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IGFCOP28观点| 吴倩茜、陈熙妍: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路径浅析

吴倩茜、陈熙妍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2024-08-24

农业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深度联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二十八届缔约方大会(COP28)近日在迪拜举行,农业与粮食安全作为延续自COP27《沙姆沙伊赫实施方案》的一大重要议题,再次成为本轮主席国提出的九大倡议之一引发新一轮探讨。12月10日,COP28主席国阿联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共同宣布启动为期三年的沙姆沙伊赫联合支持计划,帮助各国释放资金以支持农民、粮食生产者和小型农业企业等,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保障农业生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始终将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农业领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助力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绿色金融的发展为农业领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物质性保障,促进农业产业良性发展也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在生产过程中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所引发的气候变化及生物多样性损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健康,绿色农业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绿色农业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保障农产品、生态和资源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增长的生产方式。绿色农业涵盖农业生物学技术、轮耕技术、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和生态物质循环等诸多领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绿色农业还可以细分为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和信息农业等。2021年8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首次提出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实施农业“三品一标”行动,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循环发展,随后更多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政策也逐渐发布。


表1: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绿色金融有效助力绿色农业的发展


绿色金融发挥资源配置功能赋能绿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尤其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需要更多中长期资金的参与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与传统金融业务相比,绿色金融更加关注生产过程中资源高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表现,并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将项目收益性与绿色化程度加以统筹考量,以具有较强针对性指标约束及融资效率方面的优惠条件平衡匹配资源供给,从而提升农业产业的绿色化程度。同时,针对绿色农业各细分门类的差异性及不同品类的发展特点,绿色金融通过模式及产品创新,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以多元化的方式支持产业绿色化发展。譬如,绿色信贷通过创新抵质押方式、建立多层次的担保体系等,引导资金流向绿色农业各个领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困难。另有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绿色债券,为农业水利建设、农村环境改善、产业巩固帮扶、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电网建设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实现绿色发展、共同富裕、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多项宏观政策目标。


绿色金融发挥风险管理功能提升绿色农业韧性。农业风险主要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社会风险。一方面,绿色金融通过建立科学的农业风险监测和管理指标体系,对农业风险进行识别及量化,帮助经营主体做好风险防范准备,同时通过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注入,提升农业产业生产效率,增强主体应对风险的韧性。另一方面,通过保险及担保等绿色金融工具的创新,帮助经营主体增强对市场及社会领域相关风险的适应能力。通过创新建立绿色农业保险体系和绿色农业风险保障基金等方式,如设计“农业保险+订单农业+农产品期货市场”等风险管理工具,将农业主体、农产品和企业组合成风险共担体,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绿色保险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耕地地力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具体包括农业面源污染环境责任保险、耕地地力保险、农作物价格(收入)保险、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等。


绿色金融通过引导激励机制提升农业主体的绿色发展意愿。一方面,在相关政策支持下,绿色金融通过提供具备吸引力的利率优惠及服务便利,吸引农业生产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向绿发展。譬如通过政府补贴和优惠引导,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面源污染;培育和扶持绿色农业主体发展,扩大绿色发展覆盖范围;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村农户的绿色金融意识,整体提高绿色农业的发展意愿等。另一方面,绿色金融通过对绿色农业技术创新的全面支持,不断推进农业领域的转型升级应用。如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降低经营主体的创新风险,使成本较高的绿色农业技术创新能够享受到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咨询服务及知识产权保险等服务,进而降低经营主体的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意愿及创新效率,促进绿色农业技术的发展。通过绿色信用和绿色投资的方式,助力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农业经营模式的开发和增长,扶持和培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经营产业,推动农业绿色化现代化发展。


