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大使大讲堂”系列讲座——马克卿大使谈中欧关系

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官说事儿 2020-09-16
(本文按照现场录音整理而成,仅包含讲座的部分内容)

马克卿大使主讲

2019年6月23日,“中国大使大讲堂”系列活动走进景德镇学院,资深外交官马克卿大使应邀为该校师生作题为“中欧关系”的专题讲座。 

马克卿女士曾任外交部西欧司、欧洲司副司长,先后出任驻芬兰、菲律宾及捷克大使,现任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并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浙江计量大学等高校聘为客座教授。


讲座中,马克卿大使结合自己40余年在外交部和驻外的亲身经历,从历史回顾、当前态势、中欧关系的地位和作用、英国脱欧问题的由来、脱欧的关键问题及脱欧影响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欧关系”和“英国脱欧”两大话题。

 

关于中欧关系,马大使认为大体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5年建交到80年代末


欧洲需要联合自强,中国要应对当时的两霸争夺,中欧双方在战略上有交集和需求。中国启动改革开放进程后,迫切需要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资金。同时,欧洲一体化加速发展和扩张,也需要对外开拓市场,双方在经济上互补性强,关系发展得比较顺利。

 

第二阶段:1989-1994年

 

这期间中欧关系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是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苏东剧变,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进入后冷战时期。欧盟对我们有严重的误判,质疑中国的社会主义还能坚持多久,同时以我国国内形势发生问题为由对我进行所谓的制裁,双方关系出现严重倒退。


按照邓小平的指示,我们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坚决顶住西方压力,继续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迫使欧洲不得不进行反思,从1990年开始,一些国家调整对华政策,1994年欧盟基本全部取消了对中国的“制裁”。这说明关键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事实胜于雄辩。

 

第三个阶段:1995-2004年

 

冷战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中国尤为突出,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一超与世界多强的矛盾凸显。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和2003年美国悍然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加速了大国关系的新一轮调整。法国和德国等欧盟国家公开明确反对美国单方面对伊拉克动武,欧美之间产生了严重分歧。

 

“911”事件

伊拉克战争


与此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高歌猛进,一如既往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调整对华政策,于1995年首次发表对华政策文件,1998年建立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欧盟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会晤前朱镕基总理

和费尔霍夫施塔特(前右)、普罗迪(前左)合影


中方做出积极回应,2003年,中国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也是中国首次针对一个地区发表的政策性文件,显示了对欧盟的高度重视。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开始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3-2004年被称为中欧关系的“蜜月期”。

 

第四个阶段:2005年至今

 

2005年以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盟深陷危机,内部凝聚力下降,对外行动能力受制约,英国脱欧对欧盟更是沉重打击。 

此时,中国却在持续发展,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欧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发生了重大变化。欧盟心态失衡,进而产生战略焦虑,对华关系的消极面较前突出。中欧关系处于“调试期”。

 

马克卿大使将当前中欧关系的发展状况概况为既面临复杂的挑战,也有着新的重大机遇。

在挑战方面,欧盟对华关系中的焦虑和疑虑,具体表现在:欧盟不再愿承认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没有按照中国入世的有关规定,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针对中国对欧盟国家的投资制定审查制度;抱怨中国没有对欧盟国家的企业对等开放市场,批评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等。欧盟还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7+1”合作疑虑重重。此外,中欧关系还直接间接地受到美国的影响。在涉华敏感问题上,一些欧盟国家也有一些消极的举动。

 

同时要看到,中国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达到4亿,欧盟非常看重这个市场。同时我们还在不断推出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对于欧盟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欧盟是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与中国的经贸科技合作是刚需,中国是难以割舍的大市场。双方经过40多年的合作,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横行。中欧在维护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全球治理、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通过谈判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共同点增多,合作空间扩大。

 

谈到中欧关系在中国整体外交的地位和作用,马克卿大使指出,欧盟是世界上除美国、中国、俄罗斯之外的第四大政治力量。我们要在国际上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扩大朋友圈,欧盟是必须要合作的群体。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欧盟总部,双方达成构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欧盟总部


2014年和2018年,中方又先后发表了第二和第三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2年,中方与中东欧国家共同倡导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中方一系列主动行动,旨在引领中欧关系摆脱零和博弈的窠臼,走向包容共赢。

 

今年中国外交的开场大戏就是中欧关系。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今年首次出访就选定了欧盟国家。


访问取得重要成果:中欧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达成高度共识;在中欧双边关系中,聚同化异,突出合作的基本面;意大利作为七国集团首个国家加入“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扩员,希腊加入,为中欧关系注入新动力。中欧关系持续发展可期。 

讲座结束后现场的学生纷纷表示,马克卿大使的演讲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将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中欧关系分析得透彻明了,不仅增强了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更加感受到作为中国学子的荣耀与责任。


文字 | 外交官说事儿

排版 | 杨杨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战略合作伙伴

别去电影院了——

让家变成你的私人影院 

Cine Mor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