材料去寻找对照,对照这个说法到底是真是假。



所以在这样一个很关键的环节里,我们又再一次到了信源的层级。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讲到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最重要的一个词实际上就是信源。对于普通人来说,你要找到可信赖的媒体作为信源。作为媒体,你要找到可信赖的信息来源,进行多方比照,然后再回头看你所要核查的对象


这些具体可信的信源有哪些?这里涉及到具体的专业领域,比如官方的统计数据,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或者直接是你采访当事人获取的一手信息等。这个是一套媒体工作的方法论,然后根据这个你再做出自己的判断。所以我觉得,最根本来说还是看提供信息的人是谁,他信誉怎么样,是否有动机提供假的信息,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所谓“辟谣”都有那些问题?



方可成:我之前在我的文章里面简单分析了一下,比如腾讯较真做的辟谣平台。我个人觉得要分类型来看,比如说对于一些健康常识类的辟谣还是蛮有用的。我觉得大家确实是有这样的需求,而且这个东西确实比较容易有科学上的说法。当然这个也是在不断更新的,比如说气溶胶这件事。总之我觉得,这个方面大家可能比较容易找到一些确定性的答案


另外一类是关于城市疫情管理的谣言,例如封路和封城。这种就比较尴尬,因为疫情在不断的变化,管理措施也在不断变化,你可能今天辟谣说高速路不会封,然后明天这个城市就发公告说高速路要封了。所以这一类的谣言实际上需要非常谨慎的对待而且你需要在辟谣的时候,必须给出非常明确的时间节点



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后来删掉的谣言,就是当时有人在微博上发了个视频:在某个医院的走廊里有尸体,都没有人来得及处理。后来所谓的辟谣信息是共青团中央发的,说经查这个是什么后期剪辑的,就是这么一句辟谣。较真当时直接引用了这个辟谣——后来也删掉了。其实这个到底真的假的,我现在还不知道。它提供的内容,本身也没有任何详细的解释: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回事,视频是怎么剪辑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也没有说共青团中央到底是怎么知道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情况。



社交媒体的力量



王培:在社交媒体的环境当中,您觉得它对于传播真相来讲,跟传统媒体时代有哪些不同?还有在这一次的疫情当中,社交媒体在当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方可成:简单来说,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是一对多的传播,因为手上握着麦克风的人很少。媒体的受众,可能会有几百万人看同样的东西。这是相对简单、精英化的传播。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媒体精英有很大的影响力去左右大家看到了什么。当然影响力它有好有坏,这些精英自己的判断可能也是有问题的,也可能自以为是,或者有自己的偏见。所以相对来说,他们的这种权力可能就很大。


但现在社交媒体的时代,它是多对多的传播,每一个人都是传播网络上的一个节点。相对来说,决定一条内容是否被更多人看到的权力,就不在媒体人自己手上了,而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上。一篇文章要火起来,它的决定因素就是需要很多人转发。所以不可避免的,它确实是在促使更加情绪化的内容转发得更广。因为就像我们刚才讨论的,情绪会激发你的转发,而那些冷静深入、客观全面、面面俱到、深入剖析的文章,可能就会熄灭你的转发欲望。所以你可能就觉得看着挺好的,但是也并不想去转发出来,或者就干脆太长不看。所以我觉得,如果单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社交媒体年代里面,对于相对高质量信息的传播,它确实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之前《科学》杂志封面文章也谈到了,在推特上做实验的话,确实就是虚假信息的传播会比真信息的传播快,因为大家更愿意去分享这些虚假的信息,它刺中了你的某一些情绪上的反应。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些比较悲观的结论。


  Davide Bonazzi


但如果聊到这一次的疫情,我觉得正好符合了社交媒体比较积极的一面,简单来说就是传播民主化。因为麦克风不再在几个人手上了,所有人都有可能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所以这种信息的渠道很大程度上就不再被垄断了。在这次社交媒体上有很多求救的声音,有很多人去分享自己个人的叙述。我觉得这是相当有价值的,因为记者没有可能把受影响的这几十万或者更多人去记录下来。但是如果大家有一个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一方面是给自己求救,另外一方面是记录这一场巨大疫情当中个人的声音,个体生命的经历


而且很大程度上,在我们刚才的一些讨论里面,可能会有意觉得理性是好的,情绪是坏的。其实这个并不一定对。因为很多时候,情绪本身或者可以保护我们个体,或者可以保护我们的群体,或者可以去推动一些事情的变化,推动一些社会的进步。其实这中间都摆脱不了这种情绪的力量,情感的力量,社交媒体它能放大这种力量。


岳川:说到个体的话,其实社交媒体有很好的一点,它可以放大我们的同理心。在这种事件中,它可以迅速地让我们和他人去产生共鸣,让我们能够很快地去理解别人。我觉得这一点是其他的媒介没有办法做到的。



让彼此的痛苦被听见



王培:在这种非常时期的疫情,民众情绪比较亢奋,各种情绪都会爆发的时候,自媒体或者社交媒体怎么做才会更好一些?


