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IGF观点 | 金融科技如何推动绿色信贷发展

周 琪 朱一木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2022-10-27

2022年2月,央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重点部署包括“运用数字技术开展绿色定量定性分析”,并“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为企业提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此外,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央行提出要重点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深度推进绿色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商业银行来说,随着绿色金融向纵深发展,金融科技将成为绿色金融的重要支撑。


此前已有一些作者围绕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例如保尔森基金会戴青丽等人认为,金融科技运用于绿色金融可以为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安全性和数据真实性,也可以为金融监管在标准推广、统计、审计与反洗绿等方面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服务。总而言之,这些作者主要着眼于金融科技对于整个绿色金融市场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绿色金融市场的细分领域(如绿色信贷)可能有所欠缺,因而本文将进一步探讨金融科技在绿色信贷领域的应用,分析金融科技在推动绿色信贷发展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金融科技在绿色信贷领域的应用


绿色信贷是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在我国的社会融资总规模中,银行信贷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1]银行信贷规模在社会融资总规模的占比常年在50%以上,绿色金融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以银行为主导的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主力军,根据《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21》,2021年度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15.9万亿元,绿色贷款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而在金融科技方面,我国也发展了一批颇有建树的金融科技企业,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依据绿色金融与金融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金融科技已经越来越与绿色金融市场相融合,形成了新兴的“绿色金融科技”。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而言,金融科技的运用不仅可以通过大数据等手段提升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营销能力,也可以通过标准流程和信贷系统建设提升绿色信贷的的定价能力以及信贷发放后的风险管理能力。


(一)绿色信贷业务营销

       由于绿色信贷潜在客户和项目具有环境正外部性,传统的贷款营销模式未能将环境因素纳入营销考量,因此存在着获客效率低下、发放贷款成功率低等缺点,而金融科技加持的绿色信贷业务营销,则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快速地寻找出有进行绿色信贷信息的客户,并将这些客户的留存信息与当前的绿色信贷政策进行匹配,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客户目标,根据匹配的结果,商业银行可以提高业务营销的成功率。除了利用已有客户信息进行针对性的业务营销,商业银行还可以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创立自有的绿色信贷服务平台,为绿色信贷的潜在客户提供评估认证、政策查询、产品咨询以及信贷发放等一站式服务,提高绿色信贷产品营销的客户覆盖面。


(二)绿色信贷智慧定价


绿色信贷与传统信贷由于面向的客户群体不同,因此这两种信贷模式的定价逻辑会有所差异。绿色信贷在支持绿色环保项目时,基于地方绿色金融激励措施,绿色信贷在定价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绿色信贷也有着“洗绿风险”,给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了不确定性。因此,绿色信贷的定价相较于传统信贷来说会更为复杂。       金融科技的应用为绿色信贷的智慧定价提供了更好的途径。通过金融科技支持的定制算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将绿色信贷的环境效益纳入定价模型中进行量化分析,把环境效益带来的外部成本与收益转化为信贷的内部成本与利润。除此之外,根据客户主体资质和经营状况的变化,金融机构还可以对贷款利率水平进行调整,实现绿色信贷定价的精准化、动态化和差异化,提高绿色信贷对于不同客户的适用性,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推动绿色信贷在市场中的发展。


(三)绿色信贷风险管理

       金融科技的参与使得绿色信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商业银行面临的环境风险。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能够对绿色信贷的环境风险进行更加有效和专业的建模分析,运用更加多元化的数据对未来的环境风险变化进行评估。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手段,根据未来出现的状况,不断对环境风险模型进行修改或者重评估,使得模型能够长期追踪绿色信贷环境风险的变化。       除了对环境风险模型进行动态追踪外,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金融科技对企业的环境表现进行数据监测和收集,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把企业的环境行政处罚、安全生产事故、污染物排放、环境负面舆情等信息进行实时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整合,据此帮助商业银行制定和更新相应的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措施和方案,降低企业风险事件发生对投融资业务的影响。。       最后,利用区块链技术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商业银行还可以追踪绿色信贷的具体投向,这能有效降低“洗绿”、“漂绿”等行为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完善商业银行乃至整个绿色信贷市场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金融科技推动绿色信贷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业务上的金融科技应用场景也越加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绿色信贷的运作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但受限于监管机构、环境数据和绿色信贷市场的相对规模,金融科技在推动绿色信贷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增加监管难度


金融科技借入绿色信贷对监管机构的监管专业能力形成了挑战。金融科技本身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就会对监管造成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去中心化和金融脱媒的出现,使得许多交易活动都脱离了中央清算机制,增加了风险监测和管控难度,此类风险在绿色信贷中依然适用,尤其绿色信贷当前还在发展阶段,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公开环境数据质量不高