三、当前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问题


目前,绿色金融在农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方面的推动力持续增强,但仍有不足,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绿色农业范围不明确。目前我国关于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口径存在差异,不同部门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了不同的指导意见,导致绿色金融资金投放的精准度受到影响,难以达到最优配置。从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银行划定的绿色农业范围角度来看,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区域农商行对于绿色农业的支持重点不同且整体覆盖范围不全,导致部分绿色农业领域缺乏相应的金融工具和措施;从商业银行运营角度来看,标准的缺乏和地方农业结构的不同导致绿色金融对于绿色农业的支持重点不明。总体来看,绿色农业重点领域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足。在绿色农业项目的识别和认定方面,金融机构缺乏绿色农业项目的标准和价值评估体系;在信息披露方面,金融机构很难对农村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和风险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信用风险较高;在抵(质)押物方面,农村经营主体的自有资产十分有限,且抵(质)押物的流动性和价值均有待考量,金融介入基础不足;在减排效应方面,农业绿色发展所减少的碳排放和环保效应在现有的核算和统计方式下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在数字化水平方面,农村金融建设数字化水平仍有待提高,难以通过科技金融手段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和规划以降低服务成本。


绿色农业产业存在高风险性和低获利性。农业产业具有长周期属性及风险脆弱性,且农业产业的风险分散机制尚不健全,绿色金融的支持体系不够稳健。首先,农业的生产普遍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农户的种植周期长且种植地域集中,风险抵抗能力弱;其次,绿色农业技术的研发风险高,在金融支持绿色农业技术研发方面,存在技术前期投入大,沉没成本高等问题,金融机构承担风险意愿较弱,会导致金融机构加强对于绿色农业的标准审核,减少绿色农业技术的资金可获得性。普遍来看,农业产业的获利性较弱且周期较长,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强,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和金融创新加以助力,在气候风险的危害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绿色农业发展对政府和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对策与建议


为进一步增强绿色金融在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推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明确绿色金融支持的绿色农业重点范围。首先,完善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明确范围和边界,精准引导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农业主体。其次,金融机构识别优质绿色农业企业和项目成本较高,政府应当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相关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效率。最后,应当鼓励金融支持绿色农业重点领域如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等。在清洁生产方面,可加强对有机肥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推动农产品行业绿色转型。通过使用资金配置、信贷约束等方法,引导农作物生产者使用有机肥料。从低碳发展的角度来看,金融业可以增加对绿色良种繁育、绿色农房建设、绿色农业技术创新等的投入,通过贷款和投资支持,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绿色良种,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供低息贷款和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进行绿色农房改造,加大生产生活各环节中的新能源应用,推动农村建筑的低碳化升级。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建设,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探索金融科技在农村的更多可能,鼓励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绿色农业方面的创新应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绿色信用体系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增强绿色金融资金对接能力;鼓励地方构建绿色农业项目库和建立农业项目价值评价体系。构建项目库能够促进资金流向绿色低碳农业项目,推动传统农业企业绿色转型。对于项目的价值评价有助于推动绿色农业项目孵化和培育,也可辅助金融机构对农业领域绿色项目的识别和资金投放;积极推动农业碳减排的核算技术开发,鼓励创建碳收储平台,助力将农业生态转化为经济价值,畅通绿色金融服务道路。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运行提供保障,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结构,进一步实现金融助推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推进服务绿色农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针对绿色农业发展面临的高风险性和低获利性等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应当有的放矢,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通过多种方式解决绿色农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例如,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绿色农业信贷评审标准,引导涉农企业和生产者关注环境检测、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同时,可以因地制宜设立绿色农业风险补偿基金、绿色农业产业基金等,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对绿色农业项目给予倾斜。银行可以在绿色信贷产品的基础上,开发涉农绿色专项贷款,帮助企业或农户更低成本的获得资金;保险公司可以开展产品创新,通过天气指数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帮助农业主体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增强绿色农业主体的风险承担能力,多渠道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相关文章:

1.IIGFCOP28观点|万秋旭、张家翊:应对气候变化下推动公正转型的思考——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2.IIGFCOP28观点 | 范欣宇、刘慧心:关注岌岌可危的全球适应气候变化现状——《2023适应差距报告》解析

3.IIGFCOP28观点|国际合作部:COP28会议下生物多样性金融的进展与展望

4.IIGFCOP28观点| 崔莹、刘慧心:COP28会议下的气候资金进展与展望




作者:

吴倩茜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银行双碳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熙妍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

张娴荣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侯一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