方可成:这个很大了,因为我们所认为的好,可能并不是这些自媒体从业者认为的好,因为对于自媒体从业者,对于所谓的内容创业者来说,他们的好基本上只有一个:流量大,然后获得更多的收入。作为一个产业来说,当然这个也无可厚非。


我所理解的你说的好,肯定是说在社会效益上更好,对吧?我们确实有很多关于信息真伪的一些讨论,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可以借这样一个时机普及一些更基础的概念,或者更根本的方法。我个人看到很喜欢的就是,至少有两个号在做这样的事情——如何把正在发生的事情讲给孩子听。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的尝试,因为一方面你给孩子讲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一方面其实你自己也在进行梳理——如何用一个更好的框架来呈现它。


  Davide Bonazzi


然后就是刚才所说的同理心的问题。能够在这样一个大的灾难面前,其实社交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情绪上的。其实说白了,现在大家的整体情绪肯定是比较负面的。我希望自媒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去连接大家,去抚慰人心,去让彼此的痛苦被听见,被看到,能够去表达对其他的个体生命的支持。我觉得这其实是社交媒体、自媒体应该去做的。


但我说的不是那种正能量宣传。这种同理心的连接,这种彼此的抚慰,不是服务政治目的。它就是为了去安抚个体的生命,让我们彼此意识到,在疫情面前我们确实都是共同体



本期内容请点击下方图片收听

也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收听



延伸阅读

Ep. 



向下滑动查看详情

  • 事实核查

    是指针对非虚构作品中声称是事实的内容,为了确认真实性及正确性而进行确认。事实查核可能是在作品发布或是以其他方式公开之前进行查核(ante hoc),也可能是在作品发布后进行查核(post hoc)。

    - 参见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事实查核


  • 认知偏见/偏误

    主要是由于人们以根据主观感受而非客观资讯建立起主观以为的社会现实所致。认知偏误可导致感知失真、判断不精准、解释不合逻辑,或各种统称「不理性」的结果。

    - 参见https://zh.wikipedia.org/wiki/认知偏误


  •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

    - 参见newslab.info


  • 成年的消逝:我们为何不需要“儿童化”的公共参与?


  • 为什么人们相信阴谋论

    - 参见https://www.bbc.com/news/world-47144738


  • 科学杂志封面文章《假新闻的科学》

    - 参见Lazer, D. M., Baum, M. A., Benkler, Y., Berinsky, A. J., Greenhill, K. M., Menczer, F., ... & Schudson, M. (2018). The science of fake news. Science, 359(6380), 1094-1096.




相关文章

Ep.




关于新冠肺炎,我们都知道什么?| 神经漫游 Ep.8

疫情心理:风暴中的心灵之锚 | 神经漫游Ep.10

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病毒?8种方法教你辨别科学新闻

认知偏见:大脑中的恶作剧

面对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你麻木了吗?

你理性吗?不,其实你只是迷之自信

“太长不看”让我们失去了什么?



本期嘉宾

Ep.







12



方可成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前《南方周末》记者,新闻实验室和政见团队创始人。



本期主播

Ep.







12



岳川

神经现实创始人,科普作者,曾任某科技媒体的科学编辑,迷恋大脑却不敢吃脑花。






12



王培

北京大学传播学硕士,“神经现实”译者,译有《生命与新物理学》、《你不可不知的50个科学哲学知识》、《整合思维》等书。个人公众号为“心智与实在”。




统筹:汉那、EON

主播:EON、王培

嘉宾:方可成

后期:EON


← 往期回顾(滑动有惊喜) 


深读


1

# 心理学

我们的政治抑郁

2

# NeuroHub

神经科学50年

3

# 特刊

ISSUE 05:偏见

4

# 认知科学

300年前的哲学问题,脑科学回答上了?

点击「阅读原文」,在喜马拉雅收听本期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