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大楼里的故事(九)| 来自农村的外交官——不幸与万幸
来自农村的外交官
(一)不幸与万幸
多年以来,外交部都要从大学毕业生中挑选干部,每年少则几十多则几百。由于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所以在这些年轻人中,有一大批来自农村。他们当中,有的成长为司长、部长助理、副部长、部长,更多的成长为参赞、总领事、大使等高级外交官。
这批年轻人从农家子弟成长为国家的外交精英。他们从农村到首都北京,到世界各国的大都市,有着特别的经历和感受,确如顾新铭所说,很值得写上一写。
下面所讲的赵民康就是其中的一位。
人生一世,有些是自己所能争取和掌握的,有些是自己无能为力的,有些只能顺乎自然,听天由命。有人一生幸运,有人一生不顺,而大多数人是兼而有之、相互交织。
赵民康小时候很不幸,一生下来家庭就很穷,还不到两岁,家乡遇到大灾荒,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他父亲的哥哥,按当地习惯称呼就是他的大爷,就死于那次大灾荒。为了保住他的性命,一家人弄到一点吃的东西就先紧着他。
赵民康又是幸运的,他的家人和他自己饱受艰难困苦而幸存了下来。有一次村里发生儿童传染病,与他年龄相仿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死了,把赵民康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吓得只能求老天保佑,他竟幸运地躲过一劫。
后来家乡来了共产党,村里的庄稼人才算看到了希望。再后来全国解放了,赵民康开始上学,赵家世代文盲的历史从此结束。
高中毕业时赵民康不想再上学,他认为自己成年了,应该担起家庭的重任,让年迈的奶奶不要再下农田(爷爷早已因劳累过度而于解放前去世),让父母减轻一些负担,让弟弟妹妹们都能上学。
但全家人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停止学习,因为全家人指望他光宗耀祖;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支持他继续上大学,因为他学习成绩优异,是本校多年来少有的优秀学生,完全可能考上名牌大学,为校争光;村子里的人都希望他再往上考,因为他是村里有名的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半途而废实在可惜。
赵民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大情愿地参加了当年的高考。他没有把握好机遇,成绩并没有如大家所期望的那样,所以只考上了本省最好的大学,没有考上全国重点大学,分配的专业又不理想,学的是文科。
村里人对这件事议论好长时间,有人都跑到读过私塾、有些学问的“唐半仙”那里去探听端倪。“唐半仙”眯起眼睛慢慢地道来:“别慌别慌,看戏不能光看开头。”只有赵民康的父母明白孩子没有下气力参加考试的真正原因。
请读者不要见怪,那年头可不像现在买张票就能到北京,当时能到北京的人是少之又少,临时进京需要持本单位证明,所以一旦有位农村出身的人能进京工作,立即就会传遍方圆几十里,三里五庄的人都会知道,真有点像古代中了状元那样远近闻名,以至后来弄得全县、全专区都知晓。
那时候所有大学毕业生全部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没有自己挑选的余地,这种分配基本决定了大部分人一生的命运。分配前也让毕业生们报三个志愿,赵民康报的地区是内蒙、新疆、西藏,但这种报志愿不过是一种形式,国家分配的方案事先是保密的,毕业生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填写志愿,大多数不过是随便写写而已。
即使是随便写写,也能从所报志愿看出赵民康的取向,他愿意服从国家的需要,到边疆艰苦地区去,愿意飞出自己的家乡而一览天下,愿意以天下为已任。不过,他绝对想不到有一天会到外交部工作,会成为国家的一位高级外交官。
“唐半仙”可为此得意了好久,捻着两撇胡子在村里转了好几圈,口中念念有词地逢人便说“看戏不能光看开头”。他那种高兴劲大大超过赵民康一家。还据说,“唐半仙”一再找赵民康的奶奶和父母,说什么也要把他的外甥女许配给赵家作儿媳。
他的道理是,只有赵民康配他的外甥女,只有他的外甥女配赵民康,天生的一对,岂能人为分开。了解情况的人都说,“唐半仙”外甥女的确长得又好看品行又好,登门说媒的络绎不绝,但都被拒绝。
赵民康的奶奶和父母很有些心动,唯赵民康闭口不语,他现在没有这个心思,却又不好把话说明使奶奶和父母伤心。
从事什么工作是国家决定和分配的,而分配以后·的道路如何走,又要靠自己了。且看赵民康到外交部以后如何表现。
— 未完待续 —
文字 / 青峰石 《外交部大楼里的故事》(小说)
图片 / 网络
排版 / 元元
外交部大楼里的故事(小说连载)
(一) “官帽”大楼里不为人知的外交事儿
(二) 周恩来的传人(上)
(三) 周恩来的传人(下)
(四)从将军到大使——兵团首长
联系我们