环境数据是金融科技手段进行环境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基础,环境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了环境风险建模分析的效果,我国目前支持或用于绿色金融科技的环境数据往往不可溯源,降低了环境数据的质量。尽管政府部门在公共数据公开共享方面进行了大量努力,但由于公共数据更新不及时、溯源难、数据质量低,导致了绿色金融科技数据出现了成本高、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


(三)绿色信贷市场的规模较小,金融科技在绿色信贷业务中的适用度有待提高


虽然近年来我国绿色信贷的扩张速度很快,但绿色信贷余额占中国国内全部信贷余额依然不足10%(如图1所示),这说明尽管在总量规模上我国的绿色信贷发展良好,但从绿色信贷的占比来看,绿色信贷市场的规模依旧较小。


图1 银行信贷规模和绿色贷款规模


一方面,我国的绿色信贷发展时间不长,金融机构缺乏绿色信贷的业务开展经验和相关的数据支持,不利于金融机构应用金融科技对绿色信贷展开相关数据分析,进而阻碍了新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目前金融科技在绿色信贷业务中的适用度有待提高。金融科技应用于绿色信贷的时间较短,基于绿色信贷业务需求开发的金融科技成熟度并不高,使金融科技暂时难以支撑绿色信贷业务中的一些专业性应用需求,例如绿色行业分类、环境风险测算等,产生了绿色项目与非绿色项目划分模糊等问题。

 

三、相关政策建议和展望



针对以上金融科技推动绿色信贷发展面临的挑战,本文分别从绿色金融科技推广试点、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科技应用拓展三条路径对金融科技推动绿色信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支持建立绿色金融科技监管沙盒


2018年12月,我国决定在十个省市开展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应用试点,目标是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探索一条可复制推广的中国金融科技应用创新之路。目前,已经有多个创新应用项目通过测试顺利“出箱”。绿色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可鼓励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披露绿色信贷在推行过程中的详细信息,在现有的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基础上,强化碳排放等内容的披露,提高贷款发行效率、增强信息透明度。此外,监管沙盒内运用区块链技术针对绿色信贷进行“反洗绿”、“反漂绿”的试验,也能更好地验证金融科技在减小绿色信贷风险方面的作用。


(二)建立环境公开数据统计共享平台,鼓励市场主体开展信息披露


建议监管机构建立公开数据统计共享平台,实现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公共信息集成共享,将环境行政处罚信息、企业排污许可证信息、绿色项目调研报告、企业信用数据等信息上传到统一的公开数据统计共享平台。对上传到平台的数据信息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对过时或缺失的数据进行及时地更新和补充,实现数据的可溯源。为金融科技推动绿色信贷发展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此外,监管机构也应鼓励相关市场主体开展自身公共数据信息的披露,扩充数据的来源渠道,降低数据的获取成本,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


(三)鼓励发展与绿色信贷更契合的金融科技技术


金融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但由于绿色行业的特殊性,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常常会发现传统的金融科技手段并不能够出色的实现预期的效果,降低了相关绿色业务的开展效率。因此,本文建议金融机构要根据现有的绿色信贷业务模式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开发与业务更契合的绿色金融科技,建立完善新型绿色金融科技方法学,为绿色信贷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例如开发绿色行业关键字抓取技术,实现绿色行业的智能识别与分类;实现特定环境影响因子分析,提高模型对易忽略因素的敏感度和模型准确度。


相关文章:1.IIGF观点 |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数字化实践2.IIGF观点 | 金融科技赋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3.IIGF观点 | 国内外绿色金融科技发展分析及未来应用领域展望4.IIGF观点 | 绿色金融科技风险防范研究及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文红,蒋则沈.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J].金融监管研究,2017(03):1-13.DOI:10.13490/j.cnki.frr.2017.03.001.

[2] 第一财经. 绿色信贷仅占10%,金融科技如何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 [EB/OL].(2020-3-8)[2022-3-22].

[3] 刘建飞,黎峥. 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应用场景研究[EB/OL].(2020-12-24)[2022-3-22]. http://iigf.cufe.edu.cn/info/1012/3784.htm 

[4] 中国人民银行. 全国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在京召开[EB/OL].(2021-3-25)[2022-3-22]. 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4213815/index.html 

[5]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融资情况 支付科技投资将近半壁江山[EB/OL].(2021-3-31)[2022-3-22].

[6] 第一财经. 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1).[EB/OL].(2021-6-20)[2022-3-22].

[7] 金融时报. 人民银行:运用科技手段 切实提升贷款定价能力[EB/OL].(2021-7-23)[2022-3-22]. http://www.xy178.com/yinxing/20210723/103482.html

[8]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 绿色信贷是什么意思?基本特征有哪些?[EB/OL]. (2021-9-10)[2022-3-22]. https://www.sgpjbg.com/info/25253.html

[9] 经济日报.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成效显著 绿色信贷规模居世界第一[EB/OL].(2021-11-18)[2022-3-22]. https://economy.gmw.cn/2021-11/18/content_35318947.htm


作者:

周  琪 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科研助理

朱一木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